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吉河鎮林保源年產2000頭養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3562
2024-04-07
20頁
403.93KB
1、xx區xx鎮xx年產xx區xx鎮xx年產 20002000 頭養豬項目頭養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建設單位:xxxx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022 年 11 月xx區xx鎮xx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項目概況位置xx區xx鎮天山村 10 組建設內容新建 1600m2圈舍,倉料室 500m2,修建沼氣池 1000m,堆糞場 300m2,生活用房 300m2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性質新建總投資(萬元)1100土建投資(萬元)385占地面積(hm2)永久:0.34臨時:0.33動工時間2021.3完工時間2021.10土石方量(萬 m3)挖方填方借方余(棄)方0.020.02/取土(石2、砂)場/棄土(石、渣)場/項目區概況涉及重點防治區情況國家級重點預防區、省級重點治理區地貌類型漢江兩岸低山丘陵區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t/(km2a)1250容許土壤流失量t/(km2a)500項目選址(線)水土保持評價本項目選址不存在制約因素,符合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規范及水土保持相關文件的限制性規定要求,項目建設基本可行。預測水土流失總量(t)38.98防治責任范圍(hm2)0.67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防治標準等級西南紫色土區一級標準水土流失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渣土防護率(%)92表土保護率(%)92林草植被恢復率(%)97林草覆蓋率(%)25水土保持措施三角形邊溝 250m、3、排水溝 120m、表土剝離 200m、表土回覆 200m、土地整治 0.33hm、播撒草籽 0.33hm、臨時苫蓋 2000m。水土保持投資估算(萬元)工程措施4.62植物措施0.11臨時措施0.50水土保持補償費1.14獨立費用建設管理費0.00水土保持監理費0.00設計費0.00總投資8.37方案編制單位xxxx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單位xxxx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及電話法定代表人及電話地址地址郵編郵編聯系人及電話聯系人及電話電子信箱/電子信箱/傳真/傳真/1一、項目概況(一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建設必要性項目建設必要性:xx區xx鎮xx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位于xx4、區xx鎮天山村十組,主要以規范化生豬養殖為主。生豬養殖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豬肉是大多數城 鄉居民的主要副食品。在中國全面向小康社會邁進的新時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豬肉生產迎來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消費者對肉食品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大力發展扶持畜牧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科學化發展,建立規?;B豬場以及發展立體化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開展以來,國家大力支持合作社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帶動已脫貧戶就業,提高收入,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具有必要性。項目地理位置項目地理位置:xx區xx鎮xx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位于xx區xx鎮天山5、村十組,外接天山村村級道路。該項目占地 0.67hm2(約 10.06 畝),新建 1600m2圈舍,倉料室 500m2,修建沼氣池 1000m,堆糞場 300m2,生活用房 300m2及其他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該項目總投資 1100 萬元,其中土建工程385 萬元。資金來源于自籌和銀行貸款。建設工期建設工期:工程于 2021 年 3 月開工,2021 年 10 月完工,工期 7 個月。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前期工作進展情況:2021 年 7 月 5 日,xx區發展和改革下發xx鎮xx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備案確認書,同意備案本項目。