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鑄造廠熱處理車間崗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doc

  • 資源ID:1082660       資源大小:76.04KB        全文頁數:1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鑄造廠熱處理車間崗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doc

1、鑄造廠熱處理車間崗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節 熱處理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3(一)熱處理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31、觸電32、燙傷33、物體打擊、撞傷34、夾傷35、起重傷害36、淹溺47、電阻爐損壞4(二)熱處理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41、觸電事故處理42、燙傷事故處理53、物體打擊、撞傷事故處理54、夾傷事故處理55、起重傷害事故處理56、淹溺事故處理67、電阻爐損壞事故處理6第二節 拋丸機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6(一)拋丸機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

2、6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不在額定范圍,超載運轉。65、在向吊具中裝卸產品時,吊具底下有人。711、使用行車操作配合時不執行吊裝規范要求。7(二)拋丸機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7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應在額定范圍,不準超載運轉。75、在向吊具中裝卸產品時,吊具底下嚴禁有人。7第三節 打磨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8(一)打磨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8(二)打磨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910、同一場地兩人以上同時施工,嚴禁在同一方向相對作業。10第四節 氣刨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0(一)氣刨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0(二)氣刨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1第五節 車間

3、其他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2(一)其他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21、壓力機122、軌道電動平板車14(二)其他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51、壓力機事故處理152、軌道電動平板車事故處理16 熱處理車間崗位事故及應急處理第一節 熱處理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一)熱處理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觸電(1)電源線長期在高溫環境下使用,受熱絕緣老化降低。(2)沒有單獨的電源刀閘開關,沒有接漏電斷路保護器。(3)在打開電源前,不檢查各部分接線處是否松動,接地線是否安全有效。(4)違章蠻干,私自進行電源拆接線的工作。(5)對電器部分和控制柜清潔、除塵時不斷電。(6)未正確穿

4、戴勞動保護用品。(7)在進行水池清淤抽積水時,移動式用電設備沒有接在漏電斷路保護器的下端。2、燙傷(1)未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比如隔熱服、防燙手套等。(2)沒有采取正確的姿勢,用手直接觸摸和接觸高溫熾熱物。(3)滑跌。(4)將熾熱物直接放在地面上。(5)使用風冷方式產品出爐使用掏抓的工具把手太短,容易造成灼傷。3、物體打擊、撞傷(1)使用電阻爐之前不檢查爐門吊繩是否完好。(2)不檢查出入爐移動平板車軌道兩側有無雜物。(3)待處理產品擺放不整齊,堆碼不牢固,易滾落。(4)直接在產品上行走。4、夾傷(1)待處理產品擺放不整齊,堆碼不牢固,易滾落。(2)沒有采取正確的姿勢,用手直接接近危險區域。(

5、3)不檢查吊具、吊帶、吊籃的安全和牢固性能,使用過程中發生斷裂。5、起重傷害(1)每次使用之前不對行車完好性進行檢查,不檢查專用吊架和吊欄是否完好。(2)放置吊欄的墊塊不對稱、不穩固。(3)使用行車操作往吊欄上放置產品時不執行吊裝規范要求。(4)放置在吊欄上的成品未按規定放置專用墊塊和支撐桿,產品放置不穩固,產品超長或超寬。(5)違規違章使用行車進行吊裝作業。6、淹溺(1)超近路,違規在淬火池圍堰上行走。(2)在水池上方(含行車)作業沒有做好防墜落的措施。(3)水池溫度高,水池護欄缺失,在附近作業沒有穿好救身衣。(4)進行水池清淤作業時,上下梯子手未抓牢,腳未踏穩,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7、電

6、阻爐損壞(1)使用之前不檢查熱電偶插入爐膛內深度是否適當、松動。(2)不檢查電爐超溫報警裝置是否完好。(3)爐門未關閉或關閉不嚴就送電。(4)不針對產品材料、結構設置相應的加熱溫度、保溫時間等工藝指令。(5)打開電腦電源時,立即按“FUN”設置鍵,會造成設置不到位。(6)開爐升溫中操作人員不關注電爐指示燈情況,不檢查風機的完好情況。(7)在通電升溫過程中不停電拉開爐門。(8)在運行過程中爐體被水淋,碰撞、敲打。(9)加溫、保溫結束,拉開爐門不切斷電源。(10)不認真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二)熱處理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觸電事故處理(1)經常性的檢查長期在高溫環境下使用的電源線,防止電

