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課件(6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9835
2024-06-07
63頁
17.24MB
1、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2023年3月22日,1、腳手架分類2、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3、構造要求4、搭拆基本安全要求5、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6、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7、編制依據及參考資料,課程內容:,1.按所用的材料:分為木腳手架、鋼腳手架和軟梯;2.按是否可移動:分為移動腳手架和固定腳手架;3.按搭接形式和使用用途分為:單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懸挑架;4.按遮擋大小分為:開口型腳手架、半封閉腳手架、全封閉腳手架。,一、腳手架的分類,1.按所用的材料:分為木腳手架、鋼腳手架和軟梯;2.按是否可移動:分為移動腳手架和固定腳手架;3.按搭接形式和使用用途分為:單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懸挑架;4.按遮擋2、大小分為:開口型腳手架、半封閉腳手架、全封閉腳手架。定 義:雙排腳手架:由內外兩排立桿和水平桿等構成的腳手架;半封閉腳手架:遮擋面積占30%70%的腳手架;全封閉腳手架:沿腳手架外側全長和全高封閉的腳手架;開口型腳手架:沿建筑周邊非交圈設置的腳手架。,一、腳手架的分類,扣件:采用螺栓緊固的扣接連接件為扣件,包含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水平桿:腳手架中的水平桿件(橫桿、立桿);掃地桿:貼近樓地面設置,連接立桿根部的縱、橫向水平桿件;連墻件:將腳手架架體與建筑主體結構連接,能夠傳遞拉力和壓力的構件;剪刀撐:在腳手架豎向或水平向成對設置的交叉斜桿。,二、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1.基本認識,拋撐3、:用于腳手架側面支撐,與腳手架外側面斜交的桿件;主節點: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步距:上下水平桿軸線間的距離;立桿縱(跨)距:腳手架縱向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立桿橫距:腳手架橫向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單排腳手架為外立桿軸線至墻面的距離;,二、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1.基本認識,二、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1.基本認識,二、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A-腳手架跳板B-小橫桿C-斜支撐D-斜支撐E-頂層護欄F-中間護欄G-踢腳板H-立桿I-大橫桿J-底座K-墊板L-活動開關(自動開關)M-掃地桿(掃腳桿)N-立桿O-扣件,1.基本認識,二、基本認識及構配件要求,2.構配件要求 4、腳手架鋼管宜采用 48.33.6 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8kg,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應涂有防銹漆;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 65Nm 時,不得發生破壞,扣件在使用前應逐個挑選,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嚴禁使用;可調托撐抗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小于40 kN,支托板厚不應小于不應小于5,嚴禁使用有裂縫的支托板、螺母;鋼芭網腳手板不得有裂紋、開焊與硬彎。,1.大橫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對接或搭接;兩根相鄰大橫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5、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三、構造要求,2.小橫桿:小橫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跨距的1/2;3.腳手板:腳手板分為沖壓剛、木腳手板、竹串、鋼芭網,作業層鋪設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鋪實;木腳手板使用0.4mm的鍍鋅鋼絲綁扎,竹串/鋼芭網/沖壓剛使用1.2mm鍍鋅鋼絲綁扎;腳手板的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設,對接平鋪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搭接長度不應小于 200mm。,三、構造要求,4.立6、桿:每根立桿底部宜設置底座或墊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高于200mm處的立桿上;單、雙排腳手架底層步距均不應大于2m。腳手架立桿的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桿頂層步距可使用搭接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三、構造要求,4.