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工程減小水沖法沉井下沉偏斜量QC成果報告(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216
2024-07-11
15頁
4.29MB
1、減小水沖法沉井下沉偏斜量減小水沖法沉井下沉偏斜量QCQC成果成果報報告告目 錄一、課題概況1二、小組簡介2三、選題理由3四、現狀調查3五、目標設定4六、原因分析5七、要因確認5八、制定對策6九、按對策實施6十、效果檢查8十一、鞏固措施9十二、總結和今后打算9一、課題概況1.1選擇課題湖州市新建太湖水廠工程位于湖州市南潯區西郊,水廠吸水井采用沉井方式,尺寸為8.210.7米,制作高度8.5米。地質勘察報告顯示,沉井下沉區域地質剖面粉砂層厚度2.3米,地質條件復雜,常規排水挖土下沉法施工極易導致沉井下沉過程發生傾斜,項目技術人員經充分研究討論,確定采用水沖法施工工藝。該工藝實施中,控制沉井下沉偏斜2、是保證沉井平穩,均勻下沉的關鍵,為此,QC小組選擇減小水沖法沉井下沉偏斜量作為本次課題開展小組活動。1.2工藝簡介水沖法沉井下沉工藝施工流程本工程采用一套由兩臺管徑135,功率15KW高壓水泵帶高壓水槍,一臺管徑159,功率47KW強力泥漿泵組成的沖水取土設備。施工前,將沖水設備吊入井內安裝就位,沖土施工運用高壓水泵將高壓水流(8KG壓力)通過高壓水槍射出,分層沖刷井內土體,使其形成一定的稠度的泥漿匯流到集泥坑,然后用泥漿泵將泥漿吸出,從排泥管排出井外至泥漿沉淀池,沉井自重下沉。二、小組簡介2.1小組介紹小組概況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9月12日小組成員介紹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3、5年9月12日2.2小組活動計劃QC小組由項目技術骨干、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組成,組長制定小組活動流程,嚴格按照流程各步驟實施。計劃階段主要采取會議討論與現場勘測形式:實施、檢查階段主要以現場操作形式,每月3次例會協調總結:處理階段主要以資料整理與總結會議的形式。小組成員參加活動積極,參與率100,效果明顯。三、選題理由 理由一、吸水井沉井施工是整個單位工程的重要分部之一,其施工質量對整體工程質量影響大。理由二、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復雜,采用水沖法工藝在應對復雜地質狀況下沉井下沉施工具有較大優勢。理由三、沉井下沉過程中,控制沉井偏斜量是沉井能否順利下沉到位的關鍵。理由四、公司采用水沖法沉井下沉新工藝,4、目前尚在探索實踐階段,施工經驗較少,通過本課題攻關,積累經驗,不斷完善該施工工藝。四、現狀調查4.1調查分析課題實施前,邀約了相關專家組織專項施工方案論證會,同時小組成員對以往施工中的沉井下沉情況進行了調查,查閱了66份施工測量記錄,經整理、歸類、統計出六大類問題。問題發生頻率調查統計表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9月12日4.2依據上述調查統計表,繪制如下排列圖繪圖人:張愛民 時間:2015年9月12日從排列圖看出沉井發生偏斜累計頻率為72.7%,是問題癥結所在,將作為本次課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五、目標設定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沉井終沉后,沉井四角高差100,本次采用水5、沖法施工工藝,能有效地解決因流砂層下沉不均勻的難題,小組成員經過討論,確定本次小組活動的目標為:控制不均勻下沉控制不均勻下沉沉井沉井終終沉沉量化指量化指標標:沉井四角高差:沉井四角高差6060 繪圖人:張愛民 時間:2015年9月12日六、原因分析小組召開了原因分析會,針對沉井發生偏斜關鍵問題,采用因果分析圖進行原因分析。因果分析圖繪圖人:張愛民 時間:2015年9月18日七、要因確認小組依據因果分析圖,對找出的10個末端因素逐條進行調查、分析、檢測、驗證,確認要因:要因分析確認表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9月25日 從要因分析確認表中確認,造成沉井偏斜的主要因素:1、缺少專業培訓;2、6、井內沖刷土體不均勻;3、監測頻率不夠。