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鍋爐給煤裝置改造技術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5080
2024-03-22
7頁
36KB
1、案例名稱銀行鍋爐給煤裝置改造Boiler Renovation in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BenxiCityof Liaoning Province案例摘要本案例將1臺7兆瓦/時正轉鏈條爐排熱水鍋爐的煤斗,用分層給煤裝置替代。投資24萬元,實現年節標準煤630噸,年減排二氧化碳448噸碳,減排二氧化硫11噸、總懸浮顆粒物9噸;年節能效益24萬元,項目簡單投資回收期為1年。This case is to replace coal scuttles of one 7 MW/hforward-turning chain grate boiler with lay2、ered coal-feeding device. The investment of the project is RMB 240 thousand. After renovation, it obtains annual energy saving capacity of 630 tce. The capacity to mitigate CO2, SO2 and TSP emission is 448 tc, 11 tons and 9 tons respectively in a year. Annual energy saving benefit of the project is 3、RMB 240 thousand with simple investment return period of 1 year.案例業主遼寧本溪人民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在本溪的分支機構,經營業績優良,企業信譽度高。案例實施者遼寧省節能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詳見附錄2。原系統及耗能情況業主使用1臺7兆瓦/時正轉鏈條爐排熱水鍋爐,供全銀行采暖用熱,鍋爐熱效率低、耗能較高,原系統耗能情況如表1所示。表1 原系統年耗能情況年運行小時(h/a)小時耗原煤量(t/h)年耗原煤量(t/a)年耗能量(tce/a)36002.5792525947注:原煤熱值為18837千焦/千克。案例內容本案例于2003年6月開4、始實施,同年8月竣工驗收,具體內容是:(1) 將1臺7兆瓦/時正轉鏈條爐排熱水鍋爐的煤斗拆除,換裝分層給煤裝置;(2) 系統調試及試運行。新系統及耗能情況分層給煤裝置投入使用后,爐排煤層的透氣性得到改善,煤炭燃燒充分,新系統耗能情況如表2所示。表2 新系統年耗能情況年運行小時(h/a)小時耗原煤量(t/h)年耗原煤量(t/a)年耗能量(tce/a)36002.3282725317節能效果及其確認 (1)年節能量及節能效益 案例實施后,年節能量及年節能效益如表3所示。表3 年節能量及年節能效益原系統年耗煤量(tce/a)新系統年耗煤量(tce/a)年節能量(tce/a)年節能效益(104yuan5、/a)5947531763024注:原煤折標準煤價格381元/噸。 (2)節能量的確認案例實施者與業主共同確認,以案例實施前1年的鍋爐供熱量、耗煤量和運行時間作為基準數據;案例實施后,選擇1個正常供熱時段,雙方共同測定鍋爐的供熱量和耗煤量,計算出每小時的耗煤量;依據基準年的運行小時,計算出新系統的年耗煤量,實測年節標準煤630噸,滿足合同要求。(3)壽命期節能量本案例所用設備壽命期按10年計,在壽命期內可節標準煤6300噸。環境效果 案例實施后,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減排效果如表4所示。表4 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效果年減排量壽命期減排量CO2(tc/a)SO2(t/a)TSP(t/a)CO2(tc)S6、O2(t)TSP(t)448119448011090投資情況 (1)合同額:24萬元; (2)資金來源:案例實施者出資; (3)合同類型:節能量保證型。分層給煤裝置交工驗收、正常運行1年之后1個月內,業主從節能效益中向實施者支付合同總額的100%。 (4)項目簡單投資回收期:1年。壽命期業主的收益 案例壽命期業主的收益由表5所示。表5 現金流量表 單位:萬元年度012345910項目現金流-2424242424242424業主現金流02402424242424節能設備案例所用設備屬非標準設備,但技術成熟,質量可靠,貨源充足。資料參考:第一節 火力發電廠生產過程及熱力系統 第二節 鍋爐的工作原理7、及構成 第三節 電廠鍋爐的主要特征指標 第四節 鍋爐的分類 第五節 燃煤發電及鍋爐技術的發展概況 復習思考題 第一篇 燃料與燃燒 第一章 燃料及燃燒計算 第一節 鍋爐用燃料 第二節 煤的成分 第三節 燃料的某些特性 第四節 煤的分類 第五節 液體和氣體燃料 第六節 燃料的燃燒計算 第七節 煙氣分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煤粉制備 第一節 煤粉的性質 第二節 磨煤機 第三節 制粉系統 第四節 磨煤機及制粉系統選型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燃燒過程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燃燒化學反應動力學 第二節 燃燒反應的動力區和擴散區 