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江西省新建縣“四合灣”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江西省新建縣“四合灣”居住小區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編制人員:姓名班級學號徐冠宇12級建筑2班20120110030203張問群12級建筑2班20120110030210田達12級建筑2班20120110030224 4月目 錄第一章 總 論- 1 -1.1 項目背景- 1 -1.1.1 項目名稱:四合灣建設工程- 2 -1.1.2 項目建設依據- 2 -1.2 項目概況- 2 -1.2.1 建設地點- 2 -1.2.2 建設規模- 3 -1.3 主要經濟指數- 3 -1.3.1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3 -第二章 建設的背景與必要性- 4 -2.1
2、 建設背景- 4 -2.1.1 城市概況- 4 -2.1.2 自然條件- 7 -2.1.3 新建縣濟社會發展概況- 8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0 -2.2.1 改善老城環境,促進朝陽洲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需要- 10 -2.2.2 貫徹落實物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需要- 11 -第三章 場址概況、拆遷及建設規模- 12 -3.1 場址概況- 12 -3.1.1 場地位置及周邊現狀- 12 -3.1.2 城市規劃及任務書的要求- 13 -3.1.3 地震烈度和穩定性- 14 -3.1.4 交通- 14 -3.1.5 公共設施- 15 -3.2 建設規模- 15 -第四章 工程
3、建設- 16 -4.1設計原則- 16 -4.2 總平面設計- 17 -4.2.1設計依據- 17 -4.2.2 項目概況- 17 -4.2.3 規劃構造- 18 -4.2.4 功能分區- 19 -4.2.5 道路交通和出入口- 19 -4.2.6 綠化景觀- 21 -4.2.7 無障礙設施- 23 -4.2.8 技術經濟指標- 24 -4.3 建筑設計- 25 -4.3.1 設計依據- 25 -4.3.2 工程概況- 26 -4.3.3 功能布局- 27 -4.3.4 剖面設計- 28 -4.3.5 交通組織- 28 -4.3.7 立面設計- 29 -4.3.8 日照分析- 32 -4.3.
4、9 方案介紹- 33 -第五章 消防- 52 -5.1 建筑防火設計- 52 -5.1.1 設計依據- 52 -5.1.2 建筑類別和耐火等級- 52 -5.1.3 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52 -5.1.4 防火分區、防煙分區- 54 -5.1.5 安全疏散- 54 -5.1.6 防火門、防火卷簾- 55 -5.1.7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場地- 55 -5.1.8給水消防設計- 56 -第六章 節能與節水- 58 -6.1 建筑節能- 58 -6.1.1 設計依據- 58 -6.1.2 建筑節能- 59 -6.2 節能措施- 60 - 4 -第一章 總 論1.1 項目背景 “四合灣”項目地處
5、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新建縣交匯處,項目宗地位于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蘭大道(道路寬為51M)以西、青嵐南路(道路寬 14 米)以東,北面為龍潭水渠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南天陽光”住宅小區,南面為工業北路(道路寬為 48M)及學府雅苑住宅小區,西臨青嵐南路,東面為廣蘭大道,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同時基地附近設有公交站點,對居民出行提供便捷途徑;根據任務書要求,本項目準備開發為高檔的含多層、花園洋房和商鋪以及高層住宅的花園式的住宅小區。1.1.1 項目名稱:四合灣建設工程1.1.2 項目建設依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住宅設計規范2013 城市居住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
6、9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 2006 年 4 月 1 日發布實施)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建設部建規(1995)333 號文發布)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 南昌市居住小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 南昌市居住小區詳細規劃設計專家評審會會議紀要1.2 項目概況1.2.1 建設地點 本項目場址位于南昌新建縣工業北路以北、廣蘭大道以西地塊、青嵐大道以東。1.2.2 建設規模 南昌市新建縣“四合灣”工程總用地面積用地面積711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5800.0平方米。1.3 主要經濟指數1.3.1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數值1總用地面積公頃
7、7.1152規劃總建筑面積公頃13.582.1其中:住宅建筑面積公頃11.632.2其中:公共建筑面積公頃1.953居住戶數戶14644地上停車位個1355建筑密度%20.16容積率1.927綠地率%40第二章 建設的背景與必要性2.1 建設背景2.1.1 城市概況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科技、信息、旅游、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南昌風景秀麗、人文會萃、經濟繁榮、名人輩出,因而被唐代詩人王勃稱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南昌又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八一南昌起義舉世聞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此而誕生,因而被套稱為“英雄城”。南昌 1986 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
