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4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555
2024-03-27
45頁
18.62MB
1、吐魯番市自然資源局吐魯番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吐魯番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年(公眾征求意見公眾征求意見稿)稿)2023年02月圖片來源:https:/吐魯番吐魯番,是一座有是一座有“故事故事”的城市的城市。吐魯番,位于東經8716至9155,北緯4112至4340,是內地進入南北疆、進入烏魯木齊的“門戶”,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吐魯番,是絲路文化活化石。4000多年的西域文化在這里璀璨交匯,歷史上至少使用過18種以上古文字、25種語言,現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200余處文化遺址、1491處不可移動文物遺址、4萬多件出土文物,以及2、興起的“吐魯番學”,向世人展示著吐魯番的輝煌歷史。吐魯番,是“最甜、最熱、最近、最低、最多元”的絲路明珠。“四山抱一盆”的獨特地理格局,孕育了“葡萄圣城”“火焰山”“世界距離沙漠最近的城市”“中國陸地海拔最低的艾丁湖”“多元的絲路文化”。新時期、新常態下的吐魯番,將落實國家“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新疆工作總目標和“一帶一路”重大戰略,貫徹全市“1535”工作思路,全面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努力建設繁榮富裕和美幸福的現代化吐魯番。到2035年,全面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魅力綠洲城市,形成綠洲特色的高品質人居環境和生態格局。吐魯番,將續寫新篇章,揚起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3、風帆,載著國家的使命、市民的期望,面向未來,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言FOREWORD目錄Contents1.規劃總則規劃目的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2.發展目標及空間格局總體目標分階段目標區域協同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農業空間農業空間總格局耕地資源保護與糧食安全保障城鄉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空間綜合整治修復4.生態空間生態保護總格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推進生態修復5.城鎮空間市域城鎮空間格局城鎮規模等級體系市域城鎮職能分工特色產業體系結構產業空間結構布局6.人文魅力空間自然人文景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構建全域旅游體系7.基礎支撐保障統籌現代化綜合交通4、體系保障新能源設施建設保障重要礦產資源安全構建綜合防災體系8.中心城區提質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優化交通網絡體系公園綠地體系布局城市設計與景觀風貌引導完善中心城區基礎設施體系9.實施保障體系健全規劃管控引導機制規劃實施保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體系圖片來源:https:/ PROVISIONS011.1 規劃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聚焦“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全面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實現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5、活、高水平治理提供空間保障;為吐魯番與全國、全疆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特編制本規劃。1.2 規劃原則安全保障 和諧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構建安全體系,保障生態與資源安全,實現國土安全、社會穩定和產業繁盛。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加強國土空間資源優化配置,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底線思維 科學發展立足資源環境現狀和基本市情,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空間秩序,促進資源承載與開發協調。以人為本 高質發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集約節約,提高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率。雙向循環 創新發展圍繞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西部大開發建設,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6、。區域協調融合發展因地制宜魅力發展多規合一提效發展以城鎮圈、重點片區建設為重點,統籌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加強國際和國內區域協同聯動。