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5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964
2024-03-28
50頁
24.52MB
1、永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永仁縣人民政府公眾征求意見稿漫步陽光漫步陽光城城 大西南的壯險山河,塑造了這處云南北部的“咽喉之地”,從大雪山主峰,到奔流而過的金沙江,1900 多米的海拔落差,高山巍峨,河谷開闊。山河相聚,在這里形成了全年日照量僅次于西藏日喀則的“陽光城”。豐沛的陽光,照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個多彩的永仁。資源 區位 產業 文化 前前 言言 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按照“多規合一”改革要求,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統籌各類資源和要素配置,整體謀劃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推進縣級面向2035年發2、展藍圖的有效落地。按照國家和省州部署,緊緊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州委”一級三區“發展大局,永仁縣人民政府以省、州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組織編制永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是永仁縣面向“第二個一百年”的戰略部署和總體安排,為永仁縣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支撐和保障,是實施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全域范圍 轄3鎮4鄉范圍,包括永定、宜就、中和3鎮和蓮池、維的、猛虎、永興4鄉。中心城區范圍 位于永定鎮中部,北至柳樹塘、南至生物加工片區,西至永仁縣國有林場,東至哲林芒果基地。規劃規劃層次層次規劃規劃期限期限 本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3、到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國土面積2189平方公里七普常住人口9.80萬人七普城鎮化率38.68%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55億元永興中和猛虎宜就維的永定蓮池九分山有余,一分壩不足強化戰略引領勾勒美好強化戰略引領勾勒美好愿景愿景區域協同區域協同推進滇川融合推進滇川融合發展發展構建美麗構建美麗永仁國土空間永仁國土空間新格局新格局保障現代高效的農業保障現代高效的農業空間空間維育山清水秀的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生態空間打造打造幸福融合的城鄉幸福融合的城鄉空間空間彰顯文化傳承的魅力彰顯文化傳承的魅力空間空間建設品質宜居的中心建設品質宜居的中心城區城區構建安全構建安全均衡的支撐均衡的支撐體系體系4、目目 錄錄強化規劃強化規劃傳導與實施傳導與實施保障保障01 強化戰略引領勾勒美好愿景 發揮“陽光”動能,開發“陽光”勢能,挖掘“陽光”潛能,注入“陽光”元素,以“陽光”串聯三產,以“陽光”提升核心競爭力,以“陽光”塑造品牌,為建設獨具魅力的“中國陽光城”提供空間支撐。1.11.1發展發展愿景愿景陽光能源產業園陽光生態花果園陽光四季康養園1.21.2規劃規劃目標目標2025年2035年2050年 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取得新突破,農業用地布局進一步優化,城鄉統籌發展質量更高。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功能明晰,糧食安全底線進一5、步筑牢,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顯著提升,城市競爭力明顯提升。生態固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均衡,城市魅力更加彰顯。全面形成富裕美麗幸福新永仁相適應的高質量、高品質的綠色國土,全面建成綜合實力較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1.1.3.3.空間發展空間發展戰略戰略 保護優先 落實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守護好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良田沃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集約 豎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國土空間節約集約利用,推進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齊頭并進。魅力彰顯 扮靚美城美鄉,以人居環境改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打造個性鮮明、極富魅力的地域品牌。外引內聯 將區6、位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強化融入攀西成渝“承接跟跑”專項行動空間支撐。核心引領 促進要素向縣城周邊半小時區域高效聚集,強化縣城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擴大輻射能級。系統治理 發揮“多規合一”整體優勢,“一盤棋”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02 區域協同推進滇川融合發展 發揮區位優勢,系統整合資源,協同共建滇西北川西南國家物流樞紐,為打造區域戰略性物流節點提供空間支撐。