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三度湖山住宅全區景觀概念設計方案(17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101
2024-07-11
171頁
169.87MB
1、1鄭州萬科三度湖山期LANDSCAPE CONCEPT TEXT OF ZHENGZHOU WANKE全區景觀概念設計2目錄02場地精神SITE SPIRITSCENE INTERPRETATIONSPACE FORMATBRIGHT SPOT SHAPECONDITIONS FOR READING01條件解讀03場景演繹0405空間格式空間塑造3條件解讀第一篇4三十公里外的第二居所城市區位CITY LOCATION鄭州市區5規劃定位PLANNING AND POSITIONING定位:鄭州萬科城市微度假產品6場地資源SITE RESOURCES700M 臨崖壁邊界7場地資源SITE RESO2、URCES350M 臨古鎮邊界8場地其它條件OTHER CONDITIONS OF THE SITE視野內高鐵交通規劃道路內高壓電塔用地內電線桿與電信塔附近工廠附近加油站9用地范圍規劃用地范圍實際設計范圍LAND AREA6000高回填區域10產品業態PRODUCT FORMS高層建筑立面聯排建筑立面疊拼建筑立面聯排疊拼高層配套幼兒園業態混合,無法形成獨立業態管理11日照分析SUNSHINE ANALYSIS夏至:7:00AM-10:00AM夏至:3:00PM-6:00PM夏季最佳活動范圍冬季最佳活動范圍冬至:8:00AM-11:00AM冬至:2:00PM-5:00PM活動用地等級劃分一級活動3、用地二級活動用地12空間尺度分析SPATIAL SCALE ANALYSIS空間單一,尺度均質,園區內僅紅線外公園具備設置集中性活動場地尺度54M40M262M465M59.5M75M57.5M120M27.7M22M18M400M60M13出入口位置分析ENTRANCE AND EXIT LOCATION人行入口車行入口(雙向)車庫入口(雙向)14矛盾點梳理CONFLICT RESOLUTION10棟小高層、27棟疊拼、22棟聯排、1388戶高密度產品建筑兵營式排布,景觀空間均質化,業態混合,類城市化住宅的建筑排布第二居所,微度假產品景觀如何協調度假產品定位與現狀建筑條件帶來的影響?15場地4、精神第二篇16老房觸感村落肌理青林湖山場地記憶 SPACE MEMORY17精神 內核怎樣的生活住 宅 不純粹是文化與精神的載體18離開城市,回歸院落等級地位在建筑外部表現的并不突出院成群落,為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及環境建筑裝飾體現追求恬淡平安的愿望方頂村建筑肌理的空間形態既表達了方頂先民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社會意識,也表達著居住者追求內心世界謙和恬淡精致19既容納生活哲學,也具備生活溫度方 頂 古 村的文化滋養,喻空間以藝術性的至美表達,為項目注入文脈與記憶,令它彰顯獨一份的東方哲思傳 承 脈 絡與文化基因當代表現20“歸園,歸心”“RETURN TO THE COURT5、YARD,RETURN TO THE HOME OF THE MIND”LEAVE THE CITY,RETURN TO THE COURTYARD,RESHAPE THE WARM LIFE TEXTURE AND WARM LIVING RELATIONSHIP.離開城市,回歸院落,重塑溫暖生活質感與溫情的人居關系自然而質樸,精致而溫暖21氛圍質感ATMOSPHERE TEXTURE溫潤肌理自然柔軟舒適,溫暖,質樸22材質控制MATERIAL CONTROL舒適,溫暖,質樸23色彩控制COLOR CONTROL舒適,溫暖,質樸24場景演繹第三篇25“望”于遠山“憩”于湖畔初“入”村落“穿”6、梭于市“居”于高庭“出則繁華,入則寧靜”,長久以來一直是居住的最高境界。退守寧靜,是家人與生活選擇居住的真意。大社區場景26初“入”村落“穿”梭于市 憩 于湖畔回歸自然之美,拂去城市喧囂,隱入一片恬靜,一人一界為一方天地回歸自然之美,拂去城市喧囂,隱入一片恬靜,一人一界為一方天地沿湖感知時令之變化,樹木之風華,山石之守望27 居 于高庭隱于繁華中的靜謐生活天地28 望 于遠山發揮地形優勢,于懸崖邊界塑造遠望觀山觀景活動空間29空間格式第四篇30業態類型TYPE OF THE FORMATS業態混合,無法形成獨立業態管理31中軸?AXIS建筑布局 自然形成兩條軸線與一條環園區道路大軸線 打斷了業7、態布局形成人群聚集軸32去中軸化TO AXIS IS CHANGED去中軸化布局,把人流分散,減少鄰居之間的遇見率,營造不同業態產品獨享感33必經的回家道路用綠色或水系引導和隔離,形成組團綠島去中軸化TO AXIS IS CHANGED34強化資源價值BOUNDARY PROCESSING6000 綠色公園核心與 4 0 0 m 臨崖邊界步道臨崖邊界步道臨崖邊界步道公園核心35總平面圖SITE-PLAN36總圖標注GENERAL MARK1.南入口2.東入口3.北入口4.疊拼聯排庭院空間5.崖壁觀山節點6.高層活力水系7.高層活動場地8.社區公園入口9.