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SINGAPORE-SICHUAN HI-TECH INNOVATION PARK 新川創新科技新川創新科技園園 城市設計導城市設計導則則 目錄 CONTENTS PART 1總體控制 PART 2一、二組團設計原則 PART 3一、二組團執行導則 PART 4三、四組團設計原則 PART 5三、四組團執行導則 PART 6五、六、七組團設計原則 PART 7五、六、七組團執行導則 GENERAL PRINCIPLES TEAM 1+2 PRINCIPLE TEAM 1+2 GUIDELINE TEAM 3+4 PRINCIPLE T
2、EAM 3+4GUIDELINE TEAM 5+6+7 PRINCIPLE TEAM 5+6+7GUIDELINE PART 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1未來愿景 INDURSTRY【產業】 CULTURE【人文】 ECOLOGY【生態】 現代科技創新平臺 國際社區成都滋味 現代田園生活典范 THE VISION 新川創新科技園 天府新區核心起步區重點項目 成都加快推進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的重要載體 規劃先行,體現創新科技園的內涵與精神 現代化 國際化的科技園區 城市功能的復合,空間布局與土地利用的混合 塑造特色街區與街道 【城市像素】MIX 【城市個性 】IDENTITY
3、【城市交通】TOD 分期實施的公共交通導向 1城市設計特征闡釋 PLAN CHARACTERISTICS 【城市像素】MIX 1城市設計特征闡釋 PLAN CHARACTERISTICS 地塊內使用功能兼容組團間主導產業的差異化定位組團內多種功能復合 承接前期概念規劃,通過不同層面的混合 使用策略體現“城市像素”概念,建立 【工作】+【生活】的產城一體發展框架 【城市個性】IDENTITY 1城市設計特征闡釋 PLAN CHARACTERISTICS 特色區域 特色街道 城市節點 在重點地區塑造標志性城 市形象,創造并展現新川 園區獨特的城市面貌 1城市設計特征闡釋 PLAN CHARACTE
4、RISTICS 依托軌道交通形成的TOD 模式,地鐵站點與組團核 心結合形成多種交通方式 轉換的樞紐節點; 有軌電車環線串聯各組團 中心,作為公共交通的重 要補充 【城市交通】TOD 分期實施的有軌電車環線 門戶區TOD策略 1 PLAN CHARACTERISTICS 對重要節點、核心區域與一般區域的建筑高度分別 控制,體現節點引領、高低錯落的整體城市形態 【高度控制 】 一二組團核心區的連續騎樓界面 組團內部的連續商業檐廊界面 【騎樓與檐廊】 【復合用地】 對原控規用地功能進行細分以實現功能混合: 部分商業用地可兼容住宅功能 其他商務用地可兼容商業或商務功能 規劃要素 城市設計特征闡釋 1
5、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主要建設指標 總建筑面積:14688039平方米 其中 商業用地平均容積率:5.82 住宅用地平均容積率:3.01 其他商務用地平均容積率:1.55 總體用地布局 (控制性詳細規劃) 住宅用地 其他商務用地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兼容住宅用地 圖例 總體建筑形態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一組團 二組團三組團四組團 五組團六組團 二組團 七組團 (新川之心) 組團分布示意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其他商務用地兼容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兼容率40%)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兼容住宅用地 其
6、他商務用地兼容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兼容率30%) 其他商務用地兼容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兼容率20%)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用地混合功能示意 形態分區示意 組團一般區 組團核心區 一組團 一般區 二組團 一般區 二組團 一般區 三組團 一般區 四組團 一般區 五組團 一般區 六組團 一般區 七組團 一般區 天府門戶 炫力特區 三組團核心 四組團 核心 五組團核心 六組團核心 七組團 核心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高度分區示意 200 140-200 100-140 60-100 60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 商
7、業界面結構示意 騎樓 檐廊 連續商業界面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地塊開口示意 主要通行道路(禁止開設機動車出入口) 主要商業形象道路(禁止開設機動車出入口) 若有根據此圖要求無法開 口或僅單側開口的地塊, 可根據使用功能選擇對交 通通行或商業界面形象影 響相對較小的地塊邊開設 機動車出入口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特色道路與標志性節點示意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文化大道 炫力大道 綠色環路 創新大道 新川大道 標志性節點 公共交通結構 電車線路 P 公共停車 地鐵線路及站點 地 鐵 1 號 線 地 鐵 6 號 線