結合各地自身資源稟賦,制定因地制宜的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策略,傳承自然和歷史文化脈絡。實現規劃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新技術,提高規劃編制及實施效率。中心城區中心城區1.3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市域規劃范圍:吐魯番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包括1區2縣,分別為高昌區、鄯善縣和托克遜縣。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分別為亞爾鎮、葡萄鎮、艾丁湖鎮和紅柳河園藝場的部分區域。規劃范圍規劃目標年到2035年。規劃近期至2025年,7、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期限吐魯番市規劃范圍圖發展目標及空間格局DEVELOPMENT GOALS AND SPACIAL PATTERN022.1 總體目標落實國家“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新疆工作總目標和“一帶一路”重大戰略,自治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要求,立足吐魯番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承接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地區中心的定位,貫徹全市“1535”工作思路,努力建設繁榮富裕和美幸福的現代化吐魯番,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魅力綠洲城市”作為吐魯番未來發展的總體目標。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絲綢之路文旅目的地中國綠洲生態保護示范城市全疆重要的綠色能源基地全疆重要的商貿物流樞紐將吐魯番建8、設成為2025年全面完成補短板、打基礎工作,為實現開發與保護的戰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對接“十四五”規劃,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發展動能增強,產業轉型和鄉村振興成效初顯。東西兩向開放力度持續加大,交通與商貿物流樞紐功能提升,生態環境改善。2035年基本實現開發與保護的戰略目標。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經濟新動能,形成綠洲特色的高品質人居環境和生態格局,與全國、全疆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全面實現開發與保護的戰略目標。把吐魯番建設成為綠洲生態保護與治理典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體驗目的地、全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模板,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2 分階段目標協同二:烏魯木齊都市圈協同9、 加速推進烏吐機場一體化和烏吐動車公交化發展,建成烏魯木齊第二機場。以商貿物流、高端制造等產業功能融入為抓手,打造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和臨空經濟示范區的接續區;以“飛地經濟”、“園區共建”等模式承接烏魯木齊產業轉移。打造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和特色康養基地。創建烏魯木齊最優質的“菜籃子”基地。協同一:絲綢之路協同 緊抓烏吐機場一體化和多式聯運發展契機,強化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聯動三疆的門戶樞紐地位,打造聯動疆內、疆外的重要窗口和戰略支點。立足優勢,積極主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醫療服務等中心。2.3 區域協同四區綠洲核心區、生態緩沖區、天山生態功能區、南部生態功能區。兩軸10、烏吐哈城鎮發展軸、吐和城鎮發展軸。一圈高昌城鎮圈。兩核鄯善城鎮發展核、托克遜城鎮發展核。吐魯番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圖2.4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四區兩軸,一圈兩核”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保護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綠色集約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2.5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11、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農業空間THE AGRICULTURAL SPACE 03構建“一帶、六區、多點”的農業空間格局建設“三園一鎮”農牧業空間3.1 農業空間總格局火焰山葡萄產業發展帶。西甜瓜發展區、托克遜棉花等特色農產品發展區、林果種植區、蔬菜發展區、畜禽產品養殖區、肉蓯蓉產業發展區。紡織產業園、蔬菜產業綜合園、西甜瓜產業加工園、養殖場、畜禽蛋奶產品加工廠等。一帶六區多點三園一鎮吐魯番市域農牧業空間格局規劃圖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農業產業強鎮。