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識圖與施工工藝(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758
2024-01-10
9頁
307KB
1、暖通識圖與施工工藝目錄一、基礎知識11、供暖系統的組成12、供暖系統的分類13、室內熱水供暖系統的敷設形式14、供暖系統管材、管件、閥門及供暖設備4二、識圖方法與實例51、供暖工程圖的組成52、供暖工程圖識讀方法63、供暖系統的設計6一、基礎知識1、供暖系統的組成2、供暖系統的分類3、室內熱水供暖系統的敷設形式1)自然循環上供下回式系統2) 機械循環上供下回式系統3)機械循環下供下回式系統4)機械循環中供式系統5)高層建筑熱水供暖系統的敷設方式分層式供暖系統6)水平式供暖系統順流式(串聯式)跨越式4、供暖系統管材、管件、閥門及供暖設備1)管材、管件通常采用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室內供暖管道安裝的2、基本技術要求:室內供暖系統是閉式循環系統,由供熱管道散熱設備回水管道(或者凝結水管)組成一個封閉的、連續循環的供熱系統。按熱媒不同分為熱水供暖系統和蒸汽供暖系統2種,本文以熱水供暖系統為主。室內供暖管道的安裝一般是按總管及其入口裝置干管立管支管的順序進行的,同時在每一施工部位的管道安裝中或安裝后,用規范規定的支架使其保持相對穩定,以保證后一部位安裝中量尺下料的準確及連續施工。供暖管道采用低壓流體輸送鋼管(即不鍍鋅焊接鋼管或稱為黑鐵管):公稱直徑32mm的管道,宜采用螺紋連接并選用不鍍鋅螺紋管件;公稱直徑32mm的管道,宜采用焊接連接。所有管道接口均不得置于墻體或樓板內。管道穿越基礎、墻和樓板應3、配合土建預留孔洞(如果是在原有建筑上進行改造,加入供暖系統,要按照相關規范鉆孔)。安裝時,管道外壁于墻面的凈距也要遵循相關的規范。管道和散熱器的設備安裝前,必須認真清除內部污物,安裝中斷或完畢后,管道敞口處應當封閉,防止進入雜物堵塞管道。安裝過程中,多種管道交叉時遵循如下原則:小管讓大管、壓力管讓重力管、冷水管讓熱水管、低壓管讓高壓管、氣體管讓水管、閥件少的管讓閥件多的管、金屬管讓非金屬管、一般管讓通風管。管道安裝要在允許的偏差范圍內。管道穿過內墻時,應加鐵皮套管,其兩端應與墻面平齊。管道穿越樓板時應加裝鋼套管,其底面應與樓板平齊,頂端高出樓層地面20mm(衛生間內應高出30mm)。套管內徑比4、管道外徑大10mm。中間均勻填塞石棉或油麻,套管應卡牢、塞緊。2)閥門常用閥門有截止閥、閘閥、蝶閥、止回閥和調節閥等。3)散熱設備散熱器、暖風機和輻射板。二、識圖方法與實例1、供暖工程圖的組成2、供暖工程圖識讀方法識圖順序:先對照供暖平面圖,識讀供暖系統圖后,識讀詳圖。1)供暖平面圖的識讀方法先底層、中間層、頂層的供暖設備,再由熱力入口(熱媒入口)起,順序識讀供汽(水)干、立、支管及凝(回)水支、立、干管。2)供暖系統圖的識讀方法從熱力入口(熱媒入口)起,沿汽(水)流的方向識讀。供汽(水)總管、供汽(水)干管、各供汽(水)立管、各組散熱器的供汽(水)支管、各組散熱器的凝(回)水支管、各凝(回)5、水立管、凝(回)水干管、凝(回)水總管。3、供暖系統的設計供暖系統設計得合理,供暖系統才能具備節能運行的功能。無論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合理設計節能供暖系統的主要原則有:供暖系統應能保證對各個房間(樓梯間除外)的室內溫度能進行獨立調控;便于實現分戶或分室(區)熱量(費)分攤的功能;管路系統簡單、管材消耗量少、節省初投資。因此,對所有民用建筑室內熱水集中供暖系統的設計都要滿足上述3個原則的要求。1)新建住宅熱水集中供暖系統應采用共用立管、分戶獨立循環的系統,常用的供暖系統形式如下:下供下回(下分式)水平雙管系統。上供上回(上分式)水平雙管系統。下供下回(下分式)全帶跨越管或裝設分配閥(H閥)的水平6、單管系統。放射雙管式(章魚式)系統。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2)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統管路宜按南、北向分環布置,常用的供暖系統形式如下:上供下回垂直雙管系統。一般用于4層及4層以下的建筑。下供下回垂直雙管系統。一般用于4層及4層以下的建筑。上供下回全帶跨越管(或裝置H分配閥)的垂直單管系統。一般用于5層及5層以上建筑。立管所帶層數不宜大于12層。上供下回垂直單雙管系統。一般用于12層以上的建筑,也可應用于4層以上的建筑。組成單雙管系統的每一級雙管系統不應超過4層。水平雙管系統。該系統一般用于低層大空間供暖建筑(如汽車庫、大餐廳等)。各環路負荷應盡可能均衡,各環路管徑應不大于DN25。水平單管7、系統。一般用于低層大空間供暖建筑,當需要單獨調節散熱器散熱量時,應采用全帶跨越管(或裝置H分配閥)的水平單管系統,或可采用水平串聯式系統。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公共建筑中的高大空間如大堂、候車(機)廳、展廳等處,宜采用輻射供暖方式,或采用輻射供暖作為補充。當與散熱器系統合用時,應注意其對水溫和水壓的不同要求,必要時應分開設置。高層建筑豎向分區供暖系統。適用于系統靜水高度超過50m、或外網供水壓力低于系統靜水壓力、或超過散熱器的承壓能力的供暖系統。低區系統的高度取決于室外熱網的壓力和散熱器的承壓能力,可能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外網壓力,降低高區負荷。當熱媒為低溫熱水時,宜采用板式換熱器進行換熱。高層建筑直連供暖系統。當熱網供水壓力不能滿足系統運行要求、或者熱網靜水壓力低于系統靜水高度,并且熱網供水溫度較低時,宜采用直連供暖技術使建筑供暖系統與外網直接連接。高層直連供暖技術由加壓泵組和壓力隔斷的專利技術構成,第一代的壓力隔斷產品為斷流器和阻旋器,系統為開式運行;第二代的壓力隔斷產品為阻斷器,系統閉式運行,安裝高度不受限制。3)在選配供熱系統的熱水循環泵時,應計算循環水泵的耗電輸熱比(EHR),并應標注在施工圖的設計說明中。電動機和傳動效率及EHR計算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