7、源線受熱絕緣老化降低。(2)每臺電阻爐必須使用單獨的電源刀閘開關,必須接在漏電斷路保護器下。(3)在打開電源前,必須檢查各部分接線處是否松動,接地線是否安全有效。(4)嚴禁違章蠻干,嚴禁私自進行電源拆接線的工作。(5)對電器部分和控制柜清潔、除塵時必須斷電,禁止用潮濕的抹布。(6)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做好各種防止觸電措施的落實。(7)在進行水池清淤抽積水時,移動式用電設備必須接在漏電斷路保護器的下端,移動水泵之前,必須切斷電源。2、燙傷事故處理(1)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比如隔熱服、防燙手套等。(2)必須采取正確的姿勢,用手直接觸摸和接觸高溫熾熱物。(3)腳踏實在手抓牢,防止滑跌事故

8、的發生。(4)嚴禁將剛出爐的熾熱物直接放在地面上。(5)使用風冷方式產品出爐使用掏抓的工具把手不能太短,要防止輻射造成的灼傷。3、物體打擊、撞傷事故處理(1)使用電阻爐之前必須檢查爐門吊繩是否完好。(2)檢查出入爐移動平板車軌道兩側有無雜物,必須及時清走。(3)待處理產品擺放必須整齊,堆碼牢固,防止滾落。(4)嚴禁直接在產品上行走,防止蹩腳、碰傷和意外摔倒。4、夾傷事故處理(1)待處理產品擺放必須整齊,堆碼牢固,防止發生滾落傷人事故。(2)必須采取正確的姿勢,嚴禁用手直接接近危險區域。(3)作業前必須檢查吊具、吊帶、吊籃的安全和牢固性能,防止使用過程中發生斷裂。5、起重傷害事故處理(1)每次使

9、用之前必須對行車完好性進行檢查,檢查專用吊架和吊欄是否完好。(2)放置吊欄的墊塊必須對稱、穩固。(3)使用行車操作往吊欄上放置產品時,必須執行吊裝規范要求,認真落實吊裝作業“十不吊”的具體要求。(4)放置在吊欄上的成品必須按規定放置專用墊塊和支撐桿,產品放置必須穩固,產品嚴禁超長或超寬。(5)行車吊裝作業嚴禁超載、歪拉斜吊,嚴禁使用不符合規定的吊具、吊繩和吊帶等。6、淹溺事故處理(1)嚴禁超近路,不準在淬火池圍堰上隨意行走。(2)在水池上方(含行車)作業,必須做好防墜落的措施。(3)水池溫度高,水池護欄缺失,在附近作業必須穿好救身衣。(4)進行水池清淤作業時,上下梯子手必須抓牢,腳必須踏穩,梯

10、子必須固定牢靠,防止發生高處墜落事故。7、電阻爐損壞事故處理(1)使用之前必須檢查熱電偶插入爐膛內深度是否適當,有無松動;檢維修完成之后,必須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必須落實進物件之前的檢查。(2)每次使用之前,必須檢查電爐超溫報警裝置是否完好。(3)爐門必須關閉并關嚴,否則不能送電。(4)針對產品材料、結構設置相應的加熱溫度、保溫時間等工藝指令,嚴格執行各種工藝指標。(5)打開電腦電源時,必須給電腦自檢的時間,不要立即按“FUN”設置鍵,確保設置有效。(6)開爐升溫中操作人員必須認真關注電爐指示燈情況,出現異常必須報告并處理;運行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風機的完好情況。(7)在通電升溫、加溫、保溫過