8、 地 鐵 20 號 線 機場快線 P P 機場快線 本圖中的地鐵線路需以 最新的地鐵資料為準 沿炫力大道的電車線路 在城市設計基礎上根據 控規進行了調整,有待 確認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炫力大道 自行車環線 步行平臺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慢行交通結構示意 產業主題公園 觀賞綠地 社區公園 門戶廣場 新川之心 防護綠地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公共空間分布示意 文 化 大 道 炫力大道 綠色環路 新川大道 主要景觀結構示意 產業主題公園 觀賞綠地 社區公園 門戶廣場 新川之心 防護綠地 特色街道 標志性節點 景
9、觀廊道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地下空間利用示意 地下空間建議連通區域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功能混合 其他商務用地 兼容商業建筑面積 兼容比例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兼容居住建筑面積 兼容比例 特色形態 總體形態控制 形態分區 高度分區 城市界面 臨街功能 地塊開口 道路斷面與臨街建筑界面 建筑風格 控制目的控制元素控制要點 綠色出行 公共交通 公交樞紐 公共停車 慢行交通 自行車 步行平臺 公共空間 地下空間利用 1總體控制 GENERAL PRINCIPLES 總體控制要素總覽 PART 一、二組團 設計原則 TEAM 1+2 PRIN
10、CIPLE 1 其他商務用地 兼容商業建筑面積 混合使用模式 1-1 獨棟 塔樓 式科 研社 區 獨棟塔樓式科研社區,商業呈沿 街底商布局 商業功能多為零售、服務、餐飲 等 為使商業相對聚集、連續,建議 兼容商業按如圖所示位置布局 控制目的:創造多元活動的 工作+生活 城市環境 控制要求:用地混合比例為兼容20%-40%商業建筑面積 控 制 范 圍 1-2 院落 式創 新科 研展 示中 心 院落式創新科研展示中心,商業 以底商+獨棟多層建筑的組合模式布 局 商業功能多為零售、服務、會議、 酒店等 混合使用用地 2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兼容居住建筑面積 混合使用模式 2-1 商住 混合 小區 商
11、住混合小區模式,住宅塔樓獨 立設置 住宅建筑不宜毗鄰炫力大道布置 控制目的:創造多元活動的 工作+生活 城市環境 控制要求:用地混合比例為兼容不大于30%居住建筑面積 控 制 范 圍 混合使用用地 炫力大道 3 形態分區 分區示意 3-1 特色 區域 天府門戶 地標建筑設于視覺廊道端點與交通節點; 多元化空間界面,多層次空間體驗; 高密度的建筑體量創造集聚的城市中心區形態; 小尺度街廓配合充分的廣場綠地塑造宜人城市空間 控制目的: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 強化特色區域 控 制 范 圍 炫力特區 地標建筑標志軸線節點與端點; 沿炫力大道形成連續底層商業界面,營造緊密宜人 步行空間; 小尺度公共空間融合
12、于小街廓肌理。 3-2 一般 區域 組團1 便捷的交通與生活服務配套; 充滿綠意、氛圍輕松的社區公園 組團2 便捷的交通與生活服務配套; 充滿綠意、氛圍輕松的社區公園 天府門戶 炫力特區 組團1 組團2 4 高度分區 控制說明 4-1 臨新川大道建筑高 度高,且在天府門 戶、新川大道-紅 星路及新川大道端 點三節點處設置制 高點建筑 控制目的:形成豐富城市空間層次 控 制 范 圍 4-2 組團中心建筑高度 較高 4-3 其余區域建筑高度 較為平均 景觀軸線及其制高點組團中心 200 140-200 100-140 60-100 60 5 臨街功能 控制說明 5-1 需設置臨街商業的界面 控制目
13、的:形成不同層次的商業活力界面 控 制 范 圍 5-2 不宜設置臨街商業的界面 區域交通性干道沿路不設商業界面 5-3 其余道路臨街功能不做限制 不宜設置臨街商業的界面 需設置臨街商業的界面 6 地塊開口 控制說明 6-1 臨交通性主干道不得開設機動車出入口的界面 高交通流量并與區域路網連接,不得設機動車出入口 控制目的:減少地塊機動車出入口對城市交通及主要商 業界面形象的影響 控 制 范 圍 6-2 臨主要商業街不得開設機動車出入口的界面 中等交通流量,主要的形象展示面和商業活動界面, 人流活動豐富,不得設機動車出入口 主要通行道路 主要商業形象道路 7-a 道路斷面與臨街建筑界面 控制說明
14、 控制目的:定義不同的街道類型,強化各自的道路特色, 營造不同的街道氛圍 7-1 綠色 環路 道路內預留寬度為10m的電車通道 道路內電車未通車之前,電車通道作為 自行車騎游帶、景觀步行綠帶,也可作為 室外商業空間,鼓勵設置報刊亭、茶座、 咖啡座等 建筑退道路紅線距離依據成都市規劃 管理技術規定(2014) 控 制 范 圍 7-2 炫力 大道 A-A段綠帶內預留寬度10m的電車通道; B-B段道路內預留寬度10m的電車通道; 道路內電車未通車之前,電車通道作為 自行車騎游帶、景觀步行綠帶,也可作為 室外商業空間,鼓勵設置報刊亭、茶座、 咖啡座等 人行道不設路緣石 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合并設置 建筑
15、退道路紅線距離依據成都市規劃 管理技術規定(2014) 綠色環路 炫力大道 3M7M10M7M3M 10M3.5M4.5M4.5M3.5M 道路紅線寬度道路紅線寬度 16M AA 道路紅線寬度道路紅線寬度 30M 建筑退道紅建筑退道紅 10M3M3M 道路紅線寬度道路紅線寬度 16M 建筑退道紅建筑退道紅 BB AABB 建筑退道紅 7-b 道路斷面與臨街建筑界面 控制說明 控制目的:定義不同的街道類型,強化各自的道路特色, 營造不同的街道氛圍 7-3 新川 大道 商業活躍地段結合人行道設計島式車輛 停靠區 人行道路臨建筑一側允許作為室外商業 空間,設置茶座、咖啡座等,但不得影響 步行區域 建
16、筑入口處建筑宜適當退讓形成袖珍廣 場 建筑退道路紅線距離依據成都市規劃 管理技術規定(2014) 控 制 范 圍 7-4 創新 大道 禁止沿街停車 建筑入口處建筑宜適當退讓形成袖珍廣 場 建筑退道路紅線距離依據成都市規劃 管理技術規定(2014) 9M9M3.5M3.5M park 新川大道 創新大道 3M 1.5M 3.5M7M7M8M 道路紅線寬度道路紅線寬度 25M 道路紅線寬度道路紅線寬度 30M 建筑退道紅建筑退道紅 建筑退道紅 8-a 建筑風格、材質、色彩 控制說明 8-1 地標 建筑 風格:高層地標建筑現代、優雅、挺拔、大氣,富于 標志性;多低層地標建筑結合開敞空間設計,融合地
