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赤城縣環首都經濟圈觀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2011-2015)(10頁).doc
-
資源ID:209200
資源大小:27.04KB
全文頁數:1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河北省赤城縣環首都經濟圈觀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2011-2015)(10頁).doc
1、河北省赤城縣河北省赤城縣環首都經濟圈環首都經濟圈觀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觀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根據中央、省政府指示精神,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在服務首都中對接北京,加速首都經濟圈產業發展,為進一步壯大赤城縣觀光農業產業的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結合我縣實際, 特制定 2011 年2015年觀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一、赤城縣觀光農業發展現狀一、赤城縣觀光農業發展現狀一是觀光農業初具規模。 “十一五”期間,赤城縣立足區位、資源優勢,探索農業發展新路,積極拓展農業功能,堅持以農為本、強農興旅,生態
2、休閑觀光農業得到初步發展。全縣現有各類大小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園 5 個,規劃建設面積 1 萬余畝,2010 年接待游客 5 萬多人次,經營收入 1000 多萬元,解決當地就業 300 多人。二是產業特色日趨明顯。近年來,赤城縣不斷壯大特種水產、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畜禽生態養殖四大農業主導產業,發揮產業優勢,彰顯農業特色,初步形成了以生態農業示范園為主體,融休閑度假、生態觀光、生態餐飲、休閑垂釣、科技科普、休閑購物、鄉土民俗等于一體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產業發展格局。三是載體建設加速推進。加快建設京北第一水城,投資 3億多元實施了白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了白河灣公園,黑龍山國家級休閑旅游度假區等一批
3、休閑觀光農業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赤城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四是環境建設不斷優化。赤城縣東與承德接壤,南與北京毗鄰,西與崇禮、宣化交界,北靠壩上沽源縣,是連接宣張,承接京蒙, 貫穿豐承的重要交通樞紐。 境內 112 國道橫貫東西,赤寶線南赤公路穿越南北,公路總里程達 1590 公里。隨著張唐鐵路和京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溝通京冀蒙的重要樞紐作用日益顯現。特別是與北京山水相依,縣城南距北京公路里程僅 180 公里,到京張高速公路沙城入口僅 70 公里,西距正新建的張承高速崇禮入口 55 公里 ,東距豐寧僅 141 公里,交通條件較為優越;同時,我縣沒有大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業企業, 加之多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 積極治理土地沙化,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我縣具備了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的基礎條件,為首都北京游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旅游休閑度假的場所。赤城縣是一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