社區公園12355556666777898、444437空間結構SPACE STRUCTURE崖壁公園崖壁公園自然駁岸水系公園核心疊拼組團聯排組團高層組團高層組團38空間塑造第五篇 居 于高庭 望 于遠山39“居”于高庭優化組團結構,減少遇見率,提升度假感40優化后組團結構SPACE STRUCTURE聯排小組團疊拼小組團高層小組團41優化后入口等級(人群分流)SPACE STRUCTURE東入口(聯排主要使用)南入口(疊拼主要使用)北入口(高層主要使用)南入口東入口北入口42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車行出入流線人行出入流線消防流線管理崗通往公園消防鐵藝門消防鐵藝門疊 拼 小 組 團43南入口(方案一)9、ENTRANCE TO THE IMAGE管理崗消防車門疊 拼 小 組 團44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消防車門形象墻疊 拼 小 組 團45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車行管理口電動玻璃門疊 拼 小 組 團46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車行管理口疊 拼 小 組 團電動玻璃門管理崗47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對景樹鏡石 疊 拼 小 組 團48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E IMAGE對景樹疊 拼 小 組 團49南入口(方案一)ENTRANCE TO TH10、E IMAGE石灘對景樹管理崗疊 拼 小 組 團50南入口(方案二)ENTRANCE TO THE IMAGE管理崗消防車門疊 拼 小 組 團51南入口(方案二)ENTRANCE TO THE IMAGE觀賞草消防車門疊 拼 小 組 團52南入口(方案二)ENTRANCE TO THE IMAGE消防車門疊 拼 小 組 團電動玻璃門53觀賞草消防車門疊 拼 小 組 團電動玻璃門南入口(方案二)ENTRANCE TO THE IMAGE54消防車門管理崗疊 拼 小 組 團電動玻璃門55南入口方案對比ENTRANCE TO THE IMAGE方案一:打散界面形成獨立模塊方案二:所有功能整合為一個界11、面56東入口ENTRANCE TO THE IMAGE人行出入流線3.25m 高差利用擋墻形成界面利用擋墻形成界面管理崗聯 排 小 組 團57東入口ENTRANCE TO THE IMAGE人行入口車行出入口聯 排 小 組 團58東入口ENTRANCE TO THE IMAGE聯 排 小 組 團人行入口59東入口ENTRANCE TO THE IMAGE管理崗聯 排 小 組 團電動玻璃門60聯 排 小 組 團東入口ENTRANCE TO THE IMAGE電動玻璃門61聯 排 小 組 團東入口(材質二)ENTRANCE TO THE IMAGE電動玻璃門62ENTRANCE TO THE IM12、AGE人行出入流線車行出入流線消防流線管理崗消防鐵藝門高 層 小 組 團大地塊北入口63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消防門車行管理口大地塊北入口(方案一)64高 層 小 組 團消防門ENTRANCE TO THE IMAGE大地塊北入口(方案一)65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大地塊北入口(方案二)消防門車行管理口66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大地塊北入口(方案二)車行管理口消防門67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大地塊北入口(方案二)車行管理口消防門電動玻璃門68大13、地塊北入口方案對比ENTRANCE TO THE IMAGE方案一:墻體穿插形成界面,無頂棚方案二:傳統大頂棚方案69小地塊北入口方案ENTRANCE TO THE IMAGE人行出入流線車行出入流線消防流線管理崗高 層 小 組 團70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管理崗小地塊北入口方案(方案一)71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小地塊北入口方案(方案一)管理崗72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小地塊北入口方案(方案二)車行入口73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小地塊北入口方14、案(方案二)電動玻璃門74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小地塊北入口方案(方案二)電動玻璃門管理崗75高 層 小 組 團人行廊道ENTRANCE TO THE IMAGE小地塊北入口方案76高 層 小 組 團ENTRANCE TO THE IMAGE車行入口消防門小地塊北入口方案77小地塊北入口方案對比ENTRANCE TO THE IMAGE方案一:墻體穿插形成界面,無頂棚方案二:傳統大頂棚方案78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嘈雜影響地形下沉、綠色包裹79消防車道景觀置石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80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下15、沉節點81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條木坐凳樹蔭庭院82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消防車道樹蔭庭院83公共庭院COURTYARD SPACE異形鋪裝樹蔭庭院84聯排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取消前院形成完整大后院,打破花園劃分對公區一條切的傳統方式,每個入戶形成“綠島”,減少歸家遇見率85聯排花園劃分邏輯GENERAL