17、景,時尚、現代、靈動,體現創意感 立面材質:高品質、耐久、環保的金屬材質及不同透 明度玻璃 色彩:高層地標建筑宜以亮灰色系為主,輔以局部點 綴色。多低層地標建筑可采用明快的色彩,選用不同 色相的強調色及明度,彩度較高的色彩 (亮灰色系指高明度,低彩度,冷色系的色彩,明度V 建議在6-8.5,彩度C建議2;點綴色宜為高明度,低 彩度,偏暖色系的色彩,明度V建議6-8.5,彩度C建 議5,下同) 控制目的:營造典雅,簡潔,端莊,時尚的建筑風格 控 制 范 圍 8-2 公共 建筑 風格:現代、簡潔 屋頂處理:屋頂收分、退臺或坡頂處理 立面材質:高檔石材裝飾立面為主,玻璃幕墻占立面 比例嚴格控制(參照
18、成都市建筑規劃設計導則) 建筑色彩:以亮灰色系及暖黃色系為主,輔以局部點 綴色 地標建筑 8-b 建筑風格、材質、色彩 控制說明 8-3 居住 建筑 風格:體現地域特色的現代風格 屋頂處理:屋頂收分、退臺或坡頂處理 立面材質:高檔面磚、石材或真石漆 建筑色彩:以亮灰色系及暖黃色系為主,輔以局部點 綴色 臨主干道居住建筑立面需公建化處理 控制目的:營造典雅,簡潔,端莊,時尚的建筑風格 控 制 范 圍 8-4 公服 建筑 風格:體現地域特色的現代風格 立面材質:高檔面磚、石材或真石漆 建筑色彩:以亮灰色系、暖黃色系、磚紅色系為主, 輔以局部點綴色 文化設施 中小學 服務設施 9 公共交通 控制說明
19、 9-1 公交 樞紐 結合地鐵、有軌電車站點設置 公交樞紐,宜與商業空間結合, 提供軌道交通、公交、自行車、 步行等多種換乘方式 控制目的:優先服務步行人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 控 制 范 圍 9-2 公共 停車 臨近城市中心設置配合換乘的 公共停車點,減少小汽車往核心 區交通 結合公共綠地設置地下停車場 以節省用地 有軌電車線及站點 P 公共停車 地鐵線及站點 P 10 慢行交通 控制說明 10-1 自行車 自行車租賃點結合樞紐站點、 商業活躍地段、組團中心布置, 且間距不宜大于800米 控制目的:優先服務步行人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 控 制 范 圍 10-2 步行 連廊 天府門戶地鐵站點處設置
20、空中 步行連廊 步行連廊寬度不超過7米 自行車步行連廊 11 公共空間 控制說明 11-1 門戶 廣場 結合地鐵站、下沉式綠地、地 下商業空間設置 多標高的豐富空間 開放,公共 城市雕塑 控制目的: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間 控 制 范 圍 11-2 產業主 題廣場 緊鄰其他商務用地,結合產業 園員工的需求設置 展示“創新”“科技”主題 為產業園員工提供活動場地及 休憩設施 開放,可達 11-3 社區 公園 結合住宅用地設置,提供鄰里 活動空間,提升居住環境; 為不同年齡層的居民提供多樣 的活動設施,包括運動、兒童游 樂、健身設施等 11-4 口袋 公園 面向特色街道,提供暫時性的 休憩場所,打斷連
21、續的建筑界面 開放,可視,宜人尺度,不影 響人行交通 間距不超過400m 提供室外咖啡座、信息欄、座 椅等設施 有利于塑造優美街廓、界定空 間邊界并提供綠蔭的植栽 產業主題廣場 社區公園 觀賞綠地 門戶廣場 防護綠地 口袋公園 11 公共空間-口袋公園 控制說明 界 面 兩 面 圍 合 控制目的:界面圍合的口袋公園 控 制 范 圍 建筑植物 相鄰界面圍合 建筑建筑 相鄰界面圍合 建筑植物 相對界面圍合 建筑建筑 相對界面圍合 界 面 三 面 圍 合 建筑+植物+植物建筑+植物+植物建筑+建筑+植物建筑+建筑+建筑 口袋公園 12 地下空間利用 控制說明 12-1 地下空 間連通 建議各地塊地下
22、空間 相互貫通 控制目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充分提升城市空間價值 控 制 范 圍 連接部分 地下空間連通區域 PART 一、二組團 執行導則 TEAM 1+2 GUIDELINE 核心區 天府門戶 區域特征 緊湊的建筑簇群; 門戶形象與開放的“城市客廳”空間; 地標建筑設于視覺廊道端點與交通節點; 多元化空間界面,多層次空間體驗; 小尺度街廓配合充分的綠地廣場空間; 沿炫力大道連續的商業界面。 區位示意形態示意 地 塊 編 號 核心區-天府門戶 -1、-2、-3、-4、-5 用 地 功 能 -1、-2、-4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3、-5其他商務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
23、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3地塊西側如圖控制面積1700的廣場;-4地塊 東南角如圖控制面積1000的廣場。 3. -1地塊北側綠地宜設計為下沉式,結合其南側用地內的 地下商業形成多標高多層次的空間。 建筑及界面 1. -1地塊宜于圖示位置布置對景建筑,對景建筑形式可參 考但不限于以下類型: 2. -2345地塊沿炫力大道控制形成連續的騎樓形式商業 界面,騎樓進深2.7m,高度4.5m,如下圖所示: 3. -2地塊西側如圖示控制形成門戶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 不低于240m; 4. -1地塊北側設置地下通道與地鐵1號線南延線華陽站對 接,充分利用地下
24、空間設置地下商業,并宜與其北側的下沉 式公共綠地統一設計; 5. 在-1、-3地塊之間可架設二層步行通廊,圖中所示范 圍僅為示意,線形、連接位置與連接方式可結合實際方案確 定。步行通廊寬度不小于3m。 6. 沿炫力大道控制80%的建筑貼線率; 7.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新川大道 炫力大道 創新大道 4.5m 2.7m -1 -2 -3 -4 -5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地 塊 編 號 核心區-天府門戶 -6、-7、-8、-9、-10、-11、-12 用
