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民醫院內科醫技綜合樓工程模板支設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9736
2024-09-04
24頁
1.57MB
1、第一人民醫院內科醫技綜合樓工程模板支設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支模體系的選擇3三、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4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4(1)、測量定位4(2)、材料準備42模板的支設方法4(1)、柱模板5(2)、梁模板5(3)、核心筒井道模板6(4)、樓板模板6(5)、樓梯模板6四、模板的拆除7五、一般位置模板體系的設計及計算8(一)選擇支模架一般位置8(二)一般位置鋼管支模架鋼管的布設8(三)鋼管支模架承受的荷載計算8(四)支模系統各節點計算13(五)驗算梁處的混凝土側2、壓力14(六)柱模板計算17(七)地下室外墻模板計算201、計算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212、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213、荷載綜合214、螺栓設置計算21七、質量要求及控制方法221、組裝的模板必須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22八、模板及支模架系統的安全保證措施231、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2310、樓層上不得集中堆放模板、鋼筋等物。23一、工程概況XX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醫技綜合樓工程位于XX市第一人民醫院門急診大樓東側。本工程為地下二層,建筑面積7592m2。主樓地上24層,裙房地上47層,建筑面積53983 m2。地下室層高4.8米,地上1層層高為4.8m,25層層高為4.5m,63、層層高為4.8m,724層層高為3.6m,本工程地下室地下一、二層板厚為250mm,二層至五層板厚150mm,六層板厚為180mm,七層及以上部分板厚為120mm。一般位置框架梁為450*900,次梁為400*700,最大梁截面為450*1300。項目部考慮一般位置支模架考慮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直線加速器位置支模架另立專項方案。二、支模體系的選擇根據以往工程的施工經驗及國家規范,考慮一般位置支模架選擇扣件式鋼管支模架,而在門廳及裙房兩翼位置選擇使用鋼管門式支模架。模板選擇優質木模板作為本工程的模板體系。本工程所需模板體系主要包括:框架柱模、剪力墻模及梁板模板,其主要支模方式及體系選擇如下:主4、要部位模板體系:序號工程部位模板體系支模體系1一般位置:梁、板、墻、柱九夾板、4060mm木方、6080mm木方扣件式鋼管支模架2直線加速器位置九夾板型鋼支模架3樓梯九夾板扣件式鋼管支模架4井道內模定型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模架三、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測量定位投點放線用經緯儀引測建筑物的邊柱或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其他各條軸線,然后根據施工圖墨線彈出模板的內邊線及水平300檢查線,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標高測量根據模板實際的要求用水準儀把建筑物水平標高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在無法直接引測時,可采取間接引測的方法,即用水準儀將水平標高先引測到過渡引測點,作5、為上層結構構件模板的基準點,用來測量和復核其標高位置。.找平模板承墊底部應預先找平,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常用的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內邊線用1:3水泥砂漿抹找平層,另外,在外墻、外柱部位,繼續安裝模板前,要設置模板承墊條帶,并用儀器校正,使其平直。.設置模板定位基準采用鋼筋定位,即根據構件斷面尺寸切割一定長度的鋼筋,點焊在主筋上(以勿燒傷主筋斷面為準),以保證鋼筋與模板位置的準確。(2)、材料準備.木方刨直,所有進場木方均需刨直使用,且規格大小一致。.支撐桿要整理,有破損大范圍裂縫(特別是焊縫脫開)彎曲度較大的支撐桿均需替換。鋼管及扣件等材料應符合國家標準及規范的要求,鋼管一律采用6、壁厚為3.5mm的鋼管,鋼管及扣件在進場后應通過有關權威機構的監測,測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螺桿加工根據要求分類加工,普通螺桿、防水螺桿、一次性螺桿等。2模板的支設方法(1)、柱模板本工程柱支模全部采用九夾板,支設方法為先柱子第一段四面模板就位組拼,校正調整好對角線,并用柱箍固定。然后以第一段模板為基準,用同樣方法組拼第二段模板,直到柱全高。各段組拼時,其水平接頭和豎向接頭要連接牢靠,在安裝到一定高度時,要設支撐或進行拉結,以防傾倒。并用支撐或拉桿上的調節螺栓校正模板垂直度。安裝順序如下:搭設架子第一段模板安裝就位檢查對角線,垂直度和位置安裝柱箍第二、三段模板及柱箍安裝安裝有梁口的柱模板全面檢查7、校正整體固定柱模板全部安裝后,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合格后與相鄰柱群或四周支架臨時拉結固定。柱模安裝時,要注意以下事項:柱模與梁連接處的處理方法是:保證柱模的長度符合模數,不符合部分放到節點部位處理;支設的柱模,其標高、位置要準確、支設應牢固。當柱高超過6m時,不宜單根柱支撐,宜幾根柱同時支撐連成構架。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漿堵嚴,防止跑漿。柱模的澆筑口和清掃口,在配模時應一并考慮留出。