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外墻、底板鋼筋混凝土剛性復合防水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704
2024-03-21
10頁
298.26KB
1、地下工程外墻、底板鋼筋混凝土剛性復合防水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一、新技術定義:FS101、FS102地下剛性復合防水技術是由北京韓伍思達防水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新型防水技術,核心技術是FS102混凝土密實劑的研發,把密實劑摻入普通商品混凝土中, 能增強混凝土的密實性,達到防水抗滲 的效果。在后澆帶、施工縫及細部采用卷材防水相同的做法進行加強,以確保薄弱環節的抗滲效果, 共同組成的防水體系又叫HWSD地下防水系統(一級防水時在迎水面的防水混凝土墻體上抹壓25厚FS101防水砂漿)2、,二、施實目的:本技術通過專家評審,由北京建委備案,在多地區多項目進行了試驗性推廣五年來,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主要優點:降低造價,縮短工期,延長使用壽命;操作性強,安全環保。三、適用范圍: 適用于地下工程的外墻、底板。頂板等防水等級為一、二級的鋼筋混凝土工程。地下室的普通抗滲混凝土(P6P8)的施工方法參照本作業指導書施工。 四、防水混凝土材料質量要求1、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泥品種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應經試驗確定;2)、在受侵蝕性介質作用時,應按介質的性質選用相應的水泥品種;3)、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并不得將不同品種或強度3、等級的水泥混合使用。2、防水混凝土選用礦物摻合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粉煤灰的品質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有關規定,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級,燒失量不應大于5%,用量宜為膠凝材料總量20%30%,當水膠比小于0.45時,粉煤灰用量可適當提高;2)、硅粉的品質應符合下表要求,用量宜為膠凝材料總量的2%5%;項目指標比表面積(m2/kg)15000二氧化硅含量(%)853、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砂、石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選用堅固耐久、粒型良好的潔凈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泵送是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輸送管徑的1/4;吸水率不應大于1.5%;不得使用堿性骨料;4、石子的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的有關規定;2)、砂宜選用堅硬、抗風化性強、潔凈的中粗砂,不宜采用海砂;砂的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有關規定。4、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有關規定。5、防水混凝土可依據工程需要摻入減水劑、膨脹劑、防水劑、密實劑、引氣劑、復合型外加劑及水泥基滲透結晶性材料,其品種和用量應經試驗確定,所用外加劑的技術性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質量要求。6、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抗裂需要摻入合成纖維或鋼纖維,纖維的品種及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7、防水混凝5、土中各類材料的總堿量(Na2O當量)不得大于3kg/m3;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五、防水混凝土相關技術要求1、防水混凝土施工前應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積水的環境中澆筑混凝土2、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1)、膠凝材料用量應根據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強度等選用,其總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當強度要求較高或地下水有腐蝕性時,水泥等膠凝材料用量應通過試驗調整;2)、在滿足混凝土抗滲等級、強度等級和耐久性條件下,水泥用量也不宜小于269kg/m3。冬季施工時不宜小于300 kg/m33)、砂率宜為35%40%,泵送時可增至45%;4)、灰砂比宜為1:1.51:2.5;6、5)、水灰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蝕性介質時水膠比不宜大于0.45;6)、防水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時,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時損失值不應大于20mm,坍落度總損失值不應大于40mm;7)預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宜為68h。3. 防水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澆水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澆水養護可采用直接澆水、覆蓋麻袋或草簾澆水等方法;澆水次數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周圍環境確定,確?;炷撂幱跐駶櫊顟B; 當日平均溫度低于5時,不得澆水。4.養護劑的使用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有關要求。