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市產業扶貧政策一、農業補貼政策一、農業補貼政策(一)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自 2016 年起,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重點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1.加強耕地地力保護。用于耕地地力保護的補貼資金,其補貼對象原則上為全市范圍內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對已作為畜牧養殖場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的設施用地、非農業征(占)用耕地等已改變用途的耕地,以及長年拋荒地、占補平衡中“補”的面積和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等不給予社貼。2.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用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補貼資金,重點向種
2、糧大戶、家庭(國有)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各地要堅持因地制宜、簡便易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鼓勵創新新型經營主體支持方式,采取貸款貼息、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機械化耕種設備補貼等方式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不鼓勵對新型經營主體采取現金直補。3、補貼依據:在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全面結束前,暫以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為準,確權工作全面結束后,以最終確權耕地面積為準。補貼標準:市農業局、市財政局根據下撥的補貼資金總量和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等因素綜合測算
3、,確定 2017 年我市實際農用耕地面積的補貼標準為 51 元/畝。補貼用途:堅持綠色生態導向,綜合采取秸稈還田、深松整地、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等措施,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切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提升耕地地力及適度規模經營。政策依據:省財政廳、農業廳關于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陜財辦農201675號)和漢中市財政局、 漢中市農業局關于做好 2017 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 (漢財辦農201739 號) 。(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依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56 號)。補貼對象:補貼對象為省域內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補貼標準:原則上按不超過農機具加工 30%的標準進行補貼。單機補貼標準原則上最高不超過 5 萬元。手續辦理: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