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苑住宅項目鉆孔灌注樁和淺層平板試驗檢測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507
2024-07-01
10頁
68.01KB
1、*項目鉆孔灌注樁基樁檢 測 方 案編 制:審 核:*目 錄1、工程概況22、檢測目的23、檢測依據及抽檢原則24、檢測工作量35、檢測方法及原理46、施工組織方案77、委托方責任和義務78、質量保證體系89、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810、工期安排911、服務承諾912、聯系方式及其它說明9*項目鉆孔灌注樁和淺層平板試驗檢 測 方 案1、工程概況擬建錦繡苑項目(建筑)位于*,項目由*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工程占地面積13334m2,建筑面積35308.3m2,由3棟主樓和1個地下室組成。主樓基礎擬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地下室基礎擬采用天然基礎。本工程主樓擬采用的鉆孔灌注樁樁徑為800mm,有效樁長約32、7m,樁端持力層為第6層中風化灰巖,設計單樁承載力為5500kN;地下室擬采用天然基礎,持力層為第4層粉質黏土層,承載力特征值為360kPa。2、檢測目的1、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采用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為設計和工程驗收提供依據。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采用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為設計和工程驗收提供依據。3、低應變反射波法:采用低應變反射波法測樁,確定混凝土樁的樁身完整性,判定樁身完整性類別與缺陷位置,為工程樁驗收提供依據。4、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采用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確定承壓板下地基土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的承載力,為設計和工程驗收提供依3、據。3、檢測依據及抽檢原則3.1、檢測依據:(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3)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14 (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5)建筑地基檢測技術規范JGJ/340-2015 (6)湖北省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42/242-20143.2、抽檢原則:(1)施工質量有疑問的;(2)設計方認為重要的;(3)局部地質條件出現異常的;(4)施工工藝不同的;(5)除上述規定外,同類型的宜均勻分布。4、檢測工作量4.1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本工程暫定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114、根(1#樓2根,2#樓3根,3#樓3根,地下室3根)。(依據設計和規范要求,采用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檢測時,樁基類別為甲級設計等級樁基(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及采用新工藝新樁型的灌注樁基)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婁的1%且不應少于3根,總樁數少于50根時不應少于2根;其它樁基抽檢數量不應少于3根,總樁數少于50根時不應少于2根。依據設計說明和規范要求。)4.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本工程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3根。(依據設計、規范和相關文件要求,采用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檢測時,檢測數量不應少于抗拔樁總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4.3低應變反射波法本工程低應變反射波法檢測370根。(5、依據設計和規范要求,采用低應變反射波法檢測時,甲級設計等級的樁基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樁,應全數進行低應變檢測;其他樁基工程的檢測數量,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30%;對壓入式預制樁及干成孔作業且終孔后經過核驗的灌注樁,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應少于10根。同時每根柱下承臺抽檢的樁數不應少于1根,且單樁、兩樁承臺下的基樁應全數檢測。)4.4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本工程淺層平板載荷試驗3個點。(依據設計和規范要求,采用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檢測,為設計提供依據時,每單位工程試驗數量不應少于3點;驗收檢測時,檢測數量為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3點。)5、檢測方法及原理5.1 單樁豎向6、抗壓靜載試驗圖5-1 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示意圖采用千斤頂加載,堆重平臺反力裝置給千斤頂提供反力,荷載用并聯于千斤頂上經計量標定的壓力傳感器測油壓,經事先計量標定的千斤頂率定曲線換算荷載。沉降采用對稱安裝在沉降測定平面上的2個或4個位移傳感器測讀。試驗裝置示意如圖5-1所示。按規范加載分級,單樁極限承載力的確定、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終止加載條件嚴格執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中的要求。現場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利用油泵逐級等量加載,加載應分級進行,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值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0,其中,第一級加載量可取分級荷載的2倍。卸載應分級進行,每級卸載量宜取加載時分級荷7、載的2倍,且應逐級等量卸載。終止加載條件: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樁頂總沉降量超過40mm;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的沉降量的2倍,且經24h尚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已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值且樁頂沉降達到相對穩定標準;試樁作錨樁時,錨樁上拔量已達到允許值;荷載-沉降曲線呈緩變型時,可加載至樁頂總沉降量60-80mm;當樁端阻力尚未充分發揮時,可加載至樁頂累計沉降量超過80mm。5.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是采用接近于豎向抗拔樁的實際工作條件,確定單樁抗拔極限承載力的方法。試驗采用油壓8、千斤頂加載,加載由千斤頂橫梁反力裝置提供,上拔荷載由聯接于千斤頂與油壓泵間的壓力傳感器讀數,經經計量檢定的荷載與油壓表讀數的標定關系確定,單樁上拔位移量由位移傳感器觀測。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逐級施加豎向上拔荷載,觀測樁頂上拔位移量隨荷載、時間的關系,分析確定抗拔樁抗拔極限承載力。