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m住宅及配套公建項目清槽測量工程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7162
2024-09-04
22頁
382.44KB
1、41m住宅及配套公建項目清槽、測量工程施工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1編制依據41.1 工程施工圖紙41.2 工程應用的主要規程、規范41.3 工程應用的主要法規42.工程概況52.1工程關系52.2工程位置52.3工程規模53. 工程測量準備73.1 測量儀器準備73.2 坐標點和水準點的引入74. 控制網的布設94.1平面控制網的布設94.2水準控制網的測設105. 施工測量方法105.1基坑挖土清槽的標高控制105.2 0.000以下施工測量方案105.3 0.000以上施工測量112、5.3.1軸線投測和細部放線115.4 圓弧曲線施工測量126.施工測量主要技術指標和精度要求136.1 0.00以下136.2 0.00以上136.3 附合水準閉合差146.4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147、技術保障措施157.1 測量領導小組158、復核、驗線168. 1基本要求168.2 驗線程序168. 3 發生錯誤的改正178. 4 樁位及控制點保護178. 5 測量人員職責和日常管理179. 測量技術資料及工作流程189. 1工程定位測量記錄189. 2 基槽驗線記錄199. 3 樓層放線記錄19931基礎放線與驗線199320.000以下放線與驗線209. 4 沉降觀測記錄209. 3、5施工測量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2010. 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2110.9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2110.11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221編制依據1.1 工程施工圖紙工程施工圖紙 表1序號圖紙名稱工程編號出圖日期1建筑圖2010-SF152010.112結構圖2010-SF152010.111.2 工程應用的主要規程、規范主要規程、規范 表2序號類別規范、規程名稱編號1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J 50026-932國家城市測量規范CJJ 8853地方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規程DB11/T446-20071.3 工程應用的主要法規主要法規 表3序號類別法規名4、稱編號1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法2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工程概況2.1工程關系工程名稱:XX“XX”項目一期一標段工程建設單位:XX地產公司設計單位:XX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五公司2.2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XX。2.3工程規模各樓主要數據統計 表4建筑功能住宅及配套公建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20m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七度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耐火等級地下一級地上二級防水等級屋面:級地下級各樓建筑面積層數層高樓號建筑面積(m2)標準層層高建筑高度(m)層數地上地下1#住宅樓4363333.6451112#住宅樓4459333.6451113#住宅樓4459333.6451114#5、住宅樓5221333.6451115#住宅樓4040333.6451116#住宅樓54152.941.2451417#住宅樓99552.941.24514115#住宅樓100572.941.24514116#住宅樓54292.941.2451411#商業48604.8/4.2224/2#商業26204.8/4.210.72/3. 工程測量準備3.1 測量儀器準備測量儀器 表5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電子經緯儀J2JD臺12水準儀S3臺23全站儀臺14激光鉛直儀建設JD95-A臺15鋼尺30m把26塔尺7.50m把27鋼尺50m把23.2 坐標點和水準點的引入項目承包部進場后,由測繪院將建筑物樓角6、點與城市水準點引入施工現場,來控制建筑物的位置與標高。本工程正負零=4.200米。 4. 控制網的布設4.1平面控制網的布設由于本工程對施工測量精度要求的嚴格性等特點,根據施工環境及建筑物方位特征,應采用先整體后局部,由大線控小線,再深入到碎部逐級控制、逐步檢核的步驟進行。根據現場情況,在通視條件下,根據設計圖紙相關數據,依據測繪院所給的各棟號樓角點坐標和水準點,布設永久軸線控制樁、高程主控制網點,并與相鄰單位做核對,以防止施工中誤差累計超限。根據放樣的實際需要,以軸線控制樁為依據,在施工區域每自然流水段內靈活布設縱、橫加密細部放線控制點。為了防止誤差傳遞,采用內分法,依次定出各軸控制線,各軸7、控制線采用內控借線法,平行主軸線1米。測設完畢后,改變觀測路線,進行復核檢測,符合精度滿足規范要求后,調整閉合差,再加密控制網,并把控制點全部引測至安全、通視情況良好的地方,妥善保護起來,且附平面控制網圖,并妥善保存原有數據及有關資料。4.2水準控制網的測設采用水準附合測法復核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點,在施工現場采用水準附合測法設置3個(或3個以上)高程控制點作為今后施工測量的依據,對高程控制點做永久性保護。5. 施工測量方法5.1基坑挖土清槽的標高控制根據測繪資料提供的現有基坑開挖標高控制點(并對該高程控制點進行復核),確定清槽基坑底部清槽標高,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法用水準儀嚴格控制。