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物流業的現代物流業的“模式模式” 七年實現“三級跳” 每年的 8 月 18 日是物流的紀念日,但這個日子既不是公司開業的日子,也不是公司大廈 竣工的日子。 日前,當記者帶著這個疑問來到位于福田保稅區的物流公司時,該公司總經理李川解釋 說:“這是物流的前身海福公司簽約第一個客戶的日子!” 1995 年 8 月 18 日,日本三井公司將第一批貨物 SONY 電器 KV 一 2189TC 彩色電視機 10 個 40 柜存放海福倉。這既是海福公司,也是福田保稅區第一單保稅倉儲業務。“這單業務對海福公司 意義非凡,因此公司便把每年的 8 月 18 日作為成立紀念日。”李川說。 據李總介紹,物流的發展
2、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開業至 1997 年,那是公司的創業期, 它的特點是以提供簡單的倉儲為主營服務,以追求收支平衡、滿倉操作為主要目標,是屬于傳統 型的倉儲行業。 物流發展的第二階段從 1998 年到 2001 年,是企業轉型發展期。由于與 IBM 的牽手,使 物流在全國物流行業首家開展高科技產品的國際配送業務,并促使公司完成了從傳統倉儲企 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的嬗變,實現了質的飛躍,構建了物流核心競爭力。 去年以來,物流進入其發展的第三階段,即對外拓展期。李總認為,這一階段,物 流將面臨中國入世后的巨大挑戰,也將進入以投資來帶動公司規模發展的時期。 四流合一 物流與 IBM 的合作,在全國 1
3、5 家保稅區中率先開辟了在進口保稅、監管環境下從事第三 方物流服務的先河。不過,個中真正吸引客戶的,是物流在國際精確配送業務上的優勢。 李總告訴記者,物流在繼攜手 IBM 后,又與日本美能達合作開展物流配送業務。“這些 業務的共同特點就是精確配送,而美能達業務的規模之大,精度之高,流程之復雜,均代表了當 今國際精確配送的較高水準。”他說。 為了實現精確配送的國際水平,物流在業務中實現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四 流合一。 “目前,物流面對的境內外供應商達 160 多家,遍布世界各地。”談到物流的商流、 物流網絡,李總如是說。據介紹,物流除利用自己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以外,還通過與陸路運 輸公司及海運、空運貨代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使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通暢無阻,世界各地 物料在到港后 24 小時內即可送達珠三角工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