現場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利用油泵逐級等量加載,加載應分級進行,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值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0,其中,第一級加載量可取分級荷載的2倍,每級卸載量宜取加載時分級荷載的2倍。判定及取值標準:根據上拔量隨荷載變化的特征確定:對陡變型U-曲線,應取陡升起始點對應的荷載值;根據上拔量隨時間變化的特征確定:應9、取-1gt曲線斜率明顯變陡或曲線尾部明顯彎曲的前一級荷載值;當在某級荷載下抗拔鋼筋斷裂時,應取前一級荷載值。當驗收檢測的受檢樁在最大上拔荷載作用下,未出現以上三條情況時,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應按下列情況對應的荷載值取值:a 設計要求最大上拔量控制值對應的荷載;b 施加的最大荷載;c 鋼筋應力達到設計強度值時對應的荷載。特征值取值: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按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的50取值。當工程樁不允許帶裂縫工作時,應取樁身開裂的前一級荷載作為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并與按極限荷載50取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相比,取低值。5.3低應變反射波法圖5-2 低應變反射波法測樁示意圖低應變反射波法10、是在樁頂豎向激振,彈性波沿樁身向下傳播,彈性波在樁身存在著明顯波阻抗差異的界面(如樁底、斷樁或嚴重離析等部位)或樁身截面變化(如縮徑或擴徑)部位將引起反射。經接收、放大、濾波和數據處理,可籍以一維波動理論時域分析和頻域輔助分析判定基樁完整性。試驗裝置如圖5-3所示。基樁完整性類別依據JGJ106-2014按以下原則進行判定:圖5-3 低應變反射波法試驗示意圖 類樁:樁身完整。 類樁:樁身有輕微缺陷,不會影響樁身結構承載力的正常發揮。 類樁:樁身有明顯缺陷,對樁身結構承載力有影響。 類樁:樁身存在嚴重缺陷。5.3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圖5-4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示意圖試驗裝置由承壓板、加荷千斤頂、豎向位11、移觀測裝置、反力裝置組成,如圖5-1所示。試驗時,在一定面積的剛性承壓板上向地基土逐級施加豎向荷載,觀測地基土承受的壓力與變形及時間的關系,按規范規定的標準方法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和極限值。它反映的是承壓板下3倍承壓板直徑深度范圍內地基土的強度、變形和時間之間的綜合性狀。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的加載方式。荷載分級、終止加載條件、穩定標準皆按DB42/269-2003建筑地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范執行。加載分級:最大加載量應大于等于設計要求或預估的極限承載力,加載分級不少于8級。穩定標準:連續兩小時內,每小時的沉降量小于0.1mm時,可加下一級荷載。終止加載條件: 承壓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側向擠出或開裂12、; 沉降急驟增大,荷載沉降(QS)曲線出現陡降段; 在某一級荷載下,24小時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標準; s/b大于或等于0.06(b為承壓板寬度或直徑)。6、施工組織方案本工程在檢測現場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檢測技術人員均應持證上崗。各檢測人員應明確各自崗位職責,加強配合,相互協調開展工作。當發現被檢測對象施工質量問題時,當事人要及時向現場技術負責人匯報,經證實后客觀真實地向建設方、監理方報告。必要時會同我公司總工和有關技術人員協商,作出處理意見。為了高效優質開展并如期完成本次檢測任務,我公司特成立檢測項目小組,小組主要成員如下:項目經理:*-場技術負責人:*動 測 試 驗 班:*靜 載 試 13、驗 班:*質 量 監 督 員:*現場安全負責人:*7、委托方責任和義務1、向檢測單位提供有關檢測樁詳細的工程地質、設計和施工資料;2、負責靜載試驗中被檢測樁樁頭的制作及測點試坑開挖(開挖至設計標高,面積以檢測樁為中心10mx10m的面積)等工作,開挖單樁靜載試驗要求樁頭平整;3、負責低應變檢測中被檢測樁樁頭的處理工作,要求被檢測樁樁頭平整;4、三通一平,為樁檢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設備進、出場及吊裝等所需的道路和場地8、質量保證體系在整個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我中心制定的、并經過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的監督管理委員會認證合格的質量管理手冊。同時為保證檢測工作的有序進行,公司將調撥專款,用于該項14、目的檢測開支,為其提供經費保證。質量控制由現場測試技術負責人負責,測試技術負責人在檢測前應將現場測試技術的關健環節向現場檢測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做到檢測時胸中有數,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質量控制。自帶電源的儀器設備在檢測前應及時充電,并且要保證充電的時間,避免在檢測過程中出現電源電量不足。檢查儀器的采集系統是否接觸良好、工作正常,使測試系統各部分之間匹配良好。并且檢測所用的計量儀器設備確保在檢定有效期內,滿足規范規定的要求。現場檢測完畢,認真開展內業計算、資料整理,完善資料校審簽名制度,執行簽字負責制。及時提交真實、完整、科學和合法的檢測報告,對提供測試數據的真實性及結論的準確性負責。9、文明施工15、及安全措施1、本檢測測工程第一安全責任人為項目經理,第二安全責任人為現場安全負責人。2、自覺遵守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規定,做到文明檢測。不在檢測現場大聲喧嘩。3、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決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生產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文明檢測”,確保整個檢測過程無一重大人生、設備安全事故。4、檢測人員進場前由安全負責人對檢測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且到達現場后應傳達公司的安全告知內容。5、加強現場測試人員及民工的管理,舉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告知。現場人員須戴齊安全帽后方可進入現場,堆載現場設置安全警戒線。防止堆載坍落傷害人身,防止工地銳器刺傷人。6、檢16、測前對設備和用電進行安全檢查,不違章作業。確保檢測各環節人員和設備的安全。10、工期安排1、靜載試驗按加、卸載時間及單次進場檢測數量確定合理工期。2、低應變檢測在現場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單項檢測1天內完成檢測。3、實際檢測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可適當調整工期,嚴格按建設方的安排進行檢測。4、現場檢測完成后五天內出具正式檢測報告。11、服務承諾1、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不受外來因素干擾,保證試驗數據準確公證;2、“信譽第一、用戶至上”,保證工期,隨叫隨到。12、聯系方式及其它說明公司地址:郵政編碼:辦公室電話(fax)項目聯系人:*(姓名) (手機號碼)本公司將以真誠的合作態度,嚴格按照規范和設計文件開展本工程的地基基礎檢測工作,嚴把地基基礎質量關,為貴單位提供科學、真實、完整和合法的檢測報告。特提交上述實施方案,請相關單位審定。*第 9 頁 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