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路 288 號基坑支護工程立柱樁施工方案項目經(jīng)理:方案編制:方案審核:方案審批:一、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1、放樁位線開孔前, 用水準儀對施工現(xiàn)場標高進行測量, 作為成樁控制標高;樁位測放允許偏差為0.5cm。樁位中心點處用紅漆做出三角標志, 以標志為圓心、 樁半徑為半徑畫控制圓。 以便于樁位復核。樁位線及標志要經(jīng)常檢查,看不清時及時補上。樁位線放好后,須進行自檢,再請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總包單位組織人員復核檢查,并及時辦理復核手續(xù)。2、埋設護筒定好樁位后,先在樁位控制圓外側彈出樁位十字線以便控制樁位,再進行開挖埋設護筒。護筒直徑為1200mm,高大于1.0m。埋設護筒時,其中心線與樁位中心線
2、偏差不得大于20mm, 護筒底部應深入原土層不得少于20cm,且護筒應略高于地坪面。護筒與周圍垂直,且開挖埋設的護筒周圍用粘土分層回填夯實。3、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后,底座必須用水平尺打好水平,達到平整、穩(wěn)固,以確保鉆進中不發(fā)生傾斜和移動;轉(zhuǎn)盤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允許偏差應小于20mm,轉(zhuǎn)盤在四個方向上的水平度應保持水平,機架垂直度小于1/300。4、成孔采用10套GPS-18型工程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 采用泥漿護壁成孔工藝,泥漿采用原土造漿。本工程工程擬使用的鉆頭與設計樁徑相同,鉆頭錐形夾角應大于120o。成孔中應經(jīng)常檢查鉆頭直徑,發(fā)現(xiàn)磨損超過0.5cm時應及時修復。鉆進壓力及轉(zhuǎn)速控制:開孔時應
3、遵循小水量、輕壓力、慢轉(zhuǎn)速,以防擴徑過大;護筒腳附近要慢速鉆進,使護筒腳有一定的粘泥皮;在鉆進過程中,最大鉆進速度不大于1m/min;在鉆進層土層時,要適當控制壓力和轉(zhuǎn)速,以防擴徑過大,且要少提動鉆具,換鉆桿時應輕提,以防抽坍孔壁,一般開孔及鉆進淤泥層時宜開一擋。鉆進過程中應切實計算好鉆桿和鉆具長度,以便丈量鉆桿上余尺, 正確計算孔深。 加接鉆桿應先將鉆具稍提離孔底, 待泥漿循環(huán)23分鐘再擰卸鉆具。鉆進中,上下串動鉆具要適當,最好一根鉆桿打完,在加鉆桿前串動幾下即可,既達到將孔內(nèi)粘泥塊打碎及使孔拉直的目的,又不致于造成鉆桿脫扣和加快連接處的磨損。成孔垂直度偏差,一般按不超過1/100控制。5、成孔泥漿的配制管理合理地配制泥漿,是成孔成敗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土層條件的不同選用不同性能的泥漿護壁。 在粘土層中成孔時,出口泥漿的比重控制在1.11.2; 在砂土層、淤泥質(zhì)及易坍孔土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