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鎮海核心區商務地塊景觀設計方案(14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2288
2024-01-11
146頁
112.57MB
1、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是什么,鎮海新城位于三江區與鎮海區交匯處、中心城區東北部。本案位于鎮海新城北部核心區,距離市中心約15公里,規劃為寧波中心城北部商貿商務中心,鎮海區未來的行政文化中心,可謂是寧波中心城北門戶。,項目區位,由于城北區南側的鐵路及綠色生態廊道隔離,削弱了城北區與城市中心區的聯系。城北區周邊除西側工業園區外,東部及北部均為生態綠地,遠期規劃通過輕軌加強交通聯系,但在項目初始,仍會面對人氣不高、缺乏活2、力的問題。,城市格局,挑戰:應如何通過核心商務區的景觀設計凝聚人氣,提升地塊活力?,OR,使用人群,是否有獨具吸引力的商業品牌?是否有健身美容的店鋪和環境?是否有不一樣的空間體驗?是否有特色環境和街區?,是否有獨立私密的交流空間?,人性化空間,特色空間,使用人群心理,是否有趣味性、參與性強的游戲設施?,小孩老人在這里玩耍是否安全?環境是否足夠舒適?是否有戶外健身設施?,是否方便快捷完成日常購物?午間是否有舒適的休息環境?是否可以解決三餐?是否有交流空間?,OR,問題:什么樣的空間可稱之為具有特色的人性化空間?,六本木新城,東京(ROPPONGI HILLS)設計:KPF建筑事務所:森大廈;楨文3、彥:朝日電視臺;景觀理念:以打造“城市中的城市”為目標,展現其藝術、景觀、生活獨特的一面景觀特色:1、以藝術來表現造街概念,除了處公共藝術特區外,還有12件裝置藝術“街道設施”遍布于各角落,即作為藝術品,同時也具有休憩座椅的功能。2、實施了最大限度的綠化,將城市高樓屋頂的空間裝扮成綠色的廣場和庭園,綠色步道串連整個城市空間。3、屋頂上大面積的園林景觀,從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出發,設置了稻田、蔬菜等田園風格的景觀,強調了可參與性,為大城市帶來清新的田園景觀,是非常好的生態環保設計。,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案例分析,東京中城,東京(Tokyo Midtown)2007年3月30日正式開幕開發:日建4、設計設計:SOM建筑事務所:總體規劃;隈研吾:商業設施;阪倉建筑事務所:住宅設計;青木淳:住宅外觀;安藤忠雄:藝術中心景觀理念:以人為核心,創造新的生活美學空間。景觀特色:1、保持并移植了多達130棵的喬木,形成了一條自然的綠色廊道,營造舒適的使用環境及豐富的活動空間。2、設計預留用地構成大面積的綠地,綠地內設有無線局域網,夏季中城內的人氣商家擺出攤位,提供食品飲料,周末還有現場音樂會,人們可以在舒適愜意的自然中享受多重活動。3、東京中城中裝點著20件公共藝術作品,都市和藝術融為一體,使東京中城的日??臻g擁有高品質的藝術氛圍。,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案例分析,卡皮托爾廣場,紐約(Capito5、l Plaza,NY,US)設計:Thomas Balsley Associates,New York,NY景觀理念:在城市中給人們提供一個可休憩的空間,可以滿足休息,就餐、逛商店等多種活動需求。景觀特色:1、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墻體及植物劃分出多重空間,以滿足人交流、休息、就餐等各種使用需求,提高場地的使用率;2、將植物與構筑通過藝術化的手法結合以點綴空間,創造舒適宜人的小氣候,為場地增添藝術性;,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案例分析,結論,特色人性化空間借鑒與啟發:,活力、體驗,藝術、時尚,生態、低碳,便捷、高效,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案例分析,這個可體驗性是可以讓人流連忘返的,他們離開以后還6、會再回來的場所,并使可體驗性的項目成為極具特色的場地的核心部分。,創造可體驗的場所,理解當地文化特色,從中獲得設計靈感,通過這些文化元素,建立標志性的有特色的功能,同時結合景觀、水景、燈光、標牌、藝術、雕塑等設計,把它融合在項目當中。,將當地文化或藝術融入其中,結合地方不同的地理特性,找出項目所在城市中所缺乏的元素,如自然通風條件,遮陽情況,綠色景觀、綠色屋頂、小氣候的因素等,再找出相對應的一些積極的可以對應的措施,營造舒適宜人的環境。,建立可持續性發展的環境,設計一個流暢的動線,把場地里所有功能連貫起來,巧妙的融合人的各種使用需求。,注重各種功能的銜接融合,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目標定位,7、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做什么,場地及周邊用地性質,建筑高度分析,獨立的高層框架,超過人的一般心理感受.