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物中心業種業態規劃 中國的零售市場很早就已是國外零售企業垂涎的對象。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國 外企業沒有大規模地進人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加入 WT0,零售市場越來越不 能靠政策保護而生存了。中國零售企業規模弱小、管理不善以及業態定位不當 等,都越來越成為發展的瓶頸。在這些問題中,我認為作企業戰略選擇的業態 定位是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情。 一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許多人看到大賣場誘人的市場潛力,紛紛投資、開 發和經營大賣場業態。我擔心的是,他們忘記了中國百貨業的教訓。在有潛力 的市場面前,一窩蜂盲目地搶市場,而不是進行理智的分析,最后的結果將是 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和企業效益持續下滑。 零售行業的業
2、態有許多種,從國際的視野來看,包括百貨、超市、大賣場、便 利店、品類殺手以及目前尚未進入國內市場的折扣店等。每個業態都是一個特 定的細分市場,它們分別針對著不同的目標消費群體。其中,超市以滿足日常 消費為主,便利店滿足的是消費者緊急購買的需要,大賣場以一站式購物的方 式滿足現代消費者對經濟和快捷的追求,低價格的商品。由于各個業態針對的 消費者需求不同,因而企業在進入零售市場之前,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進入哪 一個業態。 超市、大賣場和便利店在中國都處于高速發展的市場成長階段,大賣場更表現 出巨大的市場空間。然而,在進行業態戰略選擇時,我們不僅需要考察業態的 市場發展空間和眼前的競爭環境,還需要綜合
3、考慮未來的市場競爭環境及自身 的競爭優勢。 以某些大城市為例,如果僅從目前的市場空間及市場競爭來看,大賣場業態非 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如果將眼光放遠到未來的 35 年,可以發現,未來在大 賣場業態的市場競爭無論從量還是質上,都將比目前激烈得多。一方面,大量 的潛在進入者將在今后幾年進入,另一方面,大賣場業態的市場參與者中,世 界頂級零售商占 50以上;同時,從經營模式的角度,盡管大賣場能夠較快 達到保本點,但它投資大,對單店的管理要求很高,信息系統和采購系統復 雜,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另外,從競爭優勢的角度來看,內資企業在人才資 源、物流和采購技術以及信息系統方面,都與外資企業有較大的差距。在這樣 一種情況下,如果內資企業僅從誘人的市場空間一個角度出發選擇大賣場業 態,中國大賣場業態的發展將可能重蹈百貨業的覆轍。 選擇業態另外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選擇單一業態還是進入多業態。中國企 業通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