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排水溝和明溝工程施工工藝(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687
2024-01-11
2頁
13KB
1、(一)截、排水溝和明溝工程施工工藝1、開挖基槽(1) 截排水溝和明溝開挖施工的總體布置采用先上部、后下部的原則,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開挖前向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施工交底,內容包括挖槽斷面、堆土位置,地下情況、安全要求等.(2) 按設計圖紙要求及測量定位的中心線,依據溝槽開挖計算尺寸,撒好灰線,標明開挖范圍.開挖應嚴格控制標高,防止超挖或擾動槽底面。(3) 挖溝截面應略大于設計尺寸,開挖清理完成的的溝道遇降雨,溝內土體被沖刷變形時,應重新清理溝壁及溝底。(4) 開挖過程中,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設置臨時坑槽,使用機械排除地面積水,并開挖排水溝排除雨水和地面積水,并采取有效的疏2、導和保護措施排除邊坡上的滲水。雨季采用相應防雨技術措施,以保證基礎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5) 開挖施工中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盡量保持開挖面平整,邊坡按設計邊坡隨土層開挖形成,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形成積水。(6) 溝槽開挖時,棄土堆在槽邊,溝槽每側臨時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載時,應保證槽壁穩定且不影響施工。溝槽棄土應盡量堆在溝邊的一側,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緣距離不宜小于0.8m,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溝槽堆土在砌筑完成后回填剩余土方集中運至棄土場.2、片石砌筑漿砌施工前,應對漿砌片石進行檢驗,石料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形狀應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150-300mm,寬度約為厚度的3、1.01。5倍,長度約為厚度的1.5-3.0倍(如有鋒棱銳角,應敲掉).使用做鑲面時,應由外露面四周向內稍加修鑿,后部可不修鑿,但應約小于修鑿部分.砌筑時根據設計坡度,兩面立桿接線或樣板掛線,在砌筑過程中,隨時校正線桿,以保證各部尺寸符合圖紙要求。砌體施工時,分層砌筑,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砌筑上層石塊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筑中斷后恢復砌筑前,已砌筑表面應清掃干凈并灑水濕潤。砌筑時采用坐漿法施工,嚴禁先鋪石后灌漿,砌塊應平砌,即大面朝下.砌縫寬度控制在mm以內,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小于100mm,同時砌體的上、下層不應有通縫。砌筑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當的稠度,一般宜在23小時用完,氣溫超過30時宜在12小時內用完,對已初凝的砂漿嚴禁使用。砂漿拌和必須采用拌和機拌和。施工時準確計量,嚴格控制配合比,保證工程質量.3、勾縫及養生砌體的勾縫砌漿采用10砂漿,勾縫前用鋼絲刷清除縫內泥砂,灑水濕潤后再進行,以防砂漿凝固后空鼓脫落,。勾縫一律采用平縫,砌體勾縫嵌入砌縫1016mm深,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后再勾縫。每砌好一段,待漿砌砂漿初凝后,用濕草簾覆蓋定時灑水養護,覆蓋養生7-14d。養護期間避免外力碰撞、振動或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