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管式反應器或造粒機處大量氨泄漏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4990
2024-02-06
10頁
42.04KB
1、氨泄漏的應急處置預案三樓管式反應器或造粒機處大量漏氨的應急預案一、事故后果預測:造成液氨大量外漏,污染環境,嚴重時造成人員中毒或爆炸事故,危及人員傷亡。二、事故處置及搶險搶修: 1、報警步驟和聯絡方法 發現液氨泄漏時,通過電話等通信手段匯報主控、當班值班長,同時戴好防護用具,向上風口方向撤離,主控人員和當班值班長根據管理制度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生產調度匯報,磷銨廠視情況局部或全廠停車,并時該保持聯絡,匯報事故的發展情況。 2、人員搶救及安全疏散 發生事故時,如情況嚴重,現場操作工迅速戴好防護用具,迅速撤離至上風口安全地帶,待搶險人員進入現場后,應聽從指揮,戴防毒面具參加搶險。生產值班調度接到報告2、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疏散附近崗位人員。各崗位人員接到疏散指令,應立即戴好防護用具,辯明風向,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清點人數并記錄下來。各級人員(特別氣防、消防人員)接到報告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參加人員搶救和人員疏散。在防護車、消防車到現場后,由工長安排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及防毒面具,根據失蹤人員名單到相關崗位進行搜求,然后再對其余各崗位進行排查。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搶救、警戒及其它安全工作。 3、化工搶險方法、步驟發生事故后:磷銨廠視情況作出局部或全廠停車處理,主控人員應立即通知返料崗位、造粒崗位人員要戴好防毒口罩并迅速脫離危險源,看好風向,要逆風轍離至通風無氨處。同時向3、車間、分廠領導和調度匯報,并迅速查找泄漏原因,如是管線穿孔泄漏或GB301風機設備故障應立即組織停車,先關死進入裝置內的液氨和氨蒸發器出口總閥;如是因為管式反應器夾帶液氨,應立即關小關死進入氨蒸發器內的液氨,待液位低于30%后再恢復。4、設備搶修方法、步驟 待化工處理完畢后,維修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后進入現場檢修。 5、安全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后,操作工應保持鎮靜,果斷處理,及時匯報,迅速撤離至上風口,當班工長應有序指揮各相關崗位人員迅速撤離。進入事故現場搶險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才能進入現場,防止氨中毒。要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事故警報未解除前,無關人員嚴禁進出。要聽從指揮,不能4、盲目行動。三、現場清理、收尾工作 在撲搶險完成后,由車間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打掃等工作。四、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巡回檢查,仔細察看各處管道的完好情況,看看各管道是否有砂眼漏氣及腐蝕情況。 2、要嚴格控制好氨的液位,避免高壓串低壓。 3、開停車過程中,主控崗位應加強與各崗位的聯系,認真檢查各閥門。4、加強工藝和設備管理,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5、安全閥應按時調校,以確保超壓時能及時起跳、卸壓。 6、加強安全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7、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及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氨泄漏的應急處置預案裝置內的液氨管線發生泄漏的應急預案一、事故后5、果預測:造成裝置內液氨大量泄漏,污染環境,嚴重時造成人員中毒或爆炸事故,危及人員傷亡。二、事故處置及搶險搶修: 1、報警步驟和聯絡方法 (1)發現裝置內液氨大量泄漏時,通過電話等通信手段匯報主控、當班值班長,同時戴好防護用具,向上風口方向撤離,主控人員和當班值班長根據管理制度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生產調度匯報,同時作出停車處理,并時該保持聯絡,匯報事故的發展情況。(2)值班長要迅速組織好人員穿戴好防毒面具及防護服,接好消防水帶和接好沖洗水管對漏點進行噴射,以防止氨泄漏的擴散。同時在周圍設置安全警戒區域,禁止行人車輛從旁邊的馬路穿行和進入警戒區域。在周圍設置防火標志。 2、人員搶救及安全疏散 發生事6、故時,如情況嚴重,現場操作工迅速戴好防護用具,迅速撤離至上風口安全地帶,待搶險人員進入現場后,應聽從指揮,戴防毒面具參加搶險。生產值班調度接到報告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疏散附近崗位人員。各崗位人員接到疏散指令,應立即戴好防護用具,辯明風向,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清點人數并記錄下來。各級人員(特別氣防、消防人員)接到報告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參加人員搶救和人員疏散。在防護車、消防車到現場后,由工長安排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及防毒面具,根據失蹤人員名單到相關崗位進行搜求,然后再對其余各崗位進行排查。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搶救、警戒及其它安全工作。 3、化工搶險方法、步驟事故發生后:尾7、洗崗位人員應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及防護服盡快關死進入裝置的液氨總閥,主控同時組織系統停車,關死進入氨蒸發器內的液氨總閥,并通知一氨裝置因氨泄漏要迅速做好停車作業。主控人員立即通知返料崗位、造粒崗位人員戴好防毒口罩并迅速脫離危險源,看好風向,要逆風轍離至通風無氨處。同時向車間、分廠領導和調度匯報,并迅速查找泄漏原因。4、設備搶修方法、步驟 待化工處理完畢后,維修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后進入現場檢修。5、安全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后,操作工應保持鎮靜,果斷處理,及時匯報,迅速撤離至上風口,當班工長應有序指揮各相關崗位人員迅速撤離。