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889268
2024-01-22
12頁
8.94MB
1、中交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項目經理部 專項方案貴州省江口至甕安高速公路隧道溶洞處理施工專項方案編制:審核:審批: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14年月目錄1。 工程概況12. 編制目的13編制依據14。 溶洞處理原則25。 溶洞處理方案21、隧道開挖輪廓外發育小型溶洞22、隧道拱腰以上發育大型溶洞33、 拱腰以下大型溶洞66。 安全保障措施81、溶洞超前預知82、保障措施87. 環境保護措施91、環境保護法規的學習教育92、組織管理93、環境保護實施計劃104、生態環境保護10大青山隧道溶洞處理專項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大青山隧道為小凈距隧道,位于江口縣2、閔孝鎮境內,屬長隧道。隧道進口位于閔孝鎮新嶺村,出口位于閔孝鎮石門坎村。左線起訖樁號ZK8+475ZK10+060,長1585m,最大埋深約269m;右線起訖樁號YK8+488YK10+138,長1650m,最大埋深約254m。隧道呈243-231方向展布.采用燈光照明,機械通風。隧道左線平面線行依次為R、R-3500、R-、R2850,右線平面線行依次為R-、R3600、R- ;隧道進口線間距16.38m,出口線間距為26。75m;隧道左右線縱坡均為 1。72%單向坡。2. 編制目的 隧道開挖過程中突然出現溶洞,給隧道施工帶來洞害、水害、洞穴填充物及坍塌、洞頂地表塌陷的災害.為保證施工安全,3、遇到溶洞可以及時的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和應對措施而編制。3編制依據1、公路隧道施工設計技術規范 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3、中交江口至甕安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設計文件 4、超前地質預報資料4。 溶洞處理原則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大青山隧道溶洞類型可分為小型溶洞、拱腰以上大溶洞、拱腰以下大溶洞等三類溶洞.溶洞內常見的填充物有洞內積水、淤泥、濕滑泥渣并伴有碎石、石塊等雜物。巖溶水主要賦存于灰巖巖溶發育部位,開挖過程中,存在溶洞的基巖裂隙較發育,開挖至溶洞及裂隙處出現微弱嚴重漏水現象,說明溶洞或裂隙及溶隙間有一定的連通性,且存在較大的儲水空間,其水量豐富. 對于溶洞的處理應根據洞穴大小及洞穴相4、對隧道的不同位置關系,采用梁拱跨越、填塞、護拱加固等措施。對巖溶水處理原則是宜疏不宜堵。為防溶洞內的積水突然襲擊,施工時可根據地質預報資料進行超前鉆探,預備足夠的抽水設備,以策施工安全,排水設施可采用排水溝、抽水設備將積水引排至洞外排水溝內。溶洞內填充物一般松軟、下沉量大、強度低、穩定性差,隧道穿越洞穴填充物地段時,可采用樁基加固、換填人工基礎、超前管棚注漿等加固措施。5。 溶洞處理方案1、隧道開挖輪廓外發育小型溶洞 對隧道拱頂及拱腰以上發育深度小于2米的溶洞,清除溶洞內填充物后在溶洞周邊打設20藥卷錨桿(長2.03.0米,間距120cm120cm,深入基巖大于1。0米,待初期支護施作完成后分5、次泵送C15混凝土回填。對于隧道邊墻發育高度小于3米的溶洞,采用C15的片石混凝土回填,并每隔2米設置一道100mm軟式透水管與中心排水溝相連。對于隧道仰拱及路面下發育深度小于2米的溶洞,清除溶洞內填充物后,采用C15的片石混凝土回填。當施工中遇到巖溶水時,綜合采取截、堵、防措施處理,巖溶水水量不大時,優先進行疏導,當巖溶水水量較大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采用帷幕注漿、局部注漿等方式進行堵水,同時對施工可能引起水資源漏失程度做出評價,必要時應對當地生產和生活用水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2、隧道拱腰以上發育大型溶洞 1. 對于拱腰以上發育大型無填充物(或填充物可清除)溶洞,沿溶周邊打設20藥卷錨桿(6、長3米,間距120120cm,深入基巖1.5米),設置20鋼筋網(間距2020cm)后泵送C25混凝土,其最薄厚度不小于80cm,兩側嵌入巖石不小于50cm,待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采用沙袋回填。對于拱腰以上發育大型有填充物的溶洞,沿溶洞周邊打設超前小導管或超前管棚作為超前支護,隧道開挖后初噴10cm混凝土,然后施工I20b型鋼拱架、6。5鋼筋網(20*20cm雙層)及噴射50cm混凝土作為護拱,并設置3.0米20鎖腳錨桿,在護拱保護下在施拱初期支護及二次襯砌。 2。 