2021 年 10 月 16、5 日,xx鎮人民政府下發關于xx市xx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設施農用地備案通知書(吉鎮字2021356 號),備案同2意實施xx區xx鎮xx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二二)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工程總占地面積 0.67hm2,其中永久占地 0.34hm2,臨時占地 0.33hm2,施工臨時設施布設在用地紅線范圍內,不重復計算占地面積。項目占地類型為設施農業用地。項目占地類型、面積統計表項目占地類型、面積統計表單位:單位:hm2項目區域占地性質占地類型合計永久占地臨時占地設施農業用地年產 2000 頭養豬項目主體工程區0.34/0.340.34施工臨建區0.330.230.33合計0.340.3307、.670.67(三三)土石方量及平衡土石方量及平衡根據主體工程設計,經土石方平衡分析,本工程建設土石方開挖量 0.10萬 m,土石方回填量 0.10 萬 m,無棄方。序號項目名稱挖方量填方量調入方量調出方量借方量棄方量土石方土石方數量來源數量去向數量來源數量去向主體工程區0.100.10合計0.100.10(四四)主體工程水土保持情況主體工程水土保持情況1.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本工程施工以機械施工為主,人工施工為輔。本方案主要介紹與水土保持相關的 土石方工程、綠化工程等的施工方法與工藝。(1)場地平整與填筑:依據地形等高線平面圖,計算出具體挖方及填方的詳細土方量,按就近調配原則進行切坡、回填,8、減少土方運距,杜絕3土方二次運輸;回填土方應依照施工規程進行,分層填壓,確保填土密實度達到規范標準。(2)建筑施工:主體工程區工程主要有場地平整、工程基礎開挖和土建工程等,其施工方法主要是機械開挖、機械平整、人工開挖、人工砌筑、機械澆筑和人工澆筑等。(3)管線施工:本規劃工程管線主要分為給水、雨水、污水管線,管線盡量同步建設,避免重復開挖、敷設,減少地表擾動,管線以機械施工為主,人工施工為輔,各種工程管線之間的水平、垂直凈距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管道施工開挖土方臨時堆放于管道的一邊,并采用防雨布進行臨時覆蓋,管道安置調試完畢后回填,管道兩側嚴格對稱回填,嚴格分層壓實。(4)綠化:其施工方法為覆9、土后人工播撒草籽,綠化施工覆土來源于表土剝離。2.主體工程主體工程水土保持情況水土保持情況按照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3-2018)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文件關于印發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要點的通知(水保監201458 號)的有關規定,界定主體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根據設計方案,主體工程在設計了相應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例如路面排水和綠化工程等。這些措施布局合理,能夠起到保水固土、防治 水土流失的目的。雖然這些工程主觀上是為主體工程服務的,但其在客觀上具有水土 保持功能,因此將其納入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體系進行分析評價,10、并補充其4不完善之處。路面及場地硬化主體工程道路及場地硬化能有效地控制降雨及地表徑流對原地表的濺蝕、沖刷的作用,徹底消除了土壤流失的動力源泉,均可對地表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減輕項目區的土壤流失。表土剝離及綠化覆土本項目在動工前對占地范圍內的表土進行剝離,表土剝離共計 0.02 萬m,主體工程綠化措施共計覆表土 0.02 萬 m。表土剝離和綠化覆土均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應界定為水土保持措施。雨水排水系統根據主體設計資料,本次建設內容包括了對道路三角邊溝和房屋排水溝,項目共計已建道路三角形邊溝 250 米,排水溝 120m。該措施能減少地面徑流對土壤的沖刷,同時有效避免區域積水,具有良好的水土 保11、持功能,應界定為水土保持措施。土地整治植物措施實施前先進行土地整治,整地面積 0.33hm,土地整治為植物措施的實施創造了立地條件,滿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方案將其界定為水土保持措施。臨時苫蓋本項目在邊坡進行苫蓋,防止碎石、棄渣掉落,苫蓋面積 2000m。本項目已于 2021 年 3 月開工,2021 年 10 月完工,經調查,本項目施工期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均按照主體設計施工。根據現場情況,本項目施5工期間未發生重大水土流失事故,本項目開挖產生的土石方全部綜合利用,滿足土石方平衡,無亂堆亂棄現象,現場不存在較大的水土流失遺留問題。綜上,本項目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較為完善,施工期間水土流失防護比較到位12、,可有效防護施工期間水土流失、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量及投資表水土保持工程量及投資表編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合價(元)備注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46227.051三角形邊溝m25094.0323507.5已實施2排水溝m12036.444372.8已實施3表土剝離m2007.821564已實施4表土回覆m20052.4410488已實施5土地整治hm株0.33190756294.75已實施第二部分 臨時苫蓋50001臨時苫蓋m20002.55000已實施合計51227.056二、項目區概況(一)自然概況(一)自然概況1.