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沿線民房風貌改造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42頁).doc
-
資源ID:181693
資源大小:65.50KB
全文頁數:4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省道沿線民房風貌改造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42頁).doc
1、 某省道沿線民房風貌改造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第一章 編制依據 1.2 設計圖 省道*香泉過境段沿線民房風貌改造項目一標段專業設計圖紙。 等上述法規、規范、圖集、標準。本工程采用的技術規范除施工圖紙 所標注的規范外,包括其他執行國家頒布的現行有關規范、規程及省、市 的有關標準和施工質量及驗收規范。 第二章 工程概況 2.1 概況: 香泉鄉地處北川縣。此次風貌改造四個改造點-黃江村,光明村、流溪 村、香泉村即位于永通路沿線地段。 香泉境內地貌復雜,起伏變化大,屬深丘地貌類型。改造范圍內屬低 山地形,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起伏較大。 本工程建設地點位于北川羌族自治縣香泉鄉,屬于省道*香泉過境 段沿線民房風
2、貌改造項目,本項目共包括五個標段。本次施工組織設計為 第一標段黃江村、黃江場鎮及黃江大橋沿線風貌改造工程。 2.2 立面改造設計原則: 2.2.1 盡量不改動原有建筑的結構和構造形 式,減少敲打的工程量; 2.2.2 盡可能利用原有建筑的構件形式反映民族特色; 2.2.3 經濟性原則,盡可能降低改造工程成本; 2.2.4 民族特色的改造與使用功能相結合; 2.3 立面改造設計措施: 2.3.1 羌族建筑中石建筑是其標志性的特點, 本設計在立面上墻裙部分 使用石材貼面,強調建筑的厚重感。 2.3.2 采用輕質材料做立面劃分,以反映北川羌族建筑木構的特點,窗 扇做木色。 2.3.3 在建筑局部采用
3、反映羌民族宗教文化特點的裝飾物在屋頂的角 部做白石形式的磚垛以及在墻面做羊頭裝飾圖案。 2.4 立面改造的構造做法措施: 2.4.1 木作及油漆工程 2.4.1.1 一般要求: 木材含水率應控制在 12%以下,木材等級為級。 油漆顏色按工程設計,施工前應做樣板,經有關設計人員或有關單 位確認后,方可施工。 混凝土和抹灰基層的含水率不大于 8% 油漆干燥前,應防止塵土沾污和熱空氣的侵襲。 油漆工程刮膩子,應堅實牢固,不得起皮,裂縫,膩子干燥后應打 磨平整光滑,清理干凈。 油漆的工作粘度,必須控制,使粉刷時不流墜,不顯刷紋,涂刷過 程中,不得任意稀釋。最后一遍油漆不宜加催干劑。 油漆前,前一遍油漆干燥后方能涂刷下一遍油漆,每遍油漆均應涂 刷均勻,各層粘合牢固。 油漆所用膩子應具有塑性和易涂性,干燥后應堅固并按基層、底漆 和面漆的性質配套使用。 2.4.1.2 抹灰表面油漆前,應干燥潔凈不得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