有利因素:易體現時代感及紀念性;不利因素:易產生壓迫感;,建筑形式及色彩分析,色彩以灰色系為主,多為玻璃幕墻框架結構.有利因素:易體現時尚及高檔感;不利因素:產生嚴肅冷漠的心理感受;,場地空間分析,場地狹長,多為通過性空間.有利因素:導向性強易組織空間流線;不利因素:空間局促不利于活動多樣性的展開;,場地功能分析,建筑性質及場地功能復雜多樣.有利因素:便于形成使用人群的多樣性,聚集人氣;不利因素:易造成功能布局混亂,場地使用效8、率低;,1、狹長有限空間中,如果沒有合理的功能布局會使場地空間更加的混亂復雜;,結論,結論:,梳理場地功能,2、超高層的建筑易對人的心理產生一些負面因素,設計中應充分避免;,合理組織空間,應對策略,第一步:梳理場地功能人車分流,應對策略,第二步:合理組織空間多維院落,多維院落,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怎么做,三 方案設計,概念解讀,“廳”大房間傳統空間功能:會客、宴請景觀功能:展示 引導 迎賓,“堂”退廳傳統空間功能:禮儀聚會、文化展示景觀功能:公共活動、等候、游憩,“院”房屋前后空間傳統空間功能:休息、養生、散步、觀賞景觀功能9、:休閑、娛樂、觀賞、體驗,堂,廳,廳,院,院,院,院,多維院落 院落:空間的組織模式,院落空間模式可以與場地性質結合形成完整豐富的空間序列。,三 方案設計,概念解讀,(1)與不同的建筑屬性相結形成不同院落空間,與商務辦公結合的觀賞游憩型院落空間,與商業結合的活力互動型院落空間,公共開放型院落空間,與酒店結合的私密寧靜型院落空間,多維院落 多維:空間的高效利用,三 方案設計,概念解讀,多維院落 多維:空間的高效利用,(2)空間的立體延伸使有限的場地容納更多的功能,三 方案設計,總體布局,二 方案設計,分區設計,分區設計,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現狀規劃布局,1、機動車位與非10、機動車位布局混雜,不利于交通流線的組織;2、車位布局較分散,不易形成景觀的連續性;,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停車位,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修改策略,1、在保證各區域停車位數量不變的前提下,將不同類型的停車位進行整合,便于集中管理;2、機動車位全部放置在機動車環線外側;非機動車位部分放置在機動車環線外側,部分與景觀結合設計;,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停車位,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修改策略,3、由于非機動車停車位數量過多,為保證數量及景觀面積,部分非機動車位可采用雙層停車的方式先期自行車數量少時采用單層停車,后期數量增多時可增設雙層停車位;,先期:單層停11、車位,后期:雙層停車位,與景觀設施結合:雙層停車位,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平面布局,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機動車停車場效果圖,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非機動車停車場效果圖,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非機動車停車場效果圖,三 方案設計,軸線,中央軸線,概念及方案生成,1.東西兩地塊分別于場地性質相結合,形成不同景觀特色。,西側地塊建筑以商務辦公為主,結合建筑形成特色院落空間序列。營造低調內斂,簡潔舒適的商務辦公環境。,東側地塊商業街強調街道景觀界面的連續性及購物空間的輕松舒適,結合場地鋪裝及小品設施營造精致12、有活力的商業空間。,西側地塊空間模式,東側地塊空間模式,三 方案設計,軸線,中央軸線,概念及方案生成,2.與不同建筑功能結合的特色院落空間 將景觀與周邊建筑更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不同的空間院落分屬服務于不同的建筑,經多種景觀體驗融合在軸線上。,三 方案設計,軸線,中央軸線,概念及方案生成,3.畫龍點睛各具特色的水景布置.水景的靈動和活力是提升景觀品質的重要元素,將水景資源集中展示,有利于降低造價及維護成本,同時提升商務區的品質,為景觀帶來活力。,三 方案設計,軸線,中央軸線,中央軸線平面布局,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西區,中央軸線,西區由北中南三個地塊組成,建筑功能以商務辦公為主,本區景觀13、通過將建筑的功能要求與景觀結合,形成不同的院落組合,營造內斂、低調、純凈的景觀氛圍,使中央景觀軸線形成開合有致,靜動結合的,商業辦公環境。