11、程中,嚴禁不停電就拉開爐門。(8)電阻爐在運行過程中,嚴禁爐體被水淋,碰撞、敲打。(9)日常要認真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發現異常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第二節 拋丸機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一)拋丸機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車間沒有實行定機定人負責制,非本機操作者未經車間領導同意時,隨便動用。2、上班生產前,操作者不認真檢查設備各系統,電動葫蘆、鋼絲繩、吊鉤、掛具是否正常,拋丸機構、吸塵機構、電器裝置等均未檢查是否正常、可靠、安全。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不在額定范圍,超載運轉。4、拋光用的鐵丸規格數量及拋丸的時間,沒有按照產品生產工藝執行。5、在向吊具中裝卸產品時,吊具底下有人。6、拋

12、丸機啟動前,沒有檢查各部位均無異常情況,沒有將門關閉和關閉不嚴密,容易發生鐵丸外射打人,傷害眼睛。7、在拋丸生產過程中,操作者不隨時聽、視操作設備有無異聲、異常,發現不正常情況時沒有立即停機檢查。8、拋丸操作前,操作者沒有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特別是口罩和眼鏡),沒有做好衛生防護工作。9、當天(班)拋丸生產結束,沒有做好設備與生產現場的清掃、清潔工作。10、開機過程中操作人員不關注各電機的運行情況;在拋丸過程中不停機拉開拋丸倉門;在操作過程中人員接觸運轉部分;拋丸機在運行過程中要被水淋,碰撞、敲打。11、使用行車操作配合時不執行吊裝規范要求。12、拋丸合格產品不按要求隨意放置;不認真做好設備的維

13、護保養;不落實周圍場地清潔;現場滲漏鋼丸不及時清收,易造成滑倒;除塵器不及時清理積灰,影響現場環境。13、拋丸機檢修時不規定進行作業申報和辦理相關作業票證,不落實相關安全措施;作業結束不經過確認和現場清理。(二)拋丸機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本機為定機定人負責制,非本機操作者未經車間領導同意時,不得動用。2、上班生產前,操作者應認真點檢設備各系統,電動葫蘆、鋼絲繩、吊鉤、掛具應正常,拋丸機構、吸塵機構、電器裝置等均應正常、可靠、安全。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應在額定范圍,不準超載運轉。4、拋用的鐵丸規格數量及拋丸的時間,應按產品生產工藝執行,以保證拋丸后的產品表面質量。5、在向吊具中裝卸

14、產品時,吊具底下嚴禁有人。6、拋丸機啟動前,必須將門關閉嚴密,各部位均無異常時方可啟動,特別要嚴防鐵丸外射打人,傷害眼睛。7、在拋丸生產過程中,操作者應隨時聽、視操作設備有無異聲、異常,一旦發生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8、拋丸操作是帶有粉塵作業和鐵丸外濺,操作者必須穿戴好發給的勞動防護用品(特別是口罩和眼鏡)以做好衛生防護工作。9、當天(班)拋丸生產結束,做好設備與生產現場的清掃、清潔工作。10、開機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關注各電機的運行情況;在拋丸過程中不停機嚴禁拉開拋丸倉門;在操作過程中人員不準接觸運轉部分;拋丸機在運行過程中要防止被水淋,嚴禁碰撞、敲打。11、使用行車操作配合時必須執行吊裝規

15、范要求,認真落實起吊作業“十不吊”的安全規定。12、拋丸合格產品要按要求定置擺放;認真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認真搞好周圍場地清潔,確保場地暢通;現場滲漏鋼丸要及時清收,防止造成滑跌;除塵器要及時清理積灰,確保除塵效果。13、拋丸機檢修之前,必須按照規定進行作業申報和辦理相關作業票證,認真落實相關安全措施;作業結束必須經過確認,搞好現場清理。第三節 打磨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一)打磨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使用之前沒有檢查外殼、手柄有否裂縫或破損,電源線和插頭是否破損,有無防護罩,有無漏電保護器,PE線是否連接可靠;不檢查磨光片有無損壞,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通風除塵裝置是否有效。

