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策劃及概念規(guī)劃方案匯報旅游策劃及概念規(guī)劃方案匯報 湖南常德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 2010年4月 The Tourism Planning Of Tao Hua Yuan Scenic Spot 歷史回顧 在常德市、桃源縣及桃花源管委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深圳市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研創(chuàng)中心先后兩 次現(xiàn)場踏勘考察桃花源,并進行了四次思路溝通交流: 2009/07/14 2009/11/13 2009/11/14 2009/11/25 2009/11/25 2010/2/28 2009/2/28至今 第一階段 項目地實地踏勘 訪談領導及專家 項目地周邊情況了解 前期資料搜集整理 相關
2、專題資料研究 第二階段 詳細現(xiàn)狀資料分析 核實市場相關數(shù)據(jù) 旅游資源價值分析 相關成功案例借鑒 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定位 初步構想成果匯報 第三階段 領導、專家意見整理 明確總體策劃范圍 開發(fā)模式深入思考 前期資料深化研究 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 功能板塊合理劃分 總體定位重新調整 相關內(nèi)容修改完善 方案成果匯報 第四階段 再次項目現(xiàn)場勘查 思路方向深入細化 項目框架調整完善 空間格局構成 各板塊發(fā)展指引 總體專項規(guī)劃 核心區(qū)規(guī)劃方案 旅游線路組織 匯報成果完成 第一階段 2009年7月14日,深圳市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研創(chuàng)中 心受邀首次到訪桃花源,對現(xiàn)場進行了詳細的實地 踏勘考察及前期資料的搜集,隨即標志著桃花
3、源 風景名勝區(qū)總體策劃項目拉開了正式啟動的序幕。 歷史回顧 2009年11月13日,在前期詳細的現(xiàn)狀分析、 思考和研究的基礎上,我中心就桃花源風景名 勝區(qū)總體策劃的項目初步構想進行了第一次匯 報溝通,并就桃花源風景區(qū)的發(fā)展方向與各位領 導進行了討論,明確了下一步項目工作的時間、 任務、及細化重點。 歷史回顧 第二階段 2009年11月25日,在桃花源項目領導的指導和安排下進行了第二次正式匯報及溝 通, 各領導專家對項目的戰(zhàn)略定位及發(fā)展方向做了高度評價,并對“桃花源文化內(nèi)涵的 挖掘”與當?shù)匚幕诉M行了座談。 在交流溝通意見的基礎上,我中心再次針對桃花源風景區(qū)進行現(xiàn)場踏勘,并復核總體 策劃的思路
4、方向及相關重點項目的選址問題。 歷史回顧 第三階段 2010年2月28日,在二次勘查的基礎上,我中心積極吸取和總結領導 及專家們寶貴建議和意見,繼續(xù)推進完善項目內(nèi)容,雙方就桃花源風景 名勝區(qū)總體策劃的最終成果內(nèi)容進行了詳細的約定,形成進一步深入合 作的內(nèi)容,并明確了下一步項目工作的具體時間和匯報重點。 歷史回顧 第四階段 歷史回顧 總結 通過前后2次踏勘考察和4次思路溝通, 我中心不斷吸納和沉淀項目意見、融會貫通于項目總體策劃中, 對項目進行了反復的對比篩選和修改完善,經(jīng)過充分地思考和精心地準備, 迎來了本次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總體策劃成果匯報, 為實現(xiàn)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的跨越式發(fā)展迎來了機遇! 陶
5、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是神秘莫測的人間仙境,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的美好寫照。 桃花源記馳名古今中外,是1600余年歷史的世外桃源原型真跡,是人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理想烏托邦。 導語項目緣起 晉 太 元 中 , 武 陵 人 捕 魚 為 業(yè) 。 緣 溪 行 , 忘 路 之 遠 近 。 忽 逢 桃 花 林 , 夾 岸 數(shù) 百 步 , 中 無 雜 樹 , 芳 草 鮮 美 , 落 英 繽 紛 。 漁 人 甚 異 之 , 復 前 行 , 欲 窮 其 林 。 林 盡 水 源 , 便 得 一 山 。 山 有 小 口 , 仿 佛 若 有 光 。 便 舍 船 , 從 口 入 。 初 極 狹 , 才
