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建筑專項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620
2024-01-22
6頁
20.50KB
1、 園林景觀建筑專項施工方案1.1砌體砌筑 砌體施工前,按設計圖紙在混凝土墊層上放出基礎線并立好皮數桿,使皮數桿上的墻體、壓頂等標高線位于設計標高位置上; 砌磚時,先拉準線,灰縫做到橫平豎直,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小于90,垂直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60,砌體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控制在812mm,埋設的拉結筋設置在砂漿層中; 墻與構造柱沿墻高每500 mm設置26的水平拉結筋,每邊伸入墻內1m; 每天砌筑高度1.8m。已砌好的砌塊,不撬動、碰撞、松動; 在250m3的砌體中,對每一種強度等級的砂漿至少制作一組試塊; 本工程砌筑高度在2.5米之內,采用工具式腳手架施工,快捷靈便又經濟實惠。 1.2、2鋼筋工程鋼筋制作 鋼筋制作主要考慮在現場鋼筋車間加工,成型后運至相應部位。制作前,所用各種鋼材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合格報告方可使用。加工時根據圖紙先對鋼筋放樣,編制配料單,嚴格按配料單對鋼筋進行下料和加工。按抗震要求彎成135度彎鉤的箍筋,為方便施工,制作時可先彎成90度,現場綁扎成型后再削扳手彎成135度。鋼筋連接 主體結構主筋的連接根據鋼筋的規格、形狀利使川部位可搭接綁扎連接,分布筋及其它非受力筋的連接采用搭接綁扎連接。鋼筋綁扎框架柱鋼筋框架柱鋼筋的綁扎,在模板安裝前進行。按圖紙設計箍筋間距,計算出各根柱箍筋數量,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基礎部位套在預埋柱插筋上),箍筋的接頭交3、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的位置,箍筋端頭彎成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l0d,(d為箍筋直徑)。當柱截面有變化時,其下層柱鋼筋的露處部分,必須在綁扎梁的鋼筋前,先行進行收縮準確。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設計要求用粉筆劃出箍筋間距線。按劃出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要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梅花型交錯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成八字。箍筋彎鉤疊合處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主筋綁好后,將2 5mm厚的砂漿墊塊按照間距1 000mm綁扎在豎筋外皮上。框架梁鋼筋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1)梁梁鋼筋綁扎順序根據具體4、部位,分別對待,若梁截面過高,則采取先支設梁底模板,然后綁扎鋼筋,鋼筋綁扎完成后,必須對所綁扎鋼筋進行校核,當鋼筋數量、規格、位置準確無誤后方可支設梁側模的辦法。若梁截面不高,則采用先支設梁的底模、側模,然后將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扎,最后再把鋼筋落下的方法。梁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間墊以直徑大于或等于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達到規范要求的鋼筋排距。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墊砂漿墊塊,保證保護層厚度。箍筋的接頭交錯布置在梁的兩側。梁端第一個箍筋設置在距離柱接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要加密,其間距及加密區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特別注意梁頂主筋問的凈距5、要有30mm,以利于澆筑混凝士。梁鋼筋綁扎后要防止水電管線預埋時將鋼筋抬高或壓下,鋼筋采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大于或等于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墊砂漿墊層,保證保護層厚度。梁、柱接點鋼筋綁扎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接點的綁扎質量將直接影響結構的抗震性能,而且該部分又是鋼筋的加密區,因此要嚴格控制該部位的施工程序,即:支設梁底模穿梁底鋼筋套節點處柱箍筋穿梁面筋。 墻柱、梁板鋼筋的接頭位置、錨固長度、搭接長度要滿足設計要求施工規范要求。鋼筋綁扎完成后要同定好墊塊和撐鐵,以防止出現露筋現象,同時要控制內外排鋼筋保護層過大或過小。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安排專人看護6、鋼筋,以確保鋼筋綁扎質量。1.3模板工程模板體系得選用為保證主題結構質量目標得實現,根據結構布置情況,本工程將采用如下模板體系。框架柱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梁板采用SP70鋼框木膠合板早拆模板體系。模板安裝。(1)本工程框架柱采用大塊木模板體系。用對拉螺栓進行截面尺寸控制。對拉螺栓穿在柱、墻內預埋的PVC管內,可以在拆膜后回收再利用。當框架柱鋼筋綁扎完畢且隱蔽驗收通過后,便可以進行豎向模板施工,首先在柱底部進行標高測量和找平,然后安裝保護層墊塊和設置預留洞,經檢查后支設柱子模板。根據工程結構形式和特點及現場施工條件對模板進行設計,確定模板平面布置、縱橫龍骨規格、排列尺寸、穿墻螺栓的位置、模板的組7、裝形式、連接點大樣等。在支設模板前,要進行一下三項準備工作(2)進行中心線和位置線的放線首先用經緯儀引測建筑物的邊柱和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始線,引出每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清理好現場然后根據施工圖用墨線由專職放線人員彈出模板內邊線(即混凝土面)和中心線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做好標高測量工作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模板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在無法直接引測到的地方,必須間接地過渡引測點,作為上層結構構件模板的基準點,用來測量和復核其標高位置。