內墻石膏砂漿抹灰施工工藝全(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720
2024-01-10
7頁
15.97KB
1、內墻石膏砂漿抹灰施工工藝內墻石膏砂漿抹灰使用范圍(1)用于混凝土墻面、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等各類基底的底層和面層抹灰;(2)不宜使用在濕度較大的空間(如地下室、衛生間和廚房的墻面);(3)不宜使用在粘結瓷磚的墻面;(4)不宜使用在有保溫要求的分戶墻面(此墻面建議采用?;⒅?抗裂砂漿);(5)慎用在壁紙裝飾面層的基層墻面的處理(尤其南方潮濕地區)。工藝流程基層清理 測量放線 澆水濕潤 吊垂直、套方、找規矩、抹灰餅 抹水泥踢腳或墻裙 做護腳抹水泥窗臺 墻面充筋 修補預留孔洞、電箱槽、盒等 配置料漿 抹底灰 壓光粉刷石膏做法工藝流程構造做法1基層清理1. 墻體基層浮灰雜物、油漬、隔離劑清除干凈;2.2、 基層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孔洞進行處理( 凹處用砂漿分遍補實抹平,凸處鑿平,孔洞用磚或細石混凝土封堵抹平) ,使基層平整牢固; 外露鋼筋必須打掉,并用水泥漿封閉抹平或涂刷防銹漆以免墻面出現銹斑;3. 不同墻體材料的界面接縫和門窗過梁處,粘貼 400mm 寬加強型玻璃纖維網格布;4. 對各類預留孔洞、預埋件、管道、防火消防箱、電器開關插座和已安裝門窗框、其他已安裝完的設備設施等,應采用水泥砂漿或高強石膏進行洞口規范處理,并進行臨時遮蓋和保護,防止污染5. 基層為光滑混凝土或砂加氣二次結構墻面時,抹灰前應先刷 108膠( 摻水重 10%的 108 膠)界面劑一道;2測量放線根據施工的基準線采用紅外線進3、行放線,并在每個房間地面上彈出房間的方正性控制線,根據方性控制線控制方正度和墻面垂直度;并確定每面墻各部位抹灰尺寸。3灰餅、沖筋先根據房間的方正性控制線確定墻面兩端的標筋的灰餅厚度,并在標筋位置上角各做一個標準灰餅(用底層石膏或高強石膏,遇有門窗口垛角出要補做灰餅),大小 35cm 見方,然后再根據這兩個灰餅用托線板垂直做墻面下角兩個標準灰餅(沖筋自陰角起 30cm 第一道,中間有開關插座讓出 10cm,高度位置一般在踢腳線上口),并根據上下灰餅完成標筋,待標筋終凝干燥后,再用釘子釘在標筋附近墻縫里拴上小線掛好通線,并根據小線位置每隔 1.2m-1.5m 上下加做若干灰餅(見下圖),待灰餅稍干4、厚,在上下灰餅之間抹上寬約 35cm 的石膏沖筋,用木杠刮平,厚度與灰餅齊平,沖筋終凝干燥后可進行底層抹灰;層高大于 3m 應設置橫筋,間距宜為 1.21.5m。4陽角護角室內墻面、柱面的陽角和門洞口的陽角,采用用高強石膏或 1:3 水泥砂漿抹出護角,護角高度不應低于 2m,每側寬度不小于 50mm,內門洞口寬度200mm 的墻面用 13 水泥砂漿全抹。5墻面濕潤及處理混凝土、加氣砌塊、粘土多孔磚、輕質預制板等墻體,應隔夜灑水,基層的含水率應控制在 20以內, 抹灰石膏施工前不需灑水濕潤基底,對明顯潮濕的墻和有水珠的墻面應該暫緩施工。6踢腳部位抹灰距地 150 范圍內采用聚合物砂漿或 1:3 5、水泥砂漿進行抹灰,采用聚合物砂漿單層厚度控制在 6-8mm;兩層厚度控制在 10-15mm,兩層之間設置網格布;增加外加劑、摻合料等的聚合物砂漿厚度可以控制在18-20mm。7配置料漿1. 一次投料量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使用量完成,隨拌隨用、一次性拌灰量不宜過多(拌和后粉刷石膏漿料須在 1 個小時以內用完,超過 1 小時即為失效砂漿)2. 先將水放入攪拌桶,再倒入粉刷砂漿干混料,用手提式攪拌器攪拌 25 分鐘,靜置 3 分鐘后再進行二次攪拌,方可使用。已經初凝的漿料不得再次加水攪拌使用。(注:攪拌過程中嚴禁隨意改變配合比及添加其他材料;桶內殘留的料漿硬化物有促凝作用,攪拌前,必須將桶內的殘留料漿硬6、化物清理干凈。)8抹底灰1. 抹灰厚度小于 5mm 時,直接使用面層抹灰石膏砂漿一次成活; 厚度大于 5mm 時,先采用底層抹灰石膏砂漿打底找平,再用面層抹灰石膏砂漿罩面;當抹灰厚度超過 8mm 時,應分層施工, 每層厚度控制在 8mm 以內;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 15mm 時,應滿壓一道耐堿玻纖網進行加強;分層施工需待上一層料漿終凝。后再抹下一層,保證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各抹灰層之間粘接牢固無空鼓、脫皮。2. 最后一層底層抹灰石膏,用灰板和抹子漿料漿抹在墻上,用 H 形尺或刮板緊貼標筋掛平壓實,做到墻面平直。3. 二次結構砌筑墻體在抹面層灰時均需滿壓一道耐堿玻纖網, 玻纖網均需寬出砌筑墻體不小于 100mm。9壓光壓光應在終凝前進行,手指壓按表面不出現明顯壓痕(面層抹灰后45 分鐘左右)進行,過早會出現氣泡(灰漿沒有收水, 故壓光后多余的水氣化后產生起泡現象),過遲不易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