,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西區,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 北地塊,中央軸線,問題:1.場地中有停車需求。2.場地中既有建筑的通過性及形象性的需求又有商業活動對活動場地的需求。3.場地與道路有較大的接觸面,需要處理場地與街道的銜接。對策:1.將停車在北側集中布置。2.中部以通過性和展示型為主,設置旱噴水景等相結合展示入口形象。3.兩側創造舒適的林下活動空間。4.與街道銜接面布置開敞的草坪,點綴條石,營造通透寬敞的空間感受。,三 方案設計,14、軸線,節點設計西區 北地塊,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 北地塊,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問題1.場地由多棟建筑圍合而成,是西區景觀軸線的核心,需要集中展示商務區的形象。2.建筑底層業態多樣。3.自行車停車與景觀的矛盾。對策:1.將場地分為三個不同區域,與不同的功能需求結合。2.通過局部架高解決停車與景觀之間的矛盾,同時實現景觀面積的增加。,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本地塊兩側建筑以商務辦公為主,本地塊設計通過縱向的植物種植及林下休息廣場,為商務辦公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活動空間,設置林下座椅及小廣場,為商務休閑提供發生平臺,將15、兩側辦公建筑密切連接。,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本地塊位于場地中央,連接周邊各個建筑,是場地的核心公共景觀區域,是商務區形象的集中展示地和活動發生地。景觀設計上通過設置中央的景觀溢水池形成場地的視覺中心,周邊通過樹木形成院落的圍合感。東西兩側結合地庫入口設置兩個空中花園,將景觀軸線延長的同時解決停車與景觀的矛盾。,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16、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本地塊與兩側建筑商業入口相接,人流量大,商業活動頻繁,景觀設計上以簡潔開敞的草坪為主,結合部分林下廣場,使商業人流可以快速通過,并且為各種戶外的臨時性商業活動預留空間。,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中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問題:1.規劃的自行車位數量非常大,侵占了大部分景觀面積,需要在規劃設計與實際使用中尋求平衡。2.兩側建筑為底商和辦公,對景觀有不同的效果需求。對策:1.軸線西側設置連續的林蔭綠地,為將來的自行車停車預留空間。17、2.軸線南北兩端建筑主要為辦公入口,結合塊狀種植形成富有變化的入口空間,也為商務辦公提供活動空間;軸線中段西側建筑為底商,場地中央以開敞的草坪結合周邊喬木形成“內院”的空間,為商業活動提供場地;東側與辦公入口交接處通過幾何地形的營造劃分不同的使用空間。,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節點設計西區南部,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管理模式西區,中央軸線,獨立管理此區域院落較獨立,可由所屬單位獨立建設,單獨管理;協作18、管理此區域院落為重要的軸線景觀,為保證景觀效果,建議建設單位應配合周邊單位共同建設,協作管理;,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央軸線,東區軸線由商業街和中庭組成,底層商業街由連貫的商鋪組成,景觀上強調商業步行街的連貫性,將街道肌理與景觀元素相結合,將小品標識與綠化相結合。,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商業街,中央軸線,問題:1.商業街布局單調狹長,兩均為高大建筑物,空間壓抑。2.缺少統一的景觀元素將商業界面進行統一整合。對策:1.通過鋪裝連續的縱向肌理強化街道的連貫與整體性,所有景觀元素均與鋪裝肌理相呼應,打造整體、舒適的購物環境。2.步行街中部設置與鋪裝肌理相結合的綠地,通過喬木及19、地被的組合營造舒適親切的休閑空間,化解建筑的壓抑感。,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庭,中央軸線,問題:1.空間相對封閉壓抑。2.商業街終點,需要相關的設施來吸引游客停留。對策:場地設計中在延續商業街肌理的同時強化場地的東西向聯系,場地中央作為東西軸線和商業街的交匯點成為場地的視覺中心,中央通過設置開敞的活動廣場為場地的各種活動提供空間。周邊區域將商業街靈活肌理引入,設置樹陣,草坪、座椅等形成舒適宜人的林下活動空間。