8、0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1990 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規劃至 2010 年建成“北看大連,南看深圳和中看南昌”的現代文明花園城市,并正在創建“衛生模范城”和“環保模范城”。 南昌市地處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陽湖之濱、贛江、撫河尾閭,是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唯一一個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同時毗鄰的城市。南昌市交通方便。京九鐵路、贛粵高速和 105 國道縱貫境內;浙贛鐵路、滬瑞高速和 320 國道在境內南部橫貫。特別是京九鐵路線的開通并與浙贛鐵路線交匯后,南昌成為京九鐵路線唯一的省會城市和我國鐵路的又一個重要樞紐。市郊向塘有98 股道的全國第二大貨運編組站。境
9、內各區縣之間均有省級以上公路相連,現正在改、擴建這些公路,打造半小時經濟圈。水路可通過贛江、撫河、錦江和鄱陽湖進入長江。民航可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 32 個城市通航,全年起降飛機 1.5 萬余架次,今年至今已運送旅客 100 萬人次,預計至年底將達 115 萬人次。南昌市城市用地規劃圖 南昌歷史悠久,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 60 余處。公元前 202 年,漢高祖劉邦派穎候灌嬰率兵進駐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在現在的湖坊領境內),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至三國東吳,豫章群又在城面的江畔構筑了一座新城(其核心位置就是原南昌市政府所在地經濟大樓),定名為“郡
10、城”,后又稱“州城”和“子城”。隋初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理和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稱“洪都”。元、明、清歷代均為江西省治。 南昌市轄東湖、西湖、青云譜、青山湖、灣里、紅谷灘、高新和昌北開發八個區,以及南昌,新建、進賢和安義四個市轄縣??偯娣e為 7402km 2 )總人口約 500 萬人。 南昌是一個擁有機械、冶金、航空、電子、紡織、造紙、醫藥、塑料、印刷等 30 多個行業,150 多個工業小類的發展中城市,也是正在祖國中部掘起的省會城市。 近年來南昌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不斷改善。2007 年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攀升,據初步核算,南昌市實現生產總值 1390.10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11、比上年增長 15.5%。南昌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圖 近年,南昌市委、市政府為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戰略決策,正在努力提高城市品位,精心打造精品城市。據最近招開的南昌市規劃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原則通過的,南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在南昌市城市整體發展思路上提出“西進、東拓、北控、南延”的原則。其規劃的總體格局為“一江兩岸,一核五片,沿著贛江兩端延伸,多點、多組團推進”的總體發展思路,并將“依山傍水,兩核擁江”列入城市核心區域的規劃中,即以贛江為分隔,兩岸分別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體系的兩個相對獨立的城區,即昌南、昌北進行布局,形成一江兩岸(即“一城兩核”)
12、的城市新格局。2.1.2 自然條件 1、地形 南昌市地處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陽湖之濱、贛江、撫河尾間。全境以平原為主,東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長約 112.1 ,東西寬約 107.6 ,總面積為 7402.36 。其中:平原占 35.8%、水域占29.8%、崗地低丘占 34.1%,昌南、昌北的地熱依贛江流向,昌南西南高,東北低,以平原為主;昌北西北高、東南低,并以丘崗為主。全市平均海拔 25m,城區地勢偏低,平均海拔 22m,西部是西山山脈,最高點梅嶺主峰洗藥塢,海拔 841.4m。 2、氣候氣象 南昌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溫差較大、無霜期長、冰凍期短
13、。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冬冷夏熱、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盛署酷熱,絕對最高氣溫 42.2,最熱月 7 月平均氣溫 29.7;冬季受西伯利亞或蒙古冷高壓影響,氣候寒冷,絕對最氣溫-9.3,最冷月 1 月平均氣溫 4.9;年平均氣溫 17.5。年平均降雨量為1645mm,年最大降雨量為2365 mm,年最小降雨量1045.2mm,4-6 月為雨季,約占全年降雨量的 52%,最大一日降雨量為 200.6mm,最大一小時暴雨量為 57.8 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 1263.7 mm,7 月蒸發量最大,最高達 2881.1 mm。年平均相對溫度為 78%。全年無
14、霜期 277 天。降雪較少,多年平均降雪 6.9 天,最大積雪厚度為 160mm,多年平均結冰天數為 21 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903.9 小時;7-8 月最大,約 265 小時;2 月最小,約 90 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和北北東風,多發生在冬季和秋季;夏季多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4.65.0m/s;靜風多在 1、2、4、8 月;夏季偶有臺風侵襲。 3、地質與地震烈度 南昌市位于江南臺隆構造單元的豐城樂平凹陷之中,構造上主要受贛江大斷裂的影響,區內河谷階地屬內迭或上迭類型。根據鉆孔分析,未揭露明顯的斷裂構造。根據中國地震震動參數區劃圖(江西部份/2001 年版),本工程建設地地震震動峰
15、值和加速度為 0.05g,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相當于地震烈度級。為此,工程應按地震烈度級設防。2.1.3 新建縣濟社會發展概況 農業:新建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屬國家商品糧和優質米基地縣。糧食作物優質品率達95%以上,年均提供商品糧30萬噸以上,列全省前位。全縣已建成優質米基地,蕎頭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油茶基地,綠色無公害蔬菜等八大生產基地。生米被譽為“中國蕎頭之鄉”,農業開發取得實效。水利工程建設得以加強。朱坊、夢山、肖峰、幸福等9座水庫除險加固全部竣工驗收,贛西大泵站更新改造、鄱陽湖第五單元除險加固、廿四聯圩水利血防護坡等項目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我縣積極采取“扶鄉、扶優、 扶貧”等一