2.12.1樞紐樞紐轉換,打造開放合作門戶轉換,打造開放合作門戶 立足將區位優勢轉變成發展優勢,錨定“連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內物流通道重要節點”定位,著力實現港產城深度融合,推進“云南北大門”向“永攀7、物流港”轉化,全力支撐建設滇川區域陸港節點。2.2.2 2抱團進擊,協同楚北聯合抱團進擊,協同楚北聯合做強做強 聚群崛起,落實州委、政府楚北永仁、元謀、大姚、姚安4城抱團做強的發展思路,提升區域的規模效應和整體競爭力。強化永仁作為楚北城鎮組團與攀枝花、成渝經濟區協作發展的“陸港”職能,錯位協同、聯合做強。03 構建美麗永仁國土空間新格局 以“三區三線”為基礎,綜合考慮發展條件,全面優化三類空間格局,系統部署“戰略引領”的國土空間實施路徑。3.13.1明晰空間約束紅線明晰空間約束紅線 按照國家要求,把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8、不可逾越的紅線。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2.54萬畝,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足,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生態保護紅線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84.57 萬畝,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城鎮開發邊界 框定總量,限定容量,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23 萬畝,防止城鎮無序蔓延,優化城鎮結構、美化空間形態、提升空間效率。“三線”控制規劃圖3.23.2優化優化三生空間三生空間格局格局 聚焦糧食安全。推進永定、蓮池、宜就、猛虎、維的等耕地相對集中的壩區糧食主產區建設,以服務縣城為目標9、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提高永興、中和等立體山地特色明顯的西北部山區生態農業區耕地質量,適度降低農業開發強度,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基地。聚焦特色富民。提高主導特色林果區域布局集中度、積聚發展度,重點打造永興、中和、宜就3條芒果產業帶,維的櫻桃產業帶、猛虎雜類水果產業帶和永定/蓮池特色水果產業帶。兩區 六帶 加強縣域西北部天然生態安全帶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發揮保障楚北區域生態安全作用,協同建好金沙江生態修復帶。推進金沙江國家森林公園、茶尖石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和永仁方山地方級風景名勝區生態節點建設,改善地區生態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依托縣域內東西聯系的公路構建生態廊道,保障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的聯通性。推進“美麗10、公路”建設,促進特色風貌線、綠色生態線、景致景觀線“三線合一”。一帶 三心 三廊 緊扣“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強”的定位,精心 打造“有孤度、有色度、有溫度、有厚度”的精致縣城。加快宜就、中和提質工程,強化對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 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程的空間支撐。推進“美城美鄉”扮靚全域,支撐建設多個城鄉精品節 點,全面提升鄉鎮承載能力。平均海拔18502100米平均海拔15501650米平均海拔20502200米 一城 兩鎮多節點04 保障現代高效的農業空間 聚焦糧食安全嚴格保護耕地,努力提升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聚焦特色富民發展多樣性農業,提高特色林果區域布局集中度,推動特色林果提11、質增效。4.14.1夯實糧食生產夯實糧食生產根基根基 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保持穩定。穩定耕地總量 通過“攔蓄灌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道路通達”“灌排結合+道路通達+生態防護”等建設模式提高集中連片程度。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提高耕地產能和增強抵御水旱災害能力,增強耕地生產能力,控制化肥、農藥用量,控制農膜殘留。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按照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的優先序,逐步實施耕地進出平衡。統籌耕地保護與生態建設4.24.2建建好陽光生態好陽光生態花果園花果園 高效利用園地、林地,大力推進以特色林果業發展,加大特色水果產業基地建12、設,形成了“春有沃柑、櫻桃,夏有葡萄、小棗,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四季美味的特色水果發展格局。4.34.3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統籌優化村莊布局強化村莊建設用地管控構建完整鄉村生活圈提升鄉村景觀環境統籌三產融合發展空間 加強村莊規劃引領。有序引導散小村莊和確需搬遷的村莊就近向城鎮、中心村集聚,原有建設用地實施復耕復墾、生態恢復。統籌耕地和村莊居民點分布關系,保持合理耕種半徑。堅持總量控制、存量盤活、流量增效、有償退出,控制農村居民點用地總量,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定,嚴格執行新增宅基地戶均標準。構建系統化、網絡化的鄉村生活圈,統籌布局鄉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設施和公共13、設施,促進設施共建共享,健全城鄉一體、全民覆蓋、均衡發展、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塑造特色田園大地景觀,改善河湖溪塘水體景觀,保護綠色生態自然景觀,構建藍綠滲透、田園融合的鄉村山水田園畫卷。