,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庭,中央20、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庭,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平面布局東區中庭,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管理模式東區,中央軸線,獨立管理此區域院落較獨立,可由所屬單位獨立建設,單獨管理;協作管理此區域院落為重要的軸線景觀,為保證景觀效果,建設單位應配合周邊單位共同建設,協作管理;,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問題及方案生成,問題 QUESTION,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策略TATICS,整體策略:建筑周邊預留一定空間以供二次設計,通過制定 鋪裝、綠地及構筑物的組合模式為方案進一步的細化工作提供針對性模版。,P,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21、,應對問題的策略,策略TATICS,策略1:考慮建筑周邊局部風格與整體風貌的關系,使用統一設計的長條形鋪裝,結合紋路設置座椅及街道家具,進行一體化設計。,建筑周邊選擇的鋪裝樣式,900mm,300mm,單塊,結合磚紋設置綠地,結合磚紋設置座椅、綠地、構筑物等,鋪設方式,建筑周邊,策略TATICS,策略2:細化考慮底商業態,按活動性質進行劃分,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策略TATICS,策略3:根據建筑周邊空間尺度的增加,制訂逐漸復雜的景觀元素模數化組合方式,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人行道,車行道,商業景觀模式,組合一:空22、間尺度2m 空間局促有限,以保證通行為主;,餐飲類,購物類,娛樂類,行道樹,建筑,休息設施,景觀特點:保證通行為主,可適當考慮部分室內商業外延;景觀元素:行道樹、座凳或基礎種植;景觀布局:沿建筑周邊設置,景觀特點:保證通行為主,創造舒適的步行空間;,景觀特點:保證通行為主,可適當設置休息及等待設施;景觀元素:行道樹、座凳或基礎種植;景觀布局:沿建筑周邊設置,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人行道,車行道,組合二:空間尺度2-6m 保證通行的基礎上,可結合業態進行設計;,行道樹,建筑,休息設施,景觀特點:可結合種植設置較為舒適且私密的餐飲空間;景觀元素:咖啡座、行道樹及綠化帶、23、基礎種植;景觀布局:由行道樹及綠化帶圍合相對私密且舒適的餐飲空間;,景觀特點:在確保舒適的步行尺度的基礎上,可增加一定的休息空間;景觀元素:行道樹及綠化帶、座椅、基礎種植;景觀布局:沿綠化帶設置座椅;,景觀特點:結合綠地設置更為舒適的休息及等待空間;景觀元素:行道樹及綠化帶、座凳、基礎種植;景觀布局:可靈活布置種植及座椅;,餐飲類,購物類,娛樂類,餐飲桌,綠化帶,基礎種植,休息設施,商業景觀模式,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組合三:空間尺度6m 空間充裕,可結合不同業態類型進行設計;,商業景觀模式,人行道,車行道,行道樹,建筑,休息設施,空間特點:可結合種植設置更為舒適且24、獨立的餐飲區;景觀元素:林蔭廣場、咖啡座、標識、基礎種植;景觀布局:結合林蔭廣場設置餐飲區;,空間特點:可增設室外娛樂設施及展覽設施,通過植物創造舒適且多元的室外活動空間;景觀元素:室外活動設施、林蔭廣場或種植池、座凳、展示景墻、基礎種植;景觀布局:結合林蔭廣場靈活布置活動設施及座椅;,餐飲類,購物類,娛樂類,餐飲桌,綠化帶,基礎種植,休息設施,空間特點:可設置大面積綠地以創造舒適的購物環境;景觀元素:種植池、林蔭廣場、座椅、基礎種植、標識;景觀布局:結合林蔭廣場設置休息區;,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應對問題的策略,策略TATICS,25、策略4:已經明確了類型的建筑出入口,進行專門化設計。,商業入口,辦公入口,酒店入口,根據場地具體的建筑設計方案,將建筑主入口分為商業入口,辦公入口,酒店入口。并明確主入口位置。,商業入口,辦公入口,酒店入口,建筑入口,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商業入口,商業入口將營造輕松活躍的商業氛圍。設計使用了與鋪裝協調而帶有變化的地燈,在夜晚跳動而有吸引力;林場廣場設置了休憩用的桌椅,令場地動靜皆宜。,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效果圖,建筑周邊,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酒店入口,酒店入口的設計突出辨識度和藝術性,將設置噴泉水景和多層次的綠化種植。在保證交通路線便捷通暢的提前下,用景觀烘托出26、酒店的舒適感和大氣的氛圍。