5.2 0.08、00以下施工測量方案 軸線的投測及細部放線根據軸線控制樁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采用正倒鏡的方法,將縱、橫軸各主軸控制線投測至基底,并在基坑內對軸線進行平面閉合測量,復核,精度滿足規范要求后,采用內分法或直角坐標法用鋼尺量距,定出細部軸線,再以軸線為依據,放出細部柱、梁和墻體模板線及模板檢查控制線,樓梯、電梯等門洞位置線等碎部點、線,并認真進行自檢,合格后,交現場技術、質檢、監理等負責人復核。為便于各層間檢核,在各流水段內以適當密度預留點(允許是軸線控制點),以便進行投測逐層間復核。 標高的傳遞與控制方法根據本工程基坑為-3.580米基坑底部標高的傳遞采用水準測量傳遞高程。5.3 0.000以上施9、工測量5.3.1軸線投測和細部放線在每自然流水段預留觀察洞縱、橫向各2個(或2個以上)采用先進的激光鉛直儀作為豎向投測主軸控制線的測量設備,其精度為3mm/百米。首先在一層用經緯儀按常規的測量方法,精確的測設主軸線、角度、距離要閉合,誤差在規范允許范圍內進行閉合差調整。根據測量的需要在建筑物內設置內控點(在結構上埋設鐵板20020010,精測定軸線控制線交點,電鉆鉆孔、埋置銅絲),保證每段都能獨立的進行測量放線。各施工段之間測量工作完成后,均要進行閉合測量。激光束穿過各層樓板相應的位置做200200預留洞,洞的四周砌設高100的擋水墻,防止投點時施工用水流灑到儀器上。A測設方法:激光鉛直儀置于10、首層工段控制點,向上各層垂直投測,利用對講機通知首層觀測員分別旋轉0度、90度、180度、270度測設四個點后取中,消除誤差的影響,同樣的方法向上投測控制點,同一施工段的點投測到上層后均需進行平面圖形閉合的校核,誤差在規范允許內,調整閉合差,再用50米鋼尺精確放出細部軸線,然后根據此放出各部位的柱基線、墻體線、門洞口位置線等,測量放線工作完成后,經自檢合格,交有關部門驗線,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B、標高傳遞與控制當建筑物到達0.000后,采用附合水準測法,在建筑物四周墻體外側,布設+50cm標高控制點,并用墨線連接,經檢測其精度滿足規范要求后,作為向上各層傳遞標高的依據,向上各層傳遞標高11、時,用鋼尺懸吊法量距,在相應的位置設點(每層不少于三點),之后每層用水準儀校測3個標高點,精度在3mm內,總高15mm內調整閉合差,各層測設+50cm標高點、線,作為施工依據。5.4 圓弧曲線施工測量內業計算依據曲線方程計算出曲線上點位的相對坐標值,并換算成城市坐標系,曲線上的放樣點位間距視施工工藝確定,原則上必須保證曲線的圓滑、平直。6.施工測量主要技術指標和精度要求為保證測量工作順利進行,不影響到正常施工。必須遵守“測法科學、簡捷、精度合理、一次成活”的原則,更要強調步步校核的科學性、有效性。根據XX市標準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本工程測量技術指標和精度要求如下:6.1 0.00以下經緯儀投12、點允許誤差3mm。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誤差為:表6長度L寬度B的尺寸(m)允許誤差(mm)L(B)30m530L(B)601060L(B)901590L(B)206.2 0.00以上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為:每層3mm;高度(H)30m時誤差5mm10mm;總高(H) 30mH60m 時誤差10mm。6.3 附合水準閉合差附合水準閉合差應小于5n mm。(n為測站數)6.4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表7序號項 目允許誤差(mm)1主軸線L 30m30mL 6060L 90m90mL51015202細部軸線23承重墻、梁、柱邊線34非承重墻邊線35門窗洞口線3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 表8序號項 目允許誤差113、每 層3mm2總 高(H)H30m5mm30H60m10mm7、技術保障措施7.1 測量領導小組組 長:王 松組 員:張淼 張先諦 劉小兵 7.2所有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測量人員要終于職守,嚴格執行有關規范、規程。7.3經緯儀測角,設角,排直線。為消除2C差值影響,必須采用正倒鏡法觀測并取中。7.4水準儀引點測量,前后視距力爭相等(消除I角差值的影響)。7.5測量結束后,應自檢、互檢,再交有關部門驗線,經有關部門人員驗線簽字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7.6按公司有關規定和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填寫、上報測量資料。7.7使用的儀器、鋼尺必須具有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證書。8、復核、驗線8. 1基本要求A 、14、 首先自檢合格后,將各種資料準備齊全,經公司技術部門簽認,經監理公司復檢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B 、 驗線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復檢合格后,重新整理資料,申請驗線。8.2 驗線程序A、 人員必須配備專業人員,熟悉操作規程,愛崗敬業。B、 使用的儀器應在檢定周期內,使用前后應認真檢查儀器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檢修。C、 盡量選擇最佳觀測時間施測,在不利環境下施測的結果,應有嚴格的檢核措施,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D、 管理上,人員和儀器配備合理,測法經濟、高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內外資料齊全、清晰。8. 3 發生錯誤的改正A、 發生錯誤,先從內外業入手查明原因,并及時改正。B、 對由此所施測的一15、切結果進行檢核。填寫錯誤追蹤記錄。8. 4 樁位及控制點保護A、 首先樁位必須選擇在地基穩固、不易碰壓和通視良好的地區。B、 各控制點應標識清楚,周圍5m范圍和其照準方向嚴禁堆放東西。C、 測量人員應將各控制點圖下發各室,使現場人員明確樁位所在,以利保護。D、 現場各施工人員都有責任保護樁位。