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方案說明書2007—2025年(29頁).doc
-
資源ID:239552
資源大?。?span id="ya2ra7o" class="font-tahoma">140.54KB
全文頁數:2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安徽省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方案說明書2007—2025年(29頁).doc
1、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72025)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目的1982 年完成的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是黃山歷史上第一個全面的綜合性規劃,是當時歷史條件和認識水平下的一個優秀的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對黃山其后近 20 年,尤其是進入世界遺產目錄以前的保護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外對于世界遺產認識的不斷深化,隨著新的規劃方法和技術的出現,以及 20 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黃山風景名勝區在保護、利用和管理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1982 年的總體規劃已經不能滿足黃山在進入世界遺產目錄后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的需要。為加強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的科學性和連續性,
2、統籌黃山資源保護、旅游發展和周邊社區之間的關系,特制定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72025) 。第二條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以科學保護觀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 具體遵循以下五條原則:科學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統籌社區發展原則;公眾教育與游客體驗原則;可操作性原則;體現地方特色原則。第三條規劃期限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實施期限為 2007 年至 2025 年。共分兩期:近期:2007 年至 2010 年;遠期:2011 年至 2025 年。第二章 風景名勝區范圍與性質第四條規劃范圍本次修編的規劃范圍仍為 1988 年國務院批復的空間范圍,面積共 160.6 平方公里。具體
3、邊界如下:新嶺頭起,沿山脊從青山崗直下石子源到寨西橋,從寨西經湯口苦竹溪山岔烏泥關北關橋白亭布水峰檻窗峰火龍尖夫子峰采石峰,從黃龍擺尾過河到二龍橋(這一段以東北坡山腳為界) , 再從二龍橋經芙蓉亭小洋湖大洋湖竹溪翠微寺(這一段以人行道為界) , 經翼然橋過青牛溪越官山崗, 過 “三道河” 經貫頂山石屋小嶺腳,穿過河流經外遠屋箬帽尖來龍崗羅絲亭至新嶺頭為止(此段以自然山腳、河流為界) 。準確邊界見規劃圖紙第五條緩沖區范圍黃山風景名勝區緩沖區范圍包括與黃山風景名勝區相鄰的五鎮一場,即黃山區湯口鎮、譚家橋鎮、三口鎮、耿城鎮、焦村鎮和洋湖林場,以上述五鎮一場的行政邊界為界,總面積約為490 平方公里第六條性質黃山風景名勝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山岳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天然美景;是對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大意義的自然棲息地;是黃山畫派的發祥地,在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