25、 地 功 能 -6、-7、-8、-9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10、-11、-12其他商務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景 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建筑及界面 1. -6789101112地塊沿炫力大道控制形成連續的騎 樓形式商業界面,騎樓進深2.7m,高度4.5m,如下圖所 示: 2. -1112地塊沿規劃道路控制形成連續的檐廊形式商業 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 3. -12地塊東北角如圖示控制形成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 150m,地塊內其余塔樓高度80M; 4. -1011地塊按密度控制線要求控制,密度控制線以北 區域內的建筑東西向連
26、續面寬不超過30m,且在東西向上的 投影總長度不超過密度控制線長度的1/2,以形成錯落的空 間形態,以下為平面布局示意: 5. -678912地塊沿炫力大道(如圖所示)控制80%的 建筑貼線率; 6.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2.7m -6-7-8-9 -10 -11 -12 密度控制線 密度控制線密度控制線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4.5m 2.7m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新川大道 炫力大道 創新大道 規 劃 道 路 控 制 地 塊 核心區-天府門戶 -1、-2、-4、-6、-
27、7、-8、-9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1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787950%603.0 -2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282150% 用地內至少 一棟建筑高 度240 10.0 -4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493150%1408.0 -6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932150%1407.0 -7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016150%1407.0 -8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30%住 宅建筑面積 1040245%1408.0 -9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30%住 宅
28、建筑面積 753545%1408.0 -1 -2-4 -3-5 -6-7-8 -9 -10 -11 -12 控 制 地 塊 核心區-天府門戶 -3、-5、-10、-11、-12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 度(m) 容積 率 -3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909845%804.5 -5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729045%804.5 -10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40%商 業建筑面積 8665 45% (北側25%35%; 南側35%55%) 804.5 -11 其他商務用
29、 地 兼容40%商 業建筑面積 14526 45% (北側25%35%; 南側35%55%) 804.5 -12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2175145% 80 (其中 東北角 標志建 筑高度 150) 5.5 -1 -2-4 -3-5 -6-7-8 -9 -10 -11 -12 一般區 I 組團 區域特征 便捷的交通與生活服務配套; 充滿綠意、氛圍輕松的社區公園。 區位示意形態示意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I組團 -13、-14、-15、-16 -17、-18、-19、-20 用 地 功 能 -17、-18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13、-14、-15 -16、-19、-20
30、其他商務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14地塊南側如圖控制面積41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14151819地塊沿規劃道路控制形成連續的檐廊形 式商業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17地塊南側如圖示控制形成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 100m; 3.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13 -14-15 -16 -17-18-19 -20 創新大道 規 劃 道 路