,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效果圖,建筑周邊,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辦公入口一,辦公入口(?。┑脑O計,契合了街道的尺度,將高效利用空間以突出交通的便捷流暢。同時以建筑基礎種植和綠化帶來營造景觀。,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效果圖,建筑周邊,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效果圖,建筑周邊,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辦公入口二,辦公入口(大)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建筑入口與街道的關系,景觀層次多樣,細節豐富。場地協調了多種景觀元素,配合建筑肌理和鋪裝紋路,安排了木棧道,水景,綠化種植和林下休息區等。設計富于現代感和舒適感。,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效果圖,建筑周邊,27、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概念及方案生成,公共設施延續市民廣場方案,結合商務區的風格進行一些細節的調整,保證區域景觀的整體性。,市民廣場標識,核心商務區標識,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標識系統一級標識,透視圖,立面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透視圖,立面圖,標識系統二級標識,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標識系統三級標識,透視圖,立面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標識系統墻面標識,透視圖,立面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標識系統28、形象墻標識,透視圖,立面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標識系統室內商業標識,透視圖,立面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座椅1 主要沿道路兩側及廣場邊緣結合周邊綠地放置。,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座椅2 此類座椅延續了街道的鋪裝肌理,結合商業及鋪裝及綠地放置。,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座椅3,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座椅4 此類座椅結合林下廣場放置結29、合樹陣空地,為林下活動提供可能。,透視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垃圾桶,立面圖,透視圖,三 方案設計,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公共設施及城市家具,城市家具景觀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選位原則1、建筑墻體logo標識是為遠距離行人提供指示,應確保各個方向的信息傳達,通過將各個方向的視線進行整合,可歸結為地塊對角兩個視點,建筑樓體也可歸納為兩組方向的樓體標識面。,視點,視線方向,標識面,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選位原則2、根據建筑樓體的朝向,進一步確定具體的樓30、體標識面。,視點,視線方向,標識面,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選位原則3、根據街道等級及建筑主要出入口,確定主要標識面及次要標識面。,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選位原則4、根據建筑的造型、材質、風格以及街面風格的統一確定樓面標識的具體位置。,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31、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三 方案設計,沿街建筑logo標識設計導則,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三 專項設計,道路交通設計,道路交通設計,三 專項設計,景觀結構,景觀結構設計,三 專項設計,豎向設計,豎向設計,(一)總體豎向關系 遵循周邊市政道路豎向關系,在保證良好日照、排水32、施工要求的基礎上,豐富場地的空間層次,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場地排水優先排到綠地,經過層層過濾,通過地庫頂板排水層排入市政管網。