八、制定對策小組對確認的3條主要末端因素,采用5W1H制定對策表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10月8日九、按對策實施實施一:組織專業培訓1、2015年10月10日,有張愛民組織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水沖法沉井施工工藝專業培訓,詳細講解水沖法施工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2、培訓后,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考核,考核人員成績均在90分以上,平均成績92分,經過培訓,相關施工人員已掌握了水沖法沉井施工工藝技術要點。實施效果:通過組織專業培訓,考核,相關施工人員掌握了施工工藝,效果明顯。實施二:分層、均勻沖刷土體1、按照沖土布置圖順序沖刷土體。沖土順序按布置圖16從中間向四周7、均勻對稱沖刷。井內水沖土體布置圖2、分層沖刷土體,沖土厚度每層控制在300以內,終沉階段每層控制在100以內,嚴格控制沖水取土速度,尤其是在沉井刃腳進入砂質粉土層時,放慢沖土速度,防止沉井突沉,在其他軟土層下沉過程中,確保連續沖土,連續下沉,不使中間停歇時間過長。3、依據實時監測數據,調整沖水取土位置,及時進行沉井糾偏,當沉井往一邊偏斜時,通過加大相反方向一邊刃腳邊沖土取土厚度方法糾偏。沉井水沖下沉情況記錄匯總表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10月22日 實施效果: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每層沖土厚度控制在設定目標內確保了沉井均勻、穩定下沉。實施三:加密監測頻率1、設置標線、全過程跟蹤監測井壁外側8、用紅漆畫出標尺,由李國松、吳學侃負責監控測量跟蹤,實行沉井下沉施工全過程跟蹤監測。2、增加監控測量頻率沉井下沉階段,標高、軸線位移測量由規范規定的每班至少一次增加到每小時一次。沉井終沉階段,標高、軸線位移測量由規范規定的每小時一次增加到每小時二次。3、沉井下沉過程中,實時觀測有無結構變形、裂縫現象。4、及時整理監測數據,提交施工負責人,為“隨挖隨糾,動中糾偏”提供動態依據。沉井下沉階段四角高差測量統計表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10月23日實施效果:通過實施以上措施,為沉井下沉實時糾偏通提供了保障,沉井無結構變形、裂縫等現象,下沉四角高差最大值55,達到目標。十、效果檢查10.1目標值完9、成情況檢查 2015年11月22日沉井終沉到位,封底成功,小組監測結果:1、沉井四角高差:482、沉井無結構變形、裂縫現象3、達到控制目標值10.2課題目標對比分析柱狀圖繪圖人:張愛民 時間:2015年11月25日10.3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通過QC小組的活動,在實現課題目標的同時,縮短了工期7天,經公司財務部確認,節約人工、設備費合計1.1萬元。社會效益:吸水井沉井分部提前完成,為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得到了業主、監理的好評。水沖法沉井下沉工藝在降低噪聲排放及揚塵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環保效果。十一、鞏固措施QC小組對施工技術資料、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在課題成果的基礎上編制了水沖法沉井施工工法,經公司批準后實施,在公司范圍內推廣應用。十二、總結和今后打算12.1總結自我評價通過本次QC小組活動,我們掌握了水沖法沉井施工工藝要點,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小組成員嚴格遵循PDCA循環方法,以數據為依據,應用多種統計工具解決問題,在團隊精神、專業技術、管理能力、QC知識、綜合素質方面都有了較大提高。綜合素質評價表 自我評價雷達圖 制表人:李國松 時間:2015年12月6日 繪圖人:張愛民 時間:2015年12月6日12.2今后打算我們小組計劃將提高花崗巖人行道板觀感質量作為下一個課題,繼續開展質量管理活動,攻克施工技術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