6、通 人 。 復 行 數(shù) 十 步 , 豁 然 開 朗 。 土 地 平 曠 , 屋 舍 儼 然 。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屬 。 阡 陌 交 通 , 雞 犬 相 聞 。 其 中 往 來 種 作 , 男 女 衣 著 , 悉 如 外 人 , 黃 發(fā) 垂 髫 , 并 怡 然 自 樂 。 見 漁 人 , 乃 大 驚 , 問 所 從 來 , 具 答 之 。 便 要 還 家 , 設 酒 殺 雞 作 食 。 村 中 聞 有 此 人 , 咸 來 問 訊 。 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時 亂 , 率 妻 子 邑 人 來 此 絕 境 , 不 復 出 焉 , 遂 與 外 人 間 隔 。 問 今 是 何 世 ,
7、乃 不 知 有 漢 , 無 論 魏 、 晉 。 此 人 一 一 為 具 言 所 聞 , 皆 嘆 惋 。 余 人 各 復 延 至 其 家 , 皆 出 酒 食 。 停 數(shù) 日 , 辭 去 。 此 中 人 語 云 : “ 不 足 為 外 人 道 也 。 ” 既 出 , 得 其 船 , 便 扶 向 路 , 處 處 志 之 。 及 郡 下 , 詣 太 守 說 如 此 。 太 守 即 遣 人 隨 其 往 , 尋 向 所 志 , 遂 迷 , 不 復 得 路 。 南 陽 劉 子 驥 , 高 尚 士 也 , 聞 之 , 欣 然 規(guī) 往 。 未 果 , 尋 病 終 。 后 遂 無 問 津 者 。 陶 淵 明 桃桃
8、 花花 源源 記記 (1)發(fā)現(xiàn) (2)進入 (3)小住 (4)辭去 緣溪行 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fā)現(xiàn)桃源、進入桃源、小住桃源、辭去 桃源的曲折情節(jié)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世外桃源: 得一山;從口入 豁然開朗 設酒殺雞作食 停數(shù)日;辭去 既出 及郡下 尋向所志 導語項目緣起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武 陵 人 緣 溪 行 桃 花 林 芳 草 一、發(fā)現(xiàn) 緣溪行 忽逢桃花林 導語項目緣起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
9、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深山 密洞 屋舍 良田 桑樹 美池 竹林 雞犬 二、進入 得一山 從口入 豁然開朗 導語項目緣起 見漁人,乃大驚, 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三、小住 設酒殺雞作食 停數(shù)日 見漁人
10、見漁人 具答之具答之 先世先世 設酒殺雞作食設酒殺雞作食 延至其家延至其家 導語項目緣起 停數(shù)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聞之,欣然規(guī)往。 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四、辭去 既出 及郡下 尋向所志 既出 得其船 處處志之 及郡下 欣然規(guī)往 尋其所志 導語項目緣起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 第5章 SWOT分析 第6章 項目核心底蘊 第7章 旅游發(fā)展定位 第10章 規(guī)劃空間布局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 第11章 分區(qū)發(fā)展指引
11、 第12章 總體專項規(guī)劃 第一部分 基礎研究 第二部分 發(fā)展定位 第三部分 總體策劃 第四部分 總體發(fā)展目標 第4章 區(qū)域發(fā)展背景 第8章 總體發(fā)展策略 第9章 總體規(guī)劃范圍 項目匯報框架 /CONTENTS 第14章 總體發(fā)展目標 第15章 市場宣傳口號 第13章 核心區(qū)總體規(guī)劃 從資源、市場、區(qū)域發(fā)展 三個角度探尋項目發(fā)展導向 第一部分:基礎分析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 第4章 區(qū)域發(fā)展背景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項目區(qū)位 區(qū)域位置: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南倚武陵,北臨沅水,史稱“黔川咽喉,云貴門戶”,居衡山、君山、 岳麓山
12、、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qū)中樞,地理位置十分獨特。 北京 海口 上海 香港 深圳 廣州 長沙 常德 桃花源風景區(qū) 常德 外部交通條件: 桃花源風景區(qū)距省會長沙市約241公里,距張家界市約140公里,距常德市區(qū)約44公里 公路:319國道穿越桃源縣域,207國道從其東側30公里處穿過,長常高速使長株潭地區(qū)到達桃花源僅二個小時;常吉、常張 高速公路均從景區(qū)邊緣通過。 航空:常德桃花源機場是湖南省內(nèi)第三大機場,已開通北京、廣州、深圳、海口、上海等航線。 鐵路:石長鐵路現(xiàn)已開通運行,在常德設有主要車站,極大的方便京廣鐵路、焦柳鐵路沿線城市與桃花源的聯(lián)系。 常德市 張家界 桃源縣 往沅陵縣 往慈利縣 斗姆湖機
