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RT 1 核心策略導出 大勢危機 寫字樓將成為樓市最大的一顆定時炸彈 來自業界權威專家的核心觀點:二三線城市的產業機構對于寫字樓的需求并不旺盛, 而在政府主導下新的寫字樓仍在大批量興建,供應量遠大于需求量,因此導致了 “出租率和租金呈現雙低,大部分出售型產品價格與周邊住宅倒掛”情況的發生。 銷售危機 無集聚效應的寫字樓去化艱難 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地方來看,銷售情況較好的寫字樓一定是位于城市新興的CBD中。 如上海的陸家嘴、鄭州的鄭東新城等等。在合肥,寫字樓成交較好的區域依然是政 務區和濱湖區。其原因就在于這兩個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寫字樓集群效應。 推廣危機 高冷的寫字樓難以聚焦市場目光 兩
2、大原因決定了寫字樓推廣難以吸引大量的目光。第一,寫字樓本身的氣質商務、 高冷,表現形式和賣點較為單一,難以形成話題;第二,純粹的寫字樓體量有限, 營銷費用由此受限,很難鋪天蓋地進行推廣,由此到達率也受到限制。 事實上,這正是合肥中心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大環境下,寫字樓市場整體疲軟,需求有限,同時低廉的投資回報率也很難引 發投資客的熱情; 2、政務區、濱湖區及一些能夠形成集聚效應的寫字樓板塊去化較好,第三產業服 務業等更容易于此匯聚,合肥中心僅此一座,略顯尷尬; 3、推廣上發聲不夠,并未擺脫寫字樓在市場上的固有印象,沒能給最廣泛的客戶 留下深刻印象。 好的答案從好的問題出發。 我們不能解決
3、的問題寫字樓市場整體不振; 我們可能解決的問題合肥中心本身的熱銷。 先來看一組數據 整個2015年,全市寫字樓(其中含大量以寫字樓名義販賣的40年產權公寓)總共 售出僅68萬方,純寫字樓預計不超過45萬方。 而包河區的寫字樓(同樣包含40年產權公寓)在2015年僅售出7.24萬方,寫字樓 預計不超過5萬方。 合肥中心寫字樓總體量7.43萬方,預計推出貨量至少在3萬方左右,超過包 河區去化的50%,這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另辟蹊徑。 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問題就是 市場最本質的問題就是供需問題。沒有需求,熱銷無從談起。 只有在更大層面上喚起客戶們對于寫字樓的需求, 才有可能將我們的價值深入人心,從而引爆市場。 策略的端口,從客戶開始。 合肥中心的客戶主要來源之一 與合工大有關的高知客群。 分為兩類。第一,作為全國知名的理工類院校,如科大一樣,合工大擁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