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1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 規劃文本 第一章 通則 第一條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唐家灣位于廣東省珠江口西岸,珠海市北門戶的交通樞 紐高新區內。唐家灣鎮是一個歷史悠久,名揚海內外的著名文化古鎮,歷史文化源遠流 長,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曾作為民國時期“中山模范縣”的治所。唐家灣鎮在歷史上孕育了 一批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唐紹儀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另外有唐廷樞、
2、唐國安、 梁如浩、周長齡、唐寶鍔、梁定慧、唐翹卿、唐雄、唐悅良、唐雪卿、唐滌生、蘇兆征、 古元等等歷史名人。歷史名人留下的故居或墓葬使唐家灣鎮成為重要的文化紀念地。在 唐家灣鎮域范圍內,還有會同古村和淇澳白石街兩個保存十分完整的聚落,具有重要的 歷史文化價值。 第二條 為加強唐家灣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特制定本 保護規劃文本。文本與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一起使用。 第三條 在本規劃范圍內進行涉及文物古跡及其它歷史文化遺產的各項建設活動的一切 單位和個人,均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及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本
3、規劃。 第四條 本規劃作為珠海市唐家灣地區分區規劃調整的保護性規劃專項。本規劃的結論 將作為唐家灣鎮相關地區詳細規劃編制的重要依據。涉及本地區的規劃必須符合本規劃 強制性內容的要求。 第五條 本規劃未涉及的控制指標和管理規定,應遵循國家、廣東省及珠海市的相關法 規規范的規定。 第六條 本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為歷史文化保護核心保護范圍的位置、界線、保護準則; 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的保護要求。強制性內容原則上不得調整, 確需調整的必須組織專題論證,就調整的必要性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審查后 方可進行調整,調整后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城鄉規劃法的法定程序要求重新 審批。 第二
4、章 唐家灣鎮的文化價值、特色和現狀存在的問題 第七條 文化價值 1、歷史久遠度 從近十幾年的文物考古中發現,唐家灣早在史前就有人類在此勞作、生活、繁衍,是現 今珠海最早有人類聚居的地方。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2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2、文物價值 唐家灣鎮的文物保護單位,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處;區級 文物保護單位 4 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共有 94 處。 3、歷史事件名人影響度 名人故里是
5、唐家灣鎮鎮歷史文化內涵最顯著的特征。唐家灣鎮鎮在歷史上孕育了一批在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杰出人物,最著名的有唐廷樞、唐紹儀、唐國安、梁如浩、周長齡、 唐寶鍔、梁定慧、唐翹卿、唐雄、唐悅良、唐雪卿、唐滌生、蘇兆征、古元等。 4、規模 在前述唐家灣鎮的文物保護單位、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之外,匯聚在唐家灣鎮、會同村、 淇澳村的,具有傳統風貌和樣式的建筑呈現群體集中分布的特征。其中質量比較好的 6 處被列入珠海市歷史建筑名錄。 唐家灣鎮、會同村、淇澳村核心保護區總面積 230.92 公頃。3 處保護區內現存的具有傳 統風貌的建筑(含“傳統風貌建筑” 、 “歷史建筑” 、 “文物建筑” )面積 32598 平方
6、米。3 處保護區內現存傳統建筑與歷史環境用地面積 2.66 公頃,比例為 8.6。 5、唐家灣鎮歷史文化價值的典型代表 (1)大型宅院與私家園林:唐家灣鎮大型宅院有唐紹儀故居、共樂園、望慈山房、會同 棲霞仙館等多處。 (2)祠堂:唐家古鎮有宗族祠堂 12 座;會同村現存有莫氏大宗祠等若干座;淇澳村現 存有鐘氏大宗祠等若干座。 (3)村廟:最著名的是位于唐家灣鎮的唐家三廟,分別是圣堂廟、金花廟、文武帝廟; 以及淇澳祖廟。 (4)特色街道:淇澳村白石街是淇澳村民在 1833 年戰勝入侵的殖民侵略者,用其賠款 鋪建了一條 2 公里長的花崗巖“白石街” ,現存約 369 米。 6、結論 作為民國時期的
