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號試飛保障樓滿堂腳手架搭設和拆除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5409
2024-04-10
25頁
164.04KB
1、 滿堂腳手架搭拆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工程名稱:XX研究院501號試飛保障樓()工程工程地點:西安市閻良區建設單位:XX研究院設計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建設有限公司勘察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色金屬工業西安勘察設計研究院工 期: 457天質量:達到合格級別。1.2工程概況XX研究院501號試飛保障樓(段)工程位于西安市閻良區試飛院內,本工程施工圖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工程設計圖紙己所有出齊。本工程試飛保障樓(段)總建筑面積為12575m2,室內地坪高度0.000相稱于絕對標高390.80米,室內外高差為600,室內與“回”2、字形內庭院高差為300;本工程建筑物總體布局為兩個“回”字形連接,機務維修技術中心、試飛現場保障樓,各自有獨立內庭院:7軸線22軸線間長為108.8m,A軸線F軸線寬為42m。主體均為四層現澆混凝土框架構造。耐火級別二級,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構造C區、D區與標段構造A區及B區均采用抗震縫,劃分各自獨立構造體系。本工程構造C區A軸-F軸1/7線-15線為辦公樓,地上四層為現澆混凝土框架構造,層高分別為:5.0m;4.2m;4.2m;4.2m。柱網(9m+8m+8m+8m+8m+9m)*(8m);構造D區A軸-F軸1/15線-22線為辦公樓,地上四層為現澆混凝土框架構造,層高分別為:5.3、0m;4.2m;4.2m;4.2m,柱網(9m+8m+8m+8m+8m+9m)*(8m),建筑物高度為19.40m。本工程所有梁、板、柱下獨立基本、基本圈梁等混凝土構件均采用C30混凝土,柱采用C40混凝土澆筑(除特殊注明外)。擬建場地地下水埋深8.3m至8.8m,相應高程為380.01至380.84m。本工程基本設計級別為丙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廠區所在地區基本風壓值為0.35KN/m2本工程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工作已經完畢,施工用水用電已經接入現場,建設單位提供水源為廠區供水網供應;建設單位提供供電容量可以滿足現場施工使用規定。 1.3編制根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4、GJ130-);2、廣東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法(粵建監字1998027號);3、中山博覽中心工程施工圖紙。2、施工準備工作(一)技術準備組織現場管理人員熟悉、審查施工圖紙,重點對框架頂板模板構造施工等分項工序技術、質量和工藝規定進行學習,并將其質量和工藝要點向作業班組作詳細交底,并做好文字記錄。(二)物資準備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構造體系重要材料籌劃,依照施工平面圖規定,組織好所需材料、機具按籌劃進場,在指定地點,按規定方式進行儲存、堆放,保證施工所需。(三)勞動組織準備依照項目部架構,按照勞動需要量籌劃,組織勞動力進場,并對其進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教誨,向施工班組、工5、人進行施工方案、籌劃和技術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項現場管理制度。3、樓面模板計算書本計算書模板支架計算取搭設高度最高首層(H=7.5米)為計算模型。搭設尺寸為:立桿縱距b=1米,立桿橫距l=1米,橫桿步距h=1.5米,立桿上端至模板支撐點距離a=0.3米。模板采用18mm厚多層板,背楞采用50100木方,頂托梁采用100100木方(實際計算過程中取木方實際尺寸,即4590、8080)。鋼管支撐采用483.5鋼管和“U”型可調支托。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簡圖(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造,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持續梁計算。 靜荷載原則值q1=25.6、000.151+0.151=3.900 kN/m 活荷載原則值q2=(2.00+1)1=3.000 kN/m 本算例中,面板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100.001.802/6=54.000 cm3; I=100.001.803/12=48.600 cm4;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最大彎距(N.mm); W 面板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N/mm2; M = 0.1ql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0.1(1.23.900+1.43.000)0.300.30=0.087、0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0.080106/54000.00=1.480N/mm2 面板抗彎強度驗算1.480不大于15kN/mm2,滿足規定! (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1.23.900+1.43.000)0.30=1.598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598.400/(21000.0018)=0.13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N/mm2 由于截面抗剪強度 T T,因此滿足規定! (3)撓度計算 v = 0.677ql4/100EIv= l/250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0.6773.9003004/(1008、6000486000)=0.073mm 面板最大撓度v不大于v=300/250=1.2mm,滿足規定!(二)背楞計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載下持續梁計算。 1.