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35kv變電站間隔改造負荷轉移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8016
2024-03-26
4頁
18KB
1、大良35kV變出線出線間隔改造工程負荷轉移方案編寫:校核:審查:批準:融安縣2011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第一批25標段項目部2012年10月22日大良35kV變出線出線間隔工程負荷轉移方案一、工程概況大良35kV變出線出線間隔工程負荷轉移方案屬融安縣2011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本工程為35kV出線間隔改造工程,遷移2個35kV出線間隔、1個35kV站用變間隔、1個35kV母線PT間隔;增加1個母線間隔,更換大沙線間隔設備,更換母線PT間隔設備。更改35kV出線方向,改造前浮大線為正西方向出線,大沙線為正東方向出線;改造后2條35kV出線均為正北出線。遷移電容室設備。二次部分除2#主變保護外,2、全部推倒重建。利用原有住房改造工具室1間,廚房1間、廚房1間、休息室1間,資料室1間。原主控樓室內未裝修的,在本期工程進行裝修。原大良變無站內道路且站內場地不夠平整,本期工程增加站內道路的建設并對站內場地重新平整硬化。二、負荷轉移必要性大良變母線為東西方向布置,浮大線為正西方向出線,大沙線為正東方向出線,出線方向與母線方向相同。為了使大良變布局更為合理、規范,在2010年在改造35kV大沙線時,該線路終端塔已置于大良變北面,根據“十二五”融安縣電網規劃(修改版),規劃在2011年對35kV浮大線進行改造,35kV浮大線終端塔也在大良變北面;所以將大良變2條35kV出線由正東、正西出線改為正北出3、線是非常必要的。三、負荷轉移范圍本次負荷轉移范圍為大良變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線四條路供電的全部用電負荷。四、負荷轉移時間段根據融安縣2011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35kV及以上電網工程項目一級進度計劃表,結合35kV大良變35kV出線間隔改造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本次負荷轉移從2012年11 月10 日項目開工建設開始至2012年11 月15 日,共 5 天。五、網絡現狀運行方式1、35kV網絡現狀運行方式大良35kV電網現狀由35kV沙子變提供電源,呈單環網開環運行(開環點位于大良變,該站的浮大線353開關處于熱備用狀態),即:(1)由35kV沙子變的35kV線大沙4、線346間隔提供電源,大良變供電;(2)由110kV浮石變的35kV浮頂線348間隔提供電源,通過35kV線路經泗頂變、橋板變供電至沙子變的3633刀閘外側。35kV網絡現狀結線詳見附圖1。2、10kV網絡現狀運行方式 (1)大良變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線四條路供電的全部用電負荷現狀由大良變提供10kV電源,與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最大負載率20.74%。大良變10kV線現狀結線圖詳見附圖3。六、負荷轉移及期間網絡運行方式1、大良變運行及35kV網絡運行方式將原來2個35kV出線間隔拆除在鐵塔上將35kV大沙線連接;將大良變運行。即:(1)5、由35kV浮石變的35kV浮大線346間隔提供電源,通過35kV線路供電至大良變的35kV大沙線3541刀閘側;(2)由110kV浮石變的35kV浮頂線348間隔提供電源,通過35kV線路經泗頂變、橋板變供電至大良變的35kV大沙線3543刀閘側。負荷轉移后35kV網結線圖詳見附圖5。2、 大良變10kV線供電方式為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故障停電面積,本次擬調試、恢復使用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大良變10kV線現狀結線圖詳見附圖3。七、負荷轉移風險評估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的供電范圍、增長了供電線路長度。因此,供電可靠性、線路末端電壓質量均有6、所下降,線路電能損耗有所增加,電網運行風險有所增加。八、可行性結論大良變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 轉供電后,線共掛接74臺配變,總裝接容量2150千伏安,最大電流約為93.44安(33.67安+45.63安+58.58安24.14%=93.44安),安全載流量275安。因此,將大良變10kV良北線10kV東起線、大良線10kv潭頭 轉供電是可行的。附件:1、35kV網絡現狀結線圖2、35kV大良變10kV良北線954線路現狀結線圖3、 35kV大良變10kV東起線955線路現狀結線圖4、 35kV大良變10kV大良線956線路現狀結線圖5、 35KV大良變10kv潭頭線957線路現狀結線圖6、 融安縣2011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35kV及以上電網工程項目一級進度計劃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