7、中山模范縣治所,唐家灣鎮自然環境良好。重要歷史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的程度為 80以上,保留了歷史村落的整體空間格局、風貌和街巷肌理,富有鄉土氣息; 歷史建筑類型和建筑裝飾藝術類型豐富;同時保留下民俗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活動的遺 跡及故事。唐家灣鎮歷史聚落整體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國初年建筑群體和村落環境以及與 唐紹儀、蘇兆征等歷史名人相關的重要建筑,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體現了歷史 重要人物故鄉的深刻內涵。 第八條 現狀存在的問題 1、歷史聚落缺乏活力:由于居住環境沒有改善,原居民逐步遷出,不利于古村的保護。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
8、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3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2、建筑風貌惡化:歷史聚落及其周邊的建筑量不斷增加,建筑密度不斷提高,歷史上的 農田、水面等開放空間逐步被蠶食。古村內的新建多層住宅建筑,質量不高且破壞了原 有的街巷空間氛圍,與周邊歷史建筑的間距也不能滿足采光通風等間距要求。古村周邊 的村辦企業廠房和居住建筑混雜,也降低了生活環境質量。 第三章 唐家灣鎮的保護原則、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 第九條 指導思想 1、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規劃編制工作,遵循保護遺產本體及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 利用的可持續性原則,保護歷史文化
9、遺產,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改善環境、有效管理的歷史文化名鎮保護方針。 第十條 規劃目標 將唐家灣鎮作為珠海市重要的生態人文區域和歷史文化遺產地進行保護。實現對以唐家 古鎮、會同、淇澳等歷史聚落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遺產及其環境的有效保護與永續利用, 推動珠海市的文化建設和社會綜合發展。 第十一條 規劃原則 1、歷史文化資源的全面、真實與整體保護原則;歷史遺產的真實載體及其環境整體保護 的原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2、在嚴格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利用、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十二條 規劃范圍 本規劃的規劃范圍與珠海
10、市唐家灣地區分區規劃范圍一致,為現狀唐家灣鎮域(即珠海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范圍(不包括填海區域) ,總面積約 139 平方公里。 第十三條 規劃期限 近期保護與建設相關行動措施的期限為 3 年,即 20162019 年;中期保護與建設相關 行動措施的期限為 2020-2025 年。 第四章 唐家灣鎮的總體保護策略和鎮域保護要求 第十四條 總體保護策略包括三個層次: (1)規劃區整體層次。規劃區整體作為保護對象的協調發展區。 (2)歷史地段的層次。設立唐家古鎮保護區、傳統村落保護區和歷史風貌區,對前兩者 進行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的劃定。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
11、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4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3)建筑(或要素)的層次。通過分類評估對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和其他傳統風貌的建 筑提出不同的保護與整治措施。 第十五條 鎮域規劃結構 唐家灣鎮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唐家灣鎮域歷史文化資 源的整體保護,即以唐家古鎮為核心,包含與唐家灣鎮整體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的共樂 園、石坑山、鳳凰山、淇澳島,北至五桂山的山-村-環-門-島-灣的整體自然環境體系和要 素的保護;第二個層次是唐家古鎮、會同村(
12、傳統村落) 、淇澳村(傳統村落)以及以唐 家灣鎮域中其他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村落(歷史風貌區)的保護;第三個層次是唐家灣鎮 內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的保護。 本規劃確定一個核心、一條廊道、多條支線的遺產景觀格局。以唐家古鎮區及其歷史建 筑為核心,與共樂園、馬山、煙古倫潡頂、石坑山及唐家灣海岸、金星門共同組成保護 重點;自唐家灣向西,沿規劃道路(金唐西路和港灣大道及支線) ,串聯東岸、官塘,以 那洲和會同為終點,形成一個聯系南部大學區和北部高新產業和居住區的、以歷史文化 信息展示為導向的歷史文化廊道。 各級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線索) ,作為單體的保護對象,分布在唐家灣鎮域各處。它們 和唐
