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線城市公租房運營及融資模式分析一線城市公租房運營及融資模式分析 一、我國公租房的歷史與現狀一、我國公租房的歷史與現狀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努力, 我國逐漸形成了由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組成的住房體系。保障性住房作為社會保障中的一環,一般由政府主 導建設并提供政策優惠或貨幣補貼,具體形式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賃 住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棚改安置房等(不同城市分類略有 差異) 。其中,公共租賃住房是指限定建設標準和租金水平,面向符 合規定條件的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 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本文根據政策法規 和相關案例、數據討論分析公租房的運營模式和
2、融資模式。 (一)公共租賃住房大規模建設始于 2010 年,目前已成為我國 保障性住房體系的重要主體 (一)公共租賃住房大規模建設始于 2010 年,目前已成為我國 保障性住房體系的重要主體 1998 年,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 住房建設的通知的出臺,政府停止福利分房,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發 展拉開帷幕,多層次的城鎮住房供應體系開始建立和完善。2007 年, 住建部出臺廉租住房保障辦法 ,對廉租房建設、實物配租、貨幣 補貼、稅費減免等方面提出了優惠政策。2009 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 中首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之后,2010 年 6 月國 務院頒布關于加快公共租賃
3、住房的指導意見 ,強調要加大對公租 房建設企業的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公租房中長期貸款,并探 索運用保險資金、 信托資金和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拓展公租房融資渠 道。各級地方政府,深圳(2008.1)北京(2009.8) 、上海(2010.9) 、 廣州(2010.9)也先后出臺地方性管理辦法或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公 租房的準入條件及配租管理辦法,開始進入公租房大規模建設階段。 從 2014 年起,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運行,并軌后統稱為公共租賃住 房,成為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主體之一。 (二)一線城市公租房籌建存量約(二)一線城市公租房籌建存量約 5555 萬套,預計萬套,預計 20202020 年達年達到到 7878 萬套,占城鎮住房總量的萬套,占城鎮住房總量的 2%2% 目前一線城市中公租房籌建存量約為 54.7 萬套, 其中北京 20 萬 套,上海 16 萬套,廣州 6.7 萬套,深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