營造村莊開敞空間獨特魅力,建設具有吸引力、親和力的公共開敞空間。在確保農業生產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拓展農業農村功能,積極引導傳統農業生產功能向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就地消費、生態休閑、農耕文化、旅游觀光等多種功能融合發展轉變。4.44.4實施農業空間綜合整治實施農業空間綜合整治 統籌推進低效林草地和園地整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耕地提質改造等;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工礦廢棄地以及其他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14、。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完善田間基礎設施,達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建設目標。合理利用現有園地,推動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逐步騰退壩子、丘陵地區優質耕地,有序引導林果業上山上坡,不與糧食爭地。適度、適量、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耕地后備資源,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障糧食安全。05 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為綠水青山貼上“價值標簽”,做好“點綠成金”文章,大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努力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態產品,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為永仁綠色發展的增長點、支撐點、發力點。繼續開展金沙江流域生態保護,切實維護水生態系統安全,積極推進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生15、態治理。開展尼白租水庫河湖綜合整治項目,對水源涵養區實施生態保護和系統修復,提升水源涵養功能。5.15.1提升重點生態系統功能和價值提升重點生態系統功能和價值 落實以金沙江國家森林公園、茶尖石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和永仁方山地方級風景名勝區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堅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落實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統籌林草濕地保護加強水源涵養區保護強化水土保持重點區域保護5.5.2 2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助推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轉換豐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5.35.3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森林質量改善工程 構建片、帶16、網、點相結合的國土空間綠化體系。合理安排造林綠化任務。推進交通廊道和生態廊道建設。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穩步提高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侵蝕溝治理:溝頭采用溝頭梗、溝頭跌水等溝頭防護工程。荒山荒坡治理:溝坡防護措施或采用削坡、魚鱗坑、水平階等形式整地后全面造林,或修筑梯田臺地,保土蓄水,改良土壤,增強土壤有機質抗蝕力。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 推進水庫清淤擴容項目。推進永定河水系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開展以污水處理為重點的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區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提質改造。強化農業水源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消除歷史采礦遺留問題,并進行地形地貌景觀恢復工程。對于治理區內已形成17、的農業、畜牧、水利的用地,有條件予以保留和限制。以“美城美鄉”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精致縣城”“四美鄉村”建設,用“繡花功夫”扮靚全域。推進鄉鎮“微改造、精提升”,推動以“游”為紐帶、“康”為主體、“養”為特色的城鄉空間景區化。結合地形、對外交通及特色產業發展,打通各鄉鎮產品對外集散通道,形成“山區壩區城區”的合理分工和遞進發展,優化形成“縣域核心片區中心”梯次帶動的格局,實現“核心引擎”帶動片區鄉村發展的良好格局。強化鄉鎮發展指引,推動品質提升,著力打造“城在景里、景在城中、景城融合”小城鎮新形態,形成“一鄉一品、一鄉一景、一鄉一韻”的全域景區,全力做好城鎮提質、鄉村振興空間保障。宜就鎮 宜18、居宜業宜游智慧“陽光小鎮”中和鎮 “彝族賽裝旅游文化古鎮”蓮池鄉 “四季陽光果鄉”休閑小鎮 猛虎鄉 優質農特產品集散地,生態農旅小鎮 永興鄉 “傣族風情小鎮”維的鄉 大保關茶馬古道小鎮,重現茶馬古道魅力 補短板 保基本 基本保障優先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實現均等化、普惠化。倡共建 增供給 完善供給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推進體系化、標準化。