荷載計算 (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00.150.30=1.125kN/m (2)模板自重線荷載(kN/m): q12=0.150.30=0.045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原則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荷載(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原則值q2=(2.00+1)0.30=0.900kN/m 靜荷載q1=1.21.125+1.20.045=1.404kN/m 活荷載q2=1.40.900=1.260kN/m 9、2.木方計算 按照三跨持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計算值最不利分派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1.404+1.260=2.664kN/m 最大彎矩 M=0.12.66412=0.266kN.m 最大剪力 Q=0.612.664=1.598kN 最大支座力 N=112.664=2.664kN 木方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4.509.002/6=60.750cm3; I =4.509.003/12=273.375cm4; (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f=0.266106/60750.00=4.385N/mm2 木方抗彎強度驗10、算f不大于f=13kN/mm2,滿足規定。 (2)木方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要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598/(24590)=0.592N/mm2 木方抗剪強度計算值T不大于T=1.6kN/mm2,滿足規定。 (3)木方撓度計算最大變形v=0.6771.1701000.004/(10095002733750.00)=0.305mm 木方撓度計算值v不大于v=1000/250=4.00mm,滿足規定。(三)頂托梁計算 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持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取木方支座力 P=2.664kN 均布荷載取托11、梁自重 q=0.061kN/m托梁計算簡圖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0.992kN.m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15.173kN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0.043mm 頂托梁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121.500cm3; 截面慣性矩 I =546.750cm4; (1)頂托梁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992106/(1.05121500)=7.779N/mm2 托梁抗彎強度計算值f不大于f=215kN/mm2,滿足規定。 (2)頂托梁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0.043mm 托梁撓度驗算0.043不大于4.00mm,滿足規定。(四)立桿穩定性計算荷載原則值 作用于模板12、支架荷載涉及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原則值涉及如下內容: (1)腳手架鋼管自重(kN): NG1 =0.1137.5=0.847kN (2)模板自重(kN): NG2 =0.1511=0.150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25.000.1511=3.750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原則值NG = NG1+NG2+NG3 =0.847+0.150+3.750=4.747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原則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原則值NQ=(2.00+1)11=3.000kN 3.按不考慮風荷載計算,立桿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13、G + 1.4NQ=1.24.747+1.43.000=9.896kN(五)立桿穩定性計算 立桿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N 立桿軸心壓力設計值,N =9.896kN; 軸心受壓立桿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可得; i 計算立桿截面回轉半徑 (cm);i=1.58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4.890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5.080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N/mm2; l0 計算長度 (m); l0 = k1k2(h+2a)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85;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4、.007;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0.3m; 立桿穩定性計算成果: =54.0N/mm2由此可知:立桿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規定! (六)基本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本底面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規定 p fg 其中p 立桿基本底面平均壓力 (kN/m2),p = N/A;p =109.957N 上部構造傳至基本頂面軸向力設計值 (kN);N =9.896A 基本底面面積 (m2);A =0.09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1、當立桿作用在樓板上時由于立桿作用在樓板上,樓板混凝土強度級別為C40,因此fg = 400kN/m2,但考慮到支設樓板支撐架時,混凝土強度也許15、達不到設計強度,此時就要在澆筑下層混凝土樓板時多留出一組備用試塊進行強度實驗,當試塊強度不不大于立桿基本底面平均壓力p(109.957kN/m2)時,方可進行上層樓板、梁混凝土澆筑。