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時期產業新城產城空間關系規劃研究——以花園口經濟區規劃實踐為例(75頁).pdf
-
資源ID:214265
資源大小:10.26MB
全文頁數:75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轉型時期產業新城產城空間關系規劃研究——以花園口經濟區規劃實踐為例(75頁).pdf
1、摘要城市與產業的發展關系既相互促進又彼此制約。產業發展為城市提供動力并促進其拓展范圍,而城市的聚集功能亦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和載體。可以說,人口聚集形成城市,產業分工擴張城市。我國城市空間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大城市的空間擴張催生出大量新城,其中大部分是以開發區為起點的產業新城。此類新城建設初期通常是以產業為主導,利用產業集聚帶動城市功能發展。在較長時期內,工業生產成為衡量產業新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于是一味追求工業生產,導致重產輕城、產城脫節現象嚴重。隨著全球經濟格局變化,我國進入轉型發展時期,單純以工業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難以為繼,亟須抓住機遇、轉
2、變思路,順應城鎮化發展趨勢,重新審視產業和城市發展模式,構建以產業結構升級為機制,以產業集聚化,結構服務化為核心的新型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宜產宜居的產業新城。產業新城規劃需要更多地關注宏觀經濟走向,不能僅局限于眼下的產業結構,忽視產業的動態演化和升級,而要結合發展需求,提高對城市內在發展規律的認知,協調城市發展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構建工作與生活和諧發展的空間。協調好產業與城市的關系,產業將會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城市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本課題將理論評述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梳理國內外產業與城市發展相關理論及同類型案例,分析產業新城形成機制、發展歷程及趨勢,建立研究框架。以大連花園
3、口經濟區規劃實證為例,分析發展背景和現狀問題、研判發展階段,重新審視戰略目標,確定產業與城市發展模式,提出城鄉結構、產業發展、空間形態等方面的規劃策略,期望能為我國轉型時期產業新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提供有益參考。關鍵詞:城市;產業;空間關系;花園口經濟區轉型時期產業新城產城空間關系規劃研究S t u d yo nT h eT r a n s i t i o nP e r i o do fN e wI n d u s t r i a lT o w na n dP l a n n i n go fS p a t i a lL a y o u tB e t w e e nI n d u s t r ya n dC i t y_ t b ec a s eo fH u a y u a n k o uS p e c i a lE c o n o m i cZ o n eA b s t r a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