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專線鐵路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料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047
2024-03-20
16頁
41.54KB
1、客運專線鐵路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料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過渡段施工作業指導書 一、過渡段填料要求 1過渡段填料應符合設計文件和驗標的要求。 2過渡段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客運專線基層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級配碎石和級配砂礫石必須嚴格控制0.5mm以下細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數。選用品質優良的原材料是確保級配碎石質量的基礎。要確保篩選并按比例混合組成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徑、級配及品質指標符合規定的要求。 3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摻5%水泥梯2、形過渡,具體過渡形式按設計施工圖執行。加入水泥的級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內使用完畢。 4施工前應對所選擇的填料進行核對確認并經試驗鑒定,使其能夠確保路堤各相應部位填料的質量檢測、壓實標準等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二、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主要機械設備配臵 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自卸汽車、穩定土拌和設備。 2一般規定 (1)在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橫向結構物、路堤與路塹的連接按設計要求施工過渡段。 (2)橋臺和橫向結構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 能進行。 (3)過渡段范圍的原地面處理應符合地基處理的有關規定。 (5)過渡段級配碎石應分層填筑壓實,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大于303、cm,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進行控制。每壓實層路拱坡面應符合設計要求,無積水現象。 (7) 過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樁、擠密樁等加固時,宜先進行打入樁、擠密樁等施工,再進行橋涵樁基施工。 (8)過渡段排水要求 過渡段施工前,應根據場地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排水措施。 過渡段臺背回填料表面應按設計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滲入。 過渡段臺背與回填料之間應按設計要求設臵防排水層。 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與相鄰路堤填料之間的反濾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過渡段坡腳兩側、路堤底部的縱橫向排水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9)過渡段路堤兩側防護砌體的施工應在地基和路堤變4、形穩定后進行。 三、施工方法及工藝 1、路堤與橋臺過渡段 1施工方法 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 過渡段施工根據施工圖紙制定施工工藝和過程控制措施,作出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和相應的質量檢查、監督管理制度,并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完善的施工工藝及處理措施。 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配合平地機攤鋪,重型碾壓設備及小型振動壓實設備碾壓。 在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在臺后2.0m范圍內,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宜按15厘米,碾壓遍數通過工藝實驗確定。 (2)施工工藝 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 /m。 在橋5、臺及擋墻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 路橋過渡段橋臺錐體填筑按水平分層一體同時施工。 水泥級配碎石過渡段與路基填筑的相應部位同步施工。 (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 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 在橋臺及擋墻基礎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 過渡段路基應與其連接的路堤為同一整體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其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6、的高度進行填筑。 各個特殊路橋過渡段臺階處必須沿臺階進行橫向碾壓。 (4) 注意事項 路橋過渡段施工前,排干橋臺基坑內積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虛土。 路橋過渡段每層填筑均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作,控制好級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層均設人字橫向排水坡。 臺背后2m范圍內禁止大型振動機械駛入,避免其對橋臺造成擠壓。 路堤、路塹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 1施工方法 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1m時,不得采用大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7、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2 施工工藝 施工前,做好橫向結構物兩側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路塹地段做好結構物基坑邊坡整型。 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并使K3060 MPa /m。 在橫向結構物兩側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兩端過渡段填筑,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但應分別對稱分層填筑,防止由于不對稱填筑造成對橫向結構物的擾動。 路堤軌底距結構物頂垂直距離小于1.5時,橫向結構物頂面以上路堤填筑級配碎石。橫向結構物頂面及其兩端20m范圍內路堤級配碎石應按設計摻適量水泥。 結構物頂的填料與結構物兩側2m范圍內的水8、泥級配碎石同時采用小型振動機碾壓成型。 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靠近結構物兩側2m以內及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1m時,必須使用小型振動機碾壓。 橫向結構物兩側必須對稱填筑,在填筑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層均應做好橫向人字坡和縱向排水。 