(二)具體豎向設計 1.中央軸線豎向設計,考慮到建筑的圍合性,中央軸線景觀應保證開敞通透。綠地面積較大,通過將其微微下沉,可形成場地中天然的匯水區,排蓄雨水的同時幫助土壤涵養水源,促進植物生長,減少綠地的養護成本。2.建筑周邊豎向設計,由于場地較為平坦,地勢變化不大,為保證建筑周邊場地排水良好,可在建筑周邊廣場與車行路交界處結合鋪裝設置連續的縫隙式排水溝,排至周邊市政雨水管網。3.車行路及停車場區豎向設計,鋪裝選用透水材料,雨水排至周邊綠地,多余部分由場地主要出入口排33、至市政道路。,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豎向設計,1、道路收邊采用平道牙,確保道路及場地雨水能優先排至周邊綠地,其余部分由主要出入口排入市政雨水系統;2、場地地勢東高西低,但由于豎向變化較小,為確保建筑周邊場地排水通暢,可結合鋪裝在機動車道路內側設置連續的縫隙式排水溝;,三 方案設計,軸線,豎向設計西區,中央軸線綠地面積較大,通過將其微微下沉,可形成場地中天然的匯水區,排蓄雨水的同時幫助土壤涵養水源,減少綠地的養護成本。,中央軸線,2,1,6.80,3.20,4.00,7.50,6.80,3.20,4.00,7.50,三 方案設計,軸線,豎向設計東區,東區軸線地勢南高北低,34、為保證商業街排水通暢,可沿軸線結合鋪裝設置縫隙式排水溝。,中央軸線,1,2,3.40,3.90,3.30,3.40,3.40,3.40,3.70,三 專項設計,豎向設計,鋪裝設計,(一)總體鋪裝原則遵循簡潔純凈的整體性原則及生態性原則,以石材、木材等天然鋪裝材料及透水鋪裝材料為主。(二)具體鋪裝材料 花崗巖:選用300X900cm淺灰色花崗巖錯縫鋪設,主要運用于建筑周邊廣場及中央軸線,順應建筑方向,形成區域整體色調統一的現代形象。碎石:選用青灰色碎石散鋪,主要運用于中央軸線,軟化冷峻的鋪裝環境,在小范圍營造人性化的舒適氛圍。木材:選用100寬淺褐色防腐木,主要運用于空中花園及商業街,創造與硬質35、鋪裝不同的行走體驗,創造更為舒適的休息空間。透水瀝青:選用深灰色透水瀝青,主要運用于車行路,保證場地排水良好及生態性;植草格:主要運用于停車場,以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增加綠地面積。,花崗巖,碎石,木鋪裝,透水瀝青,植草格,圖例,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鋪裝設計,為保證排水通暢及生態性,大面積的車行路面及停車場可選用透水材料。,透水瀝青,植草格,三 方案設計,軸線,鋪裝設計西區,石材以300X900淺灰色長條形石材為商務區內主要的鋪裝材料,形成區域整體色調統一的現代形象。碎石采用碎石軟化冷峻的鋪裝環境,在小范圍營造人性化的舒適氛圍。木材以木平臺創造與硬質鋪裝不同的行走體驗,創造36、更為舒適的休息空間。,中央軸線,花崗巖,碎石,木鋪裝,三 方案設計,軸線,鋪裝設計東區,石材以300X900淺灰色長條形石材為主要的鋪裝材料,采用與其它區域垂直的方向,以突出商業街、強化流線導向。燈帶沿線性鋪裝鋪設連續的LED線性燈帶,以營造夜間商業氛圍。碎石采用碎石軟化冷峻的鋪裝環境,在小范圍營造人性化的舒適氛圍。,中央軸線,花崗巖,LED燈帶,碎石,三 專項設計,種植設計,種植設計,機動車及停車區,建筑周邊,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車行路及停車場,車行路及停車區,種植設計,喬木配植原則:選擇濃密、抗污染、吸附力強的喬木,隔離噪音,過濾汽車尾氣,為商務商業區創造良好的辦公及休閑環境。,香樟,37、廣玉蘭,楓香,黃山欒樹,沿階草,扶芳藤,綠期,觀葉期葉色,觀葉期葉色,花期花色,花期花色,花期花色,法桐,灌木及地被配植原則:選擇濃密、耐陰性強、管理粗放且觀賞性強的植物,美化環境的同時減少后期維護成本。,毛鵑,多花筋骨草,三 方案設計,軸線,種植設計西區,配植原則:為營造簡潔、通透的軸線景觀,喬木采用規則的行列式種植,選擇枝葉蓬松、觀賞性強的落葉喬木以保證夏季庇蔭、冬季陽光的特色;下層植被以草坪為主,沿道路搭配整齊常綠灌木或地被植物豐富景觀層次,結合四季景觀根據花期花色進行合理搭配,豐富景觀效果。,櫸樹,銀杏,合歡,元寶楓,早園竹,日本晚櫻,地中海莢迷,四季桂,夏鵑,常夏石竹,蛇鞭菊,中央軸38、線,三 方案設計,軸線,種植設計東區,配植原則:東區軸線景觀強調親人性及互動性,可結合活動廣場及活動設施選擇香花或觀花果的特色植物,豐富人與環境的互動,增加場地參與性。,鵝掌楸,樂昌含笑,香花槐,桂花,濃香茉莉,水果藍,小梔子,八仙花,中央軸線,三 方案設計,建筑周邊,建筑周邊,種植設計,配植原則:植物以軟化建筑,襯托建筑為主。強調觀賞性,選擇四季常綠的開花喬灌木營造豐富多彩的觀賞空間及輕松自然的工作氛圍。