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307
2024-01-12
5頁
25KB
1、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一、場地準備鉆機進場前認真清除地表植被、雜物、積水、更換淤泥,夯填密實,在樁位位置鋪設一層碎石,保證鉆機停位水平、穩定,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陷。二、埋設護筒護筒采用10mm厚鋼板卷制,內徑1.4m(樁徑1.2m),內徑1.7m(樁徑1.5m),內徑2.0m(樁徑1.8m),每節高2.0m。埋設時護筒高出原地面30cm,要求鋼護筒能耐拉、壓、不漏水,灌注混凝土后立刻拆除。護筒埋設時要準確、穩定、護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護筒的傾偏差不得大于1%。三、鉆機就位鉆機為履帶式可自行走設備,鉆機走到樁位附近后將鉆頭對中孔位,人工依據樁位十字線,使鉆頭尖與十字線中心對中,調整2、桅桿的豎直度及鉆機機身的水平。四、鉆孔方式制備優質泥漿護壁,鉆機通過鉆桿提鉆甩渣,挖出孔渣堆放在鉆機周圍,用裝載機外運。五、泥漿性能指標制備泥漿的基本原料是優質膨土。其配制比例是水100%。膨潤土6%8%,5%碳酸鈉(純堿),0.3的纖維素,調制化學泥漿。泥漿相對密度:1.031.08;粘度(Pa.s):1928;含砂率:無;膠體率96%;失水率(m1/30min):15:泥土厚(mm/30min):2;靜切力(pa):35;酸堿率(PH):810。制漿前,應先把膨潤土塊盡量打碎,使其在攪拌中易于成漿,縮短攪拌時間,提高泥漿質量。1、拌漿程序開動拌漿機加水加純堿拌和一分鐘加膨潤土拌和加纖維素檢3、查泥漿指標指標合格出漿.2、注意事項:膨潤土要注意防雨防濕,存放和使用過程中不能混入雜物:要求選購好的粘土或膨潤土(細度為200為宜);拌漿時要做到計算準、稱量準、記錄準、土袋倒凈、拌漿機出凈、工作臺面干凈;不要重載起動機器、不要無故加水、不要任意投料、不要縮短拌和時間;當泥漿指標不符合要求時即采取處理措施(及時補充新漿);原始資料要求齊全、準確、清楚。六、鉆孔施工首先進行鉆頭對中孔位,人工依據樁位十字線,使鉆頭尖與十字線中心對中,調整桅桿豎直度及鉆機機身水平。在鉆進過程,對于砂性土層及砂層,直接用旋挖筒鉆進、取渣,遇到石層及卵礫層時,先用螺旋鉆頭將其攪拌,再用旋挖筒取渣。由于鉆渣可直接用旋挖4、筒提取,所以僅用靜態泥漿護壁,這樣大大減少了泥漿用量,鉆渣可用裝載機車外運。旋挖鉆機操作室中有深度顯示儀,達到設計深度后,用測繩復測,這樣可以控制孔深。另外旋挖筒取渣干凈,如果控制好泥漿比例與粘度,在灌注混凝土前可將沉淀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在鉆進過程中若遇跑漿,可直接加膨潤土于孔內,用旋挖機旋挖筒下入孔內跑漿位置反轉不進尺,邊加邊攪直到不漏漿為止。1、在砂土、軟土等土層時,降低旋挖筒的提升速度;2、鉆進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地質情況變化,根據地質資料在地層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明后記入記錄表中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3、旋挖筒升降速度要均勻,不要過猛,以免碰撞孔壁,造成塌孔;4、開鉆前應調制足夠數5、量的泥漿,鉆進過程中若泥漿有損耗、漏失,以便及時補漿;5、鉆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填寫的鉆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鉆進情況及下一班應注意事項;6、鉆孔時一氣呵成,不得中途停頓。鉆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后,應對孔徑、孔深進行檢查,并填寫鉆孔記錄表。(1)孔位:鉆孔中心與樁位設計中心,在樁頂處偏離不得大于50mm;(2)孔徑:不得小于設計樁徑; (3)傾斜度:不得大于1%;(4)孔深:不小于設計規定。七:第一次清孔:由于旋挖鉆機的鉆渣可直接用旋挖筒提取,所以僅用靜態泥漿護壁,這樣大大減少了泥漿用量。