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區發展房地產項目駁岸土方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38598
2024-06-06
14頁
850.54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1.1 工程概況11.2 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11.3 編制依據1第二章 施工總體部署22.1 施工準備22.2 施工工況32.2.1 基坑圍護的施工工況32.2.2 土方的施工工況42.2.3 降水施工工況42.3 施工進度安排5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63.1 施工程序63.2 土方工程63.2.1挖土原則63.2.2挖土施工73.3 降水工作73.4 邊坡監測83.5 夜間施工8第四章 質量保證措施94.1 組織保證體系94.2 質量管理程序94.3 質量問題的處理104.4 技術資料10第五章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105.1 安全組織機構105.2 安全生產措施115.2、3 文明施工措施115.4 文物保護125.5 消防保衛12第六章 雨期施工措施12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恒基蘇州相城區發展項目F3地塊1a期項目位于蘇州市相城區,元和塘以西,春申湖西路以南,御窯路以東及華元路以北地塊。本工程由西側駁岸和內部駁岸組成。 西側駁岸長為494米,河底標高為-1.88米,大部分駁岸頂標高為4.5米,原地面標高為2.6米,西側駁岸土方開挖深度為5.58米。內部駁岸兩側總廠約為509米,河底標高為-1.0米,駁岸頂標高為1.5米,原地面標高為2.5米,內部駁岸土方開挖深度為4.35米。1.2 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一)地形地貌:擬開挖駁岸地貌上場地原為河道和池塘3、,場地內上層土土質差,多為淤泥質素填土,平均厚度為2.5米。(二)工程地質條件1、年平均水位0.88米2、影響本工程的為賦存于第1層素填土中,穩定水位埋深2.00-3.00米,穩定水位標高為0.85-1.19米。因此本工程排水以明溝排水為主。1.3 編制依據1、駁岸施工圖紙 2、內河通航標準 GB50139-20043、交通部發布的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JD60-2004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5、堤防工程設計規范 GB50286-986、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 CJJ50-927、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第二章 施工總體部署恒基蘇州相城區發展項目F3地塊1a期工程的場內尚4、有積水,首先對場地進行排水施工,然后挖除駁岸位置的淤泥質素填土,再根據駁岸基礎深度開挖出駁岸基礎。2.1 施工準備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專門召開施工準備會議,落實各項施工準備工作計劃,內容如下: 1、技術準備: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 2、施工現場準備工作:地上、地下、周邊各種管線及障礙物的勘測定位;基坑開挖線的定位;地上、地下障礙物的拆除;施工現場的平整;測量放線;臨時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等管線的敷設;臨時設施的搭設;現場照明設備的安裝。 3、勞動組織準備:組織勞動力進場,做好施工人員入場教育等工作。 4、材料、機械準備:根據相關的設計圖紙和施工預算,編制詳細的材料、機械設備需要量計劃;組5、織材料和機械設備按計劃進場。5、施工場外協調:對外協調交通、環衛、市容關系的前期準備工作。七、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1、土方挖運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名稱數量型號1挖掘機4臺1.2立方米2運土車20輛3推土機1臺4裝載機1臺2、勞動力需要量計劃序號工種數量(人)1力 工62測量員13放線工24清潔工45電 工12.2 施工工況2.2.1 基坑圍護的施工工況本工程采用大開挖的方式進行開挖,因本工程地理原因所限,分為2種放坡方式,即:1、 當放坡場地9m時,按1:1.5坡度放坡(如下圖);2、 當放坡場地位于1#、4#、6#樓位置時,底板深度位0.96米,駁岸基礎深度為-2.98米,高差為-3.94米6、,且距駁岸基礎只有4米,按1:0.5坡度放坡,駁岸基礎采用土模,不留工作面,并采用噴漿護坡加固(如下圖); 噴漿護坡主要由西側駁岸與1#、4#、6#樓座之間。做法為:在土層面做18#鉛絲網,在鉛絲網上噴50厚C15細石混凝土。支護范圍為樓座以外5米。對于樓座部分,需將其上部的土方挖除,以減少土體對于邊坡的沖擊力。2.2.2 土方的施工工況本工程土方開挖為大開挖。