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市有限責任公司連鎖經營方案的設計一、超市的內外部分析及市場定位(一)我國連鎖超市發展現狀根據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的調查, 2005年全國前30家連鎖企業共實現銷售額4910.4億元,比 2004 年同期增長 30.9%;店鋪總數為 16665 個,比 2004 年同期增長 20.7%。(其中,直營店的銷售額為 4099.6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 86.9%。)所統計的 14 家企業的稅前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1.4%。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商業連鎖部分)以720.7億元銷售額、6345 家店鋪的業績穩居第一,銷售額與店鋪數分別比 2004 年同期增長 7.2%和 15.4%。其中,超市仍居主導
2、地位。2005 年前 30 家連鎖企業中,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倉儲會員店)的銷售額與 2004 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19.4%,占 30 家企業總銷售額的 45.2%,店鋪數增長了 17.6%。但與去年相比,增長速度和所占比重同步下降,分別為 13.4%、7.7%和 4.1%,表明國內零售業態之間競爭激烈程度加劇,超市業態所占市場份額逐步縮小。由此,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連鎖超市要做大做強并非易事,僅僅規模大不等于效益好。 從零售業與中國連鎖超市在中國的發展, 可看出我國連鎖超市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題:1、經營管理技術的區域性不均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 20 萬以上 50 萬以下人口的中型
3、城市和 20 萬以下人口的城市近千個,這些城市的購買力總和將大大超過所有大型超市之和, 相對大型中心城市連鎖超市和跨國零售企業發展水平來說, 目前中小城市連鎖企業無論從規模、檔次、經營、管理水平都存在著許多不足。規模偏小,采購成本居高不下,是當前中小城市連鎖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和軟肋。2、 超市企業之間競爭手段趨同, 導致企業毛利下降。 由于超市經營具有很強的外溢性,即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營銷手段、經營等很容易因人員流動等因素被其他企業仿效。因此,現階段各連鎖企業競爭手段趨同,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現象。3、庫存金額偏高,周轉時間也偏長在我國,流通業還是國發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對國發經濟的貢獻率僅為 7.8%。而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03 年,國內流通業銷售收入的利潤率僅為 1.06%,我國企業 500強中的流通企業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僅為 2.3 次,而發達國家流通企業資金周轉速度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