,紫薇,白玉蘭,早園竹,八角金盤,一葉蘭,毛鵑,茶梅,三 專項設計,照明設計,照明設計,根據景觀功能分區和夜景照明的特點,將場地夜景分為三個區:(1)中央軸線景觀節點 一級照度區 中央軸線景39、觀節點是場地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動區域及集散場地,設計上用高桿燈做為主要照明系統來渲染濃烈的氣氛。同時搭配地埋燈、泛光燈的使用,增加場地立體感,線性地埋燈用來營造商業氛圍豐富夜景效果;建筑、景墻等構筑物設計采用投射燈來強化其形態特點,局部景點運用投射燈,照亮喬木創造氛圍。(2)車行路及商業出入口 二級照度區 商業出入口人群停留時間較多,夜景照明設計成為其景觀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庭院燈及草坪作為該區主要的照明系統,局部地方根據景觀功能使用壁燈和泛光燈增加景觀趣味性。車行路及停車場使用庭院燈及草坪燈為主要照明系統。(3)辦公出入口及附屬庭院 三級照度區 此類區域夜間場地使用率不高,照明上主要以庭院燈40、及草坪燈為主滿足基本照明。出入口可運用泛光燈、投射燈等強化入口區域。,三 專項設計,標識系統設計,標識系統設計,根據場地景觀設計的空間特征,場地內的標識系統大體可分為四類:名稱標識、引導標識、說明標識、限制標識。(1)名稱標識標出設施及環境場所的名稱。一般位場地主要入口處,設置區域總平面圖,上標出當前所在位置及相關公共設施的位置,配以相應的游覽細則,以便人們在進入場地之前對場地景點設施有大體了解,同時告知游人一些注意事項,確保使用的有序性。(2)引導標識指示通往目的地的方向。一般位于道路交叉口,指示通往園區內主要景點、景觀構筑物及公共服務設施的方位,以便游人能夠迅速識別園區內環境,快速、高效地41、到達目的地。(3)說明標識解說事物內容及操作方法等,完成對環境的說明功能。場地中設置了一些主題性庭院及節點,通過設置相關的說明性標識對這些節點進行詳細的解說,讓人們玩有所學。(4)限制標識督促人們注意安全及遵守秩序 主要指安全警示類標識,對游人進行安全、管理、使用上的指導,提醒人們有序、文明的游園。,三 專項設計,公共設施系統設計,公共設施系統設計,(1)座椅 園路旁間隔3050米設置休息座凳,主題活動節點則根據不同節點的設計布置不同形式的功能座凳。(2)垃圾箱 垃圾桶的位置根據園區內的游客接待量而定,一般在園區入口處及主要的人行道路上間隔50米分散布置。,一 項目認知與目標定位,三 方案設計42、,四 專項設計,五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二 場地解讀,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B2-B3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4-B5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6-B7地塊經濟技術指標,D2、D4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B2-1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2-2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3-1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3-2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B4-1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4-2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4-3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4-4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B5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6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7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D2-1地塊經濟技術指標,D2-2地塊經濟技術指標,D2-3地塊經濟技術指標,D2-4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經濟技術指標,D4-1地塊經濟技術指標,D4-2地塊經濟技術指標,四 經濟技術指標及估算,投資估算,謝謝!,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3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7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