地理位置xx區xx鎮xx年產2000 頭養豬13、項目位于xx區xx鎮天山村十組,外接天山村村級道路,交通方便。2.地形地貌(1)地層構造擬建場地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屬于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揚子準地臺北部漢南古陸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帶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復合交接組成,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點。區內出露地層由震旦系、寒武一奧陶系、志留系下統、泥盆紀中統以及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組成。(2)地層巖性擬建項目區橫跨秦嶺南緣造山帶和揚子地塊兩個構造區,構造地質復雜,各類巖體發育,其構造變形屬于秦祁昆xx造山帶范疇。項目區巖體由北向南主要為中元古界陽坪巖組、耀嶺河組長石石英雜砂巖、絹云綠泥石片巖、鈉長綠泥石片巖、炭質千枚巖、變質14、安山玄武巖;志留系絹云母粉砂質板巖、泥質板巖、千枚巖夾炭質板巖及輝石玄武質火山礫巖;奧陶系碳質硅質板巖、泥質板巖、薄層灰巖、長石石英砂巖、粗面巖;寒武系炭泥質板硅質巖、硅質灰巖、白云質灰巖、泥質灰巖灰巖夾粉晶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其中志留系地層巖質軟弱,風化變形強烈,是滑坡、重力蠕變的頻發區。第四系松散堆積物主要為河流階地沖洪積、卵礫砂礫層、粘7土堆積,以及河谷兩側的殘坡積砂石、碎石塊、粘土松散堆積物。(3)地震效應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和xx省一般建設工程地震動參數表,項目區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g,地震動反映譜特征周期為 0.35s,相對應地震基本烈度 V15、I 度。3.土壤項目區屬于低山丘陵區,土壤主要為黃棕壤、水稻土,沙質壤土、沙質粘壤土、粉沙質粘壤土、壤質粘土分布面積也較大。土壤具有垂直分布規律。根據本項目特點,項目區土壤下墊面主要包括山地黃棕壤,該土壤在項目區大面積分布,基本為林、草地占地,在施工植被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有條件的區域,應剝離表土進行利用。項目沿線還有部分耕地,在項目區分布較少,水土流失輕微,施工時應剝離珍貴的表土資源,集中堆放利用。4.植被項目區地處北亞熱帶北緣,北有秦嶺阻擋寒流的侵襲,氣候溫暖溫潤,為亞熱帶植物提供了越冬條件,形成亞熱帶與溫帶植物混交類型。亞熱帶植物有:廣玉蘭、懸鈴木、小葉紫薇、柑桔、16、柚、橙、香園、棕櫚、無花果、xx、黃梔子、枇杷、夾竹桃、芭蕉、毛竹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混交林帶,主要有殼斗科、樟科、木犀科、山茶科、薔薇科等植物。項目區內無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植物,無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建設場地原林草覆蓋率為 75%。85.氣象項目區屬于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 15.7,年平均風速 1.4m/s。年平均降雨量為 850mm,年平均日照 1811.5 小時,無霜期 235-270 天,平均 8 個月以上。主要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有伏旱,春暖干燥,秋涼濕潤有連陰雨。主要災害天氣是伏旱、暴雨和連陰雨。(二二)環境概況)環17、境概況本項目區以水力侵蝕為主,侵蝕方式主要為面蝕,容許土壤流失量500t/km2 a。項目屬西南紫色土區,遇到強降雨天氣,會產生水土流失,年平均侵蝕模數背景值約為 1250t/km2 a,侵蝕強度為輕度。根據xx省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 年),項目區屬于xx省漢江周邊低山丘陵重點治理區。依照 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本區屬于水力侵蝕為主的一級類型區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等級為一級。本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單項工程的土地占用、工程開挖、回填、土石方堆放等均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的工程開挖、土地占用、施工場地布置等施工環節均存在損壞或壓埋原有地貌,將不同程度地對原有水土保持18、設施造成破壞,降低其水土保持功能。施工挖、填方等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將使原地表植被、地面組成物質以及地形地貌受到擾動,地表裸露,失去原有植被的防沖、固土能力。也使其自然穩定狀態受到破壞,可能發生沖刷、垮塌現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在自然恢復期,由于地表植被恢復還需一定時間,仍將存在一定的水9土流失。