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穩定耕地面積,禁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嚴12、守耕地保護紅線,強化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科學優化和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永久基本農田質量提升,布局穩定。補充耕地與改造耕地相結合,保證補充耕地質量不低于建設占用耕地,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圖片來源:https:/ 耕地資源保護與糧食安全保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農業空間要素管控“長牙齒”的硬措施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融合發展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統籌規劃城鄉發展空間,立體化布局鄉村發展,優化農村居民點用地布局,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完善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合理推進鄉村發展。鄉村發展分類引導集聚提升類村莊提高集聚提升類村莊空間品質,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原有基礎13、上有序改造提升,結合富民安居工程,加快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產業支撐,發展現代農業,保護保留鄉村風貌,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如亞爾村、上湖村、呂宗村、亞爾貝希村等。城郊融合類村莊推動城郊融合類村莊轉型升級,提升村莊現代化治理水平。城邊城郊的村莊,有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優勢,也有向城市轉型的條件。依托“田園城市”建設,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特色保護類村莊加強特色保護類村莊管理,注重特色資源的保護利用。主要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保持村莊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如南湖村、臺藏村等14、。撤并搬遷類村莊嚴格控制搬遷撤并類村莊規模擴張,科學制定搬遷撤并方案。市場化運作與配套政策相結合,統籌考慮改善農民生存條件和就業出路,促進搬遷農民致富。農村居民點遷建和村莊撤并,必須尊重農民意愿,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集中上樓。3.3城鄉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 田:推動農田整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水:健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發展節水灌溉,連通灌溉渠系,提高灌溉效率。路:合理農村道路布局,完善現有村道體系,注重道路復合利用及鄉村特色。林:完善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綠色村莊。村:推進村莊布局優化,深化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分類開展村莊建設,實現鄉村振興。3.4 農業空間綜合整治修復生態空15、間THE ECOLOGICAL SPACE 04形成“一屏、多脈、五片、多點”的生態保護總格局吐魯番市生態保護格局規劃圖4.1 生態保護總格局天山山脈生態屏障。4條重要水系生態廊道,10條主要水系生態廊道,及坎兒井生態系統、千里葡萄生態長廊。南部綠洲生態保護片、北部綠洲生態保護片、火焰山保護片、庫木塔格沙漠保護片、羅布泊野駱駝保護片。水庫、水源地等保護點。一屏多脈五片多點4.2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態極敏感、極脆弱區域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潛在重要生態價值、有必要實施嚴格保護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對接自然保護16、地調整優化,調整后的自然保護地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管控生態保護紅線樹立生態底線思維,建立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保護和監督體系。未經依法批準,嚴禁擅自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嚴禁隨意改變用途。優化整合后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地有4處,占全域國土空間總面積的2%1個自然保護區 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自然公園 艾丁湖國家濕地公園 吐魯番市艾丁湖國家沙漠公園 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4.4 推進生態修復4.3 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 水土流失治理:博格達山、覺羅塔格山兩大重要山體的水土流失治理。礦山修復治理:黑山礦區、克爾堿礦區、庫木塔格礦區等礦山修復治理。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提升森林覆蓋17、率。