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方案文本說明書(127頁).doc
-
資源ID:246546
資源大小:18.92MB
全文頁數:12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珠江三角洲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方案文本說明書(127頁).doc
1、珠江三角洲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珠江三角洲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第一篇第一篇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1 1 現況現況1.11.1 城市規模與分區城市規模與分區珠江三角洲是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擊沉淀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大約一萬多平方公里。一般來說它的最西點定義在三水。“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它是人類在 20 世紀最后 20 年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在這塊三角洲地帶,幾乎所有景觀都因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影響而發生了迅速變化。原本存在于珠江口兩岸的鄉村景觀已經被大城市、城鎮、工業區及住宅區等現代城鎮景觀取代。根據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珠江三角
2、洲,即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市和肇慶市,總人口 4230 萬,土地總面積 41698 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建制鎮建設用地和村莊建設用地)面積 6640 平方公里(見圖 1-1)。圖 1-1 珠江三角洲1.21.2 產業經濟產業經濟區域內部城市單元之間競爭與合作的分量成為衡量區域發展模式的重要表征。 從珠三角經濟發展現狀看,總體上區域內部城市之間的競爭強于合作。資料顯示,珠三角各城市產業結構基本雷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江門、肇慶、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中,產值排在前六位的均為成衣、電器、電子、紡織、食品、塑料等勞動密集型產
3、業。從主導產業來看,幾乎珠三角地區的所有城市都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和環保為其主導產業。這種產業的高度同構導致區域內耗巨大、區域整體非經濟。這一問題與區域各城市利益協調機制難以建立有關, 此外, 還與其作為全國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質有關。 一般而言, 較高的市場化水平往往與注重短視績效、 看重近期效應相關聯;同樣, 為了在國際化城市體系中爭得好的城市節點位序, 城市之間尤其是實力接近的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更容易滋生各自為王的“諸侯經濟” 。可見, 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仍然屬于諸侯經濟范疇, 相對完善的競合互動機制尚未成型,區域發展的一體化經濟模式尚未形成。 在現行 GDP 主導的城市行政管理體制、 分稅制主導的財政收支體制和新自由主義為傾向的城市管理制度下, 珠三角地區城市發展的目標仍然是實現城市自身利益最大化, 區域發展的一體化經濟尚處于說教或探索層面,