本層支撐架施工時要保證下層樓板梁有相應支撐,支撐間距不不不大于1.5m。2、當立桿作用在回填土上時,由于回填土承載力局限性以滿足直接承受立桿壓力,因而采用增大回填土受力面積辦法來減小回填土所承受壓強,以此來達到立桿支撐規定。詳細辦法是在回填上鋪一層多層板,多層板尺寸要通過下列計算所得:回填土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kc fgk=75 kN/m2其中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節系數,取0.5; fgk 地基承載力原則值16、,取150;上部構造傳至基本頂面軸向力設計值 (kN);N =9.896;立桿作用最小面積應為N/fg=0.132m2;由以上計算擬定鋪設多層板尺寸為400mm400mm。回填土要按規定分層夯實,然后在回填土上鋪多層板,再在板上按支撐立桿間距設立8080木方,立桿根部支設在木方上。4、梁模板計算書(一)基本參數1、梁參數本計算書以常年固定展廳首層為計算模型,其主梁截面尺寸為4001400。承重架支設方式為:木方頂托支撐,梁底承重立桿根數為3根,梁頂托采用木方:100100mm,梁底木方尺寸為50100mm,承重立桿橫向間距為0.5m。(計算時采用木方實際尺寸,即4590、8080)2、腳手架參17、數腳手架搭設高度為6.35m,腳手架步距為1.5m,采用483.5鋼管及“U”型可調支撐進行搭設。3、荷載參數模板與木塊自重為0.35KN/m2,混凝土和鋼筋自重為25KN/m2,梁截面寬度B為0.4m,梁截面高度D為1.4mm,傾倒混凝土荷載原則值為2KN/m2,均布荷載原則值為1KN/m2。(二)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造,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多跨持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涉及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靜荷載原則值 q1= 251.40.4+0.350.4=14.140kN/m 活荷載原則值 q2= (21)0.4=1.200kN/m 面板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18、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0.001.801.80/6=21.60cm3; I = 40.001.801.801.80/12=19.44cm4; (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最大彎距(N.mm); W 面板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 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14.140+1.41.200)0.40.4=0.298kN.m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29810001019、00/(21.601000)=13.796N/mm2 由于面板抗彎強度 f f,因此滿足規定! (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1.214.140+1.41.200)0.4=4.476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476.000/(2400.018)=0.93338309.0/(21000.00018.000)=0.692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N/mm2 由于截面抗剪強度 T T,因此滿足規定。 (3)撓度計算v = 0.677ql4/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0.67714.140400.0400.0420、00.0400.0/(1006000486000)=0.840mm 面板最大撓度v不大于v=400.0/250=1.6mm,滿足規定!(三)梁底支撐木方計算 1、梁底木方計算 作用荷載涉及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1)荷載計算: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 251.40.4=14.000kN/m 模板自重線荷載(kN/m): q2= 0.350.4(21.4+0.4)/0.4=1.120kN/m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原則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原則值 P1= (2+1)1.40.4=1.680kN 均布荷載 q = 1.214.000+1.21.121、20=18.144kN/m 集中荷載 P = 1.41.680=2.352kN 通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350KN N2=9.086KN N3=1.350KN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232kN.m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086kN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25.46mm 木方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509.009.00/6=60.75cm3; I = 4.509.009.009.00/12=19.44cm4; (2)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2321000000/(60.751000)22、=3.82N/mm2 木方抗彎計算強度f不大于f=13N/mm2,滿足規定! (3)木方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必要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3367/(24590)=1.247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6N/mm2 由于截面抗剪強度 T T,因此滿足規定。 (4)木方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25.46mm 木方最大撓度不大于v=400/250,滿足規定! 