E、 測量人員定期檢查樁位,一發現移動,應停止使用,并馬上恢復。F、 各施工區控制點保護應落實隊、人保護。8. 5 測量人員職責和日常管理A 測量人員職責:a、 負責現場的交接工作及樁位復檢工作。b、 負責土方施工監測、結構和裝修施工階段的一切測量工作。c、 負責測量資料的管理、上報工作。d、 負責儀器檢16、定、檢測、維護保管和搬運工作。e、 負責樁位、控制點的保護工作。f、 負責有關測量方案的制定工作。g、 如需要也應向有關部門提供測量資料。B 日常管理a、 本工程分二級測量管理,項目部測量班,各作業隊測量組。項目部測量班領導各作業隊測量組。b、 負責現場首級控制網的測繪、測量方案的制定、軸線定位、主軸線的投測、工程驗線、資料的整理、上報工作,以及對甲方、監理公司協調工作。c、 各分包隊測量組負責工程所需用線。發現問題立即上報項目部測量班,不得私自涂改主軸線。9. 測量技術資料及工作流程9. 1工程定位測量記錄工程定位測量工作流程:A、 建設單位組織測繪院或建設單位直接向施工單位現場交接測量樁位17、;B、 雙方履行交接樁簽字手續;C、 公司測量室組織項目部測量人員對所接樁位進行內業計算校核及現場實測復核;D、 項目部測量班組結合圖紙、現場情況制定定位方案,并現場定位(含建筑物主軸控制樁和向現場引測施工用水準點位),完成后報公司級測量室驗線。E、 公司測量室對項目部定位成果實地校核,合格后由項目部測量班組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見工程建設監理規程表A2)即工程定位測量記錄(表C3-1)報請監理驗線;F、 公司測量室、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測量班組、質檢員等會同監理部門現場驗線,合格后監理簽字,測量人員將資料交資料員歸檔。9. 2 基槽驗線記錄基槽放線、驗線工作流程:A、 目部測量人員應對土18、方施工單位所放的基槽上、下口開挖線進行驗線。應根據有關人員的書面技術交底和測繪院提供的建筑紅線樁進行。B、 開挖過程中,測量員根據書面技術交底對土方施工單位的基礎斷面尺寸、高程、坡度、基槽下口線、人工清底厚度、槽底工作面寬度等進行時時監控。C、 基槽摞底后,測量員根據定位樁向基底投測軸線控制樁,即將建筑物平面位置測放至基槽;同時,采用附和水準測法,將地面水準高程引測至基槽內。D、 經項目部技術、測量、質量、工長四方自檢合格后,填寫表式C3-2即“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見工程建設監理規程表A2),報請監理驗線。E、 監理驗線無誤后簽字,測量人員將資料交資料員歸檔。9. 3 樓層放線記錄樓層放線、19、驗線工作流程931基礎放線與驗線A、 核軸線控制樁位置是否正確,有無碰動。B、 在控制樁上用經緯儀向墊層上投測建筑物外廓主軸線。C、 在墊層上閉合校測后,測設細部軸線。D、 根據基礎圖以各軸線為準,測設出施工用各種位置線。E、 經自檢、互檢合格后,填寫表式C3-3C3-4即“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見工程建設監理規程表A2),報請監理驗線。F、 監理驗線無誤后簽字,測量人員將資料交資料員歸檔。9320.000以下放線與驗線每層或每一個流水段放線完畢后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式C3-3C3-4)提請有關部門驗線。9330.000以上放線與驗線A、 每層或每一個流水段放線完畢后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式C320、-3C3-4)提請有關部門驗線。B、 當施工至首層后,應及時在外墻上彈出豎向軸線控制線,作為豎向投測和外裝修的控制依據;并應沿外墻彈出閉合建筑50線,作為豎向高程傳遞的起始依據,防止因建筑物沉降造成的誤差積累。9. 4 沉降觀測記錄凡需進行沉降觀測的工程,應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分施工過程中及竣工后二個階段。施工過程中的沉降觀測記錄歸到施工資料中,四家均存;竣工后的沉降觀測記錄歸到基建文件中,建設單位自己留存。9. 5施工測量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施工測量資料中除表式C3-1、C3-2、C3-3、C3-4、“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需要歸檔外,過程中還需收集以下資料:A、 XX市城市規劃21、管理部門下達的紅線樁坐標及水準點通知單。B、 交接樁記錄表。C、 工程定位圖(建筑總平面圖、建筑場地原始地形圖)。D、 現場平面控制網與水準點成果表及驗收單。E、 必要的測量原始記錄。F、 竣工驗收資料、竣工圖。10. 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0.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10.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10.3二層樓面架設激光經緯儀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10.4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10.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10.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10.7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10.8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10.9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10.10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10.11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10.12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10.13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