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培訓評估及講師授課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科技公司培訓評估及講師授課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員工培訓管理體系一、培訓組織建設與工作職責(一)三級培訓管理體系組織結構設計1、企業培訓的目的(1)長期目的:滿足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2)短期目的:滿足企業年度計劃的需要;(3)職位目的:滿足職位技能標準的需要;(4)個人目的:滿足員工職業發展的需要。2、培訓管理組織結構圖(二)各層級工作職責分解1、一級管理:人資行政中心。 負責人:人資行政總監/人力資源部經理。 1)負責建立和完善企業培訓管理體系,修訂、完善培訓管理制度; 2)組織制定公2、司年度培訓計劃,指導各層級制定階段性培訓計劃; 3)組織并指導各層級,實施培訓計劃; 4)完成公司審批通過的范圍內的培訓項目實施; 5)指導和協助其他中心(部門)完成各自的培訓計劃實施; 6)建立員工培訓管理檔案,并與晉升管理檔案相結合,為員工晉升通道的開發提供有效數據; 7)建立企業內、外部培訓師管理制度; 8)負責培訓、審核內部培訓師; 9)負責組織各層級進行培訓課程、內部知識體系的開發; 10)審核內部培訓師開發的課程體系、教材、方案等; 11)指導、組織、主持公司層面的培訓活動; 12)負責組織外部培訓師的審核、評價工作(課程大綱、教材、授課質量、授課效果等); 13)負責決定外部培訓3、資源的合作方式; 14)負責組織對培訓結果進行三級評估;15)負責培訓費用的審批和監督培訓費用使用情況。2、 二級管理:財務中心、產品中心、營銷中心。 負責人:各中心負責人。 主要工作職責:在公司一級培訓管理崗的領導下,參與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業務能力、職業素養、管理提升等方面的培訓,以及其他素質培訓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工作; 1)配合公司培訓管理崗進行員工崗前、在崗、轉崗等培訓計劃的需求調查、計劃編制、組織實施、現場控制以及完成培訓總結、落實培訓效果調查; 2)配合公司培訓管理崗進行員工技能等級培訓、考核、等級評定的制度建立及完善;3)建立健全員工培訓管理檔案,并及時將需要更新的內容上4、報人力資源部;4)協助公司培訓管理崗完成公司統一安排的培訓項目;5)負責中心內自行組織的培訓項目的計劃、組織、與實施;6)配合公司一級培訓管理崗進行培訓師團隊建設,整合外部培訓資源;7)協助公司一級培訓崗,編寫、選用培訓教材;8)協助公司培訓管理崗作好來企業培訓、實習的人員接待工作;9)負責外聘講師聯系、洽談、落實工作。3、三級管理:部門內培訓負責人。 1)由二級培訓管理負責人,安排部門內負責人,主要協助一、二級培訓管理負責人做好本部門培訓實施工作。部門培訓管理工作受一、二級培訓管理負責人指導、監督。 2)按照一級、二級培訓管理者賦予的管理職能,在崗位職責范圍內嚴格執行統一的工作計劃和工作要求5、,按時、圓滿完成各項培訓工作任務;3)執行一、二級培訓管理崗下達的培訓工作指令; 4)按照公司培訓管理崗下達的任務、指令,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記錄地完成部門培訓工作任務; 5)根據部門實際情況編制本部門培訓工作計劃;6)處理職責范圍內的培訓管理工作。 4、各培訓管理層級人員名單,詳見附件各培訓管理層級人員名單。二、內部知識體系(一)內部知識體系管理1、根據員工晉升體系和員工層級,將內部知識體系分為:基礎知識類、技術知識類、店面管理知識類、營銷知識類和管理知識類五大內部知識體系;2、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統籌安排各知識體系的具體設計與課題開發;3、每類知識體系需要不斷的更新和完善;4、每類知識6、體系所包含的小課題,由該課題的負責人填寫課題備案表,上報人力資源部備案;5、建立企業內部知識庫,由各級培訓負責人隨時將整理出的知識點,分類進行存檔,并允許企業內部進行學習和查看。(二)內部知識體系分類 1、基礎知識體系 基礎知識類體系是指企業所有員工必須學習和了解的知識體系。 1)公司企業文化知識體系(企業發展史、行業展望、企業文化、經營目標、組織架構、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等) 2)員工職業素養知識體系(商務禮儀、職業素養、職業態度、時間管理等) 3)基本工作技能知識體系(辦公軟件使用、OA系統操作等) 4)其它。 2、技術知識體系 技術知識體系是指所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知識體系,如:7、產品知識、技能操作。 1)各類產品知識; 2)安裝、維修技術; 3)T+系統操作流程; 4)其它。 3、營銷知識體系 營銷知識體系是與營銷職能相關的業務拓展及營銷策劃類的知識體系。 