13、家灣歷史文化核心區互為補充,加強保護規劃結構的內涵。 第十六條 鎮域保護要求 本規劃強調動態保護和保護體系的開放性與實效性,規劃為唐家灣鎮歷史文化資源保護 建立了初步的框架,允許內容的更新與逐步補充。一旦發現新的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存, 可以經過價值判斷和分類之后補充到保護體系之中。 第五章 唐家灣鎮的歷史景觀環境的保護措施 第十七條 唐家灣的歷史景觀環境要素 1.、唐家古鎮的歷史環境要素,包括古鎮內的街巷系統、唐家三廟前廣場、共樂園、共樂 園與石坑山、鳳凰山以及共樂園與唐家灣海灣的山-山、山-海聯系。另外,還包括唐家古 井、唐樂孖井及唐家古圍墻及古樹名木等。 2.、會同歷村的歷史環境要素,包括
14、核心區內的街巷系統、會同單孔橋、會同南柵門和北 閘門、會同村前小廣場、古樹名木等。另外,還包括會同村與村后赤花山的山-村自然山 水格局。 3. 淇澳村的歷史環境要素,包括白石街、大王角燈塔、家族墓地、淇澳村前小廣場、村 社祭壇、古樹名木等。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5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第十八條 歷史環境要素的保護 1、 歷史街巷系統不得改變原有布局,對其中不協調的建筑立面應加以整治;街巷地面 應恢復為石板、灰沙土或青磚
15、的傳統材料,禁止使用磨光石板、水泥砂漿或其它現代材 料鋪砌; 2.、對上述圍墻、水井等典型特征古跡應加以保護和整治,使其保留或恢復傳統風貌;對 村內現存社稷壇廟應尊重當地民俗予以保留,在修繕中不應使用瓷磚貼面;對祠堂前或 村廟前廣場,應恢復為石板、灰沙土或青磚的傳統材料鋪砌,禁止使用磨光石板、水泥 砂漿或其它現代材料鋪砌; 3、對核心區內的古樹名木應加以保護,嚴禁破壞和移動; 4、建立景觀視線通廊,嚴格限制視線通廊的建筑高度,保護鎮與周邊自然環境要素的山 -山、山-海聯系。 第六章 保護區劃及保護控制措施 第十九條 保護區劃和控制措施 1、本規劃將唐家灣鎮中歷史文化遺產保留豐富、完整的重要地段
16、設定為唐家古鎮的核心 保護范圍,面積 23.6 公頃;并設立建設控制地帶,面積 61 公頃。核心保護范圍及其周 邊的規劃控制應在詳細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對唐家古鎮設置環境協調區,面積 778.2 公 頃,以此加強保護規劃控制和引導。 2、 對唐家灣鎮已公布的傳統村落會同村、 淇澳村中歷史文化遺產保留豐富、 完整的區域, 按其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劃定傳統村落的核心保護范圍,會同村的核心保護范圍面積 分兩處,共 6.6 公頃;淇澳村的核心保護范圍面積 3 公頃;并設定傳統村落的建設控制 地帶,會同村的建設控制地帶面積 26.5 公頃,淇澳村的建設控制地帶面積 43.9 公頃。 核心保護范圍及其周邊的
17、規劃控制應在詳細規劃中進一步明確。 3、對唐家灣鎮中未公布為傳統村落、但歷史文化遺產保留較為豐富、完整的村落,設定 為唐家灣鎮的歷史風貌保護區。唐家灣鎮共設定五處歷史風貌保護區,分別為外沙歷史 風貌區、上柵歷史風貌區、下柵歷史風貌區、官塘歷史風貌區和那洲歷史風貌區,面積 共 71.66 公頃。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6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4、唐家古鎮的核心保護范圍內原則上不允許新建建筑,但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除外。新 建
18、建筑密度、容積率不應大于現狀指標。新建建筑色彩和外觀形式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 高度不超過 9 米。唐家古鎮的建設控制地帶管理按照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實行,新建 建筑的建筑密度、容積率度不宜大于現狀指標,色彩和外觀形式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 建筑高度不超過 12 米;在唐家共樂園范圍內(約 5.9 公頃)設置禁止建設區;現狀唐家 中學新建和改建的建筑標高基準點為主入口對應的山房路道路中心線的標高,建筑方案 應進行必要的相關專題說明和分析。在唐家灣鎮編制詳細規劃時進一步深化建筑控制指 標、設計導則、內部地塊細分和整治措施。 5、已公布的傳統村落的核心保護范圍內原則上不允許新建建筑,但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
19、除外。新建建筑色彩和外觀形式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高度不超過 9 米。傳統村落的建 設控制地帶管理按照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實行,新建建筑的建筑密度、容積率度不宜 大于現狀指標,色彩和外觀形式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其中,會同村的建設控制地帶中, 在赤花山等景觀控制點設立兩處、面積約為 3.1 公頃的禁止建設區域;在會同西側設立 面積為 8 公頃的一類建設控制區,新建建筑高度不超過 12 米;在會同村的南側設立面積 為 15.4 公頃的二類建設控制區,新建建筑高度不超過 18 米。淇澳村的建設控制地帶中, 在雞公山設立面積為 1.7 公頃的禁止建設區; 在核心保護范圍和禁止建設區外側設置面積 為 23.6
