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風景名勝區茶山景區詳細規劃方案(2022-2035年)(2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8546
2024-05-20
20頁
8.33MB
1、大澤山風景名勝區茶山景區詳細規劃(20222035年) 一、規劃范圍與面積大澤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審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茶山景區(以下簡稱規劃區)位于大澤山風景名勝區西南部,本次規劃范圍為茶山景區主景區,具體范圍:北起茶山天池北側山脊,南至正澗村西側山脊,西起老山村東側山腳風景區界線處,東至店子鎮與東閣街道交界處,規劃區面積為12.09km。二、性質定位茶山景區是以青峰、奇石、平湖、疊瀑為自然特色,以狀元文化和將軍文化為內涵,集觀光游覽、文化探源、游樂體驗、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景區,是大澤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區之一。規劃區風景資源特色可概2、括為:山峰環池、山色天成;奇石秀麗、物競天奇;清溪疊瀑、野趣盎然;花林繁茂,森林氧吧。三、規劃期限近期:20222025年。遠期:20262035年。四、景觀保護規劃規劃區主要位于二級和三級保護區,少量位于一級保護區。其中,規劃區東南側部分山體位于一級保護區,面積為0.01平方公里。保護措施為:嚴格保護規劃區內險峰溪澗、奇石幽洞、森林植被等自然景觀資源;除資源保護、生態修復、觀景休憩、游覽步道、生態廁所、游客安全等設施外,嚴禁建設與風景保護和游賞無關的建筑物;區內只宜開展觀光游覽、生態旅游活動,嚴格控制游人容量,禁止安排對外交通,嚴格限制機動交通工具進入本區。規劃區東側茶山景區山體區域位于二級3、保護區,面積為6.18平方公里。保護措施為:培育和恢復被破壞的山體和植被,保持水土、保護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森林植被可進行必要的林相改造,恢復青山綠水、層林盡染的自然景觀,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規劃區西側茶山景區現狀游覽區域位于三級保護區,面積為5.9平方公里。保護措施為:合理安排旅游服務設施,有序控制各項建設活動;以低層、低密度建筑為主;區內新建旅游服務設施建筑高度原則控制在9米以下,以12層為主。五、風景游賞規劃(一)游人容量規劃區日游人容量為7020人次/日,年游人容量為168萬人次/年。以日游人容量的2.0倍作為極限容量,則日極限游人容量為14040人次/日。(二)規劃結構規劃以“雙4、廊、六區、十二景”為結構,串聯多處景點和旅游服務設施。雙廊:以沿雙山河形成的兩個峽谷溪澗為廊道,分別形成石瀑廊道和花溪廊道;六區:包括文化探源區、運動拓展區、溪澗花林游覽區、山林休閑區、森林探險區、山林涵養區等6個功能分區;十二景:包括山峰環池、訪古尋圣、湖光山色、匹練飛空、松石奇谷、鳥鳴猿啼、茶山黃龍、探索樂園、花溪竹影、碧波映巒、森林氧吧、漫步林端等12個主題景觀。六、旅游服務設施規劃根據實際用地情況,在規劃區外,景區南入口處建設游客中心,北入口處建設北入口游客中心,結合現狀進行改造,配套會展中心、茶山大院商業街、茶山大院民宿、茶山莊園、茶山小鎮、茶山和園酒店、水上樂園等旅游服務設施;在規5、劃區內建設索道上站(茶山湖西旅游點)、節氣研學基地(茶山東旅游點),提供游客服務、餐飲、購物等功能。規劃茶山景區設置茶山湖西旅游點,規劃建設用地2050m;茶山東旅游點,規劃建設用地3300m。建筑層數皆為12層,餐位皆為100個。此外,規劃區內建設8處服務部,通過上述設施的建設整體滿足該片區的游覽服務需求。七、游覽交通規劃(一)出入口規劃規劃區共設2個出入口,為現狀南、北出入口。規劃對2處出入口進行改造提升,外來車輛直接進入北入口停車場。出入口應加強景觀環境的建設,提升現狀景觀環境,設置省級風景名勝區徽志,使其成為風景名勝區重要的標志。出入口應結合風景名勝區的特點進行詳細設計,突出風景名勝區6、特色,北入口設置商業街、游客中心、停車場、停靠站等旅游服務設施,南入口設置游客中心、停靠站等設施。(二)道路規劃結合規劃區具體情況,規劃盡可能地對景區現狀道路進行利用、調整和完善,形成車行道觀光車專用道游步道相結合的交通游覽體系。加強各個景點間的交通聯系,方便游人到達各景點進行游覽。風景名勝區內部倡導低碳環保通行,車行道路主要供景區內部專用電瓶車及后勤保障車輛通行,社會車輛進入景區后將車輛停在入口停車場,游覽景點主要以步行為主,輔以觀光電瓶車,并于沿線配套建立健全的休憩點和服務設施等。