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何為工業園區 一 工業園區源起 最早的工業園可追溯至世紀,當時工業園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英 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從機器取代手工的耀進) ,成為當時最大的資本主 義工業園。當然這個工業園的名號是后人安上去的,但卻無形中給工業園 下了個定義:工廠集中地。工業園區是二戰以來各國通過政策制定各種工 業區域開發,并將其設立于衰退的城市地區內,以達復興之效。 二 工業園區定義 工業園是指建立在一塊固定地域上,由制造企業和服務企業形成的 企業小區。在該區內,各單位通過共同管理環境事宜和經濟事宜來獲取更 大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臺灣的各工業園區,包括由中華民 國科技部主管的科學工業園區、經濟部加
2、工出口區管理處主管的加工出口 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管的環保科技園區、農業委員會主管的農業生物 科技園區以及由其他政府單位或民間組織設立的工業園區或工業區。其主 要型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各級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發展本地區經 濟而人為設立的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另一類則是當地工業發展到一定程 度,為了更好的滿足當地中小企業發展需求而設立的工業園區。而以上的 工業區內建置著各式各類的工業建筑,透過下節介紹工業建筑之特色。 三、傳統工業建筑與綠色工業建筑的區別 (一)工業建筑設計原則 所謂工業建筑就是為生產產品提供工作空間場所的建筑物,它是現 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在現代社會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設計
3、作為工業建 筑建設的核心,在現代社會里,工業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對工業建筑設計 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推動工業建筑的發展,就必須結合工業建筑發展的 需要,運用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來做好工業建筑設計工作。 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 人性化,是工業建筑的首要要求,其內涵在于,既滿足生產使用功 能,同時滿足安全舒適及經濟等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其需要堅持以人 為本的設計原則,綜合考慮室內室外的環境因素,選擇合適的建筑手法及 工法,不僅保護環境,更能為使用者打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滿足工業生產的特點 工業建筑與其他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能滿足工業生產的特殊 需求,同時在確保建筑實用性的基礎上,在建筑外觀上突出其個性,充分 展示建筑中的工業美學,將其功能、形式統一起來。 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工業建筑設計中必須堅持綠色建筑的理 念,在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必須將生態效益納入重點考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