、梁底頂托梁計算 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持續梁計算。 均布荷載取托梁自重 q= 0.061kN/m。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943kN.m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1.23、19kN 通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407mm 頂托梁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8.008.008.00/6=85.33cm3; 截面慣性矩 I = 8.008.008.008.00/12=341.33cm4; (1)頂托梁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9431000000/(85.331000)11.05N/mm2 抗彎計算強度不大于13N/mm2,滿足規定。 (2)頂托梁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 0.407mm 由于最大撓度不大于600/250,因此滿足規定! (四)扣件抗滑移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扣24、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上部荷載沒有通過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無需計算。 (五)立桿穩定性計算 立桿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軸心壓力設計值,它涉及: 橫桿最大支座反力 N1=11.19kN 腳手架鋼管自重 N2 = 1.20.1296.35=0.983kN N = 0.983+11.19=12.173kN 軸心受壓立桿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0.256; i 計算立桿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25、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由如下公式計算 l0 = k1k2(h+2a) =1.1851.062(1.5+20.3)2.643m2643mm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85;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062; u 計算長度系數, u = 1.75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 = 0.30m; 經計算得: = 97.24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規定!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運用框架柱作為連接連墻件。5、重要項目施工技術辦法 1、模板支架構造規定: a.立桿之26、間必要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保證兩方向足夠設計剛度; b.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種方向變距、而另一種方向不變。 2、整體性構造層設計: a.在支撐架頂部和底部(掃地桿設立層)設立單水平加強層; 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構造層設立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立斜桿層數要不不大于水平框格總數1/3; 3、剪刀撐設計: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設剪刀撐; b.中部依照需要并依構架框格大小,每隔35m設立。 4、頂部支撐點設計: a.立桿頂部距離支架頂層橫桿高度不適當不不大于300mm; 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接近立桿,且不適當不不大于227、00mm; 5、支撐架搭設規定: 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框格層中設立; b.保證立桿垂直偏差和橫桿水平偏差不大于扣件架規范規定; c.保證每個扣件和鋼管質量是滿足規定,每個扣件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銹蝕、被焊過; d.地基支座設計要滿足承載力規定。6、支撐架基本規定a.支撐立桿應盡量設立在混凝土構造上,且下部應墊50100木方。b.當立桿只能設立在回填土上時,要在加鋪一層多層板,且立桿下部宜采用可調支撐,以便于調節立桿支撐高度。7、施工使用規定: 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保證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采用由28、中部向兩邊擴展澆筑方式; 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浮現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控制辦法,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狀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狀況及時解決。8、各處模板安裝容許偏差,如下表:序號項 目容許偏差()1軸線位移52底模上表面標高53柱、墻、梁截面尺寸+4 -54層高垂直度5m65m8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6表面平整度59、模板拆除:1)、拆模時間應按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塊強度來擬定,其原則為: (1)、跨度不不大于8m板、梁,混凝土強度須達到100%。 (2)、跨度不大于8m板、梁,混凝土強度須達到75%。 (3)懸臂構件混凝土強度29、須達到100%。 (4)、墻側模拆除,其混凝土強度應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傷時,方可拆除。2)、拆除側墻模板時,應先分塊或分段拆除其支撐、卡具及連接件,然后拆除模板。如模板與混凝土粘結較緊,可用木槌敲擊模板使之松動,然后拉下,不得亂砸。3)、拆下模板、配件等,禁止拋扔,要有專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6、技術質量保證辦法1、質量保證辦法、細部解決辦法1)、柱模垂直度用可調支托加固和調節,可較好地控制和調節垂直度。