31、 2.7m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I組團 -21、-22、-23、-24、-25、-26、-27 用 地 功 能 -22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27其他商務用地 -21、-23、-24 -25、-26 住宅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25地塊西南角如圖控制形成面積2500的廣場;- 27地塊南側如圖控制形成面積29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2223242526地塊沿規劃道路控制形成連續的商業 界面; 2.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32、。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21 -22 -23 -24 -25-26 -27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規 劃 道 路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I組團 -13、-14、-15、-16、-19、-20、-27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容 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13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40%商 業建筑面積 1873945%804.0 -14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492345%804.0 -15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338445%804.5 -16 其他商
33、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897845%804.0 -19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979745%603.0 -20 其他商務用 地 -1356645%603.0 -27 其他商務用 地 -1991745%603.0 -13 -14-15-16 紅 星 路 南 延 線 創 新 大 道 -17-18-19-20 I-22 -24 -27 -21-23 -25-26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I組團 -17、-18、-22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13 -14-15-16 紅 星 路 南 延 線 創 新 大 道 -17-18-19-20 I-22 -24
34、-27 -21-23 -25-26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 面積 (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17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1806840% 用地內至少 一棟建筑高 度100 4.5 -18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2033740%803.0 -22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637050%805.0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I組團 -21、-23、-24、-25、-26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容 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21住
35、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605722%803.5 -23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778522%803.5 -24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955022%803.5 -25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5849522%803.5 -26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3156422%803.5 -13 -14-15-16 紅 星 路 南 延 線 創 新 大 道 -17-18-19-20 I-22 -24 -27 -21-23 -25-26 核心區 炫力特區 區域特征 地標建筑標志軸線節點與端點; 連續底層界面定義線型空間; 水平高密度城市體量營造緊密
36、宜人步行空間; 小尺度公共空間融合于小街廓肌理。 區位示意形態示意 地 塊 編 號 核心區-炫力特區 -24、-25、-26 用 地 功 能 -24、-25、-26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26地塊西南側如圖控制面積7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242526地塊沿炫力大道控制形成連續的騎樓形式商 業界面,騎樓進深2.7m,高度4.5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25地塊東側、-26地塊西側控制形成連續的檐廊形 式商業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控制: 3. -24地塊內控制
37、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不低于120m; 4. 沿炫力大道控制80%的建筑貼線率; 5.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2.7m 4.5m 2.7m -24-25-26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新川大道 炫力大道 地 塊 編 號 核心區-炫力特區 -27、-28、-29 用 地 功 能 -27、-28、-29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28地塊東南側如圖控制面積
