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889131
2024-01-22
9頁
243.04KB
1、 汽車坡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汽車坡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批人:2016年5月目 錄1。 編制依據32.坡道設計簡介33、施工工藝43.1剪力墻模板43.2梁模板53.3樓板模板64、模板拆除75、安全措施810、模板支撐體系計算910.1梁450mm1400mm模板支撐體系計算910。2板厚300mm模板支撐體系計算91。 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設計等。1。2施工圖紙圖紙名稱圖紙工程編號日期施工圖13182016。041.3國家、地方規程、規范一覽表1國家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2、0300-2013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5行業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200410地方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程DB11/T583-20081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及保衛消防標準DB11/945-20122。坡道設計簡介序號項 目內 容1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2地基形式筏型基礎2坡道高寬坡道結構底板到頂板的高度3900mm坡道盡寬度723、00mm3、施工工藝3。1剪力墻模板3.1。1剪力墻模板體系設計(1) 模板體系:墻體采用膠合板,板厚12mm;次龍骨采用50100mm方木,主龍骨采用483.5鋼管;穿墻止水螺栓用14,螺桿長度為墻厚加450mm。(2) 外墻混凝土墻體,穿墻螺桿為止水螺桿,中間滿焊鋼板止水片,墻體砼澆筑后埋入砼內起止水作用,止水螺桿外側靠外模處用2520mm橡膠墊在砼內,拆模后剔除螺桿割除后,凹坑內用1:2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再做防水。螺桿水平間距為500mm,豎向間為500mm。最下一道螺桿距地均為200mm。(3) 墻模板豎向主龍骨用雙根48*3。5普通腳手架鋼管,間距同螺桿水平向間距;水平次龍骨平直段采4、用50100mm木龍骨,間距250mm,水平次龍骨弧形段段采用兩根直徑18mm鋼筋,間距250mm。(4) 剪力墻采用膠合板,墻體下半部(墻體高度的1/2)的對拉螺栓均采用雙螺母。模板底部貼海綿條防漏漿。墻模板設計簡圖3。1。2剪力墻模板施工工藝:彈線安一側模板安另一側模板調整固定辦預檢. (1)模板安裝前應彈出模板就位線,支模前應將雜物清理干凈,模板下口粘貼泡沫條,預防模板穿墻螺栓高低錯位及下口跑漿。(2)模板安裝前把板面清理干凈,刷好水性脫模劑,并應涂刷均勻,不得漏刷。安裝墻模板前,檢查墻體中心線、邊線和模板安裝線是否準確,無誤后方可安裝墻模板.模板之間的連接處、墻體的轉角處,墻柱交接、接5、茬處必須嚴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現砼表面錯臺和漏漿、爛根現象.模板底部的縫隙,要用海棉條等堵嚴。(3) 墻體模板按配模編號對號入座。安裝好單側片模后,穿螺栓(套塑料管)、清掃模內雜物,檢查所有孔洞口和預埋件無誤后,合另一側模板,調整斜撐(拉桿)使模板垂直,擰緊穿墻螺栓。(4) 支拉體系為利用在墻體兩側底板上預埋拉頂措施的錨筋(直徑22 mm),模板側面用483。5mm鋼管加升降絲做頂撐并用花籃螺栓拉索找正、拉緊. (5) 墻體厚度的控制:采用14mm鋼筋依據墻體厚度加工成支撐棍,用于模板上口拼縫及轉角處,間距1100mm.3.2梁模板3。2.1梁模板體系設計1)梁模板采用底模包側模板形式。2)背楞6、設置:梁底模、側模主背楞采用50x100mm木方,間距200mm,次背楞采用483.0mm雙鋼管.3)梁箍設置:梁箍采用483.0mm鋼管及對拉螺栓加固,800mm梁高600mm時,需設置一道穿梁螺栓,螺栓直徑為14mm,間距為600mm;1200mm梁高800mm時,需設置兩道穿梁螺栓,螺栓直徑為14mm,間距為600mm;梁高1200mm時,對拉螺栓排距為500mm;其中底部螺桿距梁底200mm。梁高4m,按L/400起拱( L為板跨),模板四周粘貼海綿膠條堵縫.覆膜多層板拼縫處,必須有方木龍骨,不允許懸挑,以防多層板下沉,造成砼面錯臺。覆膜多層板拼縫采用硬拼縫的方法,對縫隙過大處局部粘貼7、海綿條,以防止頂板砼漏漿,沿房間四周墻壁邊釘5050mm方鋼,400*80木方側面刨光刨平粘貼5mm厚海綿條并用木楔子頂緊在砼墻面上.模板撐好后,先由班組長進行自檢。自檢完畢由質量員負責進行模板的軸線、標高、垂直等、截面尺寸、支撐牢固度的復核,并作好書面記錄、簽證.