2)、拉通線全過程監控,普通拉上中下三道通線,支模安裝后全面檢查糾正,澆筑砼時隨時校正,砼澆筑后一小時內再復查。3)、所有模板側30、向應平整以保證拼縫緊密,模板薄厚應一致,若相差大應加墊片,施工中發現板縫過大應貼膠帶紙。4)、保護模板拆模辦法:安裝時最后在邊角處安裝小塊三角形或長方形模板。如一種開間鋪2塊大模板,中間可故意鋪1條小模,拆模用鐵撬先拆出這個小模,然后用木楔楔入,使模板與砼表面脫離,再用鐵撬撬模。拆墻模板時應先用木楔先楔入,使模板與砼表面脫離,再用鐵撬撬模。2、技術交底制度1)、技術交底目是使施工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藝規定、工程內容、技術原則、施工程序、工期規定、安全辦法等,做到心中有數,施工有據。2)、現場責任師應向分包班組長進行工程構造、工藝原則、技術原則、安全生產交底,再由班組長向所屬員31、工進行詳細交底。3)、交底制度以書面交底為主,交底資料必要詳細精確、直觀、符合施工規范和工藝細則規定,并經第二人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資料應妥善保存備查。3、質量、技術管理制度1)、由項目部技術部門依照設計文獻、圖紙編制施工方案,突出本工程難點、特殊部位,制定專項技術辦法。2)、對于特殊工種人員一定要持有特殊工種操作證書,并經定期審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3)、在施工過程中,繼續進行施工方案優化工作,以求得施工方案先進、科學和成熟。施工過程中,工序細節優化隨時也許有,通過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管理人員技術管理水平和作業成員操作水平,從而保證工程質量提高。4)、工程現場技術文獻和資32、料,由技術部門負責收集、整頓、組卷和歸檔。5)、現場責任師要認真填寫施工日記,規定內容詳細。施工過程中,按程序規定收集文獻,記錄和整頓各項施工資料,特別做好技術、質量安全工作狀況記錄,以便于日后查閱、追朔。6)、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在工程質量管理中,制定責任到人質量把關制度,實行獎罰制度,嚴格把好質量關。7)、質檢員實行現場施工全過程質量監督,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對施工現場有不按設計規定、施工驗收規范、操作規程及施工方案行為,質檢員有權停止現場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治。8)、貫徹雨季施工辦法,本工程施工期間正是春、夏季,受風雨影響較大,因而必要做好防雨施工布置工作,應加強雨天施工信息反33、饋,掌握天氣變化狀況,以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及進度規定。9)、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整體穩定。預埋件與預留孔洞必要位置精確,安設牢固。10)、模板體系安裝好后,必要滿足設計規定幾何尺寸,且具備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11)、與混凝土接觸模板面涂隔離劑。12)、模板安裝好后表面要平整,接縫不至于漏漿,對于過大接縫要用膠紙粘貼。13)、拆模時,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不變形、棱角完整時,方可拆除。拆模板后,在樓面堆荷較多部位,應在恰當位置板底加回頭頂。4、施工過程巡檢監督制度班組施工人員要對自己工作質量進行自檢。項目部管理人員要堅持監督和每天專門巡檢制度,監督檢查施工方案執行狀況,檢查34、施工質量與否符合規范規定,檢查保證模板工程幾何尺寸無誤,支模系統達到強度和穩定規定,模板平整垂直,不發生因支模質量而導致爆板漏漿通病,巡檢過程發現不合格項應及時監督施工班組返工整治,直至消除不合格項。5、堅持工序中間驗收制度分項工程完畢之后,必要按原則對完畢分項或工序進行質量檢測驗收工作,不符合規定不得進入下一工序。7、安全生產保證辦法1、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方針、政策和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防止為主”方針。2、明確安全職責,開展三級安全檢查制度,實行目的安全管理,把安全事故壓縮到最小也許。3、施工過程中,如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指定專人限期整治,貫徹整治辦法,在檢查制度監督下清35、除隱患,以保證安全生產順利進行。4、所有施工人員必要通過安全教誨才干上崗操作,在進入施工現場操作必要按規范規定帶好安全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5、模板安裝必要按模板施工設計方案進行,禁止任意變動;6、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要設立暫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7、安裝模板應按工序進行,當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禁止運用拉桿、支撐攀登上落;8、安裝頂板模板遇到有預留洞口地方,應作暫時封閉,以防誤踏和墜物傷人;9、拆模板前,應經施工技術人員按試塊強度檢查,確認混凝土已達到拆模強度后,且必要經施工負責人批準,方可拆除。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不容許讓模板枋料自由落下,禁止猛撬落和36、拉倒;10、拆除模板前,應將下方一切預留洞口及建筑物周邊用木板或安全網作防護圍蔽,防止模板枋料墜落傷人;11、竣工后,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模板枋料等,拆下模板枋料應及時運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穩妥。8、產品保護辦法1、開始澆筑混凝土時要有專人對已完畢模板進行維護和檢查,對部份也許移動或變形要進行返修,保證模板達到工藝規定。訂立科學合理作業籌劃,施工作業前,應熟悉圖紙內容制定多工種交叉施工作業籌劃,既要考慮保證工程進度順利進行,又要考慮保證交叉作業施工不互相干擾。防止盲目施工和不合理趕工期以及不采用防護辦法,互相損壞、重復污染等現象產生。交接清晰、責任明確,管理到位,提高成品質量保護意識,將以合同、合同等形式明確各工種對上道工序質量保護責任及本工序工程保護,并辦好上下工序必要交接手續,以提高產品保護責任心。貴重物品及半成品進場后入庫堆放,應分類、整潔地堆放,并墊離地面。5、教誨工人不要在施工完畢面上亂涂亂畫,以免涂損,一經發現人為導致成品涂損及碰壞,屢教不改者,將作罰款和退場嚴肅解決。9、施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