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施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3549
2024-07-31
7頁
25.54KB
1、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 施 方 案為深入學習中央、省、市、縣有關安全生產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各級安監部門關于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強化安全發展戰略,突出預防為主,按照“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統籌協調、廣泛動員”的原則,健全完善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提升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能力,有效遏制各類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旺蒼縣非煤礦山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實施方案(旺安監xx219號)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一、重大意義 構建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控制機制是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的一次重大創新,在安全生產領域2、推行風險管理理念,主要意義在于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控制生產安全事故,真正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關口前移,風險管控,再一次關口前移,實現超前預防;體現雙控機制的出發點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二、總體思路以安全風險辨識和分級管控為基礎,以隱患排查治理為手段,把風險分級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從源頭系統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并通過隱患排查,及時尋找出風險控制過程可能出現的缺失、漏洞及風險控制失效環節,把安全隱患消滅在事故發生之前。全面辨識和排查企業安全風險和隱患,采用科學方法進行評估與分級,建立安全風險與安全隱患信息管理系統,重點關注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采取工程、技術、管理等措施有效管3、控風險和治理隱患。構建形成點、面有機結合,持續改進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進事故預防工作科學化、智能化,切實提高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三、總體目標(一)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形成礦山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部門監管有效、礦山責任落實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實基礎。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采用相應的評估方法確定安全風險和隱患等級,從組織、制度、技術、人員能力、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對隱患進行治理,形成安全風險受控、安全隱患被治的雙重預防機制和運行模式。制定安全風險分4、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規范,明確安全風險和隱患的類別、評估分級方法和依據。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更加科學、精準、高效的安全監管制度。(二)工作目標1.建立安全風險清單;2.建立安全風險管控清單;3.建立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清單4.設置重大安全風險公告欄;5.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6.繪制礦山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7.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8.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帳或數據庫;四、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一)組織機構建立雙控機制建設責任體系,礦長(總經理)全面負責,分管負責人具體落實,相關人員齊抓共管,為確保此項工作落實到位,成立雙重預防5、機制建設領導小組:組 長:(主要負責人) 副組長:(分管負責人)成 員:安全科、辦公室、車間、班組負責人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科,安全科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二)職責分工1.組長職責:全面負責雙控機制建設工作,審定工作實施方案,審查批準有關重大事項,組織落實工作措施,督查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2.副組長職責:組織制定并監督風險分級管控工作方案的實施,負責重大風險的判定并組織重大風險管控措施的制定,督促重大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負責較大風險管控措施的制定及實施。3.成員職責:負責辨識風險的可能危害后果并確定其等級,采取有6、效手段進行管控;明確所辨識安全風險的每一級別的責任人,落實具體的管控措施;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對所監管的區域和重要崗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負責對班組、崗位風險進行辨識,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4.辦公室職責:具體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的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各班組完成各項工作;按照有關制度和規范,組織制定科學的安全風險辨識程序、方法,組織排查安全風險,進行風險評估,做出評估結論;依據安全風險評估結論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確定風險等級,依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本礦安全風險數據庫,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督促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公告本礦的重大風險信息,強化監測7、和預警。五、工作內容(一)劃分評估單元把整個礦山依次劃分成主單元、分單元、子單元、崗位(設備、作業)單元,其中崗位單元是安全風險評估的最基本單元。(二)全面排查風險制定科學的安全風險辨識程序、方法,充分發動全體員工特別是一線作業人員,全方位、全過程排查作業活動、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崗位人員、安全管理等方面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點。將風險影響因素、成因、可能的影響范圍和事故類型查明,將其作為管控風險、遏制事故發生的重點。(三)確定風險等級礦山在全面排查安全風險的基礎上,采用LEC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按照LEC計算參數表中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次(E)以及事故8、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性(C)等參數,計算安全風險分值和安全風險等級,形成安全風險評估結果表,在確定每一項安全風險等級的基礎上,選擇評估單元中安全風險的最高等級作為該評估單元的安全風險等級,確定每個主單元或生產區域的安全風險等級。依據安全風險評估結論,將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注,依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單位安全風險清單,繪制單位“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四)制定管控措施礦山要根據安全風險的特點和評估結論,從管理、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制定安全風險有效管控措施。通過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措施,達到消除9、避讓、降低和監測風險的目的,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五)風險分級管控礦山根據安全風險分級結果,明確各等級安全風險相對應的部門、班組和崗位人員分級管控的范圍和責任,將責任分解到與生產過程相關的領導、部門、班組的每個人,形成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表。尤其要重點關注和管控較大及以上安全風險,對于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應實施多級聯合管控,確保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六)風險告知和警示在生產現場、破碎站卸料口等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危險有害因素、事故類型、后果、影響范圍、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責任人、有效期、報告電話等內容,并及時更新。將崗位安全風險10、告知卡作為崗位人員安全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基礎資料之一,并在應用中不斷補充完善,讓每名員工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對策。(七)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隱患整改臺賬,隱患整改要做到定時、定責、定人,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向屬地鄉鎮和縣安全監管局報告。同時制定并實施重大隱患治理方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確保隱患得到及時治理,保證安全生產。六、工作步驟(一)啟動階段(啟動時間xx年6月20日前)建立工作機構,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及相關制度,開展全員教育培訓。對包括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普通員工和外包單位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開展關于風險管理知識、風險辨識評估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方法等內容的培訓,動員全體員工積極參與。(二)實施階段(本階段時間為xx年6月21日至xx年10月30日)全面開展工作,合理劃分風險單元、全面辨識各類風險、確定風險等級、建立安全風險清單、繪制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實施風險分級管控、開展風險告知和警示、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公司xx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