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在柱子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時,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與梁模板連接。(2)、梁模板復核梁底標高校正軸線位置無誤后,搭設和調平梁模支架(包括安裝水平拉桿和剪刀撐),在橫楞上鋪放梁底板固定,然8、后綁扎鋼筋,安裝并固定兩側模板。有對拉螺栓時插入對拉螺栓,并套上套管。按設計要求起拱(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起拱0.1%)。安裝順序如下:復核梁底標高校正軸線位置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模底板綁扎梁鋼筋安裝兩側梁模穿對拉螺栓按設計要求起拱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梁模連接固定梁口與柱頭模板的連接特別重要,一般可采用角模拼接或用方木、木條鑲拼。起拱應在鋪設梁底之前進行。模板支柱縱橫方向的水平拉桿、剪刀撐等,均應按設計要求布置。當設計無規定時,支柱間距一般不宜大于1m,縱橫方向的水平拉桿的上下間距不宜大于1.5m,縱橫方向的垂直剪刀撐的間距不宜大于6m及4個間距(層高大于四米時設置)。采用扣件鋼管腳手架作9、支撐時,扣件要擰緊,梁底支撐間隔用雙卡扣,橫桿的步距要按設計要求設置。(3)、核心筒井道模板安裝順序如下:固定槽鋼搭設鋼管支模架安裝模板并調整平直安裝穿墻螺栓安裝橫楞調直模板平直與柱、樓板模板連接具體支模架及螺栓等設置見后附計算書。(4)、樓板模板安裝順序如下:搭設支架及拉桿安裝縱橫鋼楞調平柱頂標高鋪設模板塊檢查模板平整度并調平樓板模板安裝注意事項:單塊就位組拼時,每個跨從四周先用陰角模板與墻、梁模板連接,然后向中央鋪設。模板塊較大時,應增加縱橫楞。檢查模板的尺寸、對角線、平整度以及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位置。安裝就位后,立即與梁、墻模板連接。采用鋼管腳手架作支撐時,在支柱高度方向每隔1.21.310、m,設一道雙向水平拉桿。(5)、樓梯模板樓梯模板的搭設示意如下:四、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非承重側模應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時(大于1.2N/m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應在結構達到28天強度后安排拆除。模板拆除必須有工程負責人的批準手續及混凝土強度報告方可拆除。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1、柱模:先拆除楞、柱箍和對拉螺栓等連接、支撐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2、墻模:在拆穿墻螺栓、大小楞和連接件后,從上而下逐步水平拆除。3、梁、樓板模板:應先拆梁側模,再拆樓板底模11、,最后拆除梁底模。其順序如下:拆除部分水平拉桿、剪刀撐拆除梁連接件及側模松動支架柱頭調節螺栓,使模板下降23cm分段分片拆除樓板模板及支承件拆除底模和支承件。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準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4、拆下的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脫模劑,以備待用。五、一般位置模板體系的設計及計算(一)選擇支模架一般位置選擇支模體系的一般位置,必須采用多種最不利荷載組合的形式對其進行考慮方能保證結構及支模體系的安全性。本工程中考慮以下幾種狀況:1、板厚為250mm區域中間部分支模架的受力。12、2、板厚為180mm區域中間部分支模架的受力。3、板厚為150mm區域中間部分支模架的受力。4、板厚為120mm區域中間部分支模架的受力。5、梁截面為450900位置支模架的受力。6、梁截面為4501300位置支模架的受力。7、梁截面為400700位置支模架的受力。 (二)一般位置鋼管支模架鋼管的布設初步考慮鋼管距離梁邊為200,板厚為250mm位置鋼管間距為0.9m,板厚為180mm區域鋼管最大間距為1m,板厚150mm位置鋼管間距最大為1米,板厚120mm位置鋼管間距考慮為1.2米。梁處鋼管根據梁截面調整間距。(三)鋼管支模架承受的荷載計算A、板厚為250mm區域1、荷載計算(1)靜載: 13、計算900900范圍內的板鋼筋及混凝土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1KNm3):q1=0.250.90.9(24+1.1)5.1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板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3kN/m2計算,鋼管按0.0384kN/m計,扣件按0.013KN/個計。板底鋼管支架自重為:(0.9+0.9)4+4.55 0.0384+0.0138=0.56kN板底模:0.30.90.9=0.243kN(2)施工活荷載:則板所受活荷載為:1.40.90.93=3.4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板鋼筋混凝土與板底模荷載綜合:1.2(5.1+0.243)+3.4=9.8kN計14、算立桿穩定性時:板鋼筋混凝土、板底模及支架荷載綜合:1.2(5.1+0.243+0.56)+3.4=10.5kNB、板厚為180mm區域,鋼管間距以1m計算(1)靜載: 計算10001000范圍內的板鋼筋及混凝土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1KNm3):q1=0.1811(24+1.1)4.5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板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3kN/m2計算,鋼管按0.0384kN/m計,扣件按0.013KN/個計。