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質量檢測公司試驗室設備培訓保密等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建設質量檢測公司試驗室設備、培訓、保密等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 建設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全套管理制度匯編試驗室管理制度1、試驗室是進行試驗檢測分析、保存試驗儀器用具和出具試驗資料的重要場所。應保持嚴肅安靜非本試驗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2、試驗室內應保持清潔、整齊,按指定位置安放試驗器具。3、正確使用儀器,經常維護,不用時要及時切斷電源。4、對所委托試驗項目要填寫委托單,并按委托內容填寫派工單交相關組室進行試驗檢測。5、為保證試驗結論準確,數據真實。試驗人員必須排除各種干撓,做到實事求是。6、試驗原始記2、錄應做到詳細、整潔,并用鋼筆填寫及簽名。7、試驗檢測報告須經主任簽字,加蓋公章后方可有效。8、試驗委托單、派工單、原始記錄和試驗報告一并歸檔保存。9、儀器與設備應明確責任人,注意維護保養。10、為滿足用戶的要求,既有明確分工,同時又相互配合,使其準確及時。檢驗工作管理制度1.檢驗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通過本公司考核持證上崗。2.工作時應不少于2人(持證上崗),整個過程應獨立完成。3.檢驗人員應嚴格按照各檢驗項目的國家標準和本公司制定的儀器操作 規程和檢驗實施細則進行,做好完整記錄,不得弄虛作假。4.檢測室內的設備、安全、衛生等應由檢測室內部專人管理。5.非本公司人員不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檢測3、室。6.當儀器設備處于工作狀態時,檢驗人員不得離開,檢驗人員離開檢測室 時,照明電及門窗等要關好。7.在檢測室內不得做與檢驗工作無關的事。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購置儀器設備,均由檢測室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由技術負責人申核,報經理批準,由供應部統一辦理。2.對新購置的儀器設備,由設備管理員驗收,安裝、調試、檢驗合格后,建立設備檔案、設備檢定周期表。3.儀器設備技術檔案做到一機一盒。檢驗設備檢定完畢后,設備管理員應進行設備編號,并根據不同的檢定情況,加貼國家技術監督局統一制訂的(綠、黃、紅)三色標志,分別表示儀器設備檢定結果為合格、準用、停用三種狀態。任何人不得涂改和撕毀有效標志。4.主要儀器設備須4、建立設備使用記錄、借用記錄和維修記錄。儀器設備管理員負責定期檢查并存檔。經常檢查、清點,確保配件完整、齊全。檢驗人員必須自覺愛護儀器設備,正確使用儀器。經常保持儀器設備整潔、安全,用后加罩,以防灰塵。樣品收發管理制度1.采樣人員將樣品交收樣員,由收樣員驗收樣品。樣品的標簽上,委托編號是否與樣品流轉單一致。2.收樣員對樣品進行登記,填寫檢驗單,并與樣品一并交給檢測室主管,做好樣品收發登記臺帳。3.任何人不得將樣品移作它用,檢驗完畢后,妥善處理。4.樣品堆放要求排列整齊、有序,各種樣品不得混合堆放。5.丟失或損壞樣品,均按檢驗事故處理。人員培訓制度1.凡從事檢驗工作的人員必須定期進行業務培訓。2.5、學習專業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檢測室組織集體學習和討論,或請專家講座。學習內容主要是專業基礎理論、國家檢驗規范、標準、檢定、調試、測試及檢驗經驗交流等,包括新技術、新方法。非專業學習:學習內容主要是,計量法、標準化法、法定計量單位、數值修約、術語、電腦知識等。由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會同檢測室負責人制定學習的計劃,報經理批準,然后按計劃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外出培訓:根據需要在年末填寫次年培訓的申請,業務室主管編制計劃,報經理批準。3.從事檢驗的人員通過專業培訓或自學互助,經公司考核小組考核,取得上崗證后方能從事檢驗工作。4.凡從事檢驗的人員,必須通過公司組織的技術考核。其考核內容包括專業操作技能6、檢驗知識、誤差理論、本公司制定的質量手冊內容等。內部質量審核及質量體系評審制度1.公司建立由質量負責人負責質量手冊執行情況的檢查,每年進行一次手冊執行情況普查,并不定期地進行局部檢查。2.所有內部質量審核活動均應由與被檢查質量活動無直接責任的人員進行。3.所有內部質量審核活動,都必須如實做好記錄,并填好內部質量審核報告,列出存在的主要缺陷,被查部門負責人確認并填明擬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負責人、期限等,質量負責人審批、存檔。4.每年由公司經理主持進行一次質量體系管理評審,其評審內容為:(1)目前的質量體系對完成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有效性的評定;(2)為確保質量體系持續適用和有效,對今后可能出現的要7、求進行評定;(3)對內部質量審核、糾正措施、客戶的意見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定;(4)質量室將評審意見匯總并據此提出對質量體系進行改進的建議,包括對質量手冊和有關程序文件的修訂;(5)所有內部質量審核及質量體系管理評審活動的記錄、報告等資料均應歸案保存。保密制度1.為了加強各環節的保密工作,保護受檢單位(個人)的正當權益,保持公司的公正性地位,特制定本制度。