以駁岸基礎沉降縫劃分施工段。開挖時,先挖除淤泥質素填土,再根據基坑圍護要求開挖剩余土方。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配備4臺挖土機,其中西側駁岸施工時為2臺,內部駁岸施工時為2臺。在土方開挖的過程中邊坡按1:1.5放坡,基坑底部邊緣距駁岸基礎留出17、00cm的操作面和排水溝,為模板的施工留出工作面和排水溝(除1#、4#、6#樓座)。2.2.3 降水施工工況由于本工程的土方開挖深度大約在西側駁岸5.58m、內部駁岸4.35m,本工程排水方式主要考慮在土方開挖完成后,基坑兩側設置300深的排水溝,在基坑坑邊每100米設置一個500500800mm的集水井,每個集水井內設置一臺2200W的水泵抽出基坑內的水。集水井在施工結束后用砂石回填密實。為了防止自然地面雨水進入基坑內,在邊坡外側做200mm*200mm的圍堰。雨季施工在開挖基坑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為了防止雨水對邊坡的沖擊,當下雨時在邊坡處覆蓋彩膠布。并建立雨季應急組織8、機構。由于本工程場地大,地勢低,原場地內有大量積水,用挖掘機在場地內挖出1m深的縱道和橫道,將場地內積水排至F3地塊圍墻東側和西南側的河道中。2.3 施工進度安排 基坑開挖進度根據駁岸進度進行。保證進場的機具設備數量,滿足單位人員在各階段的使用要求,精度滿足本工程的質量要求,進場時間、數量、質量須滿足本工程的進場計劃要求。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3.1 施工程序3.2 土方工程本工程西側駁岸長為494米,河底標高為-1.88米,大部分駁岸頂標高為4.5米,原地面標高為2.6米,西側駁岸土方開挖深度為5.58米。內部駁岸兩側總廠約為509米,河底標高為-1.0米,駁岸頂標高為1.5米,原地面標高為29、.5米,內部駁岸土方開挖深度為4.35米。3.2.1挖土原則(1)本工程土方開挖為分層大開挖。第一次開挖將2-1粘土層以上的淤泥和腐殖土挖出并運出場外,并測量第一次開挖的坑底標高;第二次開挖時挖至設計標高,挖出的好土堆放至指定地點。(2)挖土施工時,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配備4臺挖土機。(3)土方開挖深度約為西側駁岸5.58m、內部駁岸4.35m,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機械的開挖深度,機械挖土不得超挖,坑底必須留100mm厚基土用人工修平至設計標高。(4)土方開挖時,建筑物邊線距開挖底部邊緣留出1000mm的操作面和排水溝,為模板的施工留出工作面和排水溝。(5)在土方開挖的過程中,采用放坡的方式,邊坡按110、:1.5放坡。局部區域應開挖點與樓座距離太近的,采用1:0.5放坡,并采用噴漿護坡的方法。(6)土方開挖時,如果挖至基坑底部時為淤泥土,需繼續向下開挖直至淤泥土全部挖出即可,超挖的部分采用加厚底板處理。(7)基坑開挖完成后,立即采用抽水泵將基坑內的水抽出基坑外。3.2.2挖土施工 (1)基坑開挖順序:測量放線開挖排水修坡整平。(2)基坑開挖時,先進行測量定位,抄平放線,定出開挖長度,按照放線分塊進行挖土施工。(3)挖土時應邊挖邊檢查坑底寬度及坡度,不夠時及時修整。(4)基坑開挖應盡量防止對地基土的擾動。采用挖土機挖土時,坑底必須留100mm厚基土用人工修平至設計標高。(5)基坑開挖時,兩人的操11、作間距應大于2.5m。多臺機械開挖時,挖土機間距應大于10m。在挖土機的范圍內,不允許進行其它作業。挖土應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角或逆坡挖土。(6)基坑開挖時,應對平面控制樁、水平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定期進行復測檢查。(7)土方開挖中如發現文物或古墓,應立即妥善保護并及時報請上級部門來現場處理,待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3.3 降水工作根據我司目前掌握的圖紙,由于本工程的土方開挖深度西側駁岸5.58m、內部駁岸4.35m,本工程排水方式主要考慮在土方開挖完成后,基坑兩側設置環形300300300mm的排水明溝,在坑邊的每100m設置一個500500800mm的集12、水井,用水泵抽出基坑內的水。集水井在施工結束后用砂石回填密實。若基坑土方開挖并排水完成后,發現基坑底部仍有水漬時,此時,基坑可在此標高的位置上再向下開挖30cm左右,排水完畢后,再基坑底部回填30cm厚的碎石,以確保混凝土的施工。3.4 邊坡監測邊坡開挖后因對邊坡進行監測,在100m邊坡上定一個點,每天進行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檢測過程中,如發現偏差過大的,應及時進行處理。3.5 夜間施工3.5.1夜間施工是應做好夜間值班記錄,值班人員不得離崗。3.5.2保證充足的照明,挖機、土方車司機能洞悉周圍環境。第四章 質量保證措施4.1 組織保證體系基礎施工階段建立由項目經理、現場經理、總工程師領導,13、質量總監中間控制,責任工程師負責的三級管理系統。項目經理總工程師質量總監土方責任工程師土方責任工程師土方施工隊土方施工隊現場經理4.2 質量管理程序 基本要素質量 工作質量人員:基本要素質量執行崗位責任制人員素質保證材料:原材檢測資技術料保證原材質量保證操作:按工藝標準熟悉圖紙操作過程保證機具:檢測合格使用周檢維修保養機具保證方案:經審批可實施實施中優化總結方案保證原材質量保證產品質量保證 4.3 質量問題的處理如發生質量問題,立即上報監理。 