20、 公頃的一類建設控制區,新建建筑高度不超過 12 米;其余為二類建設控制區, 面積為 18.6 公頃,新建建筑高度不超過 18 米;在傳統村落編制詳細規劃時應進一步深 化建筑控制指標、設計導則、內部地塊細分和整治措施。 6、唐家古鎮環境協調區的保護要求,一是對核心區及其周邊的山體及其綠化應的保護, 應保護山體綠化不被建設活動破壞;二是對河涌魚塘海灣的保護,應保護水體不受污染、 填埋;三是對唐家古鎮與海灣的景觀視線聯系加以保護,整治視廊沿線的建筑和沿街景 觀。 7、唐家灣鎮的歷史風貌區(沙歷史風貌區、上柵歷史風貌區、下柵歷史風貌區、官塘歷 史風貌區和那洲歷史風貌區)是唐家灣鎮傳統建筑密集的區域,
21、應予以重視和保護。區 內新建建筑密度、容積率、高度不宜大于現狀指標。改造和新建建筑色彩和外觀形式宜 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在編制詳細規劃時進一步深化建筑控制指標、設計導則、內部的地 塊細分和整治措施。 第七章 建筑物、構筑物和歷史街巷的分類保護整治要求 第二十條 文物保護單位和登錄文物、登錄建筑的保護 1、唐家灣鎮有 15 處文物保護單位(表 1) 。 2.、位于唐家灣鎮范圍內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共有 94 處。 3、唐家灣鎮的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均為各級政府機關公布或登記的歷史文 化遺產,它們構成了唐家灣鎮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對象。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
22、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7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表 1 唐家灣鎮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序號 名稱 年代 級別 類別 1-1 唐 家 三 廟 唐樂金花廟 清 省級 古建筑 1-2 唐樂圣堂廟 清 省級 古建筑 1-3 唐樂文武帝殿 清 省級 古建筑 2-1 唐 紹 儀 故 居 唐紹儀故居 中華民國 省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2-2 唐家共樂園 中華民國 省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2-3 望慈山房 1929 年 省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3
23、-1 淇 澳 島 抗 英 遺 址 淇澳天后宮 清 省級 古建筑 3-2 淇澳白石街抗 英遺址 1833 年 省級 古建筑 3-3 淇澳炮臺遺址 清 省級 古建筑 4 古元故居 1912 年 省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5 蘇兆征故居 中華民國 省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6 東澳灣沙丘遺址 商-周 省級 古遺址 7 后沙灣遺址 新石器時代 省級 古遺址 8 淇澳祖廟 1873 年 市級 古建筑 9 瑞芝唐公祠 清光緒 市級 古建筑 10 盧慕貞故居 清末 市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11 蔡昌舊居 清末 市級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12 會同北碉樓 中華民國七 年(19
24、18) 區級 古建筑 13 棲霞仙館 中華民國 區級 古建筑 14 調梅莫公祠 清 區級 古建筑 15 會同莫氏大宗祠 清 區級 古建筑 第二十一條 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的保護 1、唐家灣的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是唐家灣鎮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和歷史傳承的 重要載體,是唐家灣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珠海市于 2015 年頒布了第一 批(23 處)歷史建筑,其中唐家灣鎮域范圍內共有 6 處。本規劃在劃定的各類歷史文化 核心保護范圍內,遴選了一批質量較好、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建筑,推薦為歷史建筑線 索,其中,唐家古鎮 8 處,會同村 6 處,淇澳村 32 處。另外,本規劃遴選了一批保存質