2.保密范圍(1)檢驗工作中形成的內部有關資料;(2)檢驗事故分析報告和異議處理檔案;(3)被列為保密范圍的文件、會議記錄等;(4)委托單位(個人)要求保密的技術資料、檢驗數據、檢驗報告等。3.保密要求(1)加密文件、材料在規定的范圍內傳閱處理,8、不準帶出公司。(2)保密材料的收發、傳遞、存檔等規定,按保密制度辦理。(3)對內、外查閱和借閱保密材料,必須經經理批準。(4)定期組織保密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4.教育與獎懲(1)經常進行保密規定的學習與教育,提高本公司人員的保密意識,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保密紀律;(2)對出現失密、泄密現象的部門和個人給予批評和相應處分。檔案管理制度1.技術文件歸檔內容(1)操作規程和檢驗規范與辦法;(2)國家、地方行業有關檢測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規、規范性文件;(3)技術標準、相關標準、參照標準;(4)檢驗方法、標準、規程、規范、本公司制定的現場檢驗(抽樣)和檢驗實施細則;(5)外部委托檢驗項9、目協議書及有關資料;(6)儀器設備一覽表、計量器具檢定周期表;(7)樣品處理記錄;(8)用戶反饋信息的處理意見;(9)檢驗事故分析報告及事故分析會會議決定;(10)檢驗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檢定證書、設備購置申請單、儀器設備的驗收、維修、使用、報廢等的有關資料;(11)上級有關部門的文件、通知、技術參考資料;(12)檢驗人員檔案;(13)檢驗工作中全部技術資料,包括委托檢驗合同、現場檢驗(抽樣)單、檢驗流轉單、現場檢驗(抽樣)原始記錄、檢驗原始記錄、樣品收發登記記錄及檢驗報告等;(14)檢驗報告異議處理及申訴處理資料等;(15)本公司形成的各種文件、資料等。2.技術檔案保存期限(1)檢驗工作中全10、部資料,如報告、原始記錄等保存5年;(2)非檢驗報告類參考資料保存3年;(3)技術檔案保存至有效期過后1年;(4)有關儀器設備檔案保存至該儀器設備不再使用后1年。3.技術資料的歸檔與管理(1)歸檔資料必須齊全、完整,不得私留重要資料而不歸檔,技術資料要整齊排列,形成案卷。(2)技術資料用紙規格統一,表式規范,字跡清楚,一律用鋼筆書寫。(3)技術檔案由資料保管員負責,各部門要配合做好有關技術文件、資料的及時歸檔,確保技術資料的完整性。檔案資料的借閱或復印,對內需經檔案室批準,對外需經公司經理批準,并填寫資料借閱登記。(4)技術檔案密級由技術負責人審定。(5)到期檔案由資料管理員列出清單,技術負責11、人和質量負責人鑒別,公司經理批準后方可處理。簽字、印章管理制度1.公司印章有:公司公章、檢測專章、財務專章、檢驗人員修正用名章;2.印章由辦公室專人負責保管;3.加蓋公章要端正、清楚;4.根據規定使用印章;5.檢驗人員印章由本人保管,應確保工作時隨取隨用;6.工作人員的簽字和印章應留底樣存檔。安全管理制度1.全體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2.檢測室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每月一次檢查實驗室的安全情況,做好安全檢查記錄,并組織人員學習有關的安全方面的文件、法規,制定有關安全防范措施;3.安全員應經常檢查不安全因素,及時消除事故隱患;4.使用易燃、易爆和劇毒危險品要嚴格按有關制度12、辦理領用手續,并制定相應安全措施,有關人員應認真執行;5.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將本室的消防器材放在干燥、通風、明顯和便于使用的位置,周圍不許堆放雜物,嚴禁消防器材挪做他用;6.檢測室的鑰匙應有專人保管,不得私自配備或轉借他人;7.經常保持檢測室環境整潔,設備器材擺放整齊;8.未經檢測室主管許可,任何人不許隨意動用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要堅守崗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因不聽指導或違犯操作規程,導致儀器設備損壞要追究當事者的責任,并按規定給以必要的處罰。9.下班后和節假日,要切斷電源、水源,關好門窗,清理檢測室用品和場地。遇較長節假日應做好檢測室的通風和防護,以13、防儀器設備的銹蝕和霉變。10.對違犯有關規定忽視安全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和被盜案件發生時,要保護好現場,并立即向公司經理報告。標養室管理制度1、本室溫度為202,相對濕度95%以上,并由專人負責檢查每日的溫度、濕度,每日記錄兩次,保證室內符合規定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儀器的操作使用,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開啟溫、濕度控制裝置或改變已有的設置。2、試件擺放在支架上有規律,試件間距至少保持1020,試件表面保持潮濕,并不得被水直接沖淋。3、每個試件都必須標有樣品編號標簽。取樣前必須認真核對編號,避免出錯。4、如發現溫、濕度出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并上報負責人,并作好記錄。5、實驗人員在本室的停留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與外界溫差較大時,易引起人體不適(尤其夏季)。6、謝絕無關人員進入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