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虛土。 水泥級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內使用完畢。 路塹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時,應做好基坑邊坡防護,防止發生意外9、。 2、路堤與路塹過渡段 1施工方法 過渡段填筑前,應平整地基表面,碾壓密實;并應挖除堤塹交界坡面的表層松土,按設計要求做成臺階狀。路堤與路塹連接處,順原地面縱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開挖臺階,臺階高度0.6m左右,開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過渡段的填筑施工應與相鄰路堤同步進行。 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應符合鐵路客運專線路基施工技術指南的有關規定;靠近堤塹結合處,應沿塹坡邊緣進行橫向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2 施工工藝 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塹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路堤填料的沖10、刷。 人工配合機械處理路堤基底和路塹表層并按設計要求人工開挖臺階。 過渡段本體分層填筑、分區分層碾壓。 基床表層水泥級配碎石填筑。 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過渡段填筑前,應平整地基表面,碾壓密實;并挖除堤塹交界坡面的表層松土,按設計要求做成臺階狀。 靠近臺階部位的級配碎石,壓實機械必須進行橫向碾壓,確保壓實質量。 4 注意事項 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靠近堤塹結合處,沿塹坡邊緣進行橫向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每層施工過程中必須按設計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 3、半挖半填路基過渡段 11、1 施工方法 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為保證路基橫向剛度及避免橫向差異沉降, 半挖半填路基和不同巖土組合路基施工時應按以下方法進行。 路塹土方施工由機械開挖為主,人工負責按設計要求開挖連接處臺階。 路塹棄碴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施工,路堤分層填筑采用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填料,推土機攤鋪、人工配合平地機精細平整,振動碾壓密實。 路堤路塹排水及防護工程緊跟填筑作業施工,采用人工掛線砌筑,保證路基基床不受雨水沖刷。 2施工工藝 人工配合機械進行路塹開挖及邊坡整型,并根據路塹開挖高度隨時施工臨時排水溝。 路基基床底清理整型并碾壓至設計要求,隨后人工開挖連接臺階。 緊跟路基填筑砌筑防護、排水工程。 312、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挖除換填地基土底部以下為土質路基時應進行沖擊壓實;存在軟弱地層時應進行穩定、變形分析。 挖除換填地基土的底部應設向外傾斜4%的橫向排水坡。 臺階連接處采取沿臺階縱向碾壓,大型機械不方便施工處采用小型振動機施工。 4 注意事項 路基排水和防護緊跟路基填筑進行,防止雨水沖刷。 分層填筑過程中按設計要求做好路基橫坡方便表層排水。 路塹防護應緊跟路塹開挖進行。 四、過渡段施工技術措施 過渡段施工根據施工圖紙制定施工工藝和過程控制措施,作出詳細的技術交底和相應的質量檢查、13、監督管理制度,并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完善的施工工藝及處理措施。 1各類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2質量控制措施: 過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藝應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 過渡段采用的填料種類及原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級配碎石選料標準應滿足材料的規格、材質和級配的有關規定。 過渡段靠近橋臺、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層填筑,采用小型振動壓實機具碾壓。 各種試驗、檢測設備應計量檢定合格。測試數據應真實可靠,充分反映現場實際情況。 嚴格按現場碾壓試驗確定的工藝、方法施工,不得違規。 從事試驗、檢測技術人員具有上崗證,14、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 五、過渡段施工控制及質量檢測 1 施工控制 層厚控制 對壓路機碾壓部位 每層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體厚度參照試驗結果,小型機具壓實部位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橋臺背部及橫向結構物墻身的左中右用紅油漆標出分層松鋪厚度和填層序號。 填料平整及均勻性控制 基床表層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機粗平、平地機精平,靠近結構物人工配合進行局部處理,確保層厚及拌合料均勻。表層與區間表層作為一整體施工。 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 非綠化區邊坡壓實采用夯實設備進行邊坡壓實,對于設計有綠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與種植植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過渡段與路堤、路塹邊坡15、連接處順接采用人工掛線精細順接,過渡段本體填筑局部不利于機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掛線精細刷坡。 2質量檢測標準 過渡段基底處理 過渡段基底處理應按設計要求與橋臺、橫向結構物、相鄰路堤的基底處理同時進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原地面處理應符合客專驗收 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抽樣檢驗壓實系數K(或孔隙率n)3點,其中:距路基邊線1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或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 2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間1點。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規定的試驗 的方法檢驗。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按設計順原地面縱向開挖,開挖坡面的縱向 坡度及臺階開挖應符合設計要求。 16、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抽樣檢驗3點。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過渡段基坑回填檢測 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時,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2組。 檢驗方法:在澆筑地點抽樣成型混凝土試件進行標準養護,并進行 28d抗壓強度試驗。 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時,應分層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動機械壓實,其壓實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2點。 