治沙鎖邊工程:穩定綠洲面積,在城鎮建成區周邊和區域交通干道沿線增加防風固沙林建設。退牧還草工程:退化草原改良。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工程:節水濟湖,加強艾丁湖5條應急補水通道建設。水系連通工程:高昌區建設大河沿至塔爾朗等、鄯善縣改建柯柯亞至坎兒其等、托克遜縣新建白楊河至阿拉溝等。超采區修復工程:使大型超采區變成中型超采區,中型超采區變為小型超采區,減少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山體林草治沙河湖水系4.5 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綠洲核心區包括火焰山西南部綠洲和火焰山北部綠洲。承載吐魯番未來生活生產、旅游服務、高質量農業發展的功能。核心任務: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生態、農業、城鄉建設的協調永18、續發展。生態緩沖區現狀綠洲核心區外圍的緩沖地帶,是全市生態治理重點區域。承擔部分的產業、城鄉建設功能。核心任務:做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生態治理、林帶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扶持重點鄉鎮、產業園區建設。天山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是吐魯番盆地水資源的主要供給區、全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承擔吐魯番水源涵養功能。核心任務:保護好雪山、冰川、河流、森林、草甸、野生動植物資源,做好全域生態修復。南部生態功能區保持生態功能原真性的重點區域,減少人類干擾。核心任務:保護好珍稀野生動植物(如野駱駝),禁止功能區內禁止礦產開發活動。南部生態功能區南部生態功能區生態緩沖區生態緩沖區綠洲核心區綠洲核心區天山生19、態功能區天山生態功能區火焰山西南部綠洲火焰山西南部綠洲火焰山北部綠洲火焰山北部綠洲城鎮空間URBAN SPACE055.1 市域城鎮空間結構高昌城鎮圈。打造高昌城鎮圈,大力發展樞紐經濟、旅游康養、綜合服務等功能,形成區域發展主中心,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一圈打造“一圈、兩核、多點”的城鎮空間格局吐魯番市域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托克遜城鎮發展核、鄯善城鎮發展核。是市域副中心城市、兩地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輻射帶動縣域發展。兩核10大重點鎮、3大產業園。優先保障綠洲核心區、生態緩沖區內各重點城鎮和園區的建設發展。多點5.2 優化城鎮規模等級構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點鄉鎮-一般鄉鎮20、”的“121010”四類城鄉等級吐魯番市域城鎮規模等級結構規劃圖1 11個市域中心城市:吐魯番中心城區,主要承擔市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等核心功能,著力于提升吐魯番市在區域中的首位度及服務能級。2個市域副中心城市:托克遜和鄯善縣城,是縣域的主中心,全面推動人口、產業等要素集聚,增強縣域綜合服務能力,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著力打造服務城區、引領區域發展的市域副中心。2 21010101010個重點鄉鎮:大河沿鎮、七泉湖鎮、艾丁湖鎮、火焰山鎮-三堡鄉、火車站鎮、魯克沁鎮、連木沁鎮、阿樂惠鎮、伊拉湖-博斯坦鎮、克爾堿鎮。10個一般鄉鎮:恰特喀勒鄉、勝金鄉、七克臺鎮、迪坎鄉、達朗坎鄉、吐峪溝鄉、庫米什鎮21、黑山鎮(新增)、郭勒布依鄉、211團。5.3 明確城鎮職能分工構建“綜合型、工業型、礦業型、旅游型和農業服務型”的“35448”五類城鎮職能吐魯番市域城鎮職能結構規劃圖3 33個綜合型鄉鎮:3個城區,吐魯番中心城區、鄯善縣城、托克遜縣城,強化高端現代服務、文化旅游服務、交通物流樞紐功能、支柱產業發展。5個工業型鄉鎮:大河沿鎮、七泉湖鎮、火車站鎮、阿樂惠鎮、伊拉湖鎮,依托現狀產業基礎,做大做優做特工業。5 54 44 44個礦業型鄉鎮:黑山鎮、庫米什鎮、七克臺鎮、迪坎鎮。依托煤、石材、金屬等礦區,引入礦產初、深加工職能。4個旅游型鄉鎮:魯克沁鎮、吐峪溝鄉、火焰山鎮、克爾堿鎮,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配22、套、增強文化體驗及休閑旅游的知名度、影響力。8 88個農業服務型鄉鎮:艾丁湖鎮、連木沁鎮、恰特喀勒鄉、博斯坦鎮、郭勒布依鄉、三堡鄉、勝金鄉、達朗坎鄉、211團,保護好耕地、園地,做大做強名優特農產品,引入農副產品加工企業。5.4 特色產業體系結構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培育“1065”三維支撐產業體系重點發展四大戰略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三大特色產業、積極發展三大政策性產業;重點打造煤電鹽循環經濟、石油天然氣化工、硅基新材料、旅游文化、綜合物流、綠色能源六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著力培育五十家億元以上產值企業,打造一批上億元、十億元、百億元產值企業。4大戰略產業3大政策性產業煤電煤化工石油加工硅基新材料新能源23、文化旅游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葡萄酒熱資源3大特色產業+依托一區兩縣產業優勢,明確各縣區產業園區發展重點、強化空間引導高昌區:打造“文旅興市”的示范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和樞紐經濟、旅游康養、綜合服務等產業。鄯善縣:打造“工業強市”的示范區,圍繞“硅業城”建設,重點發展硅基鎂基新材料、能源精深加工、沙漠旅游等產業。