板底鋼管支架自重為:(1+1)4+4.55 0.0384+0.0138=0.59kN板底模:0.311=0.3kN(2)施工活荷載:則板所受活荷載為:115、.4113=4.2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板鋼筋混凝土與板底模荷載綜合:1.2(4.5+0.3)+4.2=10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板鋼筋混凝土、板底模及支架荷載綜合:1.2(4.5+0.3+0.59)+4.2=10.7kNC、板厚為150mm區域,鋼管間距以1m計算(1)靜載: 計算10001000范圍內的板鋼筋及混凝土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1KNm3):q1=0.1511(24+1.1)3.8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板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3kN/m2計算,鋼管按0.0384kN/m計,扣件按0.013KN/個計。板底鋼管支架自重為:(116、+1)4+4.55 0.0384+0.0138=0.59kN板底模:0.311=0.3kN(2)施工活荷載:則板所受活荷載為:1.4113=4.2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板鋼筋混凝土與板底模荷載綜合:1.2(3.8+0.3)+4.2=9.12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板鋼筋混凝土、板底模及支架荷載綜合:1.2(3.8+0.3+0.59)+4.2=9.8kND、板厚為120mm區域,鋼管間距以1m計算(1)靜載: 計算10001000范圍內的板鋼筋及混凝土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1KNm3):q1=0.1211(24+1.1)3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17、定,板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3kN/m2計算,鋼管按0.0384kN/m計,扣件按0.013KN/個計。板底鋼管支架自重為:(1+1)4+4.55 0.0384+0.0138=0.59kN板底模:0.311=0.3kN(2)施工活荷載:則板所受活荷載為:1.4113=4.2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板鋼筋混凝土與板底模荷載綜合:1.2(3 +0.3)+4.2=8.16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板鋼筋混凝土、板底模及支架荷載綜合:1.2(3+0.3+0.59)+4.2=8.9kNE、梁截面為450900位置,鋼管距離梁邊0.2m,梁邊板厚0.25m(1)靜載:包括結構梁板自重、支模系統自18、重的計算:計算0.9m范圍梁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5KNm3)::q20.450.90.925.59.3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梁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5kN/m2計算,梁側鋼管自重為:4.552+(0.85+0.9)4 0.0384+0.01316=0.83kN梁模板:0.5(0.45+0.9+0.9-0.5)0.9=0.79kN(2)施工活荷載:按3kN/m2進行計算,則梁所受荷載為1.40.450.93=1.7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梁鋼筋混凝土與梁模板荷載綜合:1.2(9.3+0.79)+1.7=13.8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梁板鋼筋19、混凝土、梁板模板及支架荷載綜合:1.2(9.3+0.83+0.79)+1.7+10.50.652=28.5kN(梁底鋼管需加密)則水平桿荷載為13.8/2=6.9kN,頂扣荷載為6.9/2=3.5kN立桿穩定性荷載為28.5/4=7.12kNF、梁截面為4501300位置,鋼管距離梁邊0.2m,梁邊板厚0.25m(1)靜載:包括結構梁板自重、支模系統自重的計算:計算0.9m范圍梁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5KNm3):q20.451.30.925.513.4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梁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5kN/m2計算,梁側鋼管自重為:4.552+(0.85+20、0.9)4 0.0384+0.01316=0.83kN 梁模板:0.5(0.45+1.3+1.3-0.5)0.9=1.24kN(2)施工活荷載:按3kN/m2進行計算,則梁所受荷載為1.40.450.93=1.7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和頂扣時:梁鋼筋混凝土與梁模板荷載綜合:1.2(13.8+1.24)+1.7=19.7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梁板鋼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及支架荷載綜合:1.2(13.8+0.83+1.24)+1.7+10.50.652=34.4kN(鋼管加密兩道)則計算水平桿時:19.7/3=6.6kN計算頂扣時:19.7/6=3.3kN立桿穩定性時34.4/6=5.7kNG21、梁截面為400700位置,鋼管距離梁邊0.2m,梁邊板厚0.25m(1)靜載:包括結構梁板自重、支模系統自重的計算:計算0.9m范圍梁自重(混凝土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5KNm3):q20.40.70.925.56.4KN模板及支架自重:根據規范的規定,梁底木模板及方木按0.5kN/m2計算,梁側鋼管自重為:4.552+(0.8+0.9)4 