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灰鵝產業2012-2020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14頁).doc
-
資源ID:209397
資源大小:59.54KB
全文頁數:1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贛州灰鵝產業2012-2020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14頁).doc
1、贛州市灰鵝產業贛州市灰鵝產業 2012-20202012-2020 發展規劃發展規劃一、興國灰鵝產業發展現狀一、興國灰鵝產業發展現狀(一)興國灰鵝產業發展背景(一)興國灰鵝產業發展背景興國灰鵝是我市傳統名優地方特產,有 1700 多年飼養歷史,具有耐粗飼、長速快、肉質嫩美、營養豐富等特點,由于其內在的優良品質而深受我國沿海地區及東南亞國家消費者的喜愛。2001年列入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種志,2006 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2007 年 10 月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0 年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2010 年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批準興國灰鵝證明商標。我市在“十一五”期間堅持以市場
2、為導向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原則,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灰鵝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興國、會昌等縣通過冬閑田種草養鵝項目的實施,模索出了“五個一”、“三個一”等成功養殖模式,培育壯大了一大批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灰鵝經銷(販運)組織。興國、會昌等縣(市、區)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經濟的驅動下,灰鵝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一大特色產業,農業的一大亮點,農民增收的一大渠道。現全市有灰鵝原種場 1 個,種鵝場 36 個,擴繁場 112 個,年出籠千羽以上的養殖場 49戶。鵝產品加工企業 1 個。(二)產業發展情況(二)產業發展情況1 1、生產情況。、生產情況。2011 年全市灰鵝出籠 973.75 萬羽,鵝肉產
3、量達 2.43 萬噸,為農民增收 2.9 億元。其中興國縣鵝出籠 380.13萬羽,占全市鵝出籠量 39%;于都縣鵝出籠 154.08 萬羽,占全市鵝出籠量 15.8%;全市鵝存欄 347.96 萬羽。全市年出欄 1000 羽以上灰鵝規模養殖場(戶)49 戶,年出欄 300 羽以上的 411 戶,年出欄 100 羽以上的 14445 戶,鵝出欄和存欄量均位列全省前茅。2 2、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情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情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縣開始建立“原種場擴繁場種鵝養殖戶”良種繁育體系,為灰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質的鵝苗。創建于 1986 年的興國灰鵝原種場,屬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現存欄核心群種鵝 1200 羽,種鵝欄舍 1200 平方米,孵化和育雛設備齊全,人工草場 15 畝。興國縣還建立了一些擴繁場,存籠種鵝 700-1300 羽不等。3 3、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在二十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