16、2、工作時不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包括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及眼鏡等。3、安裝磨光片前,不核對磨光片允許的最高速度是否與主軸速度相適應,大于200毫米的磨光片不進行靜平衡,使用有裂紋或缺損的磨光片。4、磨光片卡盤直徑小于磨光片直徑的1/3;安裝時,不注意螺母的壓緊程度,有多個壓緊螺絲釘時,沒有對角順序逐步均勻旋緊。5、使用過程中沒有時刻注意磨光片的運行情況,發現有裂紋沒有及時更換,易發生砂輪片爆裂傷人事故。6、磨光片裝好后,沒有將防護罩重新裝好并進行試轉,砂輪轉動時,有明顯震動沒有及時整改。7、打磨時,沒有啟動吸塵裝置;有人站在磨光作業正面操作,沒有預防砂輪破裂傷人。8、磨光機應輕拿輕放,不得撞擊磨

17、光片;工作之中短暫停頓,確認停轉后,磨光片朝下放置;工作完畢后,沒有切斷電源,就離開崗位。9、使用過程中不檢查電源線在工作中受損或斷裂情況。10、兩人以上同時施工,同時在同一方向相對作業。11、打磨工件凹凸處用力過猛,容易發生磨光片破碎傷人。12、打磨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高、噪聲分貝高,易引發塵肺病和噪聲性耳聾,作業人員沒有按規定戴好防塵口罩、披風帽及耳塞。13、不遵守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擅自安排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使用操作。(二)打磨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使用之前必須檢查外殼、手柄有否裂縫或破損,電源線和插頭是否破損,有無防護罩,有無漏電保護器,PE線是否連接可靠;檢查磨光片有無損壞

18、,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通風除塵裝置是否有效。有異常情況時,必須整改合格之后才能開始作業。2、工作時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包括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及眼鏡等。3、安裝磨光片前,必須核對磨光片允許的最高速度是否與主軸速度相適應,大于200毫米的磨光片必須進行靜平衡,嚴禁使用有裂紋或缺損的磨光片。4、磨光片卡盤直徑必須大于磨光片直徑的1/3;安裝時,要注意螺母的壓緊程度,有多個壓緊螺絲釘時,必須對角順序逐步均勻旋緊。5、使用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檢查磨光片的運行情況,發現有裂紋時必須及時更換,防止發生砂輪片爆裂傷人事故。6、磨光片裝好后,必須將防護罩重新裝好并進行試轉,砂輪轉動時,有明顯震動必須及時整改

19、。7、打磨之前,要及時啟動吸塵裝置;禁止有人站在磨光作業正面操作,要預防砂輪破裂傷人。8、磨光機應輕拿輕放,不得撞擊磨光片;工作之中短暫停頓時,要確認停轉后,磨光片朝上放置;工作完畢后,必須及時切斷電源,收好磨光機和加長電源插板,才能離開崗位。9、使用過程中必須檢查電源線在工作中受損或斷裂情況,出現異常,及時聯系電工處理好。10、同一場地兩人以上同時施工,嚴禁在同一方向相對作業。11、打磨工件凹凸處要預先進行處理,防止用力過猛發生磨光片破碎傷人。12、打磨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高、噪聲分貝高,易引發塵肺病和噪聲性耳聾,作業人員必須按照規定戴好防塵口罩、披風帽及耳塞。13、要遵守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

20、,不得安排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使用操作。第四節 氣刨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一)氣刨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開工前,沒有檢查二次線及各種接線絕緣是否良好,氣刨機接零保護是否可靠。2、檢查作業現場是否有可燃物,在周圍5米以內放置氧氣瓶和易燃易爆品,10米以內有乙炔氣瓶放置。如果有易燃易爆物品無法移走時,沒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3、氣刨機放在砂堆上、鑄件垛上及人行通道上作業,氣刨方向對著人;對應氣刨產品放置不穩妥,兩人操作間距小于3米;移動氣刨地點時沒有關閉風閥,對人而過。4、在潮濕地作業時沒有做好防止觸電的保護工作,氣刨機無過熱保護裝置,兩臺以上接在一個刀閘上,沒有接漏電斷路保護器。