0.0384+0.01316=0.82kN梁模板:0.5(0.4+0.7+0.7-0.5)0.9=0.59kN(2)施工活荷載:按3kN/m2進行計算,則梁所受荷載為1.40.40.93=1.5kN(3)荷載綜合:計算水平桿梁鋼筋混凝土與梁22、模板荷載綜合:1.2(6.4+0.59)+1.5=9.9kN計算頂扣時:9.9kN/2=5kN計算立桿穩定性時:梁鋼筋混凝土、梁模板及支架荷載綜合:1.2(6.4+0.59+0.82)+1.5+10.50.652=24.5kN24.5/2=12.3kN(四)支模系統各節點計算1、水平桿計算計算水平桿所受最大彎矩(選擇各種狀況下的最大荷載):0.089.80.90.9=0.64kNm 0.081011=0.8 kNm0.1256.90.85=0.73 kNm 0.1259.90.8=0.99 kNmMmax=0.99kNm在施工中使用483.5mm鋼管,則wT=5080mm3=Mmax/ wT=23、990000/5080=195 N/mm2=205N/mm22、頂扣計算:單個扣件抗滑移承載力為8kN,雙扣件抗滑移承載力為12kN,板底扣件計算荷載Nmax=10kN,Nmin=8.16,均需要采用雙扣。梁底鋼管加密,扣件受荷Nmax=5kN,梁底采用單扣件,但梁底必須按不同狀況進行加密。3、立桿穩定性鋼管截面積為:A24243.1421213.14424mm2鋼管的回轉半徑為:i=(d2+d12)1/2/4 =(482+422)1/2/4=15.9mm鋼管的長細比:鋼管的步距為1.8米,根據國家規范的要求,模板支架的立桿長度,應按下式進行計算:l0h+2a 其中h為步距a為模板支架立桿伸出24、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本工程中方木采用60mm,加上鋼管半徑24mm,a84mmh1800mm l0h+2a1968mm Li1968/15.9124查設計規范,得0.428則1.05NAKH1.0512300(0.4284240.997)71.4Nmm217.2KN螺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螺母采用單螺母,卡具采用一般的傘型銷。經計算,均能滿足強度的要求。(5)梁支模節點圖 2、4501300梁根據規范的規定,梁側承受振搗混凝土產生荷載及混凝土的側壓力。(1)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在垂直面上為4KNm2,則1m梁范圍承受的荷載為F111.345.2KN(2)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混凝25、土側壓力取下列二式計算得到的較小值(以每米計):F0.22t012V12 FH其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鋼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t0=200/(T+15),T為混凝土的澆筑時的溫度(考慮混凝土澆注時的溫度為10度);1外加劑的影響修正系數,未摻外加劑,取值1.0;2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115cm時,取值1.15;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值4m/h;H混凝土澆筑高度。F0.22t012V120.222581.01.15412101 KNm2FH251.332.5KNm2 取值F232.5 KNm2(3)荷載綜合F1.4F11.2F226、h/21.45.21.232.50.6532.6KNm2(4)螺栓設置計算對拉螺栓D12mm每1米設置二道則:Nmax2fs22103.146247.4KN 32.6KN螺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螺母采用單螺母,卡具采用一般的傘型銷。經計算,均能滿足強度的要求。(六)柱模板計算根據規范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側模主要計算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及混凝土側壓力1、計算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查規范得導管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為2KN/m2則柱側面承受的混凝土傾倒時產生的荷載為F12KN/m22、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以柱的最大高度4.8米計:側壓力取下列二式計算得到的較小值(以每米計):F0.227、2t012V12FH其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鋼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t0=200/(T+15),T為混凝土的澆筑時的溫度(考慮混凝土澆注時的溫度為10度);1外加劑的影響修正系數,未摻外加劑,取值1.0;2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115cm時,取值1.15;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值4m/h;H混凝土澆筑高度。F0.22t012V120.222581.01.15412101KNm2FH254.8120 KNm2 取值F101 KNm23、荷載綜合F1.4F11.2F21.421.2101124KNm2荷載按柱截面1m,0.8m,0.28、6m分別進行計算:截面為1m的柱1米高度承受的荷載為:12411124KN截面為0.8m的柱1米高度承受的荷載為:12410.899KN截面為0.6m的柱1米高度承受的荷載為:12410.674KN4、螺栓設置計算(1)截面為1m的柱對拉螺栓D14mm每0.7米設置3道,則:Nmax3fs32053.147296932F螺栓96.9320.7138.5KN 124KN(2)截面為0.8m的柱對拉螺栓D14mm每0.9米設置3道,則:Nmax3fs32053.147296932F螺栓96.9320.9108KN 99KN(3)截面為0.6m的柱對拉螺栓D14mm每1.2米設置3道,則:Nmax329、fs32053.147296932F螺栓96.9321.281KN 74KN螺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螺母采用雙螺母,卡具采用槽鋼定制。