模板每周轉一次均鏟除表面殘余混凝土,涂刷脫模劑后方可繼續使用,發現有變形或損壞的,及時進行修整。4、模板拆除4.1拆除模板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的原則。4。2側模板拆除時,砼強度應以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預埋件或外露鋼筋插鐵不因拆模碰撓而松動。8、4。3模板拆除前要對同條件養護試場的強度做出初步鑒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當設計無要求時,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底模拆除時的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4。4結構拆除底模、支架應依據施工方案對其結構上部施工荷載及堆放料具進行嚴格控制或經驗算在結構底部增設臨時支撐。懸挑結構應保持三層支撐.拆除后的模板臨時堆放在樓板上時,應按照模板施工方案堆放,其位置、高度應滿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堆放模板的樓板下應加臨時支撐。4.5拆除程序一般應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4。6拆除9、跨度較大的梁下支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4.7多層樓板模板支柱的拆除,應按下列要求進行:上層樓板正在澆灌混凝土時,下一層樓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層樓板模板的支柱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米及4米以上的梁下均應保留支柱,其間距不得大于3米.快施工的梁和樓板模板,例如35天完成一層結構,其底模及支柱的拆除時問,應對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發展情況分層進行核算,確保下層樓板及梁能安全承載。5、安全措施1. 模板支撐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頂撐要垂直,底端平整堅實,并加墊木。木楔要釘牢,并用橫順拉桿和剪刀撐拉牢.2. 采用桁架支模應嚴格檢查,發現嚴重變形、螺栓松動等應及時修復.3. 支模10、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4. 支設4m以上的模板,操作時要搭設工作臺,掛好安全網;不足4m的,可使用馬登操作。不得站在柱模上、鋼筋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不準從模板的支撐桿上上下攀登。5. 支模時支撐、拉桿不準連接在腳手架或其他不穩固的物件上。在砼澆灌過程中,要有專人檢查,發現變形、松動等現象,要及時阻止澆灌,進行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6. 現場安裝模板時,所有工具應裝入工具袋內,防止高處作業時,工具掉下傷人。7. 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裝時,應先檢查基坑土壁的穩定情況,發現有塌方危險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作業.8. 拆除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11、員同意.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運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防止釘子扎腳。不得隨意堆放在臨邊、洞口附近。9. 模板拆除時須設置作業警戒區域,專人安全監護.10. 木工機械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合格的人員按照相關機械的操作規程使用,其他木工不得擅自使用。11. 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在有模板的施工樓層放置滅火器,消防器材嚴禁挪動。12. 對模板檢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對安全隱患問題由項目負責人及安全部、施工相關人員進行分級落實處理。13. 基坑四周等所有臨邊均做鋼管-密目網圍擋進行防護,對于樓層洞口及樓層四周防護時間較長的部位要求將防護用鋼管涂刷紅白相間標識色。10、模板支撐體系計算10。1梁450mm1400mm模板支撐體系計算10。2板厚300mm模板支撐體系計算9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