1)談判能力知識體系(FABE設計、優勢談判等); 2)如何尋找我們的目標客戶; 3)如何處理顧客投訴關系; 4)如何激勵營銷團隊員工; 5)如何成為優秀店長; 6)如何做好門店陳列; 7)營銷團隊的日常激勵方法; 8)營銷策劃知識體系(如何做好促銷、如何通過服務達成多次銷售等) 9)其它。 4、管理知識體系 管理知識體系,是指針對于管理人員及儲備管理人員,對提升管理能力、管理技巧、領導力等方面的知識體系。 1)基8、礎管理知識體系(如何進行團隊建設、跨部門溝通、目標管理等); 2)管理進階知識體系(對何對員工進行價值管理、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如何有效授權等); 3)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知識體系(包括人力資源和行政管理的所有課題);4)財務管理知識體系(針對于財務管理的知識);5)危機公關知識體系;6)其它。 5、內部知識體系對照表,詳見附件內部知識體系對照表。三、培訓資源管理體系(一)內部培訓師管理 1、內部培訓師職責1)協助培訓管理部門,進行員工培訓需求調查,明確各員工的培訓需求;2)開發設計有關課程,如培訓標準教材、輔助材料、案例及游戲、授課PPT演示文檔、試卷及標準答案等,并定期改進以上資料;3)配9、合培訓管理部門,制定、落實培訓計劃,講授培訓課程;4)負責培訓后閱卷工作、后期培訓跟進工作,以達到預定的培訓效果;5)對其他講師的授課技巧、方法、案例、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6)協助培訓管理部門完善內部培訓體系;7)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8)內部培訓師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職,所開發培訓課程只限于企業內部使用,所有權歸企業所有;9)引導觀念變革,營造學習氛圍,努力打造學習型組織。 2、內部培訓師選拔 1)選拔條件 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配合公司培訓工作開展; 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相關專業知識和理論功底扎實; 具備獨立完10、成培訓課題的開發、設計、實施能力,具備編寫講義、教材、試題的能力;部門經理級及以上級別的管理人員,均需通過內部培訓師審核。 2)選拔程序 一、二級培訓管理負責人聯合組織內部培訓師推薦、報名;符合選拔條件的所有員工均可報名參加; 由一、二級培訓管理負責人,組成內部培訓師選拔評估小組; 采用筆試、能力測評、試講等方式進行評估;(內部培訓師選拔評估表,詳見附件)人力資源部根據評估小組意見,提出聘用意見,報總經理審批后,為聘為內部培訓師的人員頒發“內部培訓師資格證書”,由人力資源部存檔; 正式聘用的內部培訓師,根據培訓師晉升評價標準進行考核,具體內容見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晉升管理制度。3、內部培訓師授課管11、理 1)授課態度端正,以公司的立場而非個人意見為學員解釋問題; 2)內部培訓師對其講授內容全權負責,保證講授內容正確、適用、符合公司企業文化,并根據公司或部門業務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完善; 3)各級培訓管理負責人,按培訓計劃安排內部培訓師授課;內部講師需準時為公司員工培訓,若不能按時培訓,應提前一周報人力資源部批準;對培訓遲到或未經批準不培訓的培訓師,人力資源部將對其進行500-1000元的處罰,并記錄在其晉升管理檔案中; 4)內部培訓師授課需根據所講授的內容采取靈活的培訓方式、方法,保證培訓效果; 5)使用公司規范的教材格式,開發培訓課程,撰寫講義,根據人力資源部課程開發要求參與公司內部相關12、培訓教材的編寫;6)各部門安排內部培訓師授課前,應通知人力資源部,告知培訓師和課程安排事項,在授課之前填寫內部培訓師授課申報表交人力資源部備案,以便于人力資源部對講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跟蹤;7)內部培訓師所在部門工作與授課沖突時,經本人、人力資源部與部門領導互相協調,優先完成授課。4、內部培訓師課酬管理1)課時費是給予內部講師開發和講授課程的物質補助;2)未告之人力資源部并備案的課程,不享受課時費;3)培訓師課酬 = 基本課時費 * 培訓師級別系數 * 培訓效果評分 * 授課小時; 基本課時費50元/小時; 培訓師級別系數:助理培訓師0.8,一級培訓師1.0,二級培訓師1.2,三級培訓師1.4,高13、級培訓師1.6; 培訓效果評分:以對培訓師評價得分百分比,對應不同的系數。得分95-100%90-95%80-90%70-80%60-70%60%以下系數1.21.00.80.70.504) 內部培訓師課時費發放:人力資源部按以上課時費計算方法,計算出培訓師相應課時費,隨培訓完成當月工資一起發放。5、內部培訓晉升管理(詳見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晉升管理制度)。(二)合作培訓師管理1、合作培訓師來源 高等學校、科研單位; 培訓管理機構、管理咨詢公司; 大型企業、優秀同業公司等。