25、 量較好,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建議列入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名單。其中唐 家古鎮共有 46 處列入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名單,會同村共有 11 處列入唐家灣的傳統 風貌建筑名單,淇澳村共有 48 處列入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名單。 第二十二條 唐家灣鎮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及傳統風貌建筑的規模 唐家古鎮范圍內現存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及傳統風貌建筑面積共為 17236 平方米;會同 村現存文物建筑、 歷史建筑及傳統風貌建筑面積共為 7581 平方米; 淇澳村現存文物建筑、 歷史建筑及傳統風貌建筑面積共為 7781 平方米。 第二十三條 歷史街巷的保護 1、唐家灣鎮的歷史街巷格局、主要歷史街巷的傳統風
26、貌應得到保護。與主要歷史街巷的 傳統風貌不協調的建筑和環境應加以整治。 2、唐家古鎮當中的主要歷史街巷有山房路(941 米) 、大同路(395 米) 、龍崗街(297 米) 、南邊山街(46 米) 、凌云路(58 米) 、麗澤巷(85 米) 、三角巷(57 米) 、醫院街 (120 米)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8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3.、其他主要歷史街巷有白石街(369.7 米)、會同一巷(85.7 米) 、會同二
27、巷(181 米) 、 會同四巷(204 米) 、會同五巷(216 米) 、會同七巷(191 米) 。 第二十四條 保護措施 1、 唐家灣的文物建筑、 歷史建筑、 傳統風貌建筑不允許拆除。 文物建筑的修繕應按照 中 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并須經過相應級別的職能部門審批;歷史 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的修繕、改造、遷建等,應進行相應的論證,并以保護為基礎,進 行活化利用,相關的建設活動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法規,并須經過相應級別的職能部 門審批,方可進行。 2、唐家灣鎮的文物建筑,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各項相關法律、規定 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保護、修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8、須盡快制定文物保護 規劃。尚未核定為文保單位的已登錄文物,須盡快確定文物本體范圍與保護范圍、保護 策略。 3、唐家灣鎮的歷史建筑,應依照國家相關法律要求、遵循廣東省關于加強歷史建筑保 護的意見 、以及珠海市出臺的各項針對本市歷史建筑保護的規定進行保護、修繕、改造 和利用的方針進行妥善處理。唐家灣鎮的歷史建筑,須盡快編制歷史建筑保護規劃,確 定保護本體與保護策略,推進對歷史建筑的有效利用。本規劃推薦的歷史建筑線索,應 盡快上報珠海市政府,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確認,并掛牌成為珠海市歷史建筑。在唐家 灣的歷史建筑線索未確認成珠海市歷史建筑之前,其保護策略應等同于珠海市歷史建筑。 4、唐家灣鎮的傳統風貌
29、建筑,不得拆除;修繕、改造、外立面裝修等建設活動,須經唐 家灣鎮相關職能部門(高新區規劃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審批, 通過后方能執行。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可由唐家灣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掛牌管理,對 通過審批的改造活動予以相應補貼。 5、 唐家灣鎮內的一般建筑 (未被列為文物、 歷史建筑, 也非本規劃劃定的傳統風貌建筑) , 進行修繕、改造、外立面裝修等建設活動,須經唐家灣鎮規劃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組織 專家對方案進行審批,通過后方能執行;對已經建成的、對歷史風貌影響較大的一般建 筑可以進行拆除。 6、須建立起對唐家灣鎮的歷史建筑、歷史建筑線索、傳統風貌建筑的開放的動態保護機 制。
30、高新區管委會須配合珠海市的文化遺產普查,不斷增補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名錄; 并配合珠海市對歷史建筑的調查、審批進程,有步驟、分批次地推薦為珠海市歷史建筑 線索,并配合珠海市歷史建筑的認定工作;對未能認定成為珠海市歷史建筑的線索,應 列為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予以保護,予以整飭,并列入下一批推薦歷史建筑線索;建 立起傳統風貌建筑的退出機制。 7、在文物建筑、歷史建筑保護規劃出臺之前,唐家灣鎮各核心保護范圍內的各類建筑須 按以下策略進行分類保護和整治;保護規劃出臺后,須按保護規劃的策略進行分類保護 和整治。 (1)修繕:對文物建筑和珠海市歷史建筑(含推薦的歷史建筑線索)的保護方式,包括 日常保養、防