立桿: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宜高出女兒墻上端1m,宜高出7、檐口上端1.5m;腳手架立桿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 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 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 500mm。,三、構造要求,4.連墻件:連墻件設置的位置、數量應按專項施工方案確定,通常可以布置為三步三跨、兩步三跨;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且不應大于4m。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應采取防傾覆措施,當搭設拋撐時8、,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并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腳手架上,與地面的傾角應在 4560之間。,三、構造要求,5.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高度在 24m 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扣件進行搭接,長度不少于1米,不小于3個扣件。,三、構造要求,5.剪刀撐:,三、構造要9、求,6.懸挑架:懸挑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超過20米,懸挑層應做硬封閉防護,且不超過10m應設置一道水平兜網;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宜設置鋼絲繩或鋼拉桿與上一層建筑結構斜拉結,角度宜為45;,三、構造要求,6.懸挑架:懸挑梁尾端應在兩處及以上固定于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上,用于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于16,U 型鋼筋拉環、錨固螺栓與型鋼間隙應用鋼楔或硬木楔楔緊。,三、構造要求,必須有國家勞動局頒發的資質證書,有足夠的腳手架搭設經驗及知識,并具備熟練的工作技能,人員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高空禁忌癥等都不能從事腳手架高處作業;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10、交底;應按本規范的規定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可調托撐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單雙排腳手架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兩步時,應增設連墻件加固;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四、搭拆基本安全要求,腳手架基礎,腳手架基礎要進行夯實,并采用槽鋼或厚度不小于5cm,長度不少于2跨的木板設置坐墊,防止基礎不均勻下沉,造成架體移位或傾覆。,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基礎未進行夯實或硬化處理,大雨后造成基礎下陷,立桿懸空。,架體基礎坐墊設置不符合要求,不允許采用磚、石11、頭作為坐墊。,不合格的腳手架、操作平臺基礎,二、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立桿,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未按照規范要求設置掃地桿,架體整體性不強,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掃地桿不合格的腳手架,三、立桿、大橫桿、小橫桿間距,腳手架立桿、大橫桿、小橫桿除了間距滿足規范要求和設計要求外,30m以下垂直度及水平度不能超過2,且操作層外側必須設置攔腰桿。,攔 腰 桿,腳手架搭接要求,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上的對接扣件必須交錯布置,即: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12、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對接扣件,立桿接長未交錯布置,部分接長未使用對接扣件。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不合格的腳手架,嚴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腳手架,立桿垂直度、間距嚴重超出規范要求。,立桿、水平桿間距嚴重超出規范要求,并且未設置掃地桿。,嚴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腳手架,立桿懸空,不符合搭設要求。,四、作業面攔腰桿及拋撐,必須設置攔腰桿,應設置兩道,上桿距離操作層1m或1.1m,下桿距離操作層0.5m或0.55m。拋撐設置角度在45到60之間,且必須頂在實體上,若無實體,必須采用兩個萬向扣固定。,拋撐,攔腰桿13、,攔腰桿不合格的操作平臺,未設置攔腰桿,攔腰桿高度不足,五、連墻件,連墻件的設置有效的保證了高大腳手架的穩定性,預防架體失穩、側翻事故的發生。,六、腳手板,腳手板必須滿鋪作業面,綁扎牢固,且有三個以上的支撐點。,不合格的腳手板,探頭板過長,極易造成腳手板傾覆。探頭板必須控制在150mm以內。,特殊位置要設置擋腳板,防止造成物體打擊事故。,擋腳板的設置,擋腳板,擋腳板,七、簡易操作平臺,比較符合安全產生要求的簡易平臺,立桿、橫桿間距符合要求,且設置了爬梯,但是攔腰桿存在柔性材料的缺陷。,簡易操作平臺加高未采用統一材料,整體性及外觀存在一定缺陷。,操作平臺不符合要求。平臺必須是整體的,絕不允許采用14、油桶作為操作平臺使用。,操作平臺寬度不足,在使用過程中不利于施工作業;操作平臺未設置橫桿,且腳手板破損或變形未及時更換。