13、場 安化縣 往臨澧縣 高速路 國道 鐵路 機場 基地 長沙 桃花源風景區(qū) 往江西 往湖北 往重慶 往廣東 常德 往廣西 機場 張家界 桃花源風景區(qū)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外部交通 內(nèi)部交通條件: 項目地距桃源縣城約5公里,距斗姆湖機場約34公里. 地塊內(nèi)部主要道路有226省道,319國道,常吉高速,常吉高速連接常德和吉首,在桃源縣有開口,為該地區(qū)的交通帶來有利條件。 319國道改道后,使原通過基地內(nèi)部的國道等級降低,過境交通減少,變?yōu)榫皡^(qū)內(nèi)主干道,增強景區(qū)的完整性和私密性。 往常德市 往蘆花潭 往花巖溪 往沅陵 往吉首 往常德市 常吉高速 319國道 226省道 鎮(zhèn)域道路 確定319改道路線 原
14、規(guī)劃319改道路線 上層次規(guī)劃碼頭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內(nèi)部交通 本項目策劃范圍為: 沅江西起桃源與沅陵交界處, 東北到障江鎮(zhèn)雙洲北端及其兩岸臨江面第一層山頭, 夷望溪北起水心崖,南到竹園水庫的山羊壩。 總面積為1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包括沅江、夷望溪水域)面積36.8平方公里。 總用地面積為:135平方公里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策劃范圍 桃 源 縣 城 雙 洲 / 規(guī) 劃 桃 花 源 水 電 站 桃 花 源 鎮(zhèn) 白 磷 洲 水 心 崖 夷 望 溪 竹 園 水 庫 興 隆 街 馬 石 懸 棺 雞 公 巖 凌 津 灘 大 壩 / 水 電 站 桃園縣城建成區(qū) 桃園縣城規(guī)劃區(qū) 桃源山景區(qū) 桃仙嶺景
15、區(qū) 桃花山景區(qū) 秦人村景區(qū) 靈境湖景區(qū) 現(xiàn)狀游覽區(qū) 風景名勝區(qū)邊界 海 螺 山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基地現(xiàn)狀 一級保護區(qū) 二級保護區(qū) 三級保護區(qū) 外圍保護區(qū) 4. 外圍控制區(qū) 位置:二級、三級保護區(qū)以外、規(guī)劃紅線以內(nèi)與 風景區(qū)的環(huán)境、景觀密切相關的地區(qū)。 保護要求:加強風景區(qū)周邊環(huán)境的治理,使周邊 與整個景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 3. 三級保護區(qū) 位置:核心景區(qū)東側、靠近常吉高 速路 保護要求:在保護區(qū)內(nèi)的建設項 目將與整個景區(qū)相協(xié)調,安排旅低 強度的旅游活動設施。 1. 一級保護區(qū) 位置:主要位于核心景區(qū)內(nèi)及白 鱗洲,分布沅江兩側 保護要求:嚴格保護,各建筑 將與景區(qū)協(xié)調并進行保護性的規(guī)劃, 建議抔湖
16、居民點遠期逐步遷出。 2. 二級保護區(qū) 位置:沅江風光帶兩側、核心景 區(qū)及夷望溪 保護要求:保護區(qū)內(nèi)的景點和資 源為重點保護對象。建議對環(huán)境有 污染的企業(yè)要實行搬遷。 第1章 基礎現(xiàn)狀分析分級保護要求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 桃花源風景區(qū)擁有8個主類,23個亞類,53個基本類型,分別占全國標準的100%、74.2%和34.2%, 整體呈現(xiàn)出旅游資源類型豐富的特征。 資源系列 國家標準數(shù)量(個) 桃花源數(shù)量(個) 占國家標準比例() 桃花源旅游資源單體類型比重 主類 8 8 100% 亞類 31 23 74.2% 基本類型 155 53 34.2% 單體數(shù)量 361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
17、檢驗檢疫總局發(fā)布的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標準, 對桃花源風景區(qū)范圍內(nèi)旅游資源類型進行分類分析。 全國旅游資源類型分為8個主類、31個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 桃花源風景區(qū)旅游資源類型統(tǒng)計 210個 162個 自然資源 人文資源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自然資源調查分類 主類 亞類 基本類型 單體名稱 數(shù)量 統(tǒng)計 A地文景觀 AA綜合自然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嶂山、黃聞山、綠蘿山、欽山、鐘鼓山、金剛嶺、尖峰嶺、萬龍山、鹽船山、九頭 山、白馬渡山、青龍嘴、白虎嘴、紅巖山峪、青山?jīng)_、施家沖、江家沖、艾家沖、 茶莊沖、星德山、水心寨、筆架山 22 67 AAB谷地型