PLAN SKETCH每個入戶形成獨立入戶體系放坡綠化隔離1.2m綠籬分割3-5m綠化 5-7m宅間5-7m后院86入戶專屬景墻主線交通道路聯排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87入戶專屬景墻聯排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816、8入戶專屬景墻聯排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89疊拼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下疊后院入戶形成獨立門頭,上疊前院入戶,打破花園劃分對公區一條切的傳統方式,每個入戶形成“綠島”,減少歸家遇見率90疊拼花園劃分邏輯GENERAL PLAN SKETCH5m-7m后院5m-7m宅間5m-前院1.2m綠籬分割91疊拼前院入戶疊拼后院入戶疊拼庭院空間COURTYARD SPACE92庭院面積區間AREA OF INTERVAL聯排庭院大小區間:30-50疊拼庭院大小區間:前院:25后院:35-5093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規整現代的活動駁岸自17、然輕松的林下駁岸94規整現代的活動駁岸自然輕松的林下駁岸95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96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97石廊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98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石廊99石廊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00水岸吧臺石廊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01自然駁岸親水臺階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臺階入水102自然駁岸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18、EVETMENT SYSTEM103木廊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04木廊對望節點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05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木廊石橋106水岸茶室(聯排疊拼區)自然駁岸水系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07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08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109標準入戶體系漂浮道路(消防撲救面)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0標準入19、戶體系漂浮道路(消防撲救面)邊界形成停留空間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1漂浮道路(消防撲救面)邊界形成停留空間膠粘石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2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消防撲救面與消防通道113水域廊架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4林下空間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5林下空間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6觀賞草等地被(消防撲救面)次道路-漫游 主道路-歸家20、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7觀賞草等地被(消防撲救面)兒童樂園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8健身器材廊下停留乒乓球臺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19廊下停留沙坑兒童活動器材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20觀賞草等地被(消防撲救面)人防口人防口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21空間對望觀賞草等地被(消防撲救面)大地塊高層其它區域LARGE PLOT HIGH-RISE