隨著工程完工,臨建設施的清理,裸露地表植被的恢復覆蓋,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控制。10三、水土流失預測棄土(石、渣量)(萬 t)0擾動地表面積(hm2)0.67損毀植被面積(hm2)0.67應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面積(hm2)0.67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hm2)0.67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萬 t19、)(一一)水土流失預測說明:水土流失預測說明:項目區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蝕為主,侵蝕方式主要為面蝕,容許土壤流失量侵蝕模數為 500t/km2a。項目屬西南紫色土區,遇到強降雨天氣,會產生水土流失,通過現場踏勘調查、咨詢當地資深水保專家和研究收集當地的基礎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年平均侵蝕模數背景值約為 1250t/km2a,侵蝕強度為輕度。水土流失預測面積時段表水土流失預測面積時段表預測分區預測分區施工時段施工時段施工期施工期自然恢復期自然恢復期預測面積預測面積(hm2)預測時間預測時間(a)預測面積預測面積(hm2)預測時預測時間間(a)主體工程區2021 年 3 月-2021 年 10 月020、.340.58/施工臨建區2021 年 3 月-2021 年 10 月0.330.580.332(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經計算,工程預測時段內因開挖擾動而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量為38.98t,其中施工期(含施工準備期)24.29t,自然恢復期 14.69t;工程原地貌水土流失量 13.12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 25.86t。11工程水土流失量計算表工程水土流失量計算表預測預測區域區域預測時段預測時段擾動擾動面積面積(hm2)預測侵預測侵蝕模數蝕模數(t/km2a)背景強背景強度度(t/km2a)侵蝕侵蝕時間時間(a)可能造成可能造成的水土流的水土流失量失量(t)背景21、水背景水土流失土流失量量(t)新增水新增水土流失土流失量量(t)主體工程區施工期0.34625012500.5812.332.479.86施工臨建區施工期0.33625012500.5811.962.399.57自然恢復期第一年0.33315012501.010.404.136.27第二年0.33130012501.04.294.130.17小計14.698.266.44合計26.6510.6516.01總計38.9813.1225.86(三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項目區建設會占用、損壞地表,破壞其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使土壤侵蝕模數增大,從而不僅加重區域水土流失,而且對項目22、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1.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建設中將占用或影響土地,對原地表植被、土壤結構及其具有 的水土保持功能構成破壞,降低原地表水土保持功能,使土壤養分流失、土地生產力下降。但這種危害只會影響到項目建設范圍內,通過嚴格控制施工工藝,是可以控制危害影響程度的。2.土壤結構發生變化項目建設期土地平整,會大量地挖填土方,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原土表面的結皮破壞殆盡,土層松動變散,水蝕侵蝕增加。不利于建設區的植被恢復。123.降低周邊生態環境質量本項目的建設,一方面由于施工期產生的揚塵會給周邊生態環境造 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建設期和運行期,人口數量的增加,對周邊內 生態環境23、干擾強度會增大??傮w上,周邊生態環境在不設防或不治理的 情況下會呈退化趨勢。13四、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總布局(一)防治等級:(一)防治等級:西南紫色土區一級標準西南紫色土區一級標準(二)防治目標(二)防治目標水土流失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渣土防護率(%)92表土保護率(%)92林草植被恢復率(%)97林草覆蓋率(%)25(三)(三)防治措施體系及總體布局防治措施體系及總體布局雨水管網(已實施)雨水管網(已實施)主體工程已設計雨水管網,通過雨水管網,可以有效的收集地表徑流,使院內匯水以有序的、安全的方式出流,很好的保證了項目區排水的暢通,可以避免因雨水沖刷而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具有較24、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表土剝離及綠化覆土表土剝離及綠化覆土(已實施已實施)本項目在動工前對占地范圍內的表土進行剝離,表土剝離共計 0.02 萬 m,主體工程綠化措施共計覆表土 0.02 萬 m。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已實施已實施)植物措施實施前先進行土地整治,整地面積 0.33hm,土地整治為植物措施的實施創造了立地條件,滿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方案將其界定為水土保持措施。