21、5、碳棒沒有夾持緊,碳棒用到距夾口小于6厘米時沒有更換,容易觸壞氣刨夾。氣刨物件離氣刨機超出30米,兩根手把線夾接使用,手把線與灼熱的鑄件接觸。6、在轉臺上氣刨時,事先不檢查轉臺的制動保險裝置、工作物的固定程度;轉臺轉動時上面有其他人工作或站人。小件氣刨產品翻轉時不精心,大件翻轉使用行車作業時不避讓,容易造成砸、壓傷。7、作業前不檢查焊機容量是否足夠,極性是否正確,以及焊機接地和連接部位絕緣、壓縮空氣管路完好性和接頭的可靠性。不對氣刨機進行檢查(氣刨機的外殼接地線、專用控制開關、送電后各電流、電壓指示、故障燈指示、氣刨鉗完好情況、各氣刨機輸出端接線緊固情況、氣刨機風機完好情況);空氣壓力未檢查

22、;專用降溫風扇未開啟。8、作業前不對所刨削工件進行安全性確認,不對是否為封閉管道、容器等狹小危險場所禁刨;器內或刨削點鄰近有不明物時,沒有經專業人員檢查和確認。熾熱的氣刨條隨意亂扔,容易引起燙傷和火災事故。9、工作點相對閉塞沒有加強通風和使用安全電壓的照明,沒有采取排煙除塵措施;拆、接氣刨機電源不聯系專業的電工接電源,容易發生觸電、中毒或窒息。10、碳刨作業時,使用的電流較大,沒有注意防止電機過載和連續使用而發熱,損壞電機。使用中帶電移動氣刨機。11、在進行立體交叉作業時,沒有防止熔渣落下傷人,現場沒有安排監護人,以保護下層作業人員的安全。12、下雨天露天作業,在潮濕的地方作業,沒有良好的防護

23、措施,容易發生觸電事故。13、使用過程中移動電機位置,沒有先停機斷電,作業時突遇停電,也沒有立即切斷電源。14、更換碳棒,直接用手拿著碳棒用刨夾去夾,容易發生傷人事故。15、工作完畢,沒有切斷電源,關閉氣源(空壓機電源開關或管道壓縮空氣閥門),沒有整理好設備和場地,確認無火種后方可離開。(二)氣刨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開工前,必須檢查二次線及各種接線絕緣是否良好,氣刨機接零保護是否可靠。2、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現場是否有可燃物,在周圍5米以內嚴禁放置氧氣瓶和易燃易爆品,10米以內不能有乙炔氣瓶放置。如果有易燃易爆物品無法移走時,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3、氣刨機不能放在砂堆上、鑄件垛上及

24、人行通道上作業,氣刨方向嚴禁對著人;兩人操作間距要大于3米,防止飛濺物傷人;改變氣刨地點時必須關閉風閥,嚴禁對人而過。4、在潮濕地作業時必須做好防止觸電的保護工作,氣刨機要安裝過熱保護裝置,兩臺以上不能接在一個刀閘上,必須接在漏電斷路保護器下方,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5、碳棒必須夾持緊,碳棒用到距夾口小于6厘米時必須及時更換,防止觸壞氣刨夾。氣刨物件離氣刨機不能超出30米,兩根手把線禁止夾接使用,在工作中防止手把線與灼熱的鑄件接觸。6、在轉臺上氣刨時,事先必須檢查轉臺的制動保險裝置、工作物的固定程度;轉臺轉動時上面不能有人工作或站人。7、作業前應檢查焊機容量是否足夠,極性是否正確,以及焊機接地和

25、連接部位絕緣、壓縮空氣管路完好性和接頭的可靠性。8、作業前必須對所刨削工件進行安全性確認,對是否為封閉管道、容器等狹小危險場所禁刨進行辨識;器內或刨削點鄰近有不明物時,必須經專業人員檢查和確認。9、工作點相對閉塞必須加強通風和使用安全電壓的照明,采取排煙除塵措施,防止發生觸電、中毒或窒息。10、碳刨作業時,使用的電流較大,必須注意防止電機過載和連續使用而發熱,損壞電機。11、在進行立體交叉作業前,必須采取防止熔渣落下傷人的措施,現場設有安排監護人,以保護下層作業人員的安全。12、下雨天露天作業和在潮濕的地方作業,要采取良好的防護措施,防止發生觸電事故。13、使用過程中移動電機位置,必須事先采取