,嚴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操作平臺,平臺直接焊接在設備上,且只有一根立桿作為支撐,立桿與橫桿未采用扣件連接,腳手板未綁扎固定。,平臺未設置支撐,腳手板未綁扎。,八、罐體操作平臺,與傾斜面焊接的欄桿管須開坡口,增大接觸面,保證欄桿達到可靠的強度。,立桿的間距控制在2m以內,攔腰桿可采用扁鋼設置兩道,腳手板應采用統一材質。,垂直罐體操作平臺可間隔設置斜撐,斜撐與罐體和橫桿必須保證接觸面的焊縫長度,必須開坡口,以滿足安全生產要求。,主支撐點的間距控制在2m左右,中間設置次支撐點,以15、滿足腳手板的鋪設要求。,儲罐操作平臺要有欄桿和固定好的腳手板,嚴重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平臺,未設置斜撐,橫桿間距超出范圍,腳手板隨意鋪設,且未綁扎固定。,未設置攔腰桿。,存在缺陷的罐體操作平臺,欄桿采用柔性防護,防護強度不足,必須采用剛性材料(如扁鋼等)。,未設置攔腰桿或攔腰桿高度不符合要求。,九、作業平臺搭設不合格,未設置欄桿,腳手板只有2個支點,嚴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必須搭設落地式腳手架。,十、門型架的使用,門型架在使用過程中基礎必須平穩且堅實,左右兩面的剪刀撐必須扣緊后方可投入使用。門型架接高使用不得超過2層。,不合格的門型架使用,架體已達4層,穩定性無法保證,極易發生側翻。,基礎不平整,16、極易發生側翻。,十一、簡易橋梁、通道,嚴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通道、橋梁,十二、禁止擅自破壞腳手架,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扣件松脫,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橫桿搭接松脫、無扣件、桿件過短,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剪刀撐未搭接、搭接扣件過少、缺少桿件,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桿件外漏不足10CM、扣件松脫、連墻件過短未與外立桿連接,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扣件變形、焊接鋼管、鋼管開裂,五、施工現場腳手架常見問題,問題:立桿變形、扣件松脫、,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某在建30層高樓發生腳手架倒塌,正在該樓東側外墻作業的附著式腳手架突然從217、0層高處墜落,導致正在腳手架上作業的12名工人從高處墜落地面,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分析:(1)事故等級:重大事故。(2)事故直接原因:由于作業人員違規、違章作業造成,作業人員在沒有先懸掛電葫蘆、清撤架體上人員的情況下就直接進行腳手架下降作業,導致墜落。(3)事故間接原因:工長安全技術交底不清,安全監管人員沒有履行職責,工人缺乏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危險性作業未履行安全旁站監督。防控措施:(1)堅決杜絕違規、違章作業;(2)加強危險作業的管控旁站;(3)加強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安全意識;(4)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5)認真執行附著式腳手架18、升降前檢查和升降后驗收程序。,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2:建筑工地腳手架突然倒塌,事故發生時,有5名施工人員踩在腳手架上,正給樓房外墻體掛花崗巖,其中4人登上腳手架施工前,沒有戴安全帽。名受傷施工人員,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傷到了頭部。,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分析:(1)事故等級:一般事故;(2)直接原因:施工人員把主要支撐鋼管去掉,導致腳手架部分位置難以承重,最終引發坍塌;(3)間接原因:安全監督檢查巡視,個人安全防護佩戴,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技術交底不到位。防控措施:(1)加強腳手架重點部位日常巡視檢查;(2)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技術交底制度;(3)監督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的佩戴。19、,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3:2014年6月30日上午9時許,重慶某建筑外墻裝修鋼架腳手架發生垮塌,事故造成1死4傷。,六、腳手架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分析:(1)事故等級:一般事故;(2)事故直接原因:外墻施工人員私自拆除外架連墻件,造成架體失穩而釀成慘劇的發生;(3)事故間接原因:工長對工人安全技術交底不清,安全監管人員巡視檢查不夠,工人缺乏安全知識教育培訓。防控措施:(1)認真履行安全監督檢查職責,加強重點部位的監督和檢查;(2)加強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培訓;(3)增強安全技術交底的針對性;(4)根據施工階段特點進行典型案例的宣傳和展示。,7、編制依據及參考材料,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建設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統一標準化做法圖集-2018版本,謝 謝 您 的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