38、700的廣場;-29地 塊西南側如圖控制面積12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272829地塊沿炫力大道控制形成連續的騎樓形式商 業界面,騎樓進深2.7m,高度4.5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28地塊東側、-29地塊西側控制形成連續的檐廊形 式商業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控制: 3. -29地塊東北角如圖控制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不低于 200m; 4. 沿炫力大道控制80%的建筑貼線率; 5.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2.7m 4.5m 2.7m -27-28 -29 炫力
39、大道 綠 色 環 路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控 制 地 塊 核心區-炫力特區 -24、-25、-26、-27、-28、-29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24-25-26-27 -28 -29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 面積 (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24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144550% 用地內至少 一棟建筑高 度120 6.0 -25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114350%804.0 -26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005050%503.0 -27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857450%100
40、6.0 -28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089250%1006.0 -29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740350% 用地內至少 一棟建筑高 度200 8.0 一般區 組團 區域特征 便捷的交通與生活服務配套; 充滿綠意、氛圍輕松的社區公園。 區位示意形態示意 地 塊 編 號 一般區 - II組團 -14、-15、-16、-20、-21、-22、-23 用 地 功 能 -14、-15、-16、-20 -21、-22、-23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16地塊西南側如圖控制面積1100
41、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152123地塊東側、-16地塊西側控制形成連續的 檐廊形式商業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15地塊內如圖控制標志性塔樓,塔樓高度不低于 120m; 3.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2.7m -14 -20 -16 -21 -22 -23 -15 綠 色 環 道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 - II組團 -14、-15、-16、-20、-21、-22、-23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14 -16 -20-21
42、 -22 -23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 面積 (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14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465650%805.0 -15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524950% 用地內至少 一棟建筑高 度120 10.0 -16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1889950%1206.0 -20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515150%804.0 -21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581750%804.0 -22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626450%1207.5 -23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585350%603.0 -15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組團 -
43、1、-2、-5、-6、-7 用 地 功 能 -1、-2、-5、-6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7其他商務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7地塊東南角如圖控制面積26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5地塊東側、-6地塊西側、-7地塊南側控制形成連 續的商業界面。 2.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1 -7 -6 -2 -5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組團