提品質 惠城鄉 能級提升增加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實現多元化、優質化。從居民日常活動出發,以居民的需求為核心,根據城鄉居民的出行能力、設施需求頻率及其服務半徑、服務水平的不同,全力支撐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便利的城鄉生活圈空間需求。6.46.4促進建設用地節約集約促進19、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利用 堅持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引導制造業向綠色產業聚集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推動農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鎮集聚。嚴控建設用地總量 城鎮開發邊界內重點保障永攀物流港、精致縣城、補短板強弱項等項目,推進民生設施的協同配套,增加綠地和開場空間供給。精準建設用地增量 對老城生活區、綠色產業聚集區中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用地和納入中心城區管控范圍布局散亂、設施落后的城邊村,推進低效用地改造開發和城市更新。推進城市更新 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通過改善供應條件、規劃調整、招標調整、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方式分類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存量用地20、 依托“千年賽裝”資源,系統整合山脈、水系,整合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要素,突出特色差異,凝練魅力形象,全面彰顯永仁魅力空間。7.17.1系統活化利用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系統活化利用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建立自然景觀資源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空間體系,增強文化遺產整體安全韌性,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完善自然景觀資源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措施。一江:金沙江 六河:萬馬河、永定河、江底河、白馬河、永興河、羊蹄江 多山:境內最高點為宜就鎮大雪山主峰,海拔2884.6米 一壩:永定鎮、蓮池鄉所在壩區 古遺址、古建筑、古墓葬、石刻、地下文物富集分布 省級6項、州級10項、縣級21項非物質文化璀璨綻放7.27.2整體保21、護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整體保護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促進區域內各種自然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遺存、城鄉風貌環境資源的協調利用、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為休閑度假設施、旅游風景道、公路沿線自行車道、步道以及旅游驛站、營地等配套服務設施提供合理的用地保障。08 建設品質宜居的中心城區 引導人口向縣城半小時輻射范圍聚集,集中力量建設以“一山、一城、一河、兩岸、兩區、兩端”構建的中心城區,強化縣城作為新型城鎮化載體的綜合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和競爭力。促進城鎮與周邊山水田園共融,暢通城鎮開發邊界內外生態空間,全面推進綠美城鎮建設。8.18.1推進推進城區范圍聚集城區范圍聚集協同協同發展發展 合理劃定城區范圍。圍繞增22、強片區核心功能,強化空間載體保障,科學配置交通和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城鎮開發邊界內形成圍繞“一帶一路”的“六區協同”功能結構,促進城區發展格局重塑、整體優化。一帶:永定河濱河景觀帶 一路:G108G2278.28.2協調周邊山水協調周邊山水關系關系 強化國土空間城市設計對中心城區建設的指引,協調城鎮開發邊界內外關系,劃定詳細規劃控制單元,搭建交通總體框架,明確城鎮周邊村點布局和獨立選址項目建設布點,明確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標準和要求,協調城鄉建設和周邊山水環境的整理空間關系和要素控制要求,合理組織開放空間體系與特色景觀風貌系統提升中心城區空間品質與活力。方山永攀物流港老城綠色產業聚集區一山:方23、山一城:老城一河:永定河兩岸:精致景觀線兩端:永定河上下游兩區:東、南入城8.38.3構建構建細游慢品細游慢品的廊道的廊道系統系統 尊重山地城鎮特征,加大城區南北向綠廊建設,快速將居民引入城區最重要的景觀公園永定河兩岸,通過沿河不同區段的步道建設串聯“兩端”,實現城區建設空間和外圍山水田園的有機融合。合理保障永定河上下游的沿河景觀節點建設空間。8.48.4建設建設藍綠交織綠道網絡藍綠交織綠道網絡 圍繞中心城區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間,依法利用林業生產用地建設森林步道、登山步道等健身設施。按照環山、順水、沿城、連景的要求,構建融合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等多種功能的全域“綠”道網絡,打通區域及城鄉生態廊道,24、串接山、水、城、田、節點。8.58.5支撐建支撐建好陽光四季康養好陽光四季康養園園 對接“中國陽光城”“綠色生態縣”縣域形象,構建“健康+旅游+智慧”的高原養都和集散中心,完善以彝藥養生、文化養心、工農業研學體驗為重要特色的健康旅游衍生產品體系,強化夜經濟輻射效應,推進旅游休閑養生美食體驗街區建設,逐步形成撬動永仁縣全域旅游發展的主體支撐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引擎動力。