檢驗方法:動力觸探試驗。 基坑回填頂面高程的允許偏差為50mm。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2點。 檢驗方法:水準儀測量。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檢測 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17、每2000m3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針狀、片狀顆粒含量、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 級配碎石中摻入水泥的品種、規格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同一產地、品種、規格、批號的水泥,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200t時也按一批計。每批抽樣檢驗1組。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有關項目的試驗。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的壓實質量應采用地基系數K30 、動態變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項指標控制。 檢驗數量: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各3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1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約30cm抽樣檢驗動態變形模量Evd3點,其中1點必須靠近橋臺或橫18、向結構物邊緣處;每 填高約6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2 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 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及有關試驗方法的規定檢測。 在填筑壓實過程中,應保證橋臺、橫向結構物穩定、無損傷。 檢驗數量:全部檢驗。 檢驗方法:觀察。 填料應分層壓實。采用大型壓路機械碾壓時,每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過30cm,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碾壓時,填料的虛鋪厚度不應大于20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單位確認的工藝參數進行控制。每壓實層應平整無積水現象。 檢驗數量:抽樣檢驗6處(左、中、19、右各2處)。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級配碎石中水泥摻加劑量允許偏差為試驗配合比0+1.0% 檢驗數量:每過渡段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3處(左、中、右各1處)。 檢驗方法:滴定法檢測。 過渡段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過渡段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土檢測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其檢驗應符合驗標的規定。 基床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筑壓實質量應符合本設計要求。基床底層過渡段兩側20、及錐體填筑壓實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規定的試驗的方法檢驗。 在填筑壓實過程中,應保證橋臺、橫向結構物穩定、無損傷。 檢驗數量:全部檢驗。 檢驗方法:觀察。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相鄰路基及錐體填土與過渡段級配碎石間應符合D154d85的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檢驗1組。 檢驗方法:篩分試驗。 過渡段兩側填土橫坡、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 基床表層以下填料過渡段填層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料的檢驗應符合設計要求。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料壓實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填料應分層壓實。采用大型壓路機械碾壓時,每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過35cm,最小壓21、實厚度不宜小于10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單位確認的工藝參數進行控制。每壓實層應平整無積水現象。 檢驗數量:抽樣檢驗6處(左、中、右各2處)。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筑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過渡段路基填筑壓實度標準應符合福廈客專過渡段路基填筑壓實度標準的規定。 六、安全及環保要求 1施工安全 (1)運輸車輛嚴禁人、料混裝;運輸車輛行駛速度不宜過快。為了確 (2)路橋過渡段、路塹過渡段等工程的施工必須與相鄰結構物建立統一指揮系統,制定統一的安全制度,保證過渡段施工與相鄰橋梁、隧道等結構物的施工指揮信息暢通,保證過渡段與相鄰22、結構物施工的安全。 (3)夜間路橋過渡段、路塹過渡段的施工應加強照明設施。 (4)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駕駛人員,必須持有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人員操作與操作證不相應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給無操作證得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環境保護 (1)在過渡段施工中生產、生活用水污水沉淀池凈化后,達到要求時再排入河道中。過渡段施工現場應保持臨時的排水系統通暢,不應出現淤、積水現象。 (2)雨季施工應做好路基的防排水和河道的防汛準備。 (3)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的物料時用篷布覆蓋嚴密,并裝量適中,不得超限運輸。 (4)施工便道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確保把道路灰塵大氣污染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23、5)采用弱爆破,加強灑水,施工車輛裝渣前應進行灑水防塵;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確保機械尾氣達標排放。 (6)施工場界噪聲按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1823)的要求控制。盡量選用低噪聲的機械設備和工法。 (7)在距居民較近的施工現場,對主要噪聲源如空氣機、裝載機。卷揚機等采用有效地吸聲、隔音材料施做封閉隔聲或隔聲屏,使其對居民的干擾降至規定標準。 (8)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統一棄于指定地點,不得隨意堆放。 (9)報廢材料應立即運出現場并進行掩埋處理。對于施工廢棄的零件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進行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 (10)盡量不使用難于降解的材料作為包裝物品,施工中用于養護的塑料薄膜在用完后不得隨意棄丟,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