經計算,均能滿足強度的要求。具體布置如圖所示:(七)地下室外墻模板計算根據規范的要求,墻的混凝土側模主要計算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及混凝土側壓力1、計算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查規范得導管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為2KN/m2則墻側面承受的混凝土傾倒時產生的荷載為F12KN/m22、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以墻的最大高度4.8米計:側壓力取下列二式計算得到的較小值(以每米計):F0.22t012V12FH其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30、鋼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t0=200/(T+15),T為混凝土的澆筑時的溫度(考慮混凝土澆注時的溫度為10度);1外加劑的影響修正系數,未摻外加劑,取值1.0;2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115cm時,取值1.15;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值4m/h;H混凝土澆筑高度。F0.22t012V120.222581.01.15412101KNm2FH254.8120 KNm2取值F101KNm23、荷載綜合F1.4F11.2F21.421.2101124KNm2外墻1米高度1米寬度范圍內承受的荷載為:12411107.8KN4、螺栓設置計算對拉螺栓D14mm每0.5米31、高度0.5米寬度設置1道,則:螺桿受力為:N/A=1240.50.51000/3.14/72=201N/mm2205N/mm2螺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螺母采用雙螺母,卡具采用槽鋼定制。經計算,均能滿足強度的要求。具體布置如圖所示:七、質量要求及控制方法模板安裝完畢后,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全面檢查,合格驗收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其質量要求如下:1、組裝的模板必須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2、各種連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須安裝牢固,無松動現象。模板拼縫要嚴密。各種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要準確,固定要牢固。3、模板必須方正,其對角線的偏差應控制在短邊的1/300以內,四邊成直線,表32、面要平整,用2M長靠尺檢查,其凸凹度應小于4mm。4、每隔二至三層刷一次脫模劑,保證模板與砼能良好分離。5、模板安裝容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序號項目容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5用尺量2底模上表面標高5用經緯儀或尺量3截面內部輪廓尺寸偏差+4-5尺量4墻、柱垂直偏差5m以下6吊線墜尺量5m以上8吊線墜尺量5板面平整5用2m長靠尺6、鋼管、扣件及模板進場必須進行材料的檢查,不符合國家規范的材料嚴禁進場。支模架的用料必須按JGJ1282000及JGJ1302001要求進行檢查驗收。7、用于支模系統的鋼管嚴禁打孔。8、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八、模板及支模架系統的安全保證措施33、模板的安裝必須滿足安全要求,符合國家的安全技術要求。其安全要求如下:1、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2、鋼管及扣件在進場前必須經過檢查,鋼管的型號必須滿足要求(483.5)。3、鋼管的抗滑移強度應符合設計的要求,不得小于5KN。4、鋼管支模架搭設時,施工員應在場進行監督,嚴禁違規操作。5、在支模架使用期間,不得拆下主節點上的縱、橫向水平桿及掃地桿。6、拆除模板及支模架時,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派專人看守,非操作人員不得入內。7、支模架水平斜撐及剪刀撐等均應滿足安全規范的要求。8、在搭設支模架前,應由安全員對操作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9、支模架搭設完成后,安全小組應對支模架進行檢查,是否滿足國家規范的要求,是否依據專項方案進行搭設。10、樓層上不得集中堆放模板、鋼筋等物。11、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除,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應征得技術負責人的批準,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12、模板拆除時,必須有工程負責人的批準手續及混凝土強度報告。13、立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當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0,且兩根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置在同一步內。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