托克遜縣:打造“生態立市”的示范區,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5.5 產業空間布局形成“三園、多片”的產業空間格局吐魯番市域重大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圖吐魯番經濟開發區、新疆鄯善工業園區、托克遜能源重化工工業園區。以三大自治區級園區為主要依托,承載“六個百億級24、產業集群”建設。三園擇優發展多個產業集聚片。結合現狀建設情況、重大項目需求等,合理保障“多片”產業園區用地,引導建設用地高效利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多片人文魅力空間HUMANISTIC CHARM SPACE06火焰山艾丁湖庫木塔格沙漠火云谷坎兒井葡萄溝6.2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 保護好在全世界極具知名度的歷史人文資源世界文化遺產3處,歷史文化名鎮1處,歷史文化名村1處,歷史文化街區3處。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魯克沁鎮古樓蘭遺址阿斯塔納古墓6.1 自然人文景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00余處。歷史人文資源活化利用,強化旅游業成為吐魯番25、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依托吐魯番得天獨厚的歷史人文資源,在保護好資源的基礎上活化利用。打造景點、景區、地質地貌展示、民族工藝品、民俗風情、主題文化娛樂等文旅融合重點產業,依托電子商務完善產品的銷售服務環節,延長產業鏈,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旅游+”產業延展模式,助推吐魯番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一心、兩翼、三帶”的全域旅游體系6.3 構建全域旅游體系高昌區全域旅游體驗核心區。鄯善特色旅游拓展區、托克遜特色旅游拓展區。絲綢之路文化體驗帶、環庫木塔格沙漠特種旅游體驗帶、甜蜜之旅鄉村自駕旅游體驗帶。一心兩翼三帶吐魯番市全域旅游規劃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絲路旅游目的地”樹立“葡萄圣城、絲路明珠”旅游26、目的地的形象基礎支撐保障INFRASTRUCTURE SUPPORT07吐魯番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3條對外交通廊道連霍交通廊道:連霍高速、國道312、蘭新高鐵、蘭新鐵路南疆交通廊道:吐和高速、南疆鐵路、南疆高鐵吐哈交通廊道:規劃S328鄯善-沙爾湖哈密、吐魯番敦煌鐵路及鄯善支線3條向北跨天山公路大河沿-吉木薩爾旅游公路奇沙公路(七泉湖-奇臺)七克臺-木壘哈薩克7.1 統籌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吐魯番市新能源產業基地規劃圖依托豐富的煤炭、石油、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資源,打造為全疆重要的能源供給基地和西電東輸的主力軍之一,新能源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使其呈現研發、制造、應用、服務一體化發展。助力碳達峰27、碳中和,大力支持風、光、熱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扶持新疆排放權交易中心建設。規劃將全市新能源產業園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礦產能源發展區進行管控。風電產業基地小草湖風電基地、鄯善樓蘭風電場、通蓋風電場。光電產業基地大河沿片區光伏發電基地、七泉湖光伏發電基地、艾丁湖片區光伏發電基地、紅山口光伏產業園、連木沁口光伏產業園、七克臺光伏產業園、伊拉湖光伏產業園、庫米什光伏產業園。熱產業基地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吐魯番市熱產業園)、新疆吐魯番自然環境試驗研究中心、上汽大眾新疆吐魯番熱帶綜合性試車場。7.2 保障新能源設施建設吐魯番市礦產資源規劃圖7.3 保障重要礦產資源安全加強重點礦產資源勘探、保障重要礦產資源安全28、強化礦產勘查開發開采的種類及空間管控,規劃布局8大國家規劃礦區、打造13個礦業經濟區。重點保障全市重點礦區內的礦產開采、開發用地需求,將其全部納入礦產能源發展區進行管控。吐哈盆地吐魯番-哈密(油氣)、沙爾湖(煤炭)、庫木塔格(煤炭)、黑山(煤炭)、克布爾堿(煤炭)、七克臺(煤炭)、七泉湖(煤炭)、托克遜彩花溝-高昌孔雀溝(鎢錫銻礦)。8大國家規劃礦區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及礦山生態修復。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吐魯番市的地震加速度峰值為0.15g,地震烈度按7度設防。學校、醫院、機場、高鐵站提高1度按照8度設29、防。重點管控抗震疏散通道沿線建設,配套建設抗震疏散場地。抗震逐步建立“居民疏散、建掩蔽部和工業防護”三位一體的民防任務,加強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的建設。重點保衛發電站、變電站、重點企業、312國道等能源及生命線安全。人防恢復植被,加強防止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防止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制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并建設一批示范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防御體系。