PLAN122北21、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3消防通道停留廊架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4空間局限,塑造邊界入戶儀式前場(消防)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5林下空間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6林下空間入戶儀式前場(消防)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7觀山平臺健身場地消防通道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8觀山平臺消防通道北地塊方案NATURAL REVETMENT SYSTEM129觀山平臺北地塊方案NAT22、URAL REVETMENT SYSTEM130ENTER A IMAGE入戶標準體系疊拼入戶前院疊拼入戶 后院放坡解決0.3m高差,形成入戶導視牌與樹池 兩兩整合為1.2m高入戶鐵藝門頭入戶前形成獨立景墻放坡結合臺階解決高差,入戶形成景墻花池聯排入戶高層入戶131MATERIAL SYSTEM材料選擇體系立面材料體系:地面材料體系:132擋墻欄桿圍界臨崖欄桿圍界入口界面鐵藝圍界圍界系統公園原始地形標高比園區低4-5MFENCE CLASSIFICATION133設人設崗(人行)自動車閘消防門消防門消防門設人設崗(車行人行)設人設崗(車行人行)設人設崗(車行人行)管理系統FENCE CLASS23、IFICATION134擋墻處理方式RETAINING WALL TREATMENT規劃道路5.5M,景觀劃分1.2M人行道1.2M玻璃圍欄加1.2M綠籬形成庭院邊界波形護欄形成道路安全邊界1.2M人行道3M擋墻1.2M玻璃欄桿4.3M車行道135“望”于遠山社區最大價值點挖掘136大 社 區 配 套 已 存在綜合性球場等場地,二期公園用地還需要些什么內容?6000 綠 色 核 心137公園用地的十年變遷時間推動空間的演變,屬于原有的場所記憶逐漸消失概念來源CONCEPT OF EVOLUTION138對話-場地記憶對話-時間痕跡我們希望能創造一個呼應場所精神本身的、有方頂村獨特記憶的社區公園24、!概念演變CONCEPT OF EVOLUTION139?結構演變1、除了基礎的功能空 間(全齡、運動、休閑),我們還要塑造什 么?2、嘗 試 模 仿 時 間、風、陽 光、重 力 對 空 間 的 作 用(撞 擊、下 陷、侵 蝕、褶 皺)3、場 地 疊 加 兩 條 立 體交通功能,嘗試實現現代與傳統的對話 4、塑造兩個獨特記憶點的感知空間CONCEPT OF EVOLUTION140第一條立體交通(傳統符號)第二條立體交通(現代表皮)對話:“遠景山川”感知:“時空變遷”結構骨架CONCEPTUAL STRUCTURE141全齡活動功能分區FUNCTIONAL PARTITION活動草坪林下停留m25、ini 花園(社區共享種植)地形探索142GREEN PARK“重力”公園143GREEN PARK“重力”公園社區進入公園入口144GREEN PARK“重力”公園“傳統”表皮回廊廊下交流空間林下空間145GREEN PARK“重力”公園廊下停留木凳“傳統”表皮回廊社區進入公園入口146GREEN PARK“重力”公園“失重”的峽谷陽光草坪 輕柔觀賞草147GREEN PARK“重力”公園陽光草坪“失重”的峽谷輕柔觀賞草148“現代”表皮回廊GREEN PARK“重力”公園149融入地形探索“重力”劇場GREEN PARK“重力”公園150“現代”表皮回廊“傳統”表皮回廊GREEN PARK26、“重力”公園151GREEN PARK“重力”公園“重力”劇場152”重力“裝置GREEN PARK“重力”公園153”重力“裝置GREEN PARK“重力”公園154”失重“的峽谷GREEN PARK“重力”公園155GREEN PARK“重力”公園社區 mini 花園156GREEN PARK“重力”公園“花園”中的藝術坐凳157GREEN PARK“重力”公園兒童參與性生態戲水池兒童沙坑158GREEN PARK“重力”公園兒童沙坑兒童滑梯成人看護康健步道159一條 400 米臨崖步道,依據不同尺度劃分不同活動屬性空間400m 臨崖邊界公園160一條鏈接人與風景的臨崖棧道一條引導入口至公27、園的快速通道一條附加觀景體驗的歸家流線入口宅間宅間公園邊界-臨崖觀景線性-引導與連接放大節點-活動融入 161空間:挑空尺度:5-10 人活動:林下觀景8m30m空間:下沉尺度:3-5 人活動:安靜冥想12m8.5m空間:圍合尺度:10-15 人活動:家庭活動30m10m162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觀山挑臺木質躺椅163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觀山挑臺164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引導景墻家庭活動平臺165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家庭活動平臺166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家庭活動平臺167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林下場地觀山吧臺168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林下場地觀山吧臺169臨山棧道每個節點及 100 米,設置金屬銘牌,標明節點名稱、步道距離、樓棟號等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170臨山棧道一路設置隱藏燈帶,照亮全線GREEN PARK4 0 0 m 臨崖邊界公園171致意感謝THANK YOU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