景觀綠化景觀綠化(未實施未實施)本項目綠化面積 0.33hm,在道路邊坡和廠區邊坡播撒草籽,綠化率為41.79%。本項目綠化工程采取播撒草籽的方式,根據工程自身特點和所處地區氣候特點,結合項目工程工藝,以鄉土植物為主,在發揮林草防護與觀25、賞等綜合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結合生產做到美觀、防污染,并得到一14定的生態和經濟效益。最終確定格?;楸卷椖康暮线m草種。臨時苫蓋臨時苫蓋(已實施已實施)本項目基坑開挖過程中,在暴雨期間,對裸露邊坡和臨時堆土及時采取密目網臨時覆蓋措施,防止雨水對邊坡和土體的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密目網周邊采取塊石或木頭壓蓋,經核算,本防治區共實施密目網苫蓋2000m。(四)(四)施工管理及要求施工管理及要求1.施工水電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直接取用周邊自來水,施工用電引自周邊電網。2.施工場地及施工交通考慮到減少擾動地表面積,本項目將施工場地等臨建設施布設在項目用地紅線內緩建區,施工結束后恢復原使用功能。項目區交通26、便利,滿足施工運輸條件。3.主要建筑材料及苗木、草籽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建筑材料水泥、沙、石來源在當地市場采購。沙石料外購選擇合法的料場,并在采購合同中明確水土流失防治責任。所需苗木、草籽可以向林業部門苗圃或園林部門等采購,所購苗木必須有標簽、經營許可證、合格證和檢疫證。4.施工程序與施工順序及時完成有關施工準備工作,為正式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施工準備包括施工風、水、電的搭設,根據工程施工進場時間的不同分階段分期完成。15對于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既要考慮空間順序,也要考慮工種之間的順序。從實際出發,做好人力、物資、機械的綜合平衡,組織均衡施工。盡量利用正式工程以減少臨時工程和臨時占地。盡量利用27、當地資源,合理安排運。輸、裝卸與儲存作業,減少物資運輸量,避免二次或重復搬運。精心進行場地規劃布置,節約施工用地和臨時占地。堆場、臨建做到井然有序,不阻礙交通,防止施工事故,做到文明施工。16五、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投資本項目水土保持總投資為 8.37 萬元,其中主體已有投資 5.12 萬元,方案新增投資 3.25 萬元。各項投資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為 4.62 萬元,植物措施投資 0.11 萬元,臨時措施投資 0.50 萬元,獨立費用 2.00 萬元,基本預備費 0.00 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 1.14 萬元。編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合價(元)備注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4622728、.051三角形邊溝m25094.0323507.5主體已有2排水溝m12036.444372.8主體已有3表土剝離m2007.821564主體已有4表土回覆m20052.4410488主體已有5土地整治hm株0.33190756294.75主體已有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1029.771景觀綠化面積hm0.331120.53369.77方案新增格?;╧g13.250660方案新增第三部分 臨時苫蓋50001臨時苫蓋m20002.55000主體已有第四部分 獨立費用20000水土保持方案設施驗收費20000第五部分 基本預備費0.00第六部分 水土保持補償費11411合計方案新增加投資32440.7729、主體工程已列投資51227.05水土保持總投資83667.8217六、結論與建議(一)結論(一)結論項目選址基本合理,項目建設區域內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項目主體設計中采用的排水溝、雨水管網、綠化工程等措施等具有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工程施工擬采用的施工工藝,技術可靠,土石方平衡基本合理。項目建設中采取這些措施后,項目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從水土保持角度論證,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二)建議(二)建議1.對防洪、排澇設施應進行經常性檢查維護,保證其防洪、排澇通暢,防止生活垃圾和樹葉等在溝渠淤積。2.對植物措施應需加強喬、灌、草種植后的撫育管理工作,做好養護,確保其成活率和保存率,以求盡快發揮植物措施的保土保水功能。3.水土保持方案經批準后,建設單位應主動與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取得聯系,自覺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在水土保持施工過程中,如需進行設計變更,施工單位須及時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協商,按相關程序要求實施變更或補充設計,并經批準后方可實施。18七、專家意見省級專家(簽名)年月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