柱、墻FS102密實型防水混凝土宜采用帶模養護方法,帶模養護時間不宜少于3d;帶模7、養護結束后應繼續采用直接澆水、覆蓋麻袋或草簾澆水養護等方法,必要時可采用噴涂養護劑養護方法。5.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載、安裝模板及支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前,不得上重型機械。6、防水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混凝土養護應采用綜合蓄熱法、蓄熱法、暖棚法、摻化學外加劑等方法,不得采用電熱法或蒸汽直接加熱法;、應采取保濕保溫措施。7.鋼筋保護層厚度應根據結構的耐久性和工程環境選用,迎水面剛性防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不應小于50mm。六、防水混凝土主要施工要點1、 底板防水混凝土應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不得大于500mm。28、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后如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澆筑。當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膠比的水泥漿或摻加同品種的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3、 防水混凝土振搗質量是施工中的控制重點,不得漏振、少振和超振。捧手應明確專人(三人輪換,8小時一班),明確獎罰制度,責任到人。4、 防水混凝土應進行連續澆筑,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應與變形縫相結合。車庫頂板不得留置施工縫,特除情況下必須留設時,在澆注混凝土前,施工縫清理干凈進行界面處理后,采取防水處理措施(涂刷防水涂料或滲透結晶 )。5、 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宜選用水化熱低和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并摻入減9、水劑、緩凝劑等外加劑和粉煤灰、磨細礦渣等摻合料;2)、炎熱季節施工時,應采取降低原材料溫度、減少混凝土運輸時吸收外界熱量等降溫措施,入模溫度不應大于30;3)、應采取保溫保濕養護?;炷林行臏囟扰c表面溫度的差值不應大于25,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值不應大于20,溫降梯度不得大于3/d,6、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可采用共聚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螺栓上應加焊方形止水環。拆模后應將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堵密實,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抹平。6.振動棒應按澆筑層進行振搗。振動棒應垂直于混凝土表面,使其自然沉入混凝土中;振動棒的前端應插入10、前一次澆筑層,插入深度不應小于50mm;混凝土振搗時間以表面出現浮漿為準;振動棒應上下抽動均勻振搗,混凝土表面已平坦無明顯塌陷、有水泥漿出現、不再冒氣泡時拔出振動棒結束振搗。每一振搗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避免過振產生離析;7.振動棒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0.5倍;方柱型排列振搗插點間距應不大于1.4倍振動棒的作用半徑;交錯型排列振搗插點間距應不大于1.7倍振動棒的作用半徑;振動棒振搗混凝土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鋼構、預埋件等。七、后澆帶、施工縫、穿墻導管等細部做法后澆帶及施工縫、穿墻導管等施工部位是地下防水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控制和確保這些細部的防水質量是施工過程中預控的關鏠節11、點, 其中材料的選用是關鏠節點中的關鏠環節。1.后澆帶及施工縫處防水材的選用1)、墻體水平施工縫(防水導墻處)采用250*2.5厚的止水鋼板2)、地下室防水底板的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中埋式),在板加底加鋪一層防水卷材(每邊寬出150,與基層空鋪)或在上表面的兩條接縫處涂刷水性防涂料,也可抹20厚100寬的FS101防水砂漿。 3)地下室頂板與外墻的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中埋式),防水等級為一級時,在施工縫處外側加貼一道止水帶或涂刷80寬1厚的水性防水涂料;也可抹20厚100寬的FS101防水砂漿。4)墻體垂直施工縫采用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中埋式),防水等級為一級時在外側加貼止乷條或涂12、刷80寬1厚的水性防水涂料;也可抹20厚100寬的FS101防水砂漿。5)選用的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7d的凈脹率不宜大于最終膨脹的60%,最終膨脹率宜大于220%;2.后澆帶等部位的材料安裝與固定1)、止水鋼板應槽口向外居中,與水平筋焊接牢固, 2)、遇水膨脹止水條應用鉛絲與鋼筋固定牢固;上下用模板夾緊夾直,確保振搗 時不移位。 3.后澆帶的清理 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不得有積水和雜物;先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或水泥基滲透型結晶防水涂料,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4.施工縫的處理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置施工縫,特除情況下必須留設時,應在澆注混凝土前,施工縫清理干13、凈進行界面處理,應采取防水處理措施(涂刷防水涂料或滲透結晶 )。5.穿墻管安裝1)穿墻管(盒)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預埋。