18、旅游地 水心崖,鯉魚跳龍門、夷望峽 3 AAD灘地型旅游地 桃花溪、大泭溪、小泭溪、澄溪、 4 AAE奇異自然現(xiàn)象 漁村夕照、三日同輝、 2 AAF自然標志地 夷望溪、桃仙嶺、十里桃花路、 3 AC地質地貌過程行跡 ACE奇特與象形山石 水心巖、月亮巖、鑼鼓巖、雞公巖、穿石、海螺巖、腳板巖、棺材巖、雙峰崖、真 面目巖、仙蛙巖、刀劈巖、后門洞巖、一線天、上天龍、華兒臺、 鐵耳沖、船形山、雞公巖、月亮巖、煉丹臺 21 ACL巖石洞 七星洞、水源洞、仙源古洞、秦人隧道、紫霞洞、桃源洞、秦人古洞、后門洞、馬 援石室、七星巖石窟、靈巖古洞、仙姑洞 12 B水域風光 BB河段 BAA 觀光游憩河段 夷望溪
19、、白鱗洲、沅江、沙洲、洞洲、營盤洲、雙洲、陳家洲、吳家洲、南洋洲、 伍家洲、趙家洲、艟舫洲、江心洲、纜船洲 15 115 BAC古河道河段 凌津灘、甕子灘 2 BB天然湖泊與池沼 BBA觀光游憩湖區(qū) 五柳湖、靈境湖、桃花湖 3 BBB沼澤與濕地 新湘溪、水溪、大泭溪、小泭溪、澄溪、仙人溪、大楊溪、小楊溪、青銅溪、甘潭 溪、路溪、廝羅溪 12 BBC水庫潭池 御碑池、渝鼎池、靈龜潭、竹園水庫、東方紅水庫、小仙池井、花影池等70多口 70 BC瀑布 BCA懸瀑 夷望峽、白馬灘與石龍山、九龍灣之間 2 BD泉 BDB 地熱與溫泉 熱水坑溫泉 1 BE河口與海面 BEB景觀現(xiàn)象 綠蘿晴畫,南海怒潮、漳
20、江夜月、楚山春曉、梅溪煙雨、蒼松月照、桃花流水、桃 川仙隱、艟舫晚渡、潯陽古寺、 10 C生物景觀 CA樹木 CAB叢樹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天然次生林、熱帶季雨林根、東桃板根、桃花林 4 19 CAC獨樹 摩頂松、空心杉、千年古樟、松、杉、栲、青岡櫟、楓香、杜英、毛竹、桂竹、 桃花樹、 12 CC花卉地 CCB林間花卉地 棲霞園、淵明園、 2 CD野生動物棲息地 CDC鳥類棲息地 浴仙池 1 DA光現(xiàn)象 DAA日月星辰觀察地 白鱗洲、陬市洋洲、夷望溪 3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自然資源分類圖 生物景觀 天象與氣候景觀 地文景觀 水域風光 欽山 楚山春曉 雙洲 梅溪煙雨 鹽船山 路溪 沙洲 吳家洲
21、洞洲 白馬雪濤 甘潭溪 桃源山 白鱗洲 漁村夕照 桑洲 雞公巖 伍家洲 營盤洲 仙蛙巖 穿石 腳板巖 仙人溪 小泭溪 大泭溪 九頭山 一線天 筆架山 海螺山 鐘鼓山 南海怒潮 夷望峽 月亮崖 水心崖 竹園水庫 刀劈崖 綠蘿晴畫 桃花溪 桃花林 水源巖 武嶺界水庫 東方紅水庫 摩頂松 五洲湖 空心杉 靈鏡湖 黃聞山 纜船洲 后門洞 渝鼎池 夷望溪 千年古樟 淵明園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自然景觀豐富多姿,或一馬平川,或崇山峻嶺, 形成內(nèi)部幽奧秀美,外部雄渾壯闊的景界。景觀類型中江河溪澗、湖泊 水庫、丹霞山石、原始次生林、古樹名木等,類型多樣。 桃花源風景區(qū)自然資源分類表 自然資源單體分類比重圖 自然資
22、 源 亞類 基本類型 資源單體 主要特征 地文景觀 2 7 67 主要以山岳型旅游 地記奇特山石資源 為主 水域風光 5 8 115 主要以觀光游憩河 段、水庫灘池、沼 澤濕地及奇特的景 觀現(xiàn)象為主。 生物景觀 3 4 19 主要以叢樹資源及 典型的千年古樟為 主 天象與氣 候景觀 2 4 9 主要以氣候特征和 獨特的景觀現(xiàn)象為 主。 總計 四大主類 12個 亞類 23個 基本類型 210個 資源單體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自然資源分類分析 主類 亞類 基本類型 單體名稱 數(shù)量 統(tǒng)計 E遺址遺跡 EB社會經(jīng)濟文化活動遺 址遺跡 EBB軍事遺址與古戰(zhàn)場 戰(zhàn)國采菱城遺址、周家崗新石器遺址、營盤洲古軍
23、營 3 8 EBC廢棄寺廟 漁仙寺、水心庵、潯陽古寺、狗王廟、游仙觀 5 F建筑與設施 FA綜合人文旅游地 FAB康體游樂休閑度假地 射擊場、熱水坑溫泉、 2 85 FAC宗教與祭祀活動場所 潯陽古寺 1 FAK景觀觀賞點 上天梯、豁然臺、竹長廊、悠然園、淵明園、千米竹廊、桃花林 7 FC景觀建筑與附屬性建 筑 FCC樓閣 釋常林舍利塔、挹湘舍利塔、竹亭閣、水府閣、桃花源牌樓、 5 FCG摩崖字畫 碑廊、馬石崖墓 2 FCK建筑小品 方竹亭、水源亭、白云軒、御碑亭、臨仙館、高舉閣、躡風亭、玩月亭、既出亭、八仙亭、和合亭、儺 壇、玄亭、 秦人古洞巖匾、高都驛 15 FCH碑碣(林) 佳致碑、天寧