44、-9、-10、-11、-17、-18、-19 用 地 功 能 -9、-10、-17、-18其他商務用地 -11、-19住宅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景 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建筑及界面 1. -1018地塊東側、-1119地塊西側控制形成連續的 檐廊形式商業界面,檐廊進深2.7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10地塊北側控制形成連續的商業界面。 3.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9 -19-18 -10 -17 -11 2.7m 禁止機動車
45、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組團 -3、-4、-8、-12、-13 用 地 功 能 -3、-4、-8 -12、-13 住宅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景 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建筑及界面 1. -12地塊東側、-13地塊西側控制形成連續的商業界面。 2.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3 -13 -4 -12 -8 禁止機動車開口線禁止機動車開口線 平面控制圖 單位: 米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 -
46、 II組團 -7、-9、-10、-17、-18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7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104045%801.5 -9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679145%803.0 -10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20%商 業建筑面積 1643745%803.0 -17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40%商 業建筑面積 1731940%502.0 -18 其他商務用 地 兼容40%商 業建筑面積 1692840%502.0 -1-2 -5 -7 -9-10 -
47、11 -19-18-17 -6 -3-4 -8 -12-13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 - II組團 -1、-2、-5、-6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 面積 (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1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923440%1005.0 -2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1897440%1005.0 -5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2745740%1005.0 -6 商業服務業 設施用地 兼容50%住 宅建筑面積 3993940%1005.0 -1-2
48、-5 -7 -9-10 -11 -19-18-17 -6 -3-4 -8 -12-13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 - II組團 -3、-4、-8、-11、-12、-13、-19 控 制 要 點 控制指標 區位示意 地塊 編號 用地性質 用地兼 容比例 用地面 積(m2)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m) 容積率 -3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564522%803.5 -4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340822%803.5 -8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390522%803.5 -11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979222%803.5 -12住宅用地 兼容1
49、0%商 業建筑面積 2345522%803.5 -13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203322%803.5 -19住宅用地 兼容10%商 業建筑面積 1534122%803.5 -1-2 -5 -7 -9-10 -11 -19-18-17 -6 -3-4 -8 -12-13 控 制 地 塊 一般區-組團 -30、-31、-32、-33、-34、-35、-36 用 地 功 能 -32、-34、-36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31、-33、-35其他商務用地 -30文化設施用地 控 制 要 點 道路及場地 1. 所有地塊均應開放,沿街不得設置圍墻,可采用綠化、水 景景觀方式界定空間; 2. -31地塊西北角如圖控制面積4400的廣場。 建筑及界面 1. -3132地塊東北側控制連續的騎樓形式商業界面,騎樓 進深2.7m,高度4.5m,如下圖所示控制: 2. 地塊開口控制如圖所示。 注 :本導則未作要求的部分應參照現行成都市規劃管理技 術規定執行。 區位示意用地及編號形態示意 圖 例 -31 -36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