2、審核與聘請 各部門均有權向公司推薦外部培訓師,由各級培訓管理負責人聯合決議是否聘用; 審核內容包括:專業背景、從事職業、課14、程內容、授課滿意度等; 凡外部合作培訓師,由推薦部門填寫合作培訓師申報表,經人力資源部審核后存檔; 合作培訓師課酬:由人力資源部與合作培訓師根據企業培訓費用預算協商課酬標準。3、合作培訓師信息更新 由人力資源部建立合作培訓師師資庫; 根據企業培訓計劃,進行師資庫資料更新。四、培訓評估體系(一)三級評估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培訓管理評估體系是依據三級評估管理體系原理,采用三級評估管理,即: 一級評估:培訓現場評估; 二評評估:培訓內容通關考試; 三級評估:受訓員工行為觀察。(二) 評估方式與操作方法1、一級評估:培訓現場評估1)在培訓過程中,培訓現場負責人要對參訓人員進行觀察,評估現場學員的培訓參與程15、度,對整體和個體做出評價和分析;2)每次培訓結束后,現場發放培訓效果評估表,由每位參加培訓的人員現場填寫;3)由該次培訓負責人收集整理、分析后,將數據及分析報告上報人力資源部存檔;4)評估表分為培訓基本信息、課程內部評估、培訓師評估、培訓組織評估、培訓建議和培訓心得,具體內容參考下表。2、二級評估:通關考試1)每次培訓結束后,必須由該次培訓組織人員安排參訓學員通關考試,成績記入該員工的培訓管理檔案;2)通關考試時間可安排在培訓結束時至培訓結束后三日內,需在培訓前在培訓通知中注明;3)參加人員:該課題的指定必修人員必須參加通關考試,該課題的選修人員或選擇性參加通關考試;4)成績未達標者可補考一次16、,兩次成績均需記錄在培訓管理檔案中。5)通關試題由培訓講師出具;6)培訓負責人試后統計總體考試成績,整理并分析后上報人力資源部。3、三級評估:培訓訓后行為觀察1)此項目評估是為了分析培訓是否帶來參訓人員在受訓后行為上的改進,培訓過程中所學到的新的工作方法和工具是否得到應用,參訓員工的績效是否得到提升;2)評估時間從培訓結束后開始至之后幾個月內,總時長在三到六個月;3)評估方法: 由參訓人員所在部門培訓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對參訓員工進行觀察; 對受訓人員及其上、下、同級關系進行訪談; 績效考核表或業績指標完成情況的統計; 階段性小范圍組織受訓人員進行學習成果討論; 技術操作類培訓,可在培訓后組織受17、訓人員的技能練習和技能認證考核。第二章 培訓活動實施計劃一、培訓計劃制定(一)階段計劃制定1、每個財年結束前一個月,各級培訓負責人組織各部門完成對各個級別的培訓需求調查;(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表、管理層培訓需求調查表見附表);2、人力資源部根據對培訓需求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制定出年度的培訓計劃;在計劃實施前一個月,人力資源部要做出月度培訓計劃,并按計劃內容通知到相關人員參加培訓及授課;(年、月度培訓計劃表見附表)3、內部認證培訓計劃 晉升委員會中各職系的負責人,根據企業內部人才培養需求,定期開辦內部認證培訓班; 將認證培訓計劃列入年度培訓計劃中。(二)臨時計劃制定1、臨時培訓計劃是指因計劃外招聘18、,或因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急需求方面的培訓,而在階段性計劃外制定的的培訓計劃;2、各部門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培訓需求,提前三十天上報培訓計劃,內容包括培訓課題,培訓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參訓人員等信息;(詳見附表:臨時培訓計劃申請表)(三)外派培訓計劃1、當內部培訓課程無法滿足員工的成長需求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參加外派學習;2、參加外派學習的培訓師或員工參訓回來后,要將學習所得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分享,內部培訓師及管理層需要100%分享,其他員工根據需要分享;3、外派培訓申請表見附表。二、培訓計劃實施(一)培訓計劃實施流程1、培訓計劃制定流程2、培訓計劃實施流程3、培訓效果評估流程4、新員工入職培訓流程5、外派培訓流程(二)培訓相關行政準備1、培訓師準備 與培訓師確定培訓時間、培訓課題、培訓時長; 與培訓師確定培訓課件,并做成學員手冊; 與培訓師確定食、往、行等事宜。2、培訓場地準備 根據培訓人數和培訓級別,確定適合的培訓場地; 與培訓負責人確定使用時間; 提前布置培訓場地,保證所需設備完好無故障。3、培訓物料準備 會場設備:電腦(所需軟件、素材等)、投影、白板、白板筆、板擦、課桌椅、燈光、音響設備等; 教材、學員用筆、相關道具等; 培訓師、學員課間茶歇。*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起草并解釋,經總經理審批后,自起實施。 總經理審批: (龔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