(3)梁模板施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搭設梁板支架安裝梁底楞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 安裝一側側模綁扎鋼筋安裝另一側模安裝上下8、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接。安裝梁模支架之前在專用支柱下腳鋪設通長腳于板,樓層問上下支柱在一條贏線上,支柱間距60100cm。在支梓上調整預留梁底模厚度,符合要求后拉線安底模并找直,底模上連接角模。安裝梁測模板時,用U型卡將側模與角膜連接。最后復核檢查梁模尺寸,在梁上連接陰角模,與板模拼接固定。模板拆除(1)豎向結構,當其自身強度能保證構件不變形,不缺棱掉角時即可拆膜,模板拆除后即進行修整利清理,然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轉使剛。(2)梁、板模板的拆除:梁板模極拆除遵循先支斤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后拆承重的,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拆模時先拆支9、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而后拆除梁與樓板的連接角模及梁側模,使兩相鄰模板斷連,在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后,拆鉤頭螺栓,使平模與鋼楞脫開,最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銷,即可輕輕撬動模板,逐塊拆除。待樓板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拆全部支撐立柱。1.4混凝土工程由于本工程混凝土量不大,只限于景墻,高桿燈等部位,在混凝土應注意以下要點:混凝土技術要求 本工程采用現場攪拌對混凝土基本要求如下:(1)混凝土應滿足設計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2)混凝土拌合料應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適宜的坍落度;(3)基礎混凝土要有嚴格控制堿含量,保證每立米混凝土中堿含量小于3kg/m3。(4)根據不同部位的混凝土以及季節因10、素等,要求對混凝土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以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混凝土澆筑(1)澆筑前準備工作機具準備及檢查,卡具、振動器及刮尺等機具設備按需要準備充足,并考慮發生故障時的修理時間,現場有備用振動器。在混凝土澆筑期間,要保證水、電照明不中斷。澆筑混凝土前對該部位的模板、鋼筋、預埋管、預埋件、預留洞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做好隱檢驗收記錄,辦理好土建與水電等其它專業的會簽手續。(2)混凝土澆筑流程模板、鋼筋驗收 混凝土澆筑、振搗 混凝土找平、壓面混凝土覆蓋養護 拆模后檢查驗收(3)混凝土振搗根據不同厚度采用HZ-50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和平板振動器。振搗時按澆筑順序有規律地移動,不得漏振。混凝土抹壓水平11、結構混凝土最易產生表面裂縫,在混凝土振搗成型后應及時抹壓,抹壓不少于3次。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第一次抹壓確保表面漿料均勻,平整度及標高符合驗收規范要求;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二次抹壓,消除混凝土早期產生的沉縮裂縫;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三次抹壓,消除產生的干縮裂縫。抹壓后應及時覆蓋塑料布養護,嚴禁直接踩踏混凝土面層。混凝土養護及成品保護混凝土在常溫施工,澆筑12h內即進行澆水養護,每天的澆水次數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潮濕為準,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7d。混凝土養護期間,強度未這到1.2Mpa之前,不得上人加載。混凝土質量標準(1)混凝土質量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從澆筑到養護全過程均由質檢員嚴格把關。(2)嚴格控制12、混凝土工程各階段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層層把關,作業班組人員經過嚴格培訓,并且固定。混凝土的施工(1)施工準備施工準備工作的充分做好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前提。我們在施工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熟悉圖紙,編制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并且對工人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各種材料供應保證連續澆筑的需要,澆灌前檢查其完好情況。根據施工方案,合理組織調配勞動力以保證連續作業,管理人員分區定崗負責;組織混凝土養護班組、混凝土抹壓班組,分區掛牌作業。采取措施保證施工用水、用電,夜間施工需要有充分的照明條件。購置草袋子、塑料布,用于混凝土養護。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避開雨天澆筑,做好防護設施,制定專門的季節方案。(2)施工要點及方法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以保證混凝土拌和物不發生離析現象。混凝土澆筑后要及時進行振搗,振搗必須密實,以開始泛漿和不產生氣泡為準。要求有專業的振搗人員,振搗手要掛牌作業。為控制由于表面水泥漿較厚引起的表面龜裂,混凝土振搗后應用大杠刮平,不得有松散、蜂窩現象,施工縫處應用木方卡茬,收邊要規矩。等混凝土表面收干后,應抹壓三遍。及時對混凝土進行合理的養護,養護期間設專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