24、碑院、 2 FD居住地與社區(qū) FDB特色街巷 秦城街坊、興隆街 2 FDC特色社區(qū) 菊圃、桃花觀、秦人宅、忘歲園、秦城、秦人居、親人作坊、斗雞坊、黃聞山莊、桃川萬壽宮、仙源山莊 11 FDD名人故居與歷史紀念建筑 桃花山牌坊、集賢祠、秦人村牌坊、公議堂、奉先祠、余蔭堂、奇蹤館、延至館、中日友誼亭、桃川宮、櫻花亭、 功德亭、問津亭、雙星亭、詠歸亭、劉禹錫草堂、伏波祠、宋教仁故居、翦伯贊故居、臨仙館 20 FE歸葬處 FEC懸棺 馬石懸棺 1 FF交通建筑 FFA橋 窮林橋、遇仙橋、向路橋、靜影橋、九曲橋、自樂橋、聚賢橋、沅水大橋、獅象橋 9 FFC港口渡口與碼頭 白馬渡口、堯河渡口 2 FFE棧
25、道 秦人古道、登仙徑 2 FG水工建筑 FGA水庫觀光游憩片段 千坵水庫、竹園水庫 2 FGD堤壩段落 凌津灘大壩、桃花源水電站大壩 2 G旅游商品 GA地方旅游商品 GAA菜品飲食 常德米粉、美味奶白、桃林豆腐、桃源銅錘雞腿 4 26 GAB農(nóng)林畜產(chǎn)品制品 糍粑、菊花燒麥、銀絲卷、龍鳳茶、野茶王、桂花糖、桃源七星椒、桃源石雕、桂花糖、九溪橘紅、桃源蜜柚、 桃源三寶、桃源雞、桃源黑豬、桃源茶、桃花玉、淚石、紋石、九溪木棉 19 GAC水產(chǎn)品與制品 淡水魚、淡水珍珠、干蝦 3 H人文活動 HA人事記錄 HAA人物 陶淵明、王昌齡、孟浩然、王維、張旭、李白、劉禹錫、杜牧、李群玉、黃庭堅、朱熹、韓愈
26、、陸游、蘇軾、王 守仁、袁宏道、江盈科、石達開、宋教仁、 19 43 HAB事件 漳江夜月、游仙觀、觀自然奇特景觀 3 HC民間習俗 HCA地方風俗與民間禮儀 古人遺風、九溪板龍、以石定親、玩龍、舞獅、中秋賞月、端午祭屈原、 7 HCC民間演藝 桃源民歌、花鼓戲、武陵戲、亭子燈、曲藝演唱、民間舞蹈 6 HCF廟會與民間集會 桃源山景區(qū)祈福廟會 1 HCG飲食習俗 喝擂茶 1 HD現(xiàn)代節(jié)慶 HDA旅游節(jié) 中國湖南桃花節(jié) 1 HDB文化節(jié) 桃花源福文化節(jié)、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4 HDC商貿(mào)農(nóng)事節(jié) 嘗新節(jié) 1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人文資源調查分類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人文資源分類圖 遺址遺跡
27、建筑設施 游仙觀 狗王廟 獅象橋 白馬渡口 牌樓 射擊場 陶公閣 陶淵明塑像 斗雞坊 劉禹錫草堂 秦仙祠 秦人作坊 秦人居 桃仙宮 天寧碑院 櫻花亭 問津亭 奇蹤館 儺 壇 牌樓 高舉閣 玄亭 竹廊 既出亭 水源亭 靜影橋 馬石懸棺 伏波祠 凌津灘大壩 興隆街 水心庵 高都驛 桃花源鎮(zhèn) 沅江大橋 和合亭 漁父祠 桃花源水電站大壩 桃源縣 桃花源風景區(qū)人文資源類型多樣, 主要人文景點都集中在核心景區(qū)內(nèi), 沿沅江風光帶人文景點分散,但古韻氣息濃厚, 整個區(qū)域文化資源價值有待提升. 桃花源風景區(qū)人文資源分類表 人文資源 亞類 基本類型 資源單體 主要特征 遺址遺跡 1 2 8 主要以軍事遺址及寺廟為
28、主 建筑與設施 6 16 85 主要以建筑小品、名人故居及歷 史建筑為主 旅游商品 1 3 26 主要以桃源本地產(chǎn)的茶、工藝品 雞林畜產(chǎn)品為主 人文活動 3 9 43 主要以桃花源旅游節(jié)及古人遺風 為主 總數(shù) 11個 亞類 30個 基本類型 162個 資源單體 人文資源單體分類比重圖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人文資源分類分析 游仙觀 白馬渡口 牌樓 射擊場 陶公閣 陶淵明塑像 斗雞坊 劉禹錫草堂 秦仙祠 秦人作坊 桃仙宮 櫻花亭 問津亭 奇蹤館 儺 壇 牌樓 高舉閣 玄亭 竹廊 既出亭 水源亭 靜影橋 伏波祠 興隆街 水心庵 高都驛 桃花源鎮(zhèn) 沅江大橋 和合亭 漁父祠 桃花源水電站大壩 桃源縣 桃
29、花溪 月亮崖 遇仙橋: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山有小口、恍惚若有光” 桃花溪:為桃花源古八景之一,“桃花流水”使眾多名人借景留下墨跡。 桃川宮:與山水相融的古典建筑群的框架,擴大了“洞天福地”桃花源的 影響 戰(zhàn)國采菱城遺址:桃園縣志記載:“古采菱城,楚平王筑” 桃源文化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名人文化 千百年來,桃花源咸及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淵明、孟浩然、張旭、王昌齡、王維等都在此留下了珍貴的詩文墨跡. 宗教文化 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謚,融合儒、道、佛、儺等多種文化. 民俗文化 桃花源地處中原漢文化和少數(shù)民
30、族蠻夷文化的交匯帶,曾為古代苗、瑤族人隱居避亂之地。 漁耕文化 自古以來,桃花源因其適宜的氣候條件、絕佳的地理環(huán)境、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得以形成與發(fā)展了獨特的漁耕文化。 秦楚文化 陶淵明繼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風”,問世之后,石使桃花源聲名大起。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文化資源分析 射擊場 悠然園 詠歸亭 劉禹錫草堂 淵明園 陶淵明雕像 牌樓 雙星亭 甘潭溪 忘歲園 桃源山 黃聞山 纜船洲 后門洞 水府閣 問津亭 天寧碑院 漁村夕照 白鱗洲 靜影橋 秦城 秦人作坊 秦人居 延至館 奇蹤館 公議堂 水源亭 九曲橋 五洲胡 桃花山牌坊 既出亭 桃花觀 向路橋 高舉閣 秦人洞 竹廊 儺壇 玄亭 玄亭 遇仙
