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級市場供貨商的管理規定 超級市場對供應廠商的管理規定由 兩方面組成,一是業務方面的管理 規定,二是廠商資料的管理規定 (1)超級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供給消費者日 常生活用品,滿足其每日生活之需,因 此商品的周轉速度較快,為了保證商品 的充分供應,就必須要求供應商供貨準 時。這就要對供應商在商品的配送方式、 配送時間、地點和送貨次數等方面作出 規定,并在確定采購時就與供應商訂立 協議,明確規定供應商違反規定所負的 責任 (2)供應商的供貨,如發生缺貨現象,就 會影響到超級市場的生意。為此對供應 商的缺貨的制約要作出規定,如缺貨率 不得超過 5,超過規定廠商要作出補償, 這種規定要與廠商訂立的協議為
2、執行的 依據。 (3)采購業務是不可能對廠商提供的幾千 種甚至上萬種商品的質量作出判斷。因 此在確定采購時要對廠商作出商品質量 的有關規定。如要廠商出示有關部門簽 發的商品準產證、商品質量鑒定書等, 并要求廠商對商品質量作出法律上的承 諾。 (4)供應商的供應價格如果總是變化。這對超市 經營是十分不利的,一般要求供應商的供貨價 格在一個相當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如果由于生 產成本,市場變化等因素價格必須要作出調整, 必須規定廠商在價格調整時有一定的程序。如 規定廠商在商品價格調整時,要在調整價格生 效前2星期前事先通知進貨方為有效,或在調 價時,仍維持一段時間的原有價格的商品供應 數量,以保證超市
3、采購部門有時間作出相應調 整,不至于措手不及。 (5)商品的采購,進貨方支付給廠商貨款 的天數是一種公認的交易條件,但也必 須對支付貸款給廠商的方式作出規定。 如與廠商的商品貨款的對帳應定在每月 的哪一天,付款日定在哪一日,付款采 取什么方式都要作出明確規定。 (6)對供應廠商的資料管理,是超級市 場采購業務管理的重要環節。供應商的 資料管理可作出以下6個方面的分類: 1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并確定編號。供應 商的分類是按照超市經營的商品別來進 行的,再依商品的類別來確定供應商的 編號,如飲料商品的編號是3,就可以對 各飲料供應商編成3001號碼 來進行識別管理,超級市場應給每 一個供應商的每一個商品確定編號或代 碼以利電腦管理; 2對供應商的基本資料建立檔案進行管理;如 供應商的名稱、住所、負責人、電話、營業執 照登記號、供應商品的種類、年銷售額等建立 資料檔案,以便管理; 3設立廠商商品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