防沙塵暴吐魯番市屬于級防護,中心城區按照100年一遇標準設防,鄯善、托克遜縣城按照50年一遇標準設防,各鄉鎮按照50年一遇標準設防。防洪7.4 構建綜合防災體系按照每個消防站責任區保護30、面積4-7平方公里的原則規劃建設消防站。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及戰勤保障消防站器材裝備及人員配備均需滿足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在分級滅火救援圈難以覆蓋的區域按照標準科學設置小型消防站和鄉鎮(街道)政府專職消防隊。消防規劃布局區域型防風林帶,形成林地與草地相結合的農田防護體系。在城鎮周邊防風造林。在重要交通路段設置應急避險區。利用檢測設備對風災來臨做好提前預警,提前防備。防風災中心城區提質IMPROVE THE URBAN FUNCTION LEVEL OF CENTRAL TULUFAN088.1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絲綢大道城市發展軸:依托312國道串聯東部新城區、文化主城區和西部產業區三大城市發展功31、能區。一軸打造“一軸兩帶、三心八區”的中心城區空間格局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洋沙生態景觀帶、塔爾朗河景觀帶:依托洋沙支渠及兩側的園地、葡萄溝景區,塔爾朗河、也木什河、亞爾乃孜水庫、交河故城等形成兩條生態景觀帶。兩帶三大城市公共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文旅服務中心、樞紐服務中心。三心八個功能片區:包括三個城市發展功能片區、三個生態控制功能片區、兩個農業發展功能片區。八片8.2 優化交通網絡體系優化中心城交通網絡體系,在原有的路網基礎上形成“道路成網 外部成環”“外達內暢 小街區 密路網”的結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機場高鐵站高速出入口綜合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公共停車場32、圖例P綜合樞紐:機場綜合樞紐、綜合客運樞紐、示范區客運樞紐。快速路:一環多射。主干路:七橫七縱。公共停車場:25處。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圖空港T-HUB綜合樞紐規劃示意圖老城片區臨空產業園國際文化產業園新能源示范區旅游綜合服務中心文化演藝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回城歷史文化街區8.3 公園綠地體系布局通過綠道及慢行網絡串聯,依托公園體系引領城市空間優化和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建立以葡萄生態長廊和葡萄主題公園為主體的公園綠地體系,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葡萄主題公園-常德公園 重點規劃打造葡萄主題公園、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城市公園-街心公園8.4 城市設計與景觀風貌引導管控四個重點管控區域123433、打造四個重點景觀節點1234圖片來源于編制團隊圖片來源于編制團隊統籌中心城區與周邊鄉鎮供水、供電、供氣、環衛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實現重大基礎設施共享共建。8.5 完善中心城區基礎設施體系 給水系統重點構建中心城區原水環網,實現多水源互為備用。污水系統完成城市低標準排水系統改造,采用不完全分流體制。中水系統完善中水系統建設,加強對華電電廠的中水再生利用。通信系統優化光纖網絡布局,合理設置郵政局所,全面普及有線電視。燃氣系統燃氣供應進一步發展,燃氣使用穩定性安全性不斷提升。環衛系統環衛設施有所增加、垃圾處理技術大幅提升。圖片來源:https:/ AND IMPLEMENT GUARANTEE34、 SYSTEM 099.1 健全規劃管控引導落實上位規劃約束指標引導區縣規劃要素配置明確專項規劃編制任務9.2 規劃實施保障以實現吐魯番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完善政策法規制度體系,制定配套政策,建設國土空間“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為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提供信息化支撐。政策法規實施監管體制標準規范數據資源信息系統吐魯番國土空間“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9.3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體系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整體提升國土空間數據集成能力、規劃編制智能分析能力、治理實施網絡驅動能力、監測評估精準能力,有效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和監測評估預警全過程,為逐步實現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和自適應的智慧規劃提供重要基礎。規劃進度管理新聞通知規劃分析評價規劃審查與管理支撐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規范文件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自然資源一張圖數據庫吐魯番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吐魯番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圖片來源: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