26、停機斷電,作業時突遇停電,必須立即切斷電源。14、更換碳棒作業時,嚴禁直接用手拿著碳棒用刨夾去夾,防止發生傷人事故。15、工作完畢,必須切斷電源,關閉氣源(空壓機電源開關或管道壓縮空氣閥門),整理好設備和場地,確認無火種后方可離開。第五節 車間其他常見安全事故原因及相應現場處置預案(一)其他崗位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1、壓力機(1)壓力機操作人員沒有經過培訓和考核,沒有掌握壓力機操作技能,沒有熟悉本機床的結構、性能、操作系統、液壓系統、防護裝置、電氣等基本知識、使用方法,就安排上崗作業,容易發生誤操作引起事故。(2)上機操作前沒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符合“三緊”要求,女工沒有將頭發壓入工作帽

27、內。(3)開車前沒有檢查操縱系統、防護罩、安全防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壓頭有無松動、模具有無裂紋,電氣保護接零可靠等。不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電源指示、各壓力表指示、各電機情況、進、出氣囊電動托架、各油缸密封情況、油位指示、油箱密封情況,各油管情況、專用吊架和相關專用索吊具;油缸上下行程限位情況)。(4)檢查后,操作者開車低速空轉小于3分鐘,沒有檢查機床運行有無異常聲響,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液壓油油位情況,操縱按鈕、手柄、腳踏開關是否靈活可靠,沒有進行全程空運行檢查。(5)不開啟空氣閥對氣囊充氣就開啟電動托架;工作中和他人拉家常,作業人員將手伸到工作行程范圍或扶在校正工件和工

28、裝上;設備運轉時擦拭壓模;超負荷使用;工作臺板和機床四周不干凈、整潔,在工作臺上放置多余物品;離開機床時不停車并按下緊停按鈕,長時間離開時不關閉電源總開關。不關注壓力變化情況,超壓作業;私自調整油壓;采用脆性材料作為墊鐵使用;校正的工件放置不穩;同時校兩件或以上的重疊零件。 (6)安裝壓具時不斷電,閉合高度調試不正確,壓具沒有牢固可靠。壓具有毛病需調整修理及零件卡塞在壓模內時,不斷電停車就開始處理。(7)工作中,遇到工件粘附在壓具上、材料上有臟物及往壓具上注油時,沒有使用專用工具,徒手操作。使用行車配合作業時不執行吊裝規范要求,不關注掛鉤和專用吊具的拴掛確認。(8)發生壓頭自動壓落現象時,沒有

29、立即停車斷電檢修。(9)壓裝工件時,精神不集中,壓裝異常沒有立即停車,容易發生工件崩飛傷人。(10)機床發生故障或有異常聲響時,沒有及時停車檢查和處理;無法處理時,沒有及時報維修人員處理,處理后沒有填寫設備日常維修記錄和停機臺時記錄。(11)所有電氣故障操作者私自進行處理;操作人員隨意拆除、移動設備上的零部件。(12)二人及以上同時操作設備沒有指定負責人,配合協調不到位。(13)酒后上崗操作,容易引發事故。(14)壓力機周圍及床面沒有保持整潔和保留足夠的操作空間。(15)校正合格產品不按要求隨意放置;作業結束不關閉電源、氣源;油缸不回位切斷電源;操縱手柄不放到指定位置,沒有切斷電源和清理現場。

30、(16)壓力機檢修時不進行作業申報和辦理相關作業票證,落實相關安全措施(上壓力機頂部辦理高處作業證;進入壓力機底坑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證);作業結束不經過確認和現場清理。2、軌道電動平板車(1)操作者沒有經過培訓,不熟悉設備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就上崗作業。(2)起動平板車之前,不確認軌道兩側1米范圍內和軌道中間是否堆放物品。使用軌道平車前必須檢查車輛外部是否完好,傳動機構及其潤滑狀況是否正常。(3)不檢查配電箱線頭有無松動或者打火痕跡。(4)插入控制器后,確定模式在點動模式下,不點動確認報警器、警報燈正常工作。不逐步試驗各按鈕是否有效,就動車使用。(5)車輛使用中,注意物料堆高超過1.5米,物料堆