結合場地條件,在山地道路曲折、轉彎半徑較小、道路較窄的區域,局部增加鋪裝面積,設置錯車平臺、觀景平臺等。八、用7、地協調規劃(一)各類用地規劃適當增加風景游賞用地,規劃新增戶外研學、林下休閑、兒童樂園、沿登山和濱水步道的亭廊等風景點用地,以及星空露營等野外游憩用地,面積為12.43hm,風景游賞用地約占規劃區總用地的1.03%。將般若寺(原址)改造為旅游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節氣研學基地、索道上站等,擴大旅游服務設施用地,面積為1.23hm,占規劃區總用地的0.10%。利用現狀防火通道建設游覽車環線,聯通南北景區,梳理各景點間的車行道、步行道和停車設施,增設溪間和環湖游步道,規劃該項用地總計20.74hm,占規劃區總用地的1.72%。規劃區內的林地、耕地、園地和水域以保護為主,具有游賞功能的此類用地,劃入風景8、游賞用地,但保持其原有用地性質不變。(二)其他相關規劃協調1.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規劃區位于平度市北部低山丘陵區,是由店子鎮的部分行政區劃范圍組成,距離大澤山鎮鎮區9公里、店子鎮鎮區10公里,規劃與“三區三線”、國土空間規劃進行了充分銜接,城鎮開發邊界范圍與風景名勝區范圍不存在交叉重疊。2.耕地保護規劃區內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區與耕地保有量重疊區域面積約為0.64公頃,占規劃區總面積的0.05%。本次規劃新增旅游服務設施用地,交通與工程用地等建設用地均不占用耕地,具有游賞性的耕地部分劃入風景游賞用地,但不改變其原有土地的用地性質。本規劃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糧食安全9、。3.林地保護對接平度市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數據與平度市林地一張圖數據,嚴格保護、林地和林木資源。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盡量減少占用林地,符合占用條件的項目經有批準權的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辦理建設項目占用林地審核手續。加強林地用途管制,禁止毀林開墾、挖塘等將林地轉為其他農用地的行為;禁止借地質災害治理、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等項目名義非法占用林地進行采砂、采石、取土,不得為其辦理占用林地許可手續。4.生態環境保護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規定,做好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規劃的實施協調,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規劃環評的相關措施和要求。規劃區與生態保護紅線交叉重疊區域面積為743.83公頃,規劃區位于10、生態保護紅線內的區域除按照風景名勝區管理規定外,還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的管理規定。5.水資源保護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相關規定,嚴格水域岸線管理,做好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嚴格保護河流兩側10m藍線范圍內的河流及其支流的自然水體流向和岸線,包括沿河綠化。九、建筑布局規劃規劃將景區分為:文化探源區、運動拓展區、溪澗花林游覽區、山林休閑區、森林探險區、山林涵養區6個功能分區,并在相應的功能區內配套旅游服務建筑。規劃區內主要建筑布局如下:規劃在文化探源區內將般若寺(原址)改造為旅游配套設施(傳統文化研習館),對現狀蔡齊書屋進行提升;為更好的聯通南北景區,方便游客游覽,規劃在茶山湖西側建設索道上站,設置餐位和觀景設施,對沿路的廁所進行改造提升。在運動拓展區內建設展示“二十四節氣”非遺文化的節氣研學基地和戶外研學場地,開展手工體驗、研學教育活動;設置兒童樂園和林下休閑空間。在森林探險區結合游覽道的布置,設置驛站和觀鳥屋等建筑設施,為游客提供休憩場所。將溪澗花林片區的風涼埠水面建設成小(二)型水庫,對其大壩進行改造提升,周邊建設茶室、觀景平臺和小賣部。在山林休閑區內沿山體游步道建設驛站等林中休憩設施,供游客休憩停留。在山體、濱湖游步道適當區域設置亭廊等游憩點。附件:主要規劃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