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塵治霾措施 1、 進出車輛防塵控制 運輸車輛的防塵控制在施工現場正門門口設置洗車臺及沖洗設備、沉淀池及排水溝。洗 車槽長約 20m 寬 3m; 沖洗平臺外高內低, 3%找坡, 平臺兩側設置排水溝和兩級沉淀池, 沖洗車輛產生的泥漿水,經沉淀后達到重復用于沖洗利用。施工運輸車輛、挖掘機械等 駛出工地前必須清除泥土作防塵處理,嚴禁將泥土、塵土帶出工地。沉淀池派專人定期 進行清理,一般為 23 天清理一次。 2、 施工場地的硬化處理 施工現場按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場、生活辦公區域裸土已用網布壓實覆 蓋,確保無一外露土現象,已達到防塵控制要求。 3、 道路清掃揚塵污染控制 安排保潔人員 4
2、 名,每日對施工現場的道路進行 46 次的清掃,清掃前對路面積泥盡心 鏟除。施工現場主干道路配備雙系統水噴霧裝置,用于灌溉主干道路旁的綠化帶并起到 主干道路抑塵效果,天氣干燥或風力較大時,增加灑水頻次,以保持路面的濕潤。在施 工現場主要道路邊、生活區域內場地適當位置安裝一些水龍頭,使灑水皮管、灑水車能 就近使用, 便于操作。 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塵經分類袋裝后及時地投放到指定的地點。 4、 建筑材料揚塵污染的控制 (1) 砂石設置專用池槽進行堆放,控制進料數量,做到隨到隨用,不大量囤積。堆 放時做到堆積方正、底腳整齊干凈,并將周邊及上方拍平壓實,然后用密目網 罩進行覆蓋。砂石料如過于干燥,應及
3、時進行灑水。 (2) 其他易飛揚物、細顆散體材料,必須進行嚴密的遮蓋或存放在不透風的倉庫內, 運輸車輛要有防止泄露、飛揚裝置,卸料時采取集中碼放措施,以減少污染。 5、 堆土防塵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棄土、棄料及其他建筑垃圾應及時清運,若在工地內堆置超過 48 小時,應密閉存放或及時用網或膜進行覆蓋,防止風蝕起塵及水蝕遷移。 6、 管架清理、拆除揚塵污染控制 為減少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揚塵污染。支架外側應按行業規范要求全部用密目網進行圍擋 封閉,并設專人檢查、維護,嚴禁擅自拆開。在使用期間應采取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 圾向外、向下散落。清理架體內的建筑垃圾和廢料時,應采用灑水和吸塵措施,禁止直 接掀翻。定期對沾上灰塵的密目網進行清洗,周期為 23 月一次,及時更換破損嚴重的 密目網。拆除前,應先行清除支架中的雜物,并對積灰較多的密目網灑水濕潤。 7、 水泥砂漿揚塵污染的控制 在砂漿攪拌操作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