31、放沒有牢固,松動、超載、超寬、超長狀況下運送。裝卸貨物時,不做到輕裝輕放,重不壓輕、大不壓小、碼放平穩。貨物在起吊過程中,距貨物5米內站人。(6)設備操作人員應不集中注意力操作車輛,不觀察行進方向前的情況易在運行中與其他設備相撞;操作中,設備操作人員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7)車輛操作人員在行走過程中,不要注意自身站位,站在車輛側面(有控制箱的一邊)過近;操作人員站在平臺上操作車輛。(8)車輛在使用中,車輛出現異常情況不立即停車查看,不待故障排除又投入使用。(9)在運行中陡開陡停,不提前停車,容易發生撞擊擋塊,造成物件因慣性滑落傷人。使用過程中不提醒過往工作人員,容易傷及他人。(10)使用卷

32、盤有線電動平板車開出軌道之外,容易扯斷電源線,造成觸電事故。(11)車輛使用結束,平車臺面的材料沒有清理,臺面上有物品堆積。(12)車輛停放在通道和影響其他作業的地方。(13)停車后,不再次檢查車輛情況,查看導電裝置是否正常,隨車配電箱有無異常;結束工作不鎖緊隨車配電箱,切斷電動平板車的控制電源。(14)電動平車作為其他作業平臺,在上面進行其他如電焊、氣焊等作業項目。(15)用軌道作為接地導線使用;兩根軌道有電勢差,將導電材料橫放在兩根軌道上,容易發生事故。(16)在軌道中間及兩面地面附近進行沖水等作業,容易發生觸電及設備損壞。(二)其他崗位常見事故相應現場處置預案1、壓力機事故處理(1)壓力

33、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考核,掌握壓力機操作技能,熟悉壓力機的結構、性能、操作系統、液壓系統、防護裝置、電氣等基本知識、使用方法,確保安全上崗作業。(2)上機操作前必須按照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符合“三緊”要求,女工必須將頭發壓入工作帽內。(3)開車前必須檢查操縱系統、防護罩、安全防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壓頭有無松動、模具有無裂紋,電氣保護接零可靠等。認真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電源指示、各壓力表指示、各電機情況、進、出氣囊電動托架、各油缸密封情況、油位指示、油箱密封情況,各油管情況、專用吊架和相關專用索吊具;油缸上下行程限位情況)。(4)檢查后,操作者開車低速空轉小于3分鐘,認真檢查機床運行有無

34、異常聲響,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液壓油油位正常,操縱按鈕、手柄、腳踏開關是否靈活可靠,必須進行全程空運行檢查。(5)開啟空氣閥對氣囊充氣之后,才能開啟電動托架;工作中要集中精神,嚴禁直接將手伸到工作行程范圍或扶在校正工件和工裝;設備運轉時嚴禁擦拭壓模,嚴禁超負荷使用;工作臺板和機床四周要求干凈、整潔,在工作臺上嚴禁放置其他物件;離開機床時必須停車并按下緊停按鈕,長時間離開時必須關閉電源總開關。在工作中要密切關注壓力變化情況,嚴禁私自調整油壓,不允許超過26MPa;嚴禁使用脆性材料作為墊鐵;校正的工件放置要求穩妥牢固;嚴禁校兩件或以上的重疊零件,防止蹦出傷人。 (6)安裝壓具

35、時必須斷電,閉合高度調試要正確和合適,壓具必須牢固可靠。壓具需調整修理及零件卡塞在壓模內時,必須斷電停車才能開始處理。(7)工作中,遇到工件粘附在壓具上、材料上有臟物及往壓具上注油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嚴禁徒手操作。使用行車配合作業時必須執行吊裝規范要求,認真檢查掛鉤和專用吊具的拴掛牢固情況。(8)發生壓頭自動壓落現象時,必須立即停車斷電檢修。(9)壓裝工件時,精神要集中,當出現異常時必須立即停車處理,防止發生工件崩飛傷人。(10)機床發生故障或有異常聲響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和處理;如果無法處理時,必須及時報維修人員處理,處理后要及時填寫設備日常維修記錄和停機臺時記錄。(11)所有電氣故障操作