當施工中遇到巖溶水時,綜合采取截、堵、排、防施工措施進行處理,巖溶水量不大時,優先進行疏導,當巖溶水量較大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分別7、采用帷幕注漿、局部注漿等方式進行堵水,同時應對施工可能引起水資源漏失程度作出評價,必要時應對當地生產和生活用水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3、 拱腰以下大型溶洞 1。 隧道仰拱及邊墻發育大型上部寬度較窄的溶洞,采用C15的鋼筋混凝土梁跨越,施工中預埋100mm軟式透水管作為泄水通道. 2。 隧道仰拱及邊墻發育大型上部寬度上部較寬的溶洞,采用樁基及鋼筋混凝土梁跨越。6。 安全保障措施1、溶洞超前預知施工前認真查閱超前地質預報資料,對于資料顯示靠近開挖范圍的溶洞進行超前溶洞鉆探,已確認溶洞的位置、大小、有無積水、填充物情況等信息,以便采取適當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2、保障措施 溶洞內常見的填充物有洞內8、積水、淤泥、濕滑泥渣并伴有碎石、石塊等雜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保證施工安全,應提前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1。 超前地質預報資料顯示將出現溶洞位置,安放逃生管道,并將逃生管道出口方向引出50米,并在管道內放置應急藥品、食物和礦泉水. 2。 開挖時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的原則,以免出現大面積塌方. 3。 出渣前應由有多年經驗的人員查看地質情況,根據圍巖情況判斷有無出現塌方的可能,并據此合理安排施工人員的下步工作任務; 4. 開挖時出現溶洞,未探明溶洞內具體情況前不得貿然進入溶洞。應由有經驗的施工人員先探明溶洞內的具體情況,組織施工人員先進行排除發現的危險源,并留存隱蔽工程照片.組織人員采9、用上述合理施工方案,盡快處理溶洞,保證施工安全。 5。 未經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不準上崗。未進行三級教育的新工人不準上崗。未經經過技術培訓的工人,并經考試合格者才準上崗。 6. 做好進、出洞登記記錄,監控設備正常運轉,保障隧道外可對洞內情況時時監控。 7. 通過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職工遵守施工安全紀律的自覺性,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職工整體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8。 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建立登記、整改制度,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制定整改措10、施。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必須立即停工,處理合格后方可施工。7。 環境保護措施1、環境保護法規的學習教育 由項目經理負責對項目經理部的領導層、管理層和作業隊負責人進行環境保護法規的學習教育。主要學習由國家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礦產資源法”等。2、組織管理 1)實行由項目經理部負責領導、部室分工管理、監督指導,作業隊具體實施的環境管理體制。 2)建立從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到各專業人員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分工負責.3、環境保護實施計劃 1)實行環境保護計劃制度。環境保護計劃包括工程區段或工點施工的生態保護、生產作業或生活區的控制污染的標準、辦法、實施的時間及其它有關要求。 2)環境保護計劃作為施工計劃的組成部分,隨同施工計劃同時編制,同時下達和實施.在檢查施工計劃的同時檢查環保計劃完成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4、生態環境保護 1)基本要求: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按設計要求對水源保護地、森林、和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有意識地保護,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2)水資源、自然水流形態的保護。 堅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3)水土保持堅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做好施工的水土保持。認真執行當地區域水土保持規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