通常在鉆到設計標高后,用旋挖筒進行第一次清孔,把孔底的沉渣清理干凈,厚度控制在10之內,檢驗合格后方可6、下鋼筋籠和導管。八、吊放鋼筋籠(1)鋼筋籠分段進行吊裝,接頭采用單面搭接焊,上下段保持順直,在同一條軸線上;(2)鋼筋籠入孔時,動作要輕緩,對準孔中心,防止碰撞孔壁,造成塌孔將泥土雜物帶入孔中;(3)鋼筋籠入孔后應校正軸線位置垂直度,勿使扭轉變形,并應固牢定位,以免填充混凝土時發生掉籠或上浮。九、導管的設立:導管采用快速接頭導管,底節長3.8米,中間段每節2.65米并配備1米和0.5米的調節段。吊裝前先試拼,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進行水密承壓試驗,上下成直線吊裝,位于樁孔中央,并在混凝土灌注前進行升降試驗,防止導管卡住,導管下口至孔底距離控制在3050cm。十、第二次清孔:鋼筋籠和導管安裝到位7、后,把泥漿泵從導管插入進行第二次清孔 ,時間控制在2小時左右,清孔后要求泥漿比重1.03-1.0,含沙率小于2,粘度在1720之間。檢驗合格后,方可安裝料斗進行砼灌注十一、灌注混凝土:樁基采用C25砼,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運輸車運送。混凝土運至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和易性和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1822c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1.0m和填充導管底部間隙的需要,數量不小于2立方米(樁徑1.2m)、3立方米(樁徑1.5m )、4立方米(樁徑1.8m)。確認封底成功后,進行正常連續灌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埋深一般控制在26米。當孔內混凝土面接近鋼筋骨架時,使導管保持稍大8、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當孔內混凝土面進入鋼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適當提升導管,使鋼筋骨架在混凝土中有一定的埋深,穩定鋼筋籠。在灌注過程中,經常測探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拆卸導管,調整導管埋深。在灌注過程中,應將孔內溢出的水和泥漿引流至泥漿池中,不得隨意排放,污染環境及河流。為確保樁頂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灌注至樁頂設計標高以上1.0m。多余部分在進入下道工序前鑿除,保證樁頭砼無松散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十二、鉆孔事故的處理:1、塌孔:孔口坍塌和孔內坍方兩種情況。孔口坍塌的處理:及時回填粘土或碼砌粘土草袋加固護筒后繼續鉆孔;孔內坍方的處理:加大泥漿比重繼續鉆進或回填后重鉆。29、縮孔:鉆頭上下反復掃孔,使之擴大。3、流沙:增加泥漿比重,提高孔內水頭,必要時投入粘土塊,用鉆頭反轉將粘土擠入流沙層內,以加強護壁,堵住流沙。5、糊鉆:控制進尺,減少鉆進速度,加快泥漿循環,嚴重時應提出鉆頭清理,降底泥漿稠度,減少沖程沖擊,并在粘土上加填部分砂石以免吸鉆。十三、鉆孔樁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1、孔內水位宜高于護筒底腳0.5m以上;在鉆進中取渣時和停鉆后,應及時向孔內補水,保持一定的水頭高度。2、鉆進時,起落鉆頭的速度應均勻,不得過猛,聚然變速,以免碰撞孔壁或套管。孔內出土,不得堆積在鉆孔周圍。3、鉆孔應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鉆。鉆孔達到設計深度時,應對孔位、孔徑和孔形等進行檢查,填寫鉆孔記錄表。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框圖施 工 準 備測 量 定 位加工鋼護筒清 孔拔 除 護 筒樁 基 檢 測制作砼試件灌 注 水 下 砼鉆 機 就 位檢 修 機 具制 備 泥 漿鉆 孔成 孔 檢 測安裝鋼筋籠鋼筋籠制作埋設鋼護筒探 明 管 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