進入事故現場搶險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才能進入現場,防止氨中8、毒。要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事故警報未解除前,無關人員嚴禁進出。要聽從指揮,不能盲目行動。三、現場清理、收尾工作 在撲搶險完成后,由車間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打掃等工作。四、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巡回檢查,仔細察看各處管道、閥門的完好情況,看看各管道以及閥門是否有砂眼漏氣及腐蝕情況。 2、要嚴格控制好氨的液位,避免高壓串低壓。 3、開停車過程中,主控崗位應加強與各崗位的聯系,認真檢查各閥門。4、加強工藝和設備管理,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5、安全閥應按時調校,以確保超壓時能及時起跳、卸壓。 6、加強安全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7、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員工的操作9、技能及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氨泄漏的應急處置預案氨蒸發器發生氨泄漏的應急預案一、事故后果預測:造成氨蒸發器周邊液氨大量泄漏,污染環境,嚴重時造成人員中毒或爆炸事故,危及人員傷亡。二、事故處置及搶險搶修: 1、報警步驟和聯絡方法 (1)發現氨蒸發器周邊氨大量泄漏時,通過電話等通信手段匯報主控、當班值班長,同時戴好防護用具,向上風口方向撤離,主控人員和當班值班長根據管理制度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生產調度匯報,同時視情況作出局部或全部裝置停車處理,并時該保持聯絡,匯報事故的發展情況。(2)值班長要迅速組織好人員穿戴好防毒面具及防護服,接好消防水帶和接好沖洗水管對漏點進行噴射,以防止氨泄漏的擴散。同時在周10、圍設置安全警戒區域,禁止行人車輛從旁邊的馬路穿行和進入警戒區域。在周圍設置防火標志。 2、人員搶救及安全疏散 發生事故時,如情況嚴重,現場操作工迅速戴好防護用具,迅速撤離至上風口安全地帶,待搶險人員進入現場后,應聽從指揮,戴防毒面具參加搶險。生產值班調度接到報告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疏散附近崗位人員。各崗位人員接到疏散指令,應立即戴好防護用具,辯明風向,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清點人數并記錄下來。各級人員(特別氣防、消防人員)接到報告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參加人員搶救和人員疏散。在防護車、消防車到現場后,由工長安排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及防毒面具,根據失蹤人員名單到相關崗位進行搜求,然后再對其11、余各崗位進行排查。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搶救、警戒及其它安全工作。 3、化工搶險方法、步驟事故發生后尾洗崗位人員應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及防護服盡快關死進入裝置的液氨總閥,主控同時組織系統停車,關死進入氨蒸發器內的液氨總閥,將EA301內的氨向洗滌器內卸出,以免EA301內壓力升高增加危險。并立即通知返料崗位、造粒崗位人員戴好防毒口罩并迅速脫離危險源,看好風向,要逆風轍離至通風無氨處。同時向車間、分廠領導和調度匯報,并迅速查找泄漏原因。4、設備搶修方法、步驟 待化工處理完畢后,維修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后進入現場檢修。5、安全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后,操作工應保持鎮靜,果斷處理,及時匯報,迅12、速撤離至上風口,當班工長應有序指揮各相關崗位人員迅速撤離。進入事故現場搶險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才能進入現場,防止氨中毒。要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事故警報未解除前,無關人員嚴禁進出。要聽從指揮,不能盲目行動。三、現場清理、收尾工作 在撲搶險完成后,由車間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打掃等工作。四、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巡回檢查,仔細察看各處管道、閥門的完好情況,看看各管道以及閥門是否有砂眼漏氣及腐蝕情況。 2、要嚴格控制好氨的液位,避免高壓串低壓。 3、開停車過程中,主控崗位應加強與各崗位的聯系,認真檢查各閥門。4、加強工藝和設備管理,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513、安全閥應按時調校,以確保超壓時能及時起跳、卸壓。 6、加強安全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7、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及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預案一、事故后果預測:造成裝置內發生火災,嚴重時危及人員傷亡和爆炸事故。二、事故處置及搶險搶修: 1、報警步驟和聯絡方法1. 當發生火災事故時,保持清醒頭腦,避免現場混亂,做好自身及他人的保護;同時邊報警,邊撲救。2. 迅速打廠內消防報警電話6833119或119,或者打調度電話6832111,同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當班班長要迅速組織人員逃生,原則是“先救人,后救物”。3. 火災第一發現人應查明原因,如是電源引起,應14、立即切斷電源,然后向班長或主控匯報,同時用滅火器滅火。4. 就近取材,實施滅火;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材料搬離火場;但必須尊循火災事故首要的一條是保護人員安全,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5. 消防車到來之后,現場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救或做好輔助工作。無關人員要遠離火場和廠區內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車輛駛入。6. 重大火情,須先有序離開火場,確保人身安全,向119報警;7. 