1、土方開挖過程中,若基坑變形突然加大,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及時回填,也可以在其背后進行挖土卸荷,以保證土方開挖時的穩定。 2、開挖過程中,若局部存水,可14、以采用明排集中,用潛水泵抽到地面排水系統。4.4 技術資料基礎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和記錄,并上報監理。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完成技術資料的分類、歸檔工作。第五章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5.1 安全組織機構安全總監責任工程師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現場經理施工隊 5.2 安全生產措施1、現場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領導小組。2、全體人員應認真執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3、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向操作人員做專項技術安全交底,關鍵部位要下技術指導書。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督。進場施工人員必須符合有關蘇州市勞務人員用工的有關規定及條例,證件齊全。5、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進行“三15、級”安全教育。 6、每天班前五分鐘,施工負責人必須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專項交底。 7、現場電器設備要有漏電保護器,電纜應設可靠絕緣。8、各種機電設備均應設專人負責管理,電工持證上崗。9、現場用電設備必須實行三級供電,兩級保護。 10、夜間施工,工地應有足夠的照明。 11、土方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和保養,確保施工期間機械的正常運轉。 12、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古墓、各種管道、管溝、電纜、人防等)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報告經理部,待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13、在開挖邊坡上搭設1.2米高防護架,以防人員不慎掉入基坑內。防護架距離邊坡口500mm以上。14、開挖邊坡5m內不得16、過3T以上車輛,不得集中堆放材料。5.3 文明施工措施 1、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小噪音。 2、所有施工人員應保持現場衛生和環境清潔。 3、為保持環境衛生,避免運土車發生遺灑,在現場指派專人負責將運土車箱外側的浮土清掃干凈無封閉車廂的必須蓋好帆布,避免路上遺灑。 4、大門出口處設置沖洗車位,在下雨時每輛車必須沖洗,并在出入的大門道路上鋪設草簾。 5、每天收車后項目經理部指派專人清掃馬路,以達到環衛要求。 6、現場內施工人員禁止吸煙。 7、施工機械要經常清洗,保證外表干凈。5.4 文物保護 1、開挖過程中,如突遇不明物體時,應立即停止機械開挖,現場工人要及時將情況匯報給工長,工17、長可帶領工人簡單察看、進行小范圍的清理,確定為正常的礫石后,可繼續開挖。如果不能確定,可通知地勘部門前來察看。 2、如果懷疑是歷史古墓,應向區文物局匯報情況,請文物部門的相關同志進行現場察看。 3、如果現場能夠明顯判定是古墓或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埋葬品,則現場應有工長專人負責組織看守,可以調動現場經警維持場地現狀,不許任何工人進入埋葬品區域,直至文物部門的人員前來。現場要做好對埋葬品區域的遮擋覆蓋工作。對于由采訪證明的記者應通知文物部門的人員,只有在文物部門人員許可的情況下才允許拍照攝像,防止不法分子進入現場。5.5 消防保衛 現場應配備保安人員,嚴禁非現場人員進入現場。消防栓、滅火器接入現場18、,定期組織消防預演練,做好消防保衛培訓,加強管理人員和工人的消防保衛理念。第六章 雨期施工措施 1、場地排水:沿駁岸兩側挖明排水溝、設集水井,泵抽至市政排水系統。保證施工現場水流暢通不集水四鄰地區不倒灌。 2、做好生活區的下水管道和雨水井,用水應有固定排放途徑,保證雨后不陷、不滑、不泥濘、不存水,避免浸泡邊坡。3、土方施工中,臨時道路上鋪渣土或砂石,保證雨后通行不陷。 4、土方回填后遇有下雨應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雨水侵泡。 5、機電設備要經常檢查接零、接地保護,所有機械棚要塔設嚴密,防止漏雨,隨時檢查漏電裝置功能是否靈敏有效。6、提前了解天氣情況并儲備塑料薄膜在下雨前及時覆蓋已碾壓好的土層。 7、現場要有5臺左右的備用潛水泵,遇雨時及時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