09 構建安全均衡的支撐體系 保障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空間需求,切實把區位優勢轉化為樞紐優勢、發展優勢,全面支撐“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新永仁”“建好一港三園”的戰略藍圖。9.19.1構建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構建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絡 以完善25、鐵路網絡骨架、加快城際快速鐵路網建設、提升功能為重點,強化與滇中城市經濟圈快速聯通,提升鐵路輻射能力。積極發展水運,積極推進永仁哲林通用機場建設,做好各項協調準備工作。完善綜合交通體系 鐵路:配合做好大麗攀級鐵路、成昆高鐵、南華永仁滇中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高速公路:推進S35永金高速永仁至大姚段、大理至攀枝花高速、華永高速公路建設。國、省道干線:推進G227國道改造工程、省道S217線項目建設。9.29.2優化現代安全水網優化現代安全水網布局布局 加快推進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 加大永定河、羊蹄江、萬馬河等河流的13級支流山洪溝防洪治理力度,加快非工程措施補充完善和重點山洪溝治理工程26、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消除安全隱患,恢復病險水利設施供水、防洪等功能效益。加快推進重點供水工程建設 推進楚雄州永仁灌區工程、三潭大(二)型水庫、老屋基中型水庫、進化中型水庫、大血廠水庫擴建、大草壩水庫擴建、幸福水庫擴建、長箐小(一)型水庫等水利項目建設,續建直苴中型水庫、中山小(一)型水庫、魯母小(一)型水庫,完成縣城雙水源和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提高調蓄能力和城鄉供水、農田灌溉保證率,進一步緩解工程性缺水突出的問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建立27、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力相協調。9.39.3加快建設物流樞紐加快建設物流樞紐建好永攀物流港建好永攀物流港 搭建高效物流平臺,以交通為支撐,以“美城美鄉”建設為切入點,全面優化縣域內部交。通體系,補齊城鄉基礎短板的基礎上,整合區域內資源要素,聚力打造“1個物流核心、7個物流節點、63個物流基地”縣鄉村一體聯動點線面結合的永攀物流港,全面構建“縣域商業+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推動鄉村市場迸發更大活力。1個物流核心:永攀物流港(核心區)7個物流節點:7個鄉鎮物流基地 63個物流節點:農村電子商務配送點 永仁火車站站前站后區域,支撐建設公鐵聯運物流28、樞紐。發揮鄉鎮田頭市場的田頭集散地和倉儲地等功能。以行政村為單元建設覆蓋自然村的共同配送點。9.49.4統籌統籌建設建設能源樞紐能源樞紐建建好好陽光能源陽光能源產業園產業園 合理安排能源開發利用空間,用好用活空間資源,利用非可耕地、劣地、林業輔助生產用地等布局光伏電站,大力發展復合型光伏建設項目。9.9.5 5打造安全韌性國土打造安全韌性國土空間空間 提前明確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對抗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時的防護要求,保障預留重大衛生安全“非常態”應急集中救治場地,做好重大安全事件條件下交通-物流、市政-能源、通訊保障等生命線工程的應急方案和預留通道等,確保發生突發事件時此類用地能立即投入使用。完善人29、防工程體系建設 完善防洪排澇設施 保障衛生防疫設施用地 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防治 統籌保障防災減災空間 完善抗震、消防設施布局 加強自然災害調查監測預警 落實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要求,強化空間管控。建立健全規劃編制傳導機制、制定近期行動計劃,有效保障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10.110.1強化強化國土空間分區分類用途管制國土空間分區分類用途管制 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以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為統領,深30、化完善“兩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兩級”永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三類”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 以總體規劃為基礎,明確規劃縱向傳導內容,加強規劃橫向指導約束,指導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10.210.2建立健全規劃編制傳導體系建立健全規劃編制傳導體系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0.310.3強化規劃傳導及實施機制強化規劃傳導及實施機制強化規劃縱向傳導統籌規劃橫向傳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規劃 數據庫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全過程公眾參與建立健全法規政策體系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安全底線保障行動綠美城市行動市政提升行動生態修復行動精致縣城行動城市更新行動土地整治行動融入攀西成渝產業提質行動四美鄉村行動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