人員在逃生時應掌握方法:1) 火場逃生原則:能逃則逃,不能逃則為自己營造一個隔絕煙氣及高溫的小環境,等待救援,應盡量避免吸入有毒煙氣,火災傷亡最大原因是煙氣,煙氣運動方向是風的方向及由下向上。2) 火場逃生方法:應15、彎腰于地面向逆風逃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被子蓋住身體。 2、人員搶救及安全疏散 發生事故時,如情況嚴重,迅速撤離至上風口安全地帶,應聽從指揮。生產值班調度接到報告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疏散附近崗位人員。各崗位人員接到疏散指令,應立即辯明風向,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清點人數并記錄下來。各級人員(特別氣防、消防人員)接到報告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參加人員搶救和人員疏散。在防護車、消防車到現場后,由工長安排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及防毒面具,根據失蹤人員名單到相關崗位進行搜求,然后再對其余各崗位進行排查。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搶救、警戒及其它安全工作。 3、化工搶險方法、步驟火災發生16、事故后:磷銨廠視情況作出局部或全廠停車處理,應立即通知各崗位人員迅速脫離危險源,看好風向,要逆風轍離至安全處。同時向車間、分廠領導和調度匯報,并迅速查找泄漏原因。4、設備搶修方法、步驟 待化工處理完畢后,維修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后進入現場檢修。 5、安全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后,操作工應保持鎮靜,果斷處理,及時匯報,迅速撤離至上風口,當班工長應有序指揮各相關崗位人員迅速撤離。進入事故現場搶險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才能進入現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要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事故警報未解除前,無關人員嚴禁進出。要聽從指揮,不能盲目行動。三、現場清理、收尾工作 在撲搶險完成后,由車間組織人員對17、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打掃等工作。四、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巡回檢查,仔細察看各電器、儀表、高溫高壓設備的完好情況,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等等管理是否按規定執行,以及廠區周邊環境衛生情況。2、加強工藝和設備管理,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3、加強安全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4、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及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馳放氣發生泄漏的應急處置預案一、事故后果預測:造成馳放氣大量外漏,污染環境,嚴重時造成人員中毒或爆炸事故,危及人員傷亡。二、事故處置及搶險搶修: 1、報警步驟和聯絡方法 發現馳放氣大量泄漏時,通過電話等通信手段匯報主控、當班值班長,同時戴好防護18、用具,向上風口方向撤離,主控人員和當班值班長根據管理制度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生產調度匯報,視情況局部或全廠停車,并時該保持聯絡,匯報事故的發展情況。 2、人員搶救及安全疏散 發生事故時,如情況嚴重,現場操作工迅速戴好防護用具,迅速撤離至上風口安全地帶,待搶險人員進入現場后,應聽從指揮,戴防毒面具參加搶險。生產值班調度接到報告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疏散附近崗位人員。各崗位人員接到疏散指令,應立即戴好防護用具,辯明風向,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清點人數并記錄下來。各級人員(特別氣防、消防人員)接到報告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參加人員搶救和人員疏散。在防護車、消防車到現場后,由工長安排人員穿戴好勞保19、用品及防毒面具,根據失蹤人員名單到相關崗位進行搜求,然后再對其余各崗位進行排查。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搶救、警戒及其它安全工作。 3、化工搶險方法、步驟發生事故后:磷銨廠視情況作出局部或全廠停車處理,主控人員應立即通知返料崗位、造粒崗位人員要戴好防毒口罩并迅速脫離危險源,看好風向,要逆風轍離至通風安全處。同時向車間、分廠領導和調度匯報,并迅速查找泄漏原因。4、設備搶修方法、步驟 待化工處理完畢后,維修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后進入現場檢修。 5、安全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后,操作工應保持鎮靜,果斷處理,及時匯報,迅速撤離至上風口,當班工長應有序指揮各相關崗位人員迅速撤離。進入事故現場搶險人20、員,應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才能進入現場,防止中毒。要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事故警報未解除前,無關人員嚴禁進出。要聽從指揮,不能盲目行動。三、現場清理、收尾工作 在撲搶險完成后,由車間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打掃等工作。四、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巡回檢查,仔細察看各處管道的完好情況,看看各管道是否有砂眼漏氣及腐蝕情況。 2、要嚴格控制好氨的液位,避免高壓串低壓。 3、開停車過程中,主控崗位應加強與各崗位的聯系,認真檢查各閥門。4、加強工藝和設備管理,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5、安全閥應按時調校,以確保超壓時能及時起跳、卸壓。 6、加強安全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7、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及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