31、護加固、現狀修整,重點修復等。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9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2)保留:對唐家灣的傳統風貌建筑,采用保留的方式。 (3)整修(改造) :對不屬于文物建筑、歷史建筑(線索) 、傳統風貌建筑,但與其風貌 沖突不大的建筑,通過改變立面、體量和外觀的方式與歷史風貌取得和諧。 (4)拆除:對不屬于文物建筑、歷史建筑(線索) 、傳統風貌建筑,但與歷史風貌有沖 突的一般建(構)筑,且整修和改造都不能處理好與歷史風貌沖
32、突的矛盾時,建議采用 拆除或者拆遷的方式。 第八章 唐家灣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第二十五條 唐家灣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家灣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種類繁多。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中秋對歌 會,珠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雞山牛歌、唐家灣茶果、藥線灸療和金花誕等。除此 之外發源于唐家灣地區的還有一些尚未定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九大簋、搶花炮、 疊石蠔油、唐家灣地區傳統捕魚技藝、咸蝦醬和武侯誕等。 第二十六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1、加強對唐家灣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整理。 2、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通過歷史文獻、產品和圖像展示、過程演示等多種方式,將其 納入唐家灣鎮歷史文化
33、資源的展示體系中。 3、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傳習和保護提供相應的空間載體。 第九章 保護規劃方案 第二十七條 用地功能調整 1、盡可能保留具有歷史延續性和保護區性質的功能和形式的城市用地,擴大保護用地, 為唐家古鎮及各級保護區未來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調整與保護區的性質、功能和環境 不協調或造成破壞的城市功能用地。 2、唐家古鎮核心保護范圍:唐家古鎮中心山房路與大同路交匯的地區,是本次保護規劃 進行詳細設計的重點片區。將這個片區的調整為文化設施用地和廣場用地為主,強調歷 史文化元素的展示和旅游服務節點的設置。 3、歷史風貌區的用地調整建議:建議歷史風貌區的用地,依據其歷史聚落格局,進行地 塊
34、形態調整,并注意保存其原有的山體、農田格局信息。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10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4、歷史文化長廊的用地調整建議:本規劃建議將建設中的金唐西路、港灣大道東段,作 為歷史文化長廊,建議沿線的用地地塊,在珠海市唐家灣鎮分區規劃調整的路網骨 架下,進行局部調整,增加旅游和公共服務設施。在那洲片區,增加旅游交通樞紐和旅 游服務設施配套用地;會同片區在大學預留發展用地以北,設置高新科技園區和學生、 教師生活區;在赤花
35、山片區設置醫療衛生服務片區;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以北,結 合官塘歷史風貌區,設置居住及區域性商業服務用地。 第二十八條 道路交通系統 1、建立唐家古鎮內部的步行體系:在唐家古鎮內部及共樂園,建立一條分時段步行的道 路體系。步行道路從山房路與龍崗街的交匯處開始,涵蓋山房路與大同路兩條唐家最主 要的兩條街道以及內部的支巷;開辟共樂園東西兩個入口,設置共樂園的登山步行道, 以及燈光和指引標識;共樂園山道與山房路-大同路形成一個步行環路。 2、完善唐家灣鎮的綠道體系:建立和完善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到唐家古鎮、雞山村的綠 道體系,加強學校與古鎮之間的非機動交通聯系;建議將原岐關公路改造成為景觀道路 和綠
36、道,并在各歷史風貌區設置驛站;建議增加聯系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 珠海校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與唐家古鎮、會同村的“綠道聯系”作為“大學小道” , 豐富唐家灣鎮的歷史文化內涵。 3、旅游車行道路規劃和停車場設置:在山房路與港灣大道交界處、共樂園北入口和大同 路與唐樂路交界處設置停車場。后者建議設置大巴停車場,作為團體旅游線路的起點。 第二十九條 景觀系統 1、本規劃的唐家古鎮核心保護范圍及會同、淇澳村,都應列入特色旅游風貌區,需對其 建筑格局和風貌進行嚴格保護。 2、為加強規劃結構的整體性,建議通過景觀廊道的規劃設計增強唐家古鎮核心保護范圍 與石坑山、鳳凰山之間的自然山水環境的的聯系
37、,在第二工業區設立一條綠色景觀廊道, 連接共樂園與石坑山,重建從鳳凰山經共樂園至石坑山的山水環抱唐家古鎮的歷史景觀 格局。 3、將規劃中的金唐西路、港灣大道東段,作為歷史文化長廊,進行景觀性道路設計。增 加道路界面設計,適當增加道路兩側的公共綠地面積,設置景點引導指示,改善沿路兩 側的景觀效果。 第三十條 旅游發展 唐家灣鎮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是珠海市的重要旅游資源。唐家古鎮應當成為唐家灣鎮 旅游發展的中心;會同村和淇澳村為唐家灣鎮旅游發展的兩個重點。在唐家古鎮和傳統 村落之外,強調唐家灣鎮域范圍內的生態、人文和聚落三類景觀資源,以及各類歷史遺 產,整體納入旅游資源加以評估。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