36、者嚴禁私自進行處理;操作人員嚴禁隨意拆除、移動設備上的零部件,更不能私自拆除安全防護設施。(12)二人及以上同時操作設備時,必須指定負責人,配合協調到位。(13)嚴禁酒后上崗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壓力機工作圍欄。(14)壓力機周圍及床面必須保持整潔和通暢,必須保留足夠的操作空間。(15)校正的合格產品要按要求放置,做到整齊劃一;作業結束油缸不回位嚴禁切斷電源;將操縱手柄放到指定位置,切斷電源和氣源之后清理現場。(16)壓力機檢修之前,必須進行作業申報和辦理相關作業票證,落實相關安全措施(上壓力機頂部辦理高處作業證;進入壓力機底坑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證);作業結束必須現場確認安全。2、軌道電動平

37、板車事故處理(1)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熟悉設備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才能上崗作業。(2)起動平板車之前,要認真確認軌道兩側1米范圍內和軌道中間無堆放物品。使用軌道平板車前,必須檢查車輛外部是否完好,傳動機構及其潤滑狀況是否正常。(3)檢查配電箱線頭有無松動或者打火痕跡,出現異常必須聯系電工及時進行處理。(4)插入控制器后,確定模式在點動模式下,必須點動確認報警器、警報燈正常工作。逐步試驗各按鈕是否有效,才能動車使用。(5)車輛使用中,注意物料堆高不超過1.5米,物料堆放必須固定牢固、碼放平穩,嚴禁在松動、超載、超寬、超長狀況下運送。裝卸貨物時,要做到輕裝輕放,認真落實重不壓輕、大不壓小。貨物在起吊過

38、程中,距貨物5米內嚴禁站人。(6)設備操作人員應集中注意力操作車輛,事前觀察行進方向前的情況,防止在運行中與其他設備相撞;操作中,設備操作人員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7)車輛操作人員在行走過程中,要注意自身站位,站在車輛側面(有控制箱的一邊)要保持適當的安全間距;嚴禁操作人員站在平臺上操作車輛。(8)車輛在使用中,出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車查看,待故障排除后才能投入使用。(9)在運行中嚴禁陡開陡停,做好提前停車準備,防止發生撞擊擋塊,造成物件因慣性滑落傷人。使用過程中必須提醒過往人員注意避讓,防止傷及他人。(10)使用卷盤有線電動平板車時,嚴禁開出軌道之外,加裝軌道限位裝置,防止扯斷電源線,造成觸電事故。(11)車輛使用結束后,平板車臺面的材料必須及時清理,臺面上嚴禁物品長時間堆積占用。(12)車輛嚴禁停放在通道和影響其他作業的地方。(13)停車后,要再次檢查車輛情況,查看導電裝置是否正常,隨車配電箱有無異常;結束工作后要及時鎖緊隨車配電箱,切斷電動平板車的控制電源。(14)電動平車嚴禁作為其他作業平臺,更不準在上面進行其他如電焊、氣焊等作業項目。(15)嚴禁用軌道作為接地導線使用;兩根軌道有電勢差,嚴禁將導電材料橫放在兩根軌道上,防止發生觸電事故。(16)嚴禁在軌道中間及兩面地面附近進行沖水等作業,防止發生觸電及設備損壞。


注意事項

本文(鑄造廠熱處理車間崗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doc)為本站會員(職z****i)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祁门县| 巴里| 南木林县| 微山县| 马龙县| 东兴市| 大洼县| 宁晋县| 成武县| 加查县| 舒城县| 乐昌市| 峨山| 灌南县| 龙门县| 和田县| 都安| 海南省| 邻水| 许昌县| 湖南省| 乡城县| 平罗县| 观塘区| 台东市| 晋州市| 晋中市| 正定县| 玉溪市| 连城县| 巢湖市| 双城市| 敖汉旗| 辛集市| 佛学| 贺兰县| 长寿区| 沙洋县| 永春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