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市全程策劃 鍵入文檔副標題 第一章 業態資料 . 零售業作為 WTO 談判中一個開放程度非常高的行業,我國政府承諾在加入 WTO 后的 35 年內,將逐步取消外商從事商品流通經營的各方面限制,其中包括對地域 和數量的限制。2002 年是中國加入 WTO 后的第一年,這一年的國內零售市場,雖 然沒有出現大風大浪的行業動蕩,但隨著海外資本不斷涌入,國內零售行業與國際 零售巨頭同城競技、互相捕殺的局面必然是不可擋。關稅水平的降低和非關稅措施 的解除,我國零售市場更大規模、更高比例的外資企業,這不僅對我國現有商業企 業的經營理念、服務體系提出更高要求,更是對我國零售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綜合 應對實力
2、以及國內企業競爭能力的一次大檢閱、大閱兵。 . 在零售業的一系列的變革中,城市的作用是中樞性的,城市在商業零售方面的戰略 決策,能夠將變革的要求更集中地呈現在市場和企業面前,并昭示著更廣闊的發展 前景。在我國加入 WTO 前后一年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各大城市都對城市 商業作出了相應的戰略轉變規劃。北京到 2005 年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 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商業體系,為實現商業現代化奠定基礎。上海早在 2001 年就 宣稱對今后 5 年上海商業在拓展國內市場方面實現四個轉變:實現拓展形式個性 化,由過去投資開店為主轉變為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聯合發展;實現投資主體多 元化,由國
3、有集體商業為主轉變為多種經濟成分共同投資發展;實現網絡組織現代 化,由單一的市外銷售網轉變為全國銷售網、配送網和采購網相結合的現代化網絡 結構;實現推進方式多樣化,由長江三角洲為主、階梯推進轉變為波浪是推進與跳 躍是推進相結合,開辟長江商貿走廊與開發西部市場相結合。 . 目前的國內零售市場,并不僅僅屬于大超市、大百貨和大賣場。在中外零售巨頭紛 紛瞄準大型超市、購物中心等大業態展開激烈競爭的時候,連鎖超市、便利店也在 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突破口。江蘇蘇果超市作為國內由實力的連鎖便民超市之 一,其在 2002 年的創新轉變個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內連鎖超市、便利店在 轉變創新方面的縮影。這一年,蘇果無比自豪地舉起“中國蘇果,百姓生活”的旗 幟,開始新一輪大發展戰略:一方面,蘇果在業態創新上作出了積極嘗試,在南京 率先推出社區便利店和倉儲超市的形式;另一方面,在“便利”上很做文章,緊鑼 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