38、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11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第十章 分期實施方案 第三十一條 近期建設規劃(2016-2019) 1、加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與修繕工作。 2、推動各保護區的詳細規劃編制,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改善各保護核心區的基礎設施。 3、完善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標識系統和監控管理設施。 4、完善旅游標識系統設施,滿足現代旅游的需要。 5、注重非物質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的工作。 第三十二條 中遠期建
39、設規劃(2020-2025) 1、落實各保護區的詳細規劃,完成建筑改造和環境整治的項目,保證歷史文化遺產的安 全狀態,進入常規的長期監控和合理利用狀態。 2、研究調整、落實本規劃對總體規劃的相關建議措施,實現規劃結構提出的遺產景觀布 局和聯系。 3、在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利用歷史文化資源,促進唐家灣鎮文化產業的進步。 第十一章 規劃保障措施 第三十三條 保護管理 1、健全保護區的具體管理機制。應強化管理內容,制定、頒布規劃實施細則,明確強制 性內容,加強保護管理的可操作性。 2、加強具體管理措施。包括:實行分區管理,每區設執勤點,實行巡查制度;重要巷道 和重要建筑內設監控設備;應設置專門的機
40、構統一管理建設活動、公共場所使用、市政 設施和環境衛生等。 3、規劃區內的道路、基礎設施等地下工程建設活動應取得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文物 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配合考古 發掘活動。 4、唐家古鎮核心保護范圍、各傳統村落內的建設活動必須取得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其設計和施工文件必須經過文物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第三十四條 規劃實施 1、除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外,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建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的資金保 障機制。 2、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本保護性規劃批準后應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
41、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12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文本 3、應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報道,增強規劃的透明度,增強各部門、各級領導和全體市民的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意識,使其了解歷史文化保護規劃,自覺支持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的實 施。 4、繼續加強對珠海市及唐家灣鎮傳統風貌和文化特色的研究,研究制定歷史文化村鎮更 新改造的相關政策,包括建立歷史建筑產權或使用權轉移交易政策等。 5、本規劃的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名單經過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公 布后,相關建設活動必須遵守
42、本規劃對保護建筑、歷史建筑提出的保護措施和規劃管理 措施。 6、本規劃提出的保護區域劃定方案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后公布。對涉及保護區域的 所有建設活動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集中統一的規劃控制和管理,對違規建設行為 依法嚴格查處。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 圖集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43、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1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唐家灣地理區位圖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唐家灣位于廣 東省珠江口西岸,珠海市北門戶 的交通樞紐高新區內。