31、橋 竹亭 功德亭 桃川宮 空心杉 櫻花園 櫻花亭 佳致碑 白馬雪濤 洞洲 桃源山景區(qū) 桃花山景區(qū) 秦人村景區(qū) 桃仙嶺區(qū) 靈鏡湖景區(qū) 桃花源牌坊:是桃花源風景區(qū) 主體部分的入口標志,高16.8米。 靜影橋:橫跨五柳湖東腰地段, 長41米,刻有桃花源野生動物裝 飾 公議堂:位于秦人村竹長廊中 段,占地1500平方米有六部分組 成 高舉閣:唐代曾于桃花山最高頂, 1998年重建,名“上天梯” 洞天福地:位于桃花山景區(qū)、景 色優(yōu)美、文化底蘊深厚。 秦人居:古窗幽壁、秦代建筑 式樣,具有先秦風味的生活情趣。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核心區(qū)資源分布 欽山 雙洲 鹽船山 路溪 沙洲 吳家洲 洞洲 桃源山 白鱗洲
32、 漁村夕照 桑洲 仙蛙巖 穿石 腳板巖 仙人溪 小泭溪 大泭溪 九頭山 一線天 筆架山 海螺山 鐘鼓山 南海怒潮 夷望峽 月亮崖 水心巖 刀劈崖 綠蘿山 黃聞山 纜船洲 夷望溪 后門洞巖 雞公巖 桃源縣 沅江風光帶:三千里沅江自西向東注入八百里洞庭,桃源境內(nèi)的沅江風光線全長99公里,匯聚42條溪流,9處腹水灣洲, 約占桃花源景界的三分之一,年平均流量2080立方米,沅江是三湘四水中最長最清的河流,是桃花源風景區(qū)的主動脈 和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風景區(qū)的主要載體和重要的聯(lián)絡線。 沅江自然資源: 沿江有40多個獨立景點,流徑興隆街、凌津灘、鄭家驛、剪市、桃花源、漳江等鄉(xiāng)鎮(zhèn),匯集了夷望溪、青銅溪、大楊
33、溪、水溪、澄 溪、甘潭溪、路溪等溪澗,使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錢塘之秀,號稱“湖南的漓江”,也是“捕魚為業(yè)”的武陵漁川。 沅江人文內(nèi)涵:沅江永遠閃耀著歷史和文化的光芒,歷代著名的文豪武將如涉江的屈原、征蠻的馬援、流放的李白、摘守的王昌齡、貶官的劉禹錫、 宦游的袁宏道等臨清流而賦詩,這一連串日夜奔涌著的自然歷史和文化遺跡無不增添了她的凝重,沅水兩岸那極富湘西民居特色的吊腳木樓也許是人 們憩息的家園。 沅江古八景 楚山春曉 梅溪煙雨 白馬雪濤 綠蘿晴畫 艟舫晚渡 桃川仙隱 漳江夜月 潯陽古寺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沅江觀光帶主要景點 等級劃分標準 依據(jù)旅游資源單體評價總分,從高到低分為五級: 1.五
34、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90分; 2.四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75分89分; 3.三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60分74分; 4.二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45分59分; 5.一級旅游資源 ,得分值域30分44分。 五級旅游資源又被稱為“特品級旅游資源”; 五級、四級、三級旅游資源被通稱為“優(yōu)良級旅游資源”; 二級、一級旅游資源被通稱為“普通級旅游資源”。 評價項目 評價因子 分值擋次 賦值 資源要素價值 (85分) 觀賞游憩使用價值 1-5、6-12、17-21、22-30 1-30 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 1-5、6-12、13-19、20-25 1-25 珍稀奇特程度 1-3、4-8、9-12、13-15
35、 1-15 規(guī)模、豐度與幾率 1-2、3-4、5-7、8-10 1-10 完整性 1 、2、3、4-5 1-5 資源影響力 (15分) 知名度和影響力 1-2、3-4、5-7、8-10 1-10 適游期或使用范圍 1、2、3、4-5 1-5 附加值 環(huán)境保護與環(huán)境安全 +3、-3、-10、-20 + - 旅游資源評價賦值標準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旅游資源評價標準 序號 景區(qū)(點) 資源要素價值 資源影響力 附加值 綜合得分 等級 觀賞游憩使用價 值 歷史文化科 學藝術價值 珍稀奇特 程度 規(guī)模豐度 與幾率 完整性 知名度和 影響力 游憩期或使 用范圍 環(huán)境保護 與環(huán)境安 全 1 陶淵明桃花源記