16、系列措施,服務農業、服務農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使得一大批優質綠色農產品擠身沿海及發達地區市場。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達67.46億元,同比增長9.8%。 工業:近年來,我縣致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圍繞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突出做強做特工業園區,做大做強優勢工業,放開搞活中小企業,工業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運行質量大幅提高。園區共引進四外項目220個,已建成并投產企業203家,租賃企業4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家,包括雨潤集團、中再生、出版集團(中文天地傳媒)、南方食品等國內200強、中字頭大型企業。上市公司5家:出版集團即中文天地傳媒、華伍重工、雨潤食品、南方食品、江鈴
17、汽車,擬上市公司4家:遠成股份、汪氏蜜蜂園、金達萊環保、洋浦香料,園區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江西省著名商標22個,南昌市知名商標16個。 2012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02.9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5%,拉動GDP增長4.8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6.51億元,可比口徑增長15%。 商貿:我縣商貿業按照“城內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交大市場,城外大流通”的思路,大力建設和拓展貿易市場??h城商業氛圍日益濃厚,解放路商業街、長麥路建材街等特色商業街基本形成,一批全國連鎖餐飲店、服裝專賣店入駐我縣;“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深入推進,農家店已覆蓋所有鄉鎮和行
18、政村;“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活動持續開展,有力地促進了我縣商貿業的快速發展。2012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2.1 改善老城環境,促進朝陽洲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需要 城市作為經濟增長極,有著農村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化整合優勢,加快城市化有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擴大城市聚集效應。 隨著新建縣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經濟重心集中于城市中心區域的弊端也愈加明顯。城市中心過剩的人口和產業需要借外力遷移到城市近郊或遠郊區。 加快新建縣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城市拆遷安置難,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所遇到的重大難題之一,安
19、置小區建設為拆遷安置提供了有效的房源,為緩解房屋拆遷矛盾開辟了新的解決途徑。 新建縣堅持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繼續采取“四個一”、“五包”和“三掛”的辦法,重點在聚力量、勤調度、優環境上下功夫,力爭實現“五個一批”,即爭取一批:緊緊抓住昌九一體化、臨空經濟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認真抓好項目的謀劃與對接工作,爭取更多中央、省、市投資計劃傾斜我縣,爭取更多縣級項目列入國家、省、市投資計劃。跟蹤一批:重點跟蹤建筑產業園、央企產業園、玉泉灣文化園、藍泥灣農業旅游等項目,促其早落戶。開工一批:集中力量、加強調度,力爭康萊特藥業、市政公用城、鄱陽湖農產品集散中心等簽約項目開工建設。投產一批:優化環境
20、、跟蹤服務,全力加快中國北車產業基地、新太好食品、納川管業、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等一批已開工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早日竣工投產。壯大一批:加強對接、傾力扶持,促使海螺水泥、南方食品、遠成汽車、遠健藥業、金達萊環保等老牌企業升級改造、做大做強。2.2.2 貫徹落實物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需要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 年10 月1 日起施行)的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保
21、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國務院2001 年6 月1 日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第二十八條規定:“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于拆遷安置”;江西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對拆遷人補償、安置的,應當遵守條例和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拆遷人應當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南昌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修正)第二條規定:“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本工程是為南昌市西湖區建設安置用
本文(“四合灣”居住小區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65頁).docx)為本站會員(地****)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