唐家灣鎮 自然風光優美,背倚青蔥翠綠的 鳳凰山麓,面向浩瀚無涯的中國 南海,山海交融,陸島相望,景 色如畫,是一個歷史悠久,名揚 海內外的著名文化古鎮,文化源 遠流長,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為 了更好地保護唐家灣鎮這些優秀 的古建筑、古街區和古村落等歷 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弘揚古鎮唐 家灣的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科 學性的規劃指導唐家灣保護與開 發管理工作,根據歷史文化名 城名
44、鎮名村保護條例,珠海高 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 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聯 合牽頭組織編制唐家灣鎮歷史 文化名鎮保護規劃,于 2012 年 11 月委托華南理工大學建筑 設計研究院和珠海市規劃院聯 合進行實際的規劃編制工作。 廣東省 珠海市 珠海市 唐家灣 珠海市 唐家灣鎮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唐家灣的歷史信息分析 P A R T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
45、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2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唐家灣舊屬香山,明代以后屬廣 州府管轄。民國時期為中山縣所 轄,屬上恭鎮界內。 圖 1【同治】廣東總圖圖 2【民國】香山縣境全圖 唐家灣 唐家灣 唐家灣歷史區位圖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3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雞 山 涌 東 岸 涌 那 洲 涌 上柵涌 銀坑 涌
46、山 海 涌 圖例: 【光緒】恭常都圖 唐家灣地區內諸傳統村落依源自 北側的五桂山和南側的鳳凰山兩 山脈的五條河涌而生,五條河涌 并未與珠江水系相通而自成體 系,形成獨特的“山 - 涌 - 村 - 海 - 島”的歷史人文 - 自然山水 格局, 其中唐家直接面朝伶仃洋。 唐家灣歷史山水格局圖 鳳凰山 三尖山 五桂山 馬山 大角山 營盤山 大爵山 西山 金鼎山 大南山 小南山 東山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4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47、 唐國安,北京創辦清華學堂;梁如浩,上海創辦交通大學; 唐紹儀等,上海創辦復旦大學;唐有恒,創辦華南農學院;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黃寬到美國學習,后轉英國攻讀醫學,成為中國留學向西方學習的先驅 清政府于同治十一年(1872)-清光緒元年(1875) 派遣幼童赴美留學,唐紹儀,梁如浩,唐國安等,開創近代留學教育的先河 民國17年(1928) 英國人在淇澳島東北部的大旺角建一座燈塔航標。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唐家村唐族子英房首批數人赴美國舊金山“采金”,次年五月返家。 清光緒十七年(1891) 蔡興從澳洲回鄉,蔡昌赴澳洲悉尼經商后回香港創辦大新公司, 繼在穗、滬設大新百貨分公司。
48、印度 日本 法國 舊金山 紐黑文 北京 上海 亞洲 太平洋 歐洲 英國 北美洲 大西洋 非洲 澳大利亞 唐家灣 得西方風氣之先 西學東漸 創辦新式學堂 唐家灣名人的求學和影響示意圖 唐家灣地區位于中國的南大門, 得西方文明風氣之先,是著名的 “近代名人故鄉” 、“買辦之鄉” 等。 近代名人主要有唐紹儀、唐廷 樞、唐國安、唐雄、梁如浩、莫 詠虞等。近代名人文化遺產是唐 家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05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唐家灣歷史空間格局分析圖 唐家灣地區位于香山縣的兩座 主要山脈:五桂山和鳳凰山之 間。鎮區內山脈、河涌、海洋 和村落組成了獨具特色的空間 格局,即由山、村、環、門、 灣、 島 等 唐 家 所 特 有 的 空 間 要素所構成了鎮區空間格局。 【民國】上恭鎮圖 山 山 村 環 門 島 灣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TOWN,TANGJIAWAN,CHINA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珠海市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圖集 唐家灣的歷史保護現狀 P A R T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珠海市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