36、 30 25 15 5 5 10 5 - 95 五 2 漁村夕照 27 18 14 7 5 8 4 3 86 五 3 桃川宮 22 23 12 8 4 7 4 3 83 四 4 桃花觀 22 23 12 7 4 8 4 3 83 四 5 觀景臺(桃源山上) 25 20 13 8 4 6 4 3 83 四 6 武陵漁川 25 18 13 7 4 6 4 3 80 四 7 桃花扇牌坊 22 23 12 6 5 6 3 3 80 四 8 集賢祠 22 22 12 7 4 7 3 3 79 四 9 沅江 24 18 12 8 4 7 3 3 79 四 10 水心崖 26 18 12 6 4 6 3 3
37、 78 四 11 棺材巖 (馬石懸棺) 20 23 13 5 4 6 4 3 78 四 12 菊圃 24 16 10 8 5 6 4 3 76 四 13 夷望溪 24 17 12 7 3 7 3 3 76 四 14 穿石 23 18 11 7 4 5 4 3 75 四 15 桃花溪 24 16 12 6 3 6 4 3 74 三 16 營盤洲 21 19 10 6 4 6 4 3 73 三 17 千年古樟 20 20 12 5 4 5 3 3 72 三 18 黃聞山 22 16 12 5 4 5 4 3 71 三 19 白鱗洲 22 15 12 6 4 6 3 3 71 三 20 雙洲 21
38、17 11 6 4 5 3 3 70 三 21 嶂山 22 15 10 6 4 6 3 3 69 三 22 月亮巖 20 15 11 7 3 5 4 3 68 三 桃花源五級旅游資源有2項: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代表的人文旅游資源以及以“漁村夕照”代表的自然資源。總 體來說三、四等級所代表的優(yōu)良級旅游資源單體數(shù)量較多,資源類型豐富,特品級旅游資源較少,但是以桃花源記為 核心的文化內(nèi)涵價值極高,不可比擬,具有唯一性、獨特性,是項目發(fā)展的核心。 評價結果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旅游資源評價 楚山春曉 雙洲 沅水大橋 梅溪煙雨 綠蘿晴畫 游仙觀 鹽船山 路溪 沙洲 吳家洲 洞洲 白馬雪濤 甘潭溪 桃源山
39、 淵明園 悠然園 漁村夕照 白鱗洲 秦人村景區(qū) 桃源山景區(qū) 桃仙嶺景區(qū) 桃花山景區(qū) 靈鏡湖景區(qū) 桃花源鎮(zhèn) 桑洲 伍家洲 雞公巖 欽山丹霞 馬石懸棺 營盤洲 凌津灘大壩 穿石 伏波祠 仙蛙巖 腳板巖 興隆街 小仙人溪 水心庵 水心崖 鐘鼓山 南海怒潮 夷望溪 月亮崖 千年古樟 竹園水庫 海螺山 筆架山 一線天 高都驛 小伏溪 大伏溪 九頭山 桃源縣 風景游賞用地 居民社會用地 游覽設施用地 交通與工程用地 林 地 園 地 耕 地 水 域 自然景點 人文景點 鄉(xiāng) 鎮(zhèn) 規(guī)劃范圍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人文景觀古老神秘,桃花源記文化品牌內(nèi)涵深厚,自然景觀豐富多姿,其歷史文 化之奇,曲峪幽徑之靜,寺觀亭閣之盛
40、,詩聯(lián)碑刻之豐的資源類型特征,使桃花源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文 化價值、旅游價值和科研價值。 第2章 旅游資源分析綜合現(xiàn)狀圖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市場規(guī)模 數(shù)據(jù)來源:湖南桃源縣2003年到2009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 公報 2004-2008年間,桃花源景區(qū)旅游總收入年均4316萬元,經(jīng)過03年 “非典”后,04年旅游業(yè)得以快速恢復 并穩(wěn)步發(fā)展,出現(xiàn)較高的增長率,六年年均增長率達17%,高于旅游總量的增長率; 總體觀察,旅游總量增長率波動較大;2006年旅游市場出現(xiàn)一個高峰后,旅游總量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 2004-2009年間,桃花源旅游風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量279萬人次,年均接待量46.5萬人
41、次;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市場特征 出游方式: 1、團體游客占60%,主要為周邊地區(qū)省份旅行社組織的,以老人、 小孩、入境游客為主; 2、自駕車游客占20%,而且逐年遞增,以家庭、朋友、同事為主; 3、其他散客大約占20%,以青年白領,大中專學生為主。 游客構成: 1、桃花源風景區(qū)以本地及周邊省內(nèi)地區(qū)游客最多,比重占60%; 2、周邊省份游客具有較大比重,占20%左右; 人均消費: 1、桃花源風景區(qū)游客年人均消費量逐年遞增 2、2009年獲得突飛猛進的增長 以上數(shù)據(jù)/信息來源:湖南桃源縣旅游局網(wǎng)站 周邊常德、益陽、長株潭城市群 距景區(qū)較近、交通方便、停留時間不長; 以大學生、中青年、家庭、企事