第三節 煤和煤粉的燃燒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燃燒設備 第一節 電站鍋爐的燃燒設備 第8、二節 直流射流和直流煤粉燃燒器射流特點 第三節 旋轉射流和旋流煤粉燃燒器射流特點 第四節 煤粉氣流的著火 第五節 低NOx燃燒 第六節 典型直流煤粉燃燒器 第七節 典型旋流煤粉燃燒器 第八節 煤粉鍋爐爐膛 復習思考題 第二篇 鍋爐受熱面 第五章 蒸發受熱面 第一節 鍋爐汽水工質吸熱量的分配 第二節 汽包鍋爐蒸發受熱面系統 第三節 汽包鍋爐水冷壁 第四節 汽包 第五節 循環泵 第六節 直流鍋爐蒸發受熱面系統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過熱器和再熱器 第一節 過熱器和再熱器的作用和工作特點 第二節 過熱器和再熱器的型式和結構 第三節 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系統 第四節 過熱器和再熱器的汽溫特性 第五節 運行中9、影響汽溫的因素 第六節 蒸汽溫度的調節方法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 第一節 尾部受熱面的作用和工作特點 第二節 省煤器 第三節 管式空氣預熱器 第四節 回轉式空氣預熱器 復習思考題 第三篇 鍋爐熱力計算 第八章 鍋爐熱平衡計算 第一節 鍋爐機組熱平衡 第二節 鍋爐機組熱平衡試驗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爐內輻射傳熱計算 第一節 爐內輻射傳熱基本概念 第二節 爐內輻射傳熱特點 第三節 煤粉爐中火焰輻射強度沿爐膛截面方向的減弱 第四節 煤粉鍋爐爐內傳熱計算方法 第五節 爐內輻射傳熱計算的熱有效系數法 第六節 爐膛水冷壁結構特征 第七節 水冷壁熱有效系數 第八節 爐內熱負荷的分布規律 第10、九節 基于前蘇聯1973年爐膛傳熱計算框架的方法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對流受熱面傳熱計算 第一節 對流傳熱計算的基本公式 第二節 傳熱溫壓 第三節 傳熱系數 第四節 放熱系數 第五節 污染系數、熱有效系數、利用系數和鰭(肋)片效率 第六節 對流受熱面的面積、介質流速、流通截面積和附加受熱面 第七節 三分倉回轉式預熱器的計算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半輻射受熱面的計算 第一節 半輻射受熱面及其傳熱特點 第二節 半輻射受熱面傳熱系數的計算 第三節 屏空間透過屏區出口的穿透輻射 第四節 半輻射受熱面吸收的爐內直接輻射 第五節 半輻射受熱面工質側和煙氣側熱平衡方程 第六節 轉向室空間輻射計算 復習思考題11、 第十二章 鍋爐機組的設計和布置 第一節 鍋爐熱力計算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節 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 第三節 影響鍋爐布置的因素 第四節 鍋爐的典型布置 復習思考題 第四篇 鍋爐內部過程 第十三章 蒸發受熱面的工質流動和傳熱 第一節 兩相流動和傳熱 第二節 兩相流的基本參數和流動壓降 第三節 自然循環原理及計算 第四節 自然循環的安全性 第五節 強制流動蒸發受熱面的水動力特性 復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受熱面的熱偏差和壁溫計算 第一節 熱偏差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熱偏差 第三節 蒸發受熱面的熱偏差 第四節 受熱面的壁溫計算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 蒸汽凈化和鍋爐水質 第一節 蒸汽品質及其污染12、原因 第二節 蒸汽的機械攜帶 第三節 蒸汽的溶解性攜帶 第四節 汽水分離和蒸汽凈化裝置 第五節 給水品質和鍋爐水工況 復習思考題 第五篇 鍋爐外部過程及燃煤污染物凈化技術 第十六章 結渣和高溫積灰及高溫腐蝕 第一節 煤粉鍋爐受熱面的積灰和腐蝕 第二節 燃煤礦物成分的化學物理特性 第三節 影響高溫受熱面灰污染的幾個主要化學反應 第四節 爐膛水冷壁結渣和高溫腐蝕 第五節 高溫對流受熱面的積灰和腐蝕 第六節 對流受熱面的蒸汽側高溫氧化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七章 尾部受熱面的磨損和低溫腐蝕及積灰 第一節 尾部受熱面的飛灰磨損 第二節 飛灰磨損速率 第三節 尾部受熱面防磨保護 第四節 空氣預熱器煙氣側腐蝕低溫腐蝕 第五節 防止和減輕空氣預熱器低溫腐蝕的措施 第六節 尾部受熱面的積灰與防止 復習思考題 第十八章 燃煤污染物及控制技術 第一節 煤粉燃燒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 第二節 CO2減排技術 第三節 脫硫技術 第四節 脫硝技術 第五節 高效除塵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六篇 鍋爐運行 第十九章 鍋爐運行 第一節 鍋爐靜態特性 第二節 汽包鍋爐的動態特性和運行調節 第三節 汽包鍋爐的啟動和停用 第四節 單元機組中鍋爐的變壓運行 第五節 直流鍋爐運行和啟停的特點 復習思考題 附錄A 熱力計算算例 A1 爐膛傳熱計算 A2 前屏過熱器傳熱計算 A3 三分倉回轉式預熱器傳熱計算 附錄B 主要符號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