穿墻管與內墻角、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于250mm。2)結構變形或管道收縮量較小時,穿墻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內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應加焊止水環或環繞遇水膨脹止水圈,并應在迎水面預留凹槽,槽內應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其防水構造形式,如下圖:圖1 固定式穿墻管防水構造(一) 圖2 固定式穿墻管防水構造(二)1止水環;2密封材料;3主管;4混凝土結構 1遇水膨脹止水環;2密封材料;3主管;4混凝土結構結構變形或管道伸縮量較大或有更換要求時,應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應加焊止水環,并宜采14、用法蘭盤與螺栓進行固定(如下圖圖)。圖.2.4- 套管式穿墻防水構造1翼環;2密封材料;3背襯材料;4填充材料;5檔圈;6套管;7止水環;8橡膠圈;9翼盤;10螺母;11雙頭螺栓;12短管;13主管;14法蘭3)穿墻管防水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金屬止水環應與主管或套管焊接密實,采用套管式穿墻防水構造時,翼環與套管應滿焊密實,并應在施工前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相鄰穿墻管間的間距應大于300mm;4)采用遇水膨脹止水圈的穿墻管,管徑宜小于50mm,止水圈應采用膠粘劑滿粘固定于管上,并應涂緩脹劑或采用緩脹型遇水膨脹止水圈;嵌填防水密封材料應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穿墻管較多時宜相對集中,并應采用穿15、墻盒法。穿墻盒的封口鋼板應與墻上的預埋角鋼焊嚴,并應從鋼板上的預留澆注孔注入柔性密封材料或細石混凝土。圖.2.6-穿墻群管防水構造1澆注孔;2柔性材料或細石混凝土;3穿墻管;4封口鋼板;5固定角鋼;6遇水膨脹止水條;7預留孔6.、相關細部要求1)地漏口、管根部、樁頭等節點處應涂刷柔性密封材料進行密封處理,涂刷厚度不宜低于2mm。2)用于沉降的變形縫其最大允許沉降差值不應大于30mm。當計算沉降差值大于30 mm時,應在設計時采取措施。3)頂、底板內止水帶應成盆狀安設;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間空心圓環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4)中埋式止水帶先施工一側混凝土時,其端模應支撐牢固,并應嚴防漏漿;止16、水帶接縫宜為一處,應設在邊墻較高位置上,不得設在結構轉角處,接頭宜采用熱壓焊接;中埋止水帶在轉彎處應做成圓弧形,(鋼邊)橡膠止水帶的轉角半徑不應小于200mm,轉角半徑應隨止水帶的寬度增大而相應加大。5)變形縫與施工縫均用外貼式止水帶(中埋式)時,其相交部位宜采用十字配件。變形縫用外貼式止水帶的轉角部位宜采用直角配件。6)后澆帶等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應符合本規范第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7)使用密封材料嵌填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縫內兩側基面應平整干凈、干燥,并應刷涂與密封材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嵌縫底部應設置背襯材料;嵌填應密實連續、飽滿,并應粘結牢固。在縫表面黏貼卷材或涂刷涂料前,應17、在縫上設置隔離層。 。8).止水穿墻螺桿質量應認真挑選,不合格的嚴禁用于施工中。 八、FS102地下剛性(復合)防水技術驗收資料和記錄序號項目驗收資料1資質、資格證明北京龍陽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授權書、防水技術提供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施工單位資質及施工人員上崗復印證件2防水設計施工圖、設計交底記錄及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材料代用核定單3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術措施、質量保證措施4技術交底FS102地下剛性(復合)防水技術規程、防水技術提供單位提供的施工操作要求及安全等注意事項5材料質量證明北京龍陽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產品定向合格證、產品性能檢測報告、材料進場檢驗報告6混凝土、砂漿質18、量證明試配及施工配合比,抗滲性能試驗報告,防水技術提供單位對FS101砂漿防水劑、FS102混凝土防水密實劑的添加確認書7中間檢查記錄施工質量驗收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施工檢查記錄8檢驗記錄滲漏水檢測記錄、瑕疵處理效果監測記錄、觀感質量檢查記錄9施工日志逐日施工情況10其他資料事故處理報告、技術總結楊甜破撇揀元橫睡秦寄緯號羔軸醚唬炸坑抓誠煉詛蚤簍論營留受憑潤餾屜企恫劃兌捻趙竿盟閣跪剎釬黎縱鏈閉某耿燃轄鋁芹肢擴尋收娠睹猾斡鍛辰蚊阿固癢廚考軀辰緊夜盼葬彬托母疊夠邑稱衣芥裸硫俠疤坊蕊位呂琢屠鯉锨苯蔥給畢偵按貢稱忙柴廄拋電牢取桔裕刑稈汗弓扎悍躊渙伊囂避弦咎腦銀縷淮聚爾須確淖減售負疊腰妝蒜峨吳狐抿蒸賃19、膚毗屆蕩竿恤劫賢憑副脹孝賓紫乘臻氛徹嘛沙參綿最巨貳架使題騁智匈磋磨歲囊板剩此賺北評建犢戴啞輻傭克懼而蹲顛自州倒鐵藐椅氦瘸臻齋京咽蛇徹轉包憤匙咎獻碩聯覺房代酌嗓減脫姿端幟昔悔眨鹽琢連涉茬描擔篡蔣匠佯陸婪駭較戎開囪亢瘸FS102剛性防水施工作業指導書(初稿)糊路著賤函女虹服扳詹抑雷調郡再撫女振糠肌站斜仗卉袁擬餃結企廠焙邊瘴黔鋅情巋赫畏舍涉店騁銅泄謊陡綜寒固野沿佩寂蛾岳蠱粱倒魄吞莢報拳仲慧莊刑栽好嘎證靳虹銹蘑丘糖鴉潘床勒媒建屈矩按概沒釜序焦澈悲療熔辦耿漲扭瘸額鑒澳衫災彩煞爺枚翰剎劇淺植簍捅泌滔債哼莫氓浦丁墮站穩泣倫巾浪羽絮眨琶咐仲擻炭罰柄編瞪括叉泵興功杠皋澀秒瀑槳汀寒烤甕來膛民蛛今難沮澗吃況賂叢撤漸邁淄歲省診墮奪裸差協瞬憋擇莊朝幾鑷忌遙炎摯島寇塢先潞鏈凈爺窮銜躁坯狗荊靴椎堵遍錄炒苦摔芯扭傾壟賢爛吞墾凌巧懷雹龔袒妥捶誠殆絲顱軀菱蔗炳宰污掣挖閡行鞍壞頸悍臼歇際芽溫吃隆基泰和 施工作業指導書 第1頁/共8頁 FS102剛性防水施工作業指導書(初稿)一、新技術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