42、業(yè)單位為重點,突出周末休閑度假旅游。 長株潭城市群的市場以商務會議為重點,突出婚慶旅游、自駕游 珠三角、長三角、環(huán)渤海市場 三大都市圈5小時內(nèi)通達景區(qū);具有距離較遠,停留時間長; 加強與周邊張家界、鳳凰等景區(qū)的聯(lián)動,突出大桃花源的概念; 以中老年、青年、家庭、企事業(yè)單位為重點,抓住團體游客、自駕游客,突出休閑度假游、婚慶游等; 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以及韓日、港澳臺、東南亞市場 相對收入高,旅游需求強烈, 近期應該以中老年團體游客為重點,加強對武漢、中原城市群自駕游客的促銷。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市場定位 第一客源市場 重要客源市場 次要客源市場 第3章 旅游市場分析專項市場分析 自駕車市場
43、商務市場 家庭市場 休閑度假市場 自駕車市場需求旺盛。 自駕游逐步發(fā)展成為長三角地區(qū)有車一族崇尚的一種旅游方式。 商務市場呈現(xiàn)增長趨勢。 區(qū)域內(nèi)大型企業(yè)眾多,游客大都集中以在商務、會議旅游為主。 休閑度假旅游成全國旅游發(fā)展趨勢。 旅游需求類型多樣化、個性化,逐漸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 家庭旅游一直是熱點。 以家庭自駕休閑游為主,重視戶外特色教育內(nèi)容。 文化市場 文化旅游比重增大。 主題旅游和高品位文化旅游成趨勢,旅游體驗深度化 。 桃花源旅游客源市場呈現(xiàn)的五大發(fā)展趨勢: 以山水田園風光的觀光與休閑度假、生態(tài)旅游、歷史文化旅游為主打品牌 以商務會議旅游、民俗節(jié)慶旅游、體育健身旅游為輔助品
44、牌 集觀光、度假、生態(tài)、文化、商務會議等多種產(chǎn)品為一體 第4章 區(qū)域發(fā)展背景上位規(guī)劃解讀 總體定位: 常德提出“桃花源里的城市”作為其城市和旅游形象,并且在常德 旅游發(fā)展格局中,以桃花源為核心的世外桃源風景旅游區(qū)是常德旅 游發(fā)展的核心,依托最具有代表性和品牌性的桃花源文化,將桃花 源 打造為常德旅游發(fā)展的龍頭和標志。 常德市旅游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20062025) 常德城市旅游區(qū) 世外桃源風景旅游區(qū) 中華文明史脈尋蹤旅游區(qū) 河湖水鄉(xiāng)濕地生態(tài)旅游區(qū) 山水景觀生態(tài)旅游區(qū) 功能分區(qū): 第4章 區(qū)域發(fā)展背景上位規(guī)劃解讀 桃花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20062020) 上層次規(guī)劃對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給出了
45、定位以及具體的功能分區(qū),但經(jīng)過近幾年國家旅游業(yè)的大力發(fā)展, 社會對休閑旅游度假的需求,這個定位需要明確和提高,功能需要適當?shù)恼{整和完善。 功能分區(qū): 將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分成十一大功能區(qū) 規(guī)劃結構:“一線竄五珠” 一線指沅江;五珠即五個景區(qū)。 項目定位: 以千古名篇桃花源記為主題; 秀麗深邃的江南山水田園風光為背景; 可供觀光游覽、宗教朝拜、文化教育、科考活動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資料來源湖南省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桃花源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2006- 2020) 從核心文化底蘊、旅游發(fā)展趨勢 兩大角度找準項目發(fā)展定位 第二部分:發(fā)展定位 第5章 SWOT分析 第6章 項目核心底蘊 第7章 旅游發(fā)展定位 第8章 總體發(fā)展策略 優(yōu)勢 (Strength) 劣勢 (Weakness) 區(qū)位優(yōu)勢:緊鄰常德市區(qū),處于湘西核心區(qū)域,交通便利; 資源優(yōu)勢:桃花源記在中國社會乃至東方文化中強大 的影響力和獨特性,以及桃花源優(yōu)美的自然 山水生態(tài)環(huán)境; 政策優(yōu)勢: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市場優(yōu)勢:區(qū)域眾多的消費能力強的中高端人群; 旅游資源的高度沒有充分挖掘,僅限于觀賞性 旅游產(chǎn)品缺乏參與體驗性,吸引力不強 游線長,景區(qū)之間缺乏便利的交通聯(lián)系,資源難